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轉載必究
現代人蓋房子用的都是水泥和磚瓦,基本用不到木材。但在古代,蓋房用到的木料量很大,會專門請木匠到家裡。木匠在當時是很受尊敬和歡迎的職業,現在算是沒落了,知道和願意學習木匠技術的人屈指可數。
在木匠工作的時候根據各種木材的特性以及傳統文化,總結出了很多有趣的俗語。有的在現代人看來沒辦法理解,但其實有它內在的邏輯體系在。「棗木柱,榆木樑,沒有椿木不蓋房」這句俗語很有代表性,意思是說蓋房的時候要用棗木來做柱子,榆木來做房梁,椿木蓋房的時候必不可少的。
棗樹在我國很受歡迎,能提供香甜的棗,而且寓意好,能和其它樹種搭配種植。棗木的硬度高,但出材不易,且在樹身內部容易出現裂紋和空心,選擇立柱要注意甄別。古代木匠由於工具限制,沒辦法太過精細的雕刻棗木,因此市面上的棗木飾品相對匱乏。選擇棗木來做房屋的柱子是很合適的,一是棗木時間久了會變成醬紅色,顏色符合中國人審美觀;二是棗樹的寓意好,適合在家中使用,且硬度高,不易出現問題。
榆樹的寓意則更好,有兩層:一是榆樹成房梁,象徵的是餘糧,表達的是主家人對倉廩充足的期盼;二是榆樹又叫榆錢樹,榆錢和餘錢是諧音,象徵家裡能有多餘的錢款,表達的是對錢財的渴望。當然,最重要的是榆木的木質堅硬,不容易變形開裂,當成房梁來用最合適。房屋中最重要的就是房梁,房梁出現問題,房屋就會垮塌,可能會影響到家裡人身體健康。
在農村蓋房椿木不能少,多少都會使用到一點。據傳說,椿樹是樹王,適合在家中來使用。椿木的家具是非常常見的,是上等的木材,頗受人們喜歡。椿木使用過程中要看當地的習俗,一些地區蓋房的時候是不能用椿木的。
最後回應一下:家中蓋房一般不會用槐木和柳木,和木質的關係不大,主要是和我國的傳統習俗有關係,老輩人留下的說法肯定會有講究在。槐樹古代被稱為「三公樹」,只有身份地位極高的人,才能站在下面,可能和這有關係,普通人家不能使用,用了以後會有僭越的嫌疑。你覺得家中蓋房用什麼木頭比較好呢?為啥不能用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