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全面實行網絡售票,可能是中國旅遊業的頭等大事,標誌著中國國內景區售票系統一次升級,未來其它景區很有可能紛紛效仿。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信息化在生活的普及,國外已經有不少景區開始實行網上預約、網售售票的制度,既可以控制景區流量,方便遊客遊覽,也可以節約景區的人員成本。
不過還有壞處
首先,故宮完全採用網絡售票方式是不是完全可取,如果放在全球範圍內來觀察,有它的特殊性。據我了解,其他國家的國家級旅遊景點,基本都還是會在現場設有門票銷售窗口。這裡的原因既有技術層面的問題,比如有些所在國給予的技術扶持資金不足,但這個因素對國家級旅遊景點的影響基本很小。
因為這些旅遊景點自身產生的利潤足以支撐這套網絡售票系統;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現場售票確實有社會公共服務的性質在裡面,這不僅僅是針對本國那些無法上網購票的弱勢群體,也包括無法用所在國語言購票的外國遊客。
其次,允許遊客有選擇的權利。一些遊客有集觀光旅遊景點門票的習慣,他們到過什麼地方,遊過什麼景點,往往將門票票根作為記憶的憑據,珍藏著美好的片段,沒了門票,顯然是剝奪了部分遊客的選擇權。改革不能光從成本、便利考慮,體驗也是很重要的東西,不要丟失精神層面的東西。
全網售票的好處
據了解故宮一天的售票達80000張,每天售票時間為8個小時,平均每個售票員就每小時售100張,每張票就需要花費36秒時間。再說了大多數遊客都是前半天買票遊玩,這工作量挺大的!
然後再細說安全方面,售票口擠那麼多人買票,天氣熱的時候對於好多人都是煎熬,發生踩踏事故,這些都是極其危險的事情。網絡售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的在手機電腦上購買,也沒有必要去排隊浪費時間。沒有票了也可以隨時知道。
失業不應該存在。故宮博物院崗位多,崗位培訓後,售票員完全可以重新就業。單院長這幾年文創產品開發得好,可以讓售票員轉崗去從事網絡文創產品銷售,或者在故宮博物院開個門市賣文創產業,對故宮博物院而言一舉兩得,既保障員工就業又開闢業務新領域,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小編認為故宮的決策是順應時代之舉,非常英明
一件事,如果能以更便捷、更節省成本、更科學的方式做到,那為何還要墨守成規,難道是要秀智商嗎?網絡購票,不僅減少人力、紙張等直接成本,同時也能降低安全風險,更能科學控制流量,何樂而不為。
故宮這種方式很不錯,其他景區完全可以效仿,我覺得景區可以弄一個網上購票後專用通道,弄個人臉識別之類的,以後排隊購票少的話,秩序維持也容易,遊客時間也被節省了,但是其他景區還是可以保留售票點,畢竟不像故宮這樣特殊。
非常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相信大家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是否認為小編的話正確呢?希望大家在下方評論。如果你覺得小編寫的還行,關注了小編。小編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