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還要在「準」字上下功夫

2020-12-06 央廣網

央廣網最近刊發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精準扶貧東風勁 自強奮鬥拔窮根》介紹了寧夏農村昔日的特困戶馬天志借著精準扶貧的東風,苦幹實幹,不但擺脫了貧困,還成為十裡八鄉奔小康路上的「致富帶頭人」的先進事跡,再一次證明精準扶貧在「準」字上下功夫的關鍵所在。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扶貧相關的優惠政策惠及了千千萬萬個曾經貧困的家庭,但是,每一個貧困家庭貧困的原因又不盡相同。由此,不僅需要各級扶貧幫困部門在政策上發力、把各項措施實施到位,更需要「因戶施策」,在「準」字上破題。以馬天志為例,他家的貧困主要是子女身體殘障的拖累加上缺乏脫貧致富的有效手段所致。因此,有關部門不但為他安排了養殖業的「貼息貸款」,還幫助他制定了明確的脫貧發展目標,並且把他的女兒送到關愛殘障人士的專門學校學習,在「教育扶貧」上做足了文章。「物質扶貧」與「精神幫扶」的雙向發力,加上馬天志自己的不懈努力,讓他終於過上了「有車有房、全家團結一心奔小康」的好日子。這印證了精「準」扶貧中,有的放矢的靶向關係。

一個「準」字,不僅實現了「對症下藥」的幫扶脫貧目的,還從精神層面上激發了馬天志回報社會和鄉親們的樸素、向上情感。

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在脫貧攻堅最後衝刺的「馬天志們"憑藉精「準」扶貧的東風,因地制宜,因風而起,湧現出更多自強奮鬥拔窮根的實踐者、受益者和創新者。(央廣評論員 郭長江)

相關焦點

  • 「央廣時評」精準扶貧還要在「準」字上下功夫
    本文轉自【央廣網】;央廣網最近刊發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精準扶貧東風勁 自強奮鬥拔窮根》介紹了寧夏農村昔日的特困戶馬天志借著精準扶貧的東風,苦幹實幹,不但擺脫了貧困,還成為十裡八鄉奔小康路上的「致富帶頭人」的先進事跡,再一次證明精準扶貧在
  • 在「實」和「準」上下功夫
    在「實」和「準」上下功夫 ———婁底市殘聯助力殘疾人「六穩」「六保」大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祥 10月10日,重度殘疾人賀勇、王新德等再次來到婁底市殘聯報喜
  • 習近平時間丨精準扶貧「繡花」功夫
    習近平時間丨精準扶貧「繡花」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後,多次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 「準」字上下大功夫 出重拳「摧網毀傘」
    在掃黑除惡過程中,全區法院在「準」字上下更大功夫。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公正司法,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認真學習相關規範性文件,堅決防止人為拔高或者降格,確保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
  • 下一番「繡花功」謀一局「精準棋」:精準扶貧靶心不偏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在這一湘西苗族村落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徹底改變了老人一家的命運。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讓類似於石爬專老人的貧困群眾受惠良多。 精準脫貧取得如此重大成果,其背後原因是什麼?「精準」二字又該如何理解?精準扶貧的有效推進將會對今後的鄉村發展和基層治理產生哪些影響?解碼「精準」,有助於更好地把握這場脫貧攻堅戰。
  • 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工作組在「細、準、實」上下功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靜「四進」攻堅行動的號角吹響以來,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四進」攻堅行動工作組,緊緊圍繞「三抓一促進」攻堅任務,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東平縣派駐單位所急、所需、所盼,堅持在「細、準、實」上下功夫,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 黑龍江:「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楊海全 攝 2012年當年減貧人口15萬人、2013年15萬人、2014年29萬人、2015年34萬人、2016年4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4.4%下降到如今的3.2%……過去的五年間,黑龍江重點解決「大水漫灌,沙灘流水不到頭」問題,堅持用「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 哈拉海農場精準扶貧找準「穴位」
    這是農場精準扶貧找準「穴位」的一個縮影。今年,這個農場精準扶貧更加注重精準識貧、精準施策,掐準農場貧困人員的「穴位」,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點穴治病祛除「窮根」。農場把功夫用在深入調查、反覆核對、查缺補漏、認真分析上,努力做到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樣樣瞭然於胸,深入基層,著力避免調查走馬觀花、分析大而化之、統計粗枝大葉。
  • 習近平談精準扶貧:找準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4年3月7日)切實做到精準扶貧。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手榴彈炸跳蚤不行。要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全行精準扶貧貸款不良率1.4%
    原標題: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全行精準扶貧貸款不良率1.4%   中國農業銀行
  • 習近平提「精準扶貧」的內涵和意義是什麼
    5個月後,總書記來到與雲南毗鄰的貴州省,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並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準扶貧」 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  習近平在走訪貴州遵義農村時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
  • 精準扶貧誓讓廣西窮山換新顏
    新一輪扶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廣西稅務局整合幫扶計劃、措施及工作聯繫管理,上下聯動、整體推進,凝聚脫貧攻堅力量,確保改革工作與脫貧攻堅「兩不誤,兩促進」,抓緊抓準抓到位,誓讓窮山換新顏。黨建引領精準脫貧目前,廣西有巴馬、靖西等28個國家貧困縣,地處偏遠山區,通信狀況比較落後。
  • 以「精準之力」戰勝貧困奔小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到了脫貧攻堅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要更細緻、精準地把扶貧工作做好,鞏固脫貧的「果」,拔掉貧困的「根」,不讓一名困難群眾掉隊。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何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要在「精準」上下功夫,讓「精準」貫穿脫貧攻堅始終,對任何一個細微之處都不放過,一項一項把扶貧工作做到位、做精緻、做出成效。  以精準的作風和態度慎終如始。「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裡。」細節往往決定成敗,脫貧攻堅工作要想取得最後勝利,幹部作風是關鍵。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本文圍繞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總方略——精準扶貧,從「準」「精準」「可持續」「擴權賦能」「全員式扶貧」「共生共建共享」「反貧困命運共同體」等七個方面闡釋了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提煉出精準扶貧在實踐、思想、制度層面各項創新的具體內容,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行、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揭示出精準扶貧的價值貢獻。
  • 「我的扶貧故事」下足繡花功夫幹好精準扶貧|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
    然而,就在這30多個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區域是農村,雖然沒有貧困村,但貧困人口如何穩定脫貧仍是我心頭始終牽掛的首要工作,我認為越是在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精準扶貧就越要下足繡花功夫。在禮儀街道工作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我始終堅信「只要下足功夫,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就沒有攻不下的堡壘」。
  • 滁州市聚力攻堅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答卷
    新華社《高管信息》(安徽)2020年1月17日第3期「經驗交流」欄目刊發2019年,滁州市全面遵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扣現行目標標準,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為首要任務,以專項巡視反饋和考核發現問題整改為主線,以「四季攻勢」和「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為抓手,全力打好精準脫貧年度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
  • 科學幫扶,需下一番細功夫(傾聽·關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核心閱讀 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做到「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要因戶制宜細化標準,狠抓作風推進實效,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要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不「吃大鍋飯」,也不「養懶漢」,避免出現「等靠要」「脫貧不摘帽」。如何依照標準精準衡量,將脫貧攻堅工作做細做實?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精準扶貧首批「結對幫扶」
    □東方今報記者 陳伯輝/文圖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扶貧攻堅工作的部署要求,6月16日記者從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該校」)獲悉,在該校五號實訓樓二樓會議室召開精準扶貧專題動員會,就該校定點幫扶貧困村——祥符區劉店鄉郭景村貧困戶首批「結對幫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 王文忠:精準扶貧的踐行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多年的打拼,王文忠認為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2013年6月,王文忠投資近百萬元註冊成立了阜陽市奇翔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上了規模後,產品也從單一的強力粘鼠板發展到病媒生物防治,家用日化等近百個品種。從小作坊到規模化生產,王文忠園了自己的創業夢。
  • 「強制式扶貧」與精準扶貧背道而馳
    一些地方權力主導的產業扶貧項目,很多還停留在應付思維和老套路中。對地方精準扶貧的工作成效,也要進行精準評價和考核。要通過細化考核體系,嚴肅賞罰問責。當前扶貧脫困進入倒計時和攻城拔寨階段,各地都加大了扶貧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