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10 新京報網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一年的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政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廣泛落地   。

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給哪些領域帶來了明顯變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話了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

蔡亮教授先後參與了 IEEE、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信息化標準制定,他領導的區塊鏈團隊立足於國產自主可控聯盟鏈底層技術平臺研發,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並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



貝殼財經: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哪些領域的落地速度明顯加快?

蔡亮:區塊鏈在服務實體經濟、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取得了更加廣泛和深度的應用,並在服務能源電力、航空航天等領域也展開了積極探索。在政務服務方面,自去年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若干政策和規劃,在結合「區塊鏈」進行區域產業轉型、民生服務提升、政府治理升級等創新應用探索和布局。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北京在政務服務領域已落地百餘個區塊鏈具體場景應用;在能源電力方面,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所搭建的綠電溯源平臺已實現了對4億度綠電的溯源。

貝殼財經:就您觀察,在疫情期間,區塊鏈在哪些領域發揮了作用?

蔡亮:疫情期間,區塊鏈領域也進行了很多深入探討,並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進行了實踐,例如通過區塊鏈慈善捐贈溯源平臺來提升捐贈行為的公信力。區塊鏈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溯源三大特點,這一技術天然對數據敏感,結合疫情防控期間所暴露出來的物資分配不合理、不及時、不透明等問題,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慈善捐贈信息的公正、公開等問題,此外,可以通過區塊鏈建設感染病科研平臺,多機構在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的前提下進行聯合科研,來促進科研工作的進展。

貝殼財經:您曾提到我國區塊鏈發展重點在自主可控的聯盟鏈,而西方區塊鏈發展重點是公有鏈。為什麼側重有不同?發展自主可控聯盟鏈,有什麼新要求、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蔡亮: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研究熱點目前主要在公有鏈技術以及基於公有鏈的金融創新,尤其是數字貨幣方面;而我國近期則將重點放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經濟社會賦能以及區塊鏈監管等方面,這個區別主要是由基本國情、技術定位以及監管政策等差異決定的,我國對區塊鏈技術定位是一個通用的信息技術,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國更為關注如何讓這一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服務政務、服務民生和社會治理。

發展自主可控聯盟鏈,需要解決聯盟鏈的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擴展性以及隱私保護等問題,同時需要研發相應的監管技術,確保我國區塊鏈這一新興網絡空間的可管可控。近一年來,區塊鏈技術在政務、工業網際網路、能源等領域也開始了大膽嘗試,這些新興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對區塊鏈的軟硬體一體化技術、海量設備接入與管理以及高效率、高質量和智能化的智能合約與應用開發技術等都提出了不少挑戰。

貝殼財經:目前我國區塊鏈監管進展如何?對於監管服務工作的推進,您是否有相關建議?

蔡亮:目前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中央網信辦已累計公布三批共730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首批監管試點的接入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信息安全技術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通用要求》國家標準也已經立項。可以預見,未來涵蓋內容監管、行業監管、金融監管的區塊鏈協同監管體系將逐步構建,確保我國區塊鏈產業應用的健康有序發展。建議相關企事業單位在規劃區塊鏈產業應用的時候,應了解相關監管政策,主動對接監管部門,確保區塊鏈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貝殼財經:區塊鏈現階段是一個昂貴的技術,你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蔡亮:區塊鏈的價值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和顛覆,它所創建的分布式信任機制還會帶來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和變革。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區塊鏈技術所創建的資產互聯、價值互聯以及信任互聯等,有助於創建開放、透明、可信經濟和社會協作,對未來的經濟社會和產業變革將起到重要作用。

貝殼財經:從技術層面講,區塊鏈技術尚有哪些不成熟和局限性?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

蔡亮:目前區塊鏈在理論和技術創新性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區塊鏈體系架構、分布式共識、網絡存儲、安全隱私等技術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逐步實現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核心技術體系。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們需要創新多學科交叉、產教融合的區塊鏈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骨幹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協同機制,不斷完善區塊鏈底層平臺、業務應用等相關標準體系,積極推動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示範應用及開源社區等標誌性工程的建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姝欣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蔡亮: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
    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給哪些領域帶來了明顯變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話了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蔡亮: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研究熱點目前主要在公有鏈技術以及基於公有鏈的金融創新,尤其是數字貨幣方面;而我國近期則將重點放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經濟社會賦能以及區塊鏈監管等方面,這個區別主要是由基本國情、技術定位以及監管政策等差異決定的,我國對區塊鏈技術定位是一個通用的信息技術,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國更為關注如何讓這一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只有把監管搞好了,區塊鏈...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出席並發表了「聯盟區塊鏈關鍵技術與區塊鏈的監管挑戰」演講。蔡亮表示,區塊鏈是一種新穎的信息記錄方式,具體可概括為十六個字,即「單點發起、全網廣播、交叉審核、共同記帳」,而底層軟體和技術又會確保這本帳每一分每一秒永遠是對上的。
  • 蔡亮:突破區塊鏈核心技術,統籌推進產業與監管的有序發展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教授以「聯盟區塊鏈技術與區塊鏈監管挑戰」為題展開專題報告。 圖: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 蔡亮首先提到,目前我國區塊鏈整體的發展和應用都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監管的工作也在同步推進。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要支持區塊鏈技術100%國產...
    29日,在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分論壇——區塊鏈安全產業峰會上,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表示,面對當下區塊鏈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構建區塊鏈監管框架至關重要。只有支持區塊鏈技術100%國產自主可控,推動跨鏈技術標準化,才能把它變成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重要組成部分。
  • 蔡亮:要研發相應監管技術確保區塊鏈這一新興網絡空間的可管可控
    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給哪些領域帶來了明顯變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話了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蔡亮教授先後參與了IEEE、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信息化標準制定,他領導的區塊鏈團隊立足於國產自主可控聯盟鏈底層技術平臺研發,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並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貝殼財經:您曾提到我國區塊鏈發展重點在自主可控的聯盟鏈,而西方區塊鏈發展重點是公有鏈。為什麼側重有不同?
  • 區塊鏈「快進」這一年,蔡亮:攻擊威脅前所未有,要高度關注安全隱患
    蔡亮先後參與了 IEEE、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信息化標準制定,他領導的區塊鏈團隊立足於國產自主可控聯盟鏈底層技術平臺研發,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並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據蔡亮介紹,近一年來,區塊鏈技術在政務、工業網際網路、能源電力等領域均開展了應用探索。
  • 啟真新論|浙大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區塊鏈「快進」這一年,攻擊威脅...
    本期,我們推出的是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對於區塊鏈的獨到見解。觀點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針對各省市布局區塊鏈產業,有地區可能存在一窩蜂上馬區塊鏈項目的現象,蔡亮指出,要避免「快餐式上鏈」的行為,區塊鏈應用的頂層設計需要先行,進而為後續的數據上鏈提供統一規範和標準。
  • 浙江大學蔡亮:中國區塊鏈近期發展重心在聯盟鏈
    蔡亮介紹,我國區塊鏈非常明確將集中在聯盟區塊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平臺建設、經濟社會賦能,同時,中國還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非常關注區塊鏈監管技術的建設與國家標準乃至強制體系的實施。「聯盟鏈兼顧公有鏈的多中心特點,私有鏈高的特點,非常容易是穿透式監管、終審責任制、嵌入式監管」。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_人物專訪_中國新聞出版...
    視聽產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監管挑戰——訪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  11月22日,在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新視聽區塊鏈創新應用論壇上,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進行題為《聯盟區塊鏈技術與區塊鏈監管挑戰》的主題演講。
  • 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在關鍵領域,成都擁有開展區塊...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受邀出席2020創交會,並將在2020創交會重要活動「區塊鏈產業標準與安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他對於區塊鏈在標準及安全上的真知灼見。 活動前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蔡亮進行了專訪。蔡亮表示,當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也已從最初的金融領域拓展到其他領域。
  • 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在關鍵領域 成都擁有開展區塊...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受邀出席2020創交會,並將在2020創交會重要活動「區塊鏈產業標準與安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他對於區塊鏈在標準及安全上的真知灼見。   活動前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蔡亮進行了專訪。蔡亮表示,當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也已從最初的金融領域拓展到其他領域。
  • 浙大蔡亮:區塊鏈應用人才缺口大 僅佔需求量的不到10%
    網易科技訊 6月28日消息,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採訪,對我國區塊鏈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分析解讀。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區塊鏈從金融起步,再延展...
    隨著創交會系列論壇、活動的舉辦,圍繞「區塊鏈」的討論也越來越深入。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區塊鏈?它是數位技術發展的進步嗎?區塊鏈是否存在局限?未來的發展會是什麼樣?29日下午,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讀。
  • 浙大蔡亮:解讀中國區塊鏈技術研發現狀與展望
    本文刊發於 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秘書工作》2020 年 03 期我國區塊鏈的研究方向聚焦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行業應用、區塊鏈監管技術與標準研發等方面。在今後,我國區塊鏈研究和發展還需從「管、研、創、用」四個方面加以把握。
  • 蔡亮:當前區塊鏈應用成本較高 落地場景更要精挑細選
    在過去這幾年,區塊鏈漸漸被上升至國家戰略技術,而隨著美國《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的頒布,蔡亮認為,我國正面臨著區塊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技術風險以及國外開源平臺滲透我國市場經濟的經濟風險,目前美國的這一動作已給我們敲響警鐘。區塊鏈的核心是下一代網際網路時代財經:區塊鏈現在的技術研究方向或者趨勢是什麼?
  • 區塊鏈監管需要中國理論|新京報專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這為我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這讓區塊鏈從鏈圈迅速「出了圈」。此前,這種情況也導致公眾對區塊鏈技術產生一些誤解,且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行業泡沫和技術泡沫。未來,區塊鏈技術勢必進一步得到我國相關部門和各類產業的重視,從而掀起一波區塊鏈技術大規模產、學、研、用的高潮,而這正好是一個區塊鏈行業正本清源的時間點。
  • 浙江大學蔡亮教授受邀為景德鎮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區塊鏈專題報告
    》       9月26日,景德鎮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星期六大學」專題學習(擴大)會,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受邀作專題輔導報告。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蔡亮:區塊鏈研究型、底層開發型、應用複合...
    來源:巴比特據央視新聞消息,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新增了很多國家級項目,另外,今年地方政府和央企也落地了很多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例如智慧政務、數字身份、慈善捐助、商品溯源,司法存證、
  • CCF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受邀參加首屆區塊鏈...
    近日,首屆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高峰論壇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順利召開。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可信區塊鏈聯盟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就自主可控聯盟區塊鏈技術話題為與會嘉賓帶來精彩報告,獲得熱烈反響。
  • 「自鏈財經」今日區塊鏈新聞頭條(6月29日)
    全國首個省級人社區塊鏈平臺上線運行據科技日報消息,近日,山東省暨淄博市人社區塊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標誌著我國人社信息化進入「區塊鏈」時代。據了解,基於山大地緯「大緯鏈」提供的區塊鏈服務,個人參保繳費證明、養老參保繳費憑證、工傷認定書、勞動能力鑑定書、勞動合同以及社保卡、淄博精英卡等七類人社證照、證明項數字資產材料已經首批發行上鏈。該平臺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安全加密、防篡改、可追溯的優勢特點,將能夠可信流轉的資料信息全部轉化為數字信息資料,與傳統辦事材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