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六裡屯街道召開落實《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推進三級管理、首批物管會成立大會,號召轄區各社區進一步深化認識、細化任務、實化責任,不斷推動地區物業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北京市住建委物業管理處副處長郭愛愛,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委員、區民政局副局長李霄,朝陽區房屋管理局物業科科長楊桅,六裡屯街道工委書記譚國忠、辦事處主任倪遙遠及班子成員,各科室負責人,社區幹部、物管會成員以及物業聯盟成員等100餘人參加會議。
全體參會人員首先通過觀看視頻短片——《物管會「落地」六裡屯》,初步了解了物管會前期工作情況。
六裡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榮就《物業條例》的落實及街道三級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總結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
2019年,六裡屯街道開始通過黨建引領,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物業、業主委員會和居民五方聯建聯動的社區治理體系,探索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
一方面,在街道層面成立物業服務聯盟,同步成立功能性黨組織,實現物業服務聯盟的負責人和功能型黨組織書記「一肩挑」。目前,已有16家物業服務企業加入街道物業服務聯盟,並定期開展議事協商、「紅黑榜」評比等活動,有效提升了物業企業的服務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在社區層面設立社區物業融合服務中心,發揮社區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探索社區服務與物業管理融合發展路徑,健全和完善社區黨建、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物業管理一體化治理,破解社區治理與物業管理難題。今年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提出在符合條件的小區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為街道建立和完善「三級管理」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六裡屯街道首批19個物管會已經成立,「三級管理」架構初步建立起來,並逐漸揮起作用。
會上,六裡屯街道工委副書記張洪源宣布了街道工委關於成立首批物業管理委員會名單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功能型黨支部的批覆。
授牌儀式結束後,六裡屯物業聯盟理事長張春利、十北社區黨委書記郎翠琴、碧水園中新工貿小區物管會主任王嘉分別發言,分享了《物業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各自的認識體會、做法和經驗。
楊桅、李霄、郭愛愛分別代表區房管局、區民政局、市住建委,對六裡屯街道貫徹落實《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中探索出的「黨建引領、三級管理、五方聯動」機制和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希望。
譚國忠在講話中表示,在小區層面,我們分批次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按照「問題導向,分類施策」的原則,逐步去實現「黨組織、物管會、物業管理」三個全覆蓋目標,形成社區治理和物業管理、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可以說,「黨建引領,三級管理,五方聯動」的物業管理模式,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形成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
延伸閱讀:
一、為什麼要實行「三級管理」
六裡屯街道地處城鄉結合部,地區共有11個社區、65個小區,其中有27個無物業、無保安、無封閉式管理的「三無」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多、基礎薄弱。僅去年一年,六裡屯地區12345熱線反映的物業類案件共計721件,主要集中在物業服務質量水平、小區停車管理、價格收費等方面。可以說,物業管理工作是推進地區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對於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三級管理」模式進一步明確了街道物業服務聯盟、社區物業融合服務中心、小區物管會(業委會)三者的職責定位,釐清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與居民自治之間的關係,最大程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打通了政府到居民政策信息傳遞的通道,明確了社區治理與物業管理難題的解決方向,為統籌做好物業服務管理、解決突出問題奠定了基礎。
二、如何做到「三率」全覆蓋
貫徹《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朝陽區提出,通過三年努力,逐步將業委會(物管會)覆蓋率、物業服務覆蓋率、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在前期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的基礎上,六裡屯街道計劃在年底實現轄區小區「三率」全覆蓋。
一是科學劃分區域,推進物管會全覆蓋。通過摸清轄區內小區數量、匯總所有小區物業管理現狀和區域、明確小區產權單位、維修基金繳納等基本情況,把產權單位一致的合併為一個小區,把平房和零散居民樓合併到就近小區,把相同建設年代的居民樓合併到一個小區,把同一個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居民樓合併到一起,通過科學劃分區域,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進而有效推動物管會成立。
二是把好「選人關」,推進黨支部全覆蓋。要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那麼首先就要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六裡屯街道黨工委按照《條例》規定,進一步細化明確物管會的人員組成及黨員比例,即物管會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設主任委員一名、由社區副職(黨員)擔任,設副主任委員一名、由業主代表(黨員)擔任,其他委員由多類型業主代表組成,其中黨員比例不低於委員總人數的50%。通過保證黨員比例,從而實現物管會成立的同時,同步成立功能性黨組織。
三是分類施策,推進物業服務全覆蓋。六裡屯轄區內新建商品房小區、老舊小區、平房區混合分布,情況複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鑑於此,六裡屯街道通過提升專業化物業、規範準物業為真物業、科學引入物業服務等方式,針對不同情況分類施策,整體推進物業服務全覆蓋。有物業小區——提檔升級。依託街道物業服務聯盟,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社區治理,及時、快捷、優質地為居民群眾提供精準化的物業服務、便民服務和延伸服務。積極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智慧平安小區建設,督促做好對電梯、消防等設施設備的日常巡查和定期養護工作,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有物業小區——提檔升級。依託街道物業服務聯盟,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社區治理,及時、快捷、優質地為居民群眾提供精準化的物業服務、便民服務和延伸服務。積極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智慧平安小區建設,督促做好對電梯、消防等設施設備的日常巡查和定期養護工作,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準物業小區——全面規範。前幾年,六裡屯地區部分老舊小區引入準物業管理,在政府兜底的基礎上,通過部分項目外包等形式,加強了對老舊小區停車、治安、衛生、維修等方面的管理。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準物業管理已不能完全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因此,六裡屯計劃在社區黨委、居委會組織下,引導物管會通過居民協商引進專業物業公司,實現老舊小區標準化物業服務管理。
無物業小區——引入服務。針對「三無」小區,實行共享物業服務模式,即小區現階段不適合直接引進物業企業,又不具備小區業主自治的條件,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引入物業服務,通過物管會篩選附近小區中有實力的物業企業資源,由物業企業統一調配該企業在附近的人力、物力資源,實行共享物業管理的服務模式,從而整體提高物業服務覆蓋率。
三、怎樣發揮功能性黨支部和物管會的作用
物管會和功能性黨支部成立後,怎樣真正發揮其作用,就成為問題的關鍵。
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功能性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對物管會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使其成為黨聯繫服務群眾、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定期組織黨員學習物業管理相關政策法規、交流群眾工作方法,引導物管會制定完善適合本小區實際的運行管理制度,細化履職清單及辦事流程,規範物管會對各類資產資金的處置和法律責任。
二是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強化居民群眾主體地位。用好在職黨員資源優勢,發揮黨員群眾、志願者隊伍等社區骨幹的引領作用,依法有序組織業主群眾參與物業管理和基層治理。開展黨員結對鄰裡走訪活動,定期組織黨員走訪業主居民,聽取對物管會工作的意見建議。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接待日,搭建各方互動溝通交流平臺,為小區綜合治理事宜提供政策法規諮詢、疑難問題研究和志願矛盾糾紛調處。
三是發揮物管會「上情下達」的橋梁作用。物管會是由街道辦事處負責組建的,組織業主共同決定物業管理事項的過渡性機構,這就決定了物管會成立後,需要承擔起「上情下達」的橋梁作用,要及時將街道辦事處關於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事項及時傳達給居民和業主,從而提高小區居民、業主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
四是發揮物管會「議事協商」的自治作用。物管會成立後,要發揮起協調物業公司和居民、業主之間關係的作用,使物業公司更能及時了解居民訴求,也能迅速改進不完備項目,提高工作效率。以物管會為核心,整合社區各項資源,拓寬居民利益訴求渠道,努力牽頭解決小區存在物業問題,將問題吸附在小區層面去解決,最終實現小問題找物業,有問題先協商,解決不了再上報,使各類物業矛盾糾紛在前端預防。
作者:張福唯、朱琳 拍攝:李朝傑、李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