已經立冬,天氣轉涼,人們的保暖裝備也已經用上了。
熱水袋作為保暖最常見的東西也逐漸出現在很多人的手上。
但,前幾天的一則新聞讓熱水袋成為翡翠手鐲佩戴人避之不及的東西。
一位女士佩戴了一隻白底青翡翠手鐲,因為天氣冷,便抱著熱水袋捂了一天,結果晚上發現白底青手鐲一段白色部分竟然泛紅色。。。
剛開始以為是染上了顏色,但洗了之後沒有變淡的跡象,更像是材質本身發生了變化。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可能是這個手鐲本身有問題,可能是經過酸洗、染色甚至注膠的假貨,畢竟A貨手鐲材質穩定,沒那麼容易發生變化。
但事實是,這隻手鐲是一隻漂陽綠的白底青圓條手鐲,價值13800元,有檢測證書,是A貨。
且在出現變色事件後,再次復檢仍顯示是A貨!
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死馬當活馬醫,女士認為可能是高溫使翡翠手鐲水分流失,所以將手鐲放在水裡進行浸泡,結果,紅色神奇消失,手鐲回復原樣。
手鐲雖然已經恢復原樣,但事情的原因還是要搞清楚,才能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況,本期一起來解讀。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天然A貨翡翠手鐲在長時間的高溫作用下,鐵元素氧化速度加快,轉化成三價鐵,呈現出了淡紅色。而經過長時間的浸泡,鐵離子被水解,顏色因此消失。
翡翠手鐲作為一種貴重的飾品,日常在佩戴和保養時要切記以下幾點,才不會損傷自己心愛的手鐲。
清洗時選擇常溫水,不可經常使用溫度過高的水,否則容易失去顏色和光澤。如果有頑固的汙漬可以提前浸泡2-3小時,軟化後,用軟毛刷輕輕刷掉,再用如眼鏡布一樣的柔軟的布擦拭乾淨,置於陰涼通風處晾乾,不可置於太陽下暴曬。
建議可以經常用軟布擦拭翡翠手鐲,避免汙漬累積,形成頑固汙漬,是手鐲保持長久的光澤。
首先,佩戴翡翠玉鐲要遠離油汙重的地方,比如廚房。長期接觸油汙容易附著在表面,影響光澤度。其次,保持溫度穩定,冬天到了,外部環境較冷,很多人會選擇的熱水泡腳洗手,但這樣一來,溫差過大,不利於翡翠玉質穩定。
第三,避免碰撞。翡翠雖說是玉質堅硬,但韌性差,不耐磕碰。而且一些碰撞後表面似乎沒有裂縫,但因為翡翠作為天然玉石,一些內部並沒有那麼質密,可能原有一些看不見細小裂紋,再經磕碰,會直接出現明顯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