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波:日本為啥有三萬多家百年企業

2020-12-12 第一財經

編者按:徐靜波先生近日在早稻田大學為中國金融高管訪日研修團講演,本文摘編自他演講的主要內容。

這些年來,中國的金融界一直認為美國的金融玩法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標杆,但是,現在大家沉下心來,感覺到日本的許多做法,更適合於中國實業的發展,更符合當前中國經濟與金融互動所需。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研究一下日本金融界如何扶植實業、尤其是製造業發展的政策與做法,如何防範高利貸金融與受害者救濟的法律法規,支撐中國經濟走得更平穩、更合理。

其實,日本匠人的企業大多數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銀行的支持。也就是說,日本的銀行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只有2、3個員工的小店而不給你貸款,相反它們認為,日本整個社會就是依靠這些無數的小微企業的支撐,發展繁榮至今。所以,我也呼籲金融界高管們,回到中國之後,也要多多支持小微企業。

從壽司之神的故事看日本匠心精神

在講授 「日本人的匠心精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這個主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了一位日本著名匠人的故事,這位匠人的名字,叫「小野二郎」。

小野先生的故事,要從1932年開始講起。那一年,他7歲,因為父母親的離異,他的生活沒有著落,於是來到老家靜岡縣的一家壽司店裡打雜。小野先生一直到26歲,才來到東京銀座的壽司店,正式成為一名壽司師,到現在為止,他捏壽司捏了70多年,最終把自己也捏成了「壽司之神」,受到世界美食家們的追捧,日本政府授予了他一個稱號,叫「現代名工」,按照我們中國概念,就是「國家工藝大師」。

2007年,日本開評米其林星級店以來,小野先生的店已經連續十多年保持了「米其林三星店」的榮譽。

小野先生的壽司店吧檯,最多只能坐10個人。為什麼不換一家更大的店,可以坐上30個人40個人,那不是更賺錢嗎?小野先生說:「那不行」。我問:「為什麼不行?」他說捏壽司有兩點講究,一個是時間分配,就是客人吃的速度和我捏的速度要成正比。另一個是捏壽司的時間差,譬如規定45分鐘一個套餐,18貫壽司做的時間剛好能夠滿足所有客人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只能照顧到10位客人,多一位都不行,因為大家都是衝著我來的,必須我親自捏給大家吃。」老大爺就是如此頑固。

小野先生是日本匠人的一個代表,雖然只是小學學歷,但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客人滿意,以最精湛的技藝奉獻社會,傳承後代,鑄就了現代日本「壽司之神」的崇高地位。而這一個「行行出狀元」的故事,也印證了日本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勵志理念:不要在意自己的學歷、也不要在意自己的出身,你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總有一天,你會登上富士山頂。

這也是日本社會在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依然會有那麼多人去熱衷於成為一名匠人的根本原因,因為在日本社會,匠人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

日本百年企業的共同基因

從剛才講述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除了堅持,心態也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為「匠人」的根本要素之一。不怕失敗,也不怕成功,悲喜榮辱溶於平靜之中,只有擁有了沒有浮躁、沒有暴富的心態,才會成就一生的事業。

日本是全世界長壽企業最多的國家。日本百年以上的企業到底有多少家?網上有各種各樣的數字,有人說2萬多家,有人說3萬多家。日本有一家最大的商業調查公司,叫「帝國資料庫」,他們調查的數據,到今年8月為止,日本百年以上企業是34944家,其中千年以上的企業有7家。這是一個十分準確的數據。

為什麼日本會有這麼多的百年以上歷史的企業?歸納起來,根本的因素,也就是「百年企業共同基因」有三個:

第一,只做本業以及與本業相關的事業,不搞盲目擴張,不跟風,不瞧別人的鍋;

第二,備戰備荒,存足錢糧,不輕易借錢,不隨便融資。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以自有資金為主,滾動發展;

第三,不以上市為追求,以傳承發展為第一要務,牢牢把控企業的經營權。

這三個基因,源自匠人精神,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偉大的匠人。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兩家企業,一家是「金剛組」,另一家是「慶雲館」。

金剛組不僅是日本,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它創建於公元578年。從創立到今天,金剛組已經有1441年的歷史,金剛組的「堂主」也已經傳承了40代,還在繼續傳承中。

緊跟金剛組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二悠久的千年企業,是一家溫泉旅館,叫「慶雲館」,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山梨縣。這家溫泉旅館創立於公元705年。這家溫泉旅館的創始人叫「藤原真人」, 開館至今1300多年,接待過日本歷史上不少名人,其中江戶時代的大將軍德川家康就是常客。傳承到現在,慶雲館的主人已經是第52代傳人。歷經戰亂、地震、世界經濟危機、泡沫經濟崩潰衝擊,這一家旅館依然千年不倒。2011年,榮獲傑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獲得「全球最古老溫泉住宿」的榮譽。

為什麼這些企業能夠傳承這麼多年?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三點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傳承要素,它是家族經營,而且經營者沒有斷代,這是根本。正因為有這麼一個傳統,所以日本3萬多家企業,千百年來,歷經滄海桑田,基本上沒有中斷過經營,並延續至今。

一個社會的發展,看似沒有日行千裡的奮進,但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一代一代的技術積累,使得日本這一個國家,在經歷了無數次的重創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的發展後勁,匠心與匠人,是這一個國家不滅的財富。

企業家必須真誠做人、誠信經營

日本匠心精神在傳承與發揚過程中,整個社會的去浮躁,去虛誇,求真求實,是保證這一種匠心精神發揚光大的重要環境基礎。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國金融界的高官,你們是如何評價一家企業是屬於可信的「優質股」,還是屬於不可信的「垃圾股」的呢?

我想大家的評判標準一定是這麼三樣:第一,企業的資本金,以認定其實力;第二,企業的營業額,以認定其事業規模;第三,企業的利潤額,以認定其經營能力。

我想這三點,在中國市場環境中,是一個很合理的評判要素,也是國際通用的標準。

但是,日本社會是如何評判一家企業的好壞的呢?

日本與別的國家有些不一樣。

日本社會與金融界是很少以資本金多少來評判一家企業的實力。日本企業的資本金多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公司的實力,但是,並不是評判一家公司實力的唯一要素,因為一家公司除了資本實力之外,還有它的技術實力。而技術實力,恰恰是日本匠人們擁有的最大資本。

日本企業的資本金多少,首先是與法人稅掛鈎的,也就是說,資本金越大,法人稅越高。譬如,一家株式會社(有限公司)的資本金只有1500萬日元,那麼它一年需要支付的法人稅,固定是24萬日元。但是如果把資本金提高到了1億日元,那麼它的法人稅就變成了23%。正因為有這麼一個重要的關聯,許多中小企業就是死扛最低的資本金額不增不變,以避免多交法人稅。

所以,日本企業之間做生意,很少會在意對方公司的資本金的大小。像擁有1441年歷史的世界最古老企業金剛組,目前它的資本金只有3億日元(約1980萬元人民幣),而世界最古老的千年溫泉旅館慶雲館,它的資本金還停留在1000萬日元(約60萬元人民幣)水準。

既然日本企業做生意,不很在意對方的資本金多少?那在意對方什麼呢?其實最在意的是對方與什麼樣的企業在做生意?

日本企業的介紹資料中,往往會有一項內容,叫做「貿易夥伴」,就是它與哪些大企業在做生意。

「貿易夥伴」不是自己可以信口開河,隨便指定的,而是有一個重要的身份認定,這個身份認定,就是企業內部的「支付代碼」。

那麼,日本大企業的法務部門對於一家新的貿易夥伴要進行哪些背景調查呢?一般來說,要調查這一家公司以下資料:

第一,有沒有黑社會組織背景,或與黑社會組織瓜葛。因為日本法律規定,企業是禁止與黑社會組織以及相關企業做生意。

第二,企業的經營與負債情況。

第三,企業經營者尤其是股東老闆有沒有犯罪記錄、個人金融誠信度如何?

第四,企業有沒有不良官司纏身?

這些調查內容通過後,才可能會跟你做生意。

所以,在日本社會,要評判一家企業是不是優良企業,銀行可不可以對其放貸?最直接的信用背書,就是看這一家企業與多少家大公司在做生意。管控這麼嚴格的大公司都在與它做生意的話,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放心的呢?

真誠做人,誠信經營,是日本社會逼迫企業家們必須履行的商業道德。而日本之所以有35000家百年以上企業,就是因為有如此嚴謹的社會遊戲規則,同時大家都努力去遵循這一規則,才使得日本成為全世界百年以上企業最多的國家。

這種社會環境也使得日本的匠人們堅信:我只要努力於自己的事業,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真誠待人,虔誠待事,就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當然,日本一些傳統的東西有它一定的保守性,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革新的東西都是最好的。如何實現保守與創新的完美結合,這也是中日兩國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大共同課題。

(作者系亞洲通訊社社長)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靜說日本」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徐靜波做客第186期齊魯大講壇,詳解日本企業轉型與創新
    11月26日,在山東大廈金色大廳,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做客齊魯大講壇,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日本企業轉型與創新》的精彩演講。通過精彩的案例,闡述了日本企業用30年的時間放棄下遊,消解落後產能,研發新材料控制上遊、掌握核心技術佔據中遊的轉型創新策略。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的轉型創新對我們也不無借鑑意義。
  • 徐靜波:日本經濟真的衰退了嗎
    在日本待了25年,他還是一個中國胃。「之前寧波(見面會),有從上海趕過去的網友,估計今天也會有,可惜時間太短,沒法好好聊。」3天裡跑三個城市、做三場見面會,他看上去有些疲憊。  很多網友是因為關注「江歌案」,才知道徐靜波的,有人讚賞他「雪中送炭」,也有人嘲諷他「藉機炒作」。無論褒貶,他都已經習慣。見徐靜波之前,他的朋友告訴我,「靜波情商高,你什麼問題都可以問」。
  • 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徐靜波和華為這樣回應
    日本這麼多公司,把手機扔掉以後,有這麼多手機研發人才,他把他們高薪僱傭起來,在橫濱設立了一家研究所,招募了400多名日本的手機工程師,幫華為研發智慧型手機。華為手機研發的這麼好是因為用日本人、日本技術。」之後,徐靜波將演講內容整理成文章《徐靜波現場演講錄:日本人如何做企業?》,截至發稿為止,該文章在微信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0萬。
  • 【深讀】專訪徐靜波:日本經濟真的衰退了嗎
    徐靜波坐在記者對面,慢慢舀著一碗豆花,餐盤裡還有兩個包子,這是他的早餐。在日本待了25年,他還是一個中國胃。「之前寧波(見面會),有從上海趕過去的網友,估計今天也會有,可惜時間太短,沒法好好聊。」3天裡跑三個城市、做三場見面會,他看上去有些疲憊。
  • 徐靜波講演錄:日本企業做生意最注重什麼?
    文: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日本匠心精神在傳承與發揚過程中,整個社會的去浮躁,去虛誇,求真求實,是保證這一種匠心精神發揚光大的重要環境基礎。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國金融界的高官,你們是如何評價一家企業是屬於可信的 「優質股」,還是屬於不可信的「垃圾股」的呢?
  • 徐靜波:京都,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知微行遠論壇報名
    在這樣一個美好季節,讓我們跟隨徐靜波教授的腳步,去探訪京都的古老建築,去品味日本茶道、花道、和食,從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中,去感受另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去探索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2020年11月,在第一場線下的知微之旅中,我們有幸邀請到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靜波教授,他將帶領大家走進京都,在古典與摩登的交響中,享受一場穿越千年的日本文明之旅。
  • 徐靜波新書呈現真實的日本
    本報訊「《遇見日本》可以使大家從中了解日本到底是什麼樣的。我有責任把一個真實的日本介紹給大家。」旅日作家徐靜波最近在京舉行讀者見面會暨《遇見日本》(華文出版社)新書發布會,結合自己旅日二十餘年的認知和體驗,為觀眾帶來題為「日本真的已經衰落了嗎」的演講。
  • 徐靜波先生受聘擔任中國新製造聯盟顧問
    徐靜波先生受聘擔任中國新製造聯盟顧問來源:聯商網2019-10-20 12:59聯商網消息:10月19日下午,經聯商網CEO、中國新製造聯盟理事長王躍林提議,理事會成員全票通過,一致同意:聘任日本專家徐靜波先生擔任中國新製造聯盟顧問
  • 中國僅有10多家百年企業,為何日本竟超過25000家?
    20多年前,我便開始研究《日本創業百年以上的企業有多少家》這個課題。經過20多年的統計和努力,最終得出結論:截止到2014年,整個日本有260萬家企業,百年企業有25321家。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但同時新的問題又來了,在世界範圍內,有多少家企業經營超過百年了呢?
  • 徐靜波:在日本當公務員,到底有多吃香?
    總額是2570萬日元(約170萬元人民幣),行賄對象有91人,多為地方議會議員和市長,人均行賄額為28萬日元(約1.86萬元人民幣),其中一位市長最多,拿了40萬日元(約2.65萬元人民幣)。如果換成人民幣思考的話,上萬元的行賄金額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按照日本人的收入標準,20多萬日元,也就是一位小年輕的月薪。
  • 復旦大學教授徐靜波:京都,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知微行遠論壇報名
    在這樣一個美好季節,讓我們跟隨徐靜波教授的腳步,去探訪京都的古老建築,去品味日本茶道、花道、和食,從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中,去感受另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去探索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2020年11月,在第一場線下的知微之旅中,我們有幸邀請到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靜波教授,他將帶領大家走進京都,在古典與摩登的交響中,享受一場穿越千年的日本文明之旅。
  • 徐靜波: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用了日本的技術!
    近日,網絡上傳來消息稱,在第十五屆中國製造業國際論壇上,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演講中表示,華為手機之所以會發展得這麼好,其實是因為僱傭了日本人做研發,用了日本的技術!但是,此次徐靜波表示,華為手機是僱傭日本人研發,用的是日本的技術,顯然會令我們猜測,華為到底能夠自主掌握多少核心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會令我們對華為品牌產生質疑。我們需要承認的是,日本手機技術確實也很了得!諸如索尼、夏普等手機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並且在此前也佔據了智慧型手機行業十分大的份額。
  • 復旦徐靜波:衝繩首裡城是琉球文化的象徵,中國元素非常多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靜波對此表示非常痛心,他曾踏訪首裡城遺蹟,還拍下了不少照片。首裡城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徐靜波看來,首裡城與其說是日本文化的象徵,還不如說是琉球文化的象徵。「琉球群島相對而言,是較晚進入農耕文明時代的。
  • 徐靜波說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是說漏嘴?還是「高級黑」?
    ——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商業品牌與技術研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文/馬進彪10月23日,在第十五屆中國製造業國際論壇,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演講環節講到,華為手機現在發展這麼好,是因僱傭日本人做研發,
  • 徐靜波: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網友怒懟:精日分子,不懂硬黑
    徐靜波: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網友怒懟:精日分子,不懂硬黑文/曦軒科技前沿近年來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迅速,而我國的很多國產品牌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像如華為、OPPO等品牌在國產手機中處於領跑者的地位。當然手機研發只是華為的一個領域,它還涉及IT、5G研發、通訊、路由交換等等多個方面,為世界各地的用戶帶去了便利,是中國企業的領軍者,也是中國的驕傲。不過所謂樹大招風,在前幾日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製造業國際論壇上,華為卻被人拿出來當做「反面教材」。
  • 「重振中國經濟的雄風」——專訪華文媒體人徐靜波
    就這些問題,在2020兩會期間專訪了《中國經濟新聞網》總編輯、知名媒體評論人徐靜波先生。徐靜波:祖籍浙江舟山。那麼,您對「新基建」有多少了解?您是否會將下一步的報導結合這方面工作來重點開展。徐靜波:日本企業對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5G和人工智慧領域,中日兩國企業之間有著諸多的產業合作,2019年,華為從日本進口的電子零部件就超過8000億日元(約532億元人民幣)。
  • 徐靜波: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用日本技術開發的!
    亞洲新聞社社長徐靜波在致辭中表示,華為的手機發展得很好。因為它聘請了日本人進行研發,使用日本技術!正是這種觀點引起了網民們的熱烈討論甚至質疑。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您是否想說華為沒有技術研發力量? 甚至有網友說這樣的言論實際上是投機性的,或者他們想粉碎華為的民族品牌,並從核心技術中攻擊華為。
  • 男人裸露身體,女人當眾哺乳,文明禮貌的日本,以前有多亂?
    日本維新,需要變革的事情有很多,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都在這個時代發生了大轉彎。其中一個飲食習慣,對平民來說影響至深,甚至改變了百年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這個習慣,就是吃肉。日本人過去是不吃肉的。吃肉的日本,歷史不過150多年。
  • 徐靜波:日本實體店為何還能撐下去?
    我今天的講演,與本次大會所推崇的主題有較大的距離,或者說是背道而馳,我要講的是:日本的實體店為何還能撐下去?日本是一個商業相當發達的國家,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18全球250家大零售商」排行榜中,亞洲零售企業上榜的有64家,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地區上榜的共有15家,而日本上榜的有32家,佔到亞洲地區上榜總數的50%。
  • 我是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靜波,首裡城在日本文化中的意義...
    我是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