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最強攻略!江門將舉辦這麼多精彩文旅體節事活動,剛看第一個就忍不住…》
8月8日上午,「人文灣區相約僑鄉」——2019下半年江門市文化、旅遊、體育節事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江門市美術館舉辦,現場向社會公布江門市下半年文化、旅遊、體育節事活動內容,展現江門僑鄉獨特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提升江門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江門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記者從發布會獲悉,今年下半年江門市精心打造了近100項文化、旅遊、體育節事活動,包括40項文化活動、26項旅遊和27項體育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惠紅出席發布會。
李振江攝
李振江攝
發布會以由開平市文化館帶來的樂器合奏《天露春早》拉開帷幕。此外,非遺展演節目《琴香悠悠》通過岡州古琴和香道表演,白沙茅龍筆、新會葵藝、東藝宮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深化文旅融合,盡顯江門非遺文化魅力。
發布會上,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有關負責人公布了江門市下半年文化、旅遊、體育節事活動。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江門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江門市「六穩」政策儘快落地見效的有關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江門市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擴大文旅產業影響力,激發市場活力,今年下半年,江門將推出93項節事活動,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旅遊體育大餐。
李振江攝
周惠紅指出,江門市旅遊資源豐富,碉樓、濱海、溫泉和生態四大旅遊品牌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隨著這93項節事活動的推出,初步預測,今年下半年我市遊客量及文旅產業經濟將保持穩步增長,勢頭喜人。
「這是一份文化盛宴、旅遊盛宴、體育盛宴,江門僑鄉已經做好準備,熱誠歡迎國內外遊客朋友們來體驗僑鄉的金秋、僑鄉的文化、僑鄉的美景美食和特色民宿。」周惠紅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全域旅遊的推進,江門市將利用好自身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加強文旅交流合作,著力構建僑鄉特色、多元融合文旅體事業發展新格局。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江門的建設發展,期待大家用鏡頭和筆墨聚焦美麗僑鄉,捕捉精彩瞬間,將看僑鄉、遊僑鄉的滿滿收穫以及美好印象、美好感受、美好記憶分享給五湖四海的朋友,為大美江門點讚!」
參與活動的人員還參觀了江門市五邑籍美術名家活動文獻展、旅遊攝影展,並欣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其中,攝影及五邑籍美術名家活動文獻展以圖文等形式,展現江門僑鄉美麗的旅遊風光及五邑籍美術名家的活動情況,大力宣傳江門的文化底蘊,展示了江門的文化旅遊品牌和形象。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香港大公報、文匯報、香港商報等港澳媒體,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媒體,以及佛山日報、東莞日報等大灣區城市媒體,總計40餘家媒體出席新聞發布會。
下半年江門旅遊節慶活動亮點紛呈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下半年江門旅遊節慶活動十分豐富,亮點紛呈:
一是突出「僑」文化。11月中旬,將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大會,江門本土原創大型粵劇《梁啓超》將驚豔亮相,梁啓超形象首次以粵劇的形式搬上舞臺與螢屏。江門首家陳皮主題酒店投入使用,推出養生陳皮溫泉,將新會陳皮與旅遊、養生相融合。各市(區)將舉辦具體區域特色的節慶活動,如江海水岸音樂節、新會陳皮文化節、臺山沙灘音樂節、開平碉樓鄉村音樂節、鶴山市第三屆梁贊詠春文化節暨鄉村生態旅遊嘉年華、恩平溫泉音樂節等。
二是高質量、高規格。下半年,多場全國性及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將在江門體育中心密集舉行,屆時國內外高手精英將雲集江門。如將於本月28日舉行的國際男籃對抗賽,來自德國和澳大利亞兩支國家隊強強對抗,共有8名NBA球星強勢出擊,必將精彩紛呈,火花四射。
三是惠民便民。棠下牛肉節、僑鄉美食文化購物節、2019中國(江門)國際食品博覽會、皇族文化旅遊節暨古井燒鵝美食節、新會崖門古兜甜水蘿蔔文化節等活動的舉辦,勢必讓江門本地人更了解家鄉,讓外地遊客也能「一站式」品嘗僑鄉美味」。
涵蓋文化、旅遊和體育三大類共93項
下半年節事活動非常豐富,
涵蓋文化、旅遊和體育三大類共有93項:
其中,文化類節事活動共有40項。11月舉行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將是最有看點的活動之一,這項活動包括「中國夢僑鄉情」大型主題文藝晚會、文旅中國·國際(江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論壇、中國僑鄉(江門)華人嘉年華和「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文化交流等活動。其中,中國僑鄉(江門)華人嘉年華將於11月13日至31日舉行。在此期間,嘉年華主題遊園活動、首屆粵港澳寫生文化節、遊艇嘉年華暨海外相親會、第七屆中國僑都健走馬拉松大賽、《五邑家書》品牌文創系列活動、粵港澳大灣區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等活動將相繼登場。
△第六屆中國僑都健走馬拉松大賽。
旅遊類節事活動共26項。今年是江門市「公共文化事業建設年」,各市(區)一批博物館、美術館正在新建、擴建,文化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提升,為滿足廣大市民遊客對文化旅遊的更高需求,我市將五邑華僑博物館、鶴山博物館、臺山海絲博物館、新會學宮博物館等串珠成鏈,打造華僑文化體驗和研學之旅。此外,近年來江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打造特色民宿、藝術小鎮,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精品民宿項目有幾十家,如新會區的石澗故事民宿,臺山市的1963民宿、大塘藝術驛站,鶴山市的行者龍居等,其中臺山大塘藝術驛站集觀光旅遊、藝術創作基地為一體,民宿主人將碉樓改造為華僑歷史展覽館,讓遊客能了解僑鄉的百年歷史,是充滿僑鄉特色的民宿精品。
△江門市美術館升級改造全面開放啟用,觀者如潮。江門日報記者周華東攝
體育類節事活動共27項。其中,最為亮眼的是8月28日舉行的國際男籃熱身賽,這是2019年男籃世界盃32強參賽隊伍中的澳大利亞和德國兩國國家籃球隊在中國境內唯一的一場世界盃熱身賽。今年第二屆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落戶江門,賽事時間跨度長達6個月,上一屆比賽吸引了包括奧運冠軍等十多萬人參與,反響熱烈。本屆賽事共分8站,其中兩站在江門舉行,賽事採取「騎行+旅遊」新型體育旅遊模式,配套的活動彰顯了江門僑鄉文化特色,預計有1萬餘名海內外自行車選手同場競技。
江門,承載著豐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
江門是中國第一僑鄉,「僑」是江門的DNA。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400多萬,遍布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全市歸僑僑眷有180多萬。江門與港澳歷史淵源深厚,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據統計,香港700多萬常住居民中有五邑籍鄉親約135萬人,50多萬澳門常住居民中有五邑籍鄉親約20萬人,江門在港澳的社團多達93個。
岑錫斌攝
江門是文化之鄉、舞蹈之鄉、曲藝之鄉、排球之鄉、武術之鄉,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7項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的項目、20項廣東省非物質遺產。祖籍江門的戴愛蓮是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舞蹈之母」「中國的鄧肯」;江門曲藝文化底蘊豐厚,粵劇人才輩出,享譽粵港澳,如粵劇復興鼻祖鄺新華,粵劇四大名旦、四大名醜,「紅派藝術」開創者紅線女,「芳腔」芳豔芬等,臺山、開平和新會被中國曲協授予「中國曲藝之鄉」,臺山廣東音樂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19年江門臺山浮石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排球學會,周恩來總理說「全國排球半臺山」;江門是蔡李佛拳術和梁贊詠春拳的發祥地,蔡李佛始祖陳公是江門京梅村人,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贊在江門古勞水鄉創立偏身詠春拳。
陳少白故居羅開傳攝
陳垣故居羅開傳攝
△院士路兩旁分別設立江門五邑籍院士藝術塑像
江門名人輩出。有廣東唯一入孔廟的明代學者陳獻章、「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人物」梁啓超、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華僑領袖司徒美堂、國學大師陳、中國新聞攝影第一人沙飛、被孫中山譽為「東亞畫壇第一巨」的李鐵夫以及羅工柳、司徒喬、黃新波等著名美術大家,有著名飛彈控制專家梁思禮、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陳煥、有機化學家黃乃正、水稻遺傳育種專家黃耀祥、普通外科專家黃志強等3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偉宗攝
江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濱江臨海,風光秀麗。江門海域空間廣闊,海域面積是陸域面積的三倍多;大陸海岸線長414.8多公裡,佔全省的1/10;海島岸線長365.8公裡,佔全省的1/7;島嶼眾多,共有海島561個,其中有居民海島6個,無居民海島555個,海島數量和無居民海島數量都位列全省沿海14個地級市中第二;濱海沙灘資源豐富,長度大於500米的沙灘54處,其中長度大於1500米的有上川島的飛沙灘、金沙灘,下川島的王府洲、大灣沙灘以及大陸沿岸的北浪琴灣、月亮灣等。江門溫泉眾多,已開發利用有12處,有全國唯一的地質地熱公園、中國第一個溫泉之鄉——恩平,我國首家溫泉概念股和廣東省民營旅遊企業第一股——古兜溫泉,中國第一個動感溫泉——錦江溫泉等。
△銀信博物館前的銀信柱引人關注。 譚楚明攝
△開平泮村燈會舞龍表演。
江門文化資源豐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人文灣區」,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這是國家賦予江門的重要使命。江門積極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力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為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人文灣區、休閒灣區貢獻江門智慧和江門力量。
來源:江門日報
責任編輯:葉雋毅
點擊【在看】有驚喜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