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小鎮韋爾科揚斯克迎來了一個極有可能破紀錄的38℃的夏天,這是該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冬天。
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多,據報導,北極冬季平均氣溫已經超過了《巴黎氣候協議》設定的2℃閾值,該協議旨在限制災難性後果。儘管世界氣象組織仍在努力核實韋爾科揚斯克的記錄,但科學家表示,這表明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
「關鍵是氣候在變化,全球氣溫在變暖。」英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的資深科學家Freja Vamborg說。「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將會打破越來越多的記錄。南極洲今年的氣溫也打破了紀錄。
極地地區比低緯度地區變暖更快的傾向被稱為「極地放大」,許多因素都助長了這種傾向。北極和南極都被冰雪覆蓋,反射入射的陽光,就像世界的冰箱一樣。但是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數據,雪似乎每年都融化得更快。據報導,今年,地表覆蓋比正常情況提前一個月消失,海冰繼續縮小。地下的水和土壤較暗,吸收熱量,使周圍空氣變暖。這一過程在北極夏季會加劇,因為此時太陽永遠不會完全落山。
「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夏至前後,會有24小時的日照。」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氣候科學家Walt Meier說,「這需要大量的太陽能。」
氣候變暖給北極地區帶來了新的緊迫問題,包括幾年來的野火肆虐。去年,氣溫比長期平均氣溫高出約8℃,嚴重的火災季節影響面積超過了歐盟。密西根大學氣候科學家Jonathan Overpeck說:「無論是比喻上還是字面上,北極都著火了。」
更高的溫度還促使該地區的永久凍土發生了變化,這一層土壤大部分仍保持著全年冰凍狀態。和北極的森林一樣,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充當著碳匯的角色。但是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全球變暖正在改變平衡,融化的永久凍土正在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如果不是更多的話,已經超過了植物所能吸收的量。此外,永凍土也在釋放甲烷,一種比二氧化碳強28倍的溫室氣體。
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甲烷釋放專家Katey Walter Anthony說,來自北極的甲烷不會留在北極,它會進入大氣層並在全球循環,產生全球影響。
作者:馮麗妃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