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春節最愛聽啥歌?這份8億用戶的大數據單告訴你

2021-01-20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婷)2月28日,擁有8億用戶的數位音樂平臺QQ音樂,在北京發布了一份2018年QQ音樂用戶春節聽歌大數據報告單,剖析春節期間全國用戶的聽歌動態。3月1日,平臺披露了四川用戶聽歌情況,春節期間四川用戶聽歌量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河南,歌曲《成都》是全國用戶春節期間最愛聽的10首歌曲之一,播放次數達654.8萬。

這個春節聽歌有點甜,回家時大家最愛聽《告白氣球》

根據2018年春節QQ音樂用戶聽歌動態,相對於春節長假(即除夕到初六),春運期間的「回家、返程」兩個時間點增長量是最大的。並且由於今天情人節和春節交疊,加之春晚的《告白氣球》魔術,周杰倫的《告白氣球》毫無懸念地成為全國用戶回家途中最喜歡聽的歌曲。

「這說明,人們回到家鄉後,與親人朋友重聚,在情感上得到了有效的滿足,而回程路上的情感空虛期則更多地用音樂來彌補。」騰訊音樂娛樂集團QQ音樂業務線市場部總經理陳菲菲解讀道,而返程時,用戶則喜歡收聽一些勵志昂揚的歌曲,如《遠走高飛》《我的天空》收錄於用戶返程路上最愛歌單。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QQ音樂業務線市場部總經理陳菲菲解讀數據

當然,像《體面》《起風了》《BINGBIAN病變》《空空如也》《說散就散》等年輕人群體中大熱的歌曲無論任何時候都很「刷流量」,也自然成為四川用戶春節期間睡前最愛聽的5首歌曲之一。

嘴上說年味變淡了,聽的歌卻很誠實嘛!

2018年春節QQ音樂用戶聽歌動態還顯示,儘管大家一直在嘴上說年味變淡了,但在春節期間,就四川用戶而言,大家過年期間最喜歡聽的歌曲風格是國語流行、歐美流行和普通舞曲。

全國來看,用戶最愛的歌曲有春晚經典歌曲和春節期間大熱的賀歲檔主題曲,如由五月天創作的《捉妖記2》的主題曲《什麼歌》,還有《唐人街探案2》以及《西遊記女兒國》主題曲等。《贊贊新時代》和《我的春晚我的年》也深受北京和哈爾濱用戶的喜愛。此外,在春節期間用戶在評論關鍵詞方面,大多以「快樂」、「加油」和「新年」等情感向為主,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

報告片段

有意思的是,春節期間的21點到24點,睡前聽歌風格與節後返程睡前聽歌風格所形成不少的反差:不少用戶在該時段用搖滾「嗨到」深夜以表達在家的愉快,相對應的,返程期間,這一時段的用戶則開始聽淡淡的民謠。正所謂見微知著,這些都從側面說明了大家在假期和工作後對音樂不同的需求。音樂已經成為大家情感的一個連接點。

「00後」「90後」 聽歌群體崛起,歌曲評論裡有他們的故事

春節期間聽歌用戶年齡數據中,00後佔比高達47.68%,90後和80後佔比45.24%。90、00後成為春節期間當之無愧的聽歌王者。這組數據也表明,平時的90後80後聽歌更多,00後平時忙於學業,但春節期間有更多時間聽自己愛聽的歌,並在歌曲下面留言講述自己的音樂故事。

網友「薇薇黃山」評論說:「假期說長也不長,即將開學之際,學子們背起行囊又踏上歸校之旅,肩負父輩們的期望,每當唱起《離別的車站》時我也覺得有些傷感。縱有萬般的不舍,學業還是重要的。」一席話語,流露出莘莘學子在求學路上對知識與未來的憧憬。網友「熱情的郭寧1」也有著令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每次我離家時,父母都會把行李箱裡塞滿了給我買的東西,我笑笑說不用了,他們也會趁不注意時放進去。」

音樂策劃人白鴻程先生探討音樂背後的意義,圖左二

音樂策劃人白鴻程認為,「音樂可以不分國家也不分語言,它本身就是一種高於語言的藝術,可以表達出太多太多的情緒,我們可以從一個人正在聆聽的歌曲,彈奏的樂章,看出這個人此刻的心情;我們能從音樂裡聽出故事,感受到每一個歌者訴說的情緒;我們也會因為一首音樂或微笑或哭泣。音樂包容萬象,它可以表達情感,它可以創造意境,它更能表達人生的態度。」

相關焦點

  • 今年春節聽了什麼歌?聽懂你愛的歌也就懂了你
    ,也就懂了你——  說說吧,今年春節你們都聽了什麼歌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把眼淚種在心上,會開出勇敢的花。」2月28日,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的大屏幕上,熟悉的歌詞輪番播放,路過的青年男女紛紛在黑板上寫下新年願望。  這裡正在舉辦的是一場「音樂連接愛」的音樂故事會,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你們都聽了什麼歌?  QQ音樂從8億用戶的動態數據分析,按照年齡劃分,00後佔比高達47.68%,90後和80後佔比45.24%。00後成為當之無愧的聽歌王者。
  • 春節大數據 | 指尖上的新年 2016春節生活方式之變 | 網際網路數據...
    199IT數據中心微信帳戶:i199IT年輕人更新過年傳統,近一半打工族未回老家過年千古難題有答案,選擇回婆家是回娘家的近兩倍超1億人咻走8億元春晚紅包福建莆田發紅包最豪爽
  • 12.8億!春節檔票房創大年初一單日新紀錄
    新京報訊 (記者 周慧曉婉)作為全年最火的檔期,每年的春節檔都備受關注。2019年春節檔有多部影片上映,根據貓眼票房數據統計,截至到2月5日18點9分,大年初一單日票房突破12.8億,打破了春節檔大年初一單日票房紀錄(2018年大年初一單日總票房達到12.7億,2017年大年初一的票房數據則是8億),除了票房,今年大年初一的排片超46萬場也創了歷史新高。
  • 春節預測報告出爐 大數據告訴你去哪兒最划算
    大數據裡的春節出行這段時間裡,國內各大在線旅遊平臺平臺已經或者即將發布基於自身平臺數據的《2020春節預測報告》,每個春節期間計劃出行的人都可以算是這個報告的組成部分了,預測報告對於已經完成預定計劃的人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看看自己是隨了大流,還是特立獨行,他鄉遇故知的機率到底有多大。
  • 百度用春節大數據報告,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用戶在百度上不僅看信息,也是消費的入口,尤其是智能小程序,讓用戶在百度App上完成了一站式的體驗;所以我們在這份春節大數據報告上,看到了很多基於用戶消費行為的大數據。比如最受關注的國潮品牌,上榜的有旺旺、來伊份、徐福記、百草味、恰恰、茅臺、五糧液、紅星二鍋頭等等;國產的小米、華為、vivo、OPPO等都是最受追捧的智能設備。
  • 大數據告訴你什麼叫「堵」上熱搜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艾曉禹 吳雨佳 蔡世奇 雷強今年到底堵成啥樣?有人開了一夜都沒開出成都,有司機大哥下車打拳,還有人堵車堵到釣魚……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假期,不僅節日氣氛很足,連交通擁堵,也比以往來的更猛烈些。
  • 微信發布《2016微信春節大數據報告》
    過了正月十五,中國人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才算過完。今日,微信發布了《2016微信春節大數據報告》,該報告以6.5億用戶為樣本,還原了從猴年除夕到元宵,中國人怎麼過春節。
  • 今日頭條春節紅包大數據顯示,北上廣搶紅包最積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6日訊 在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裡,搶紅包、發小視頻拜年已經成為新的年俗風尚。今日頭條發布的春節紅包大數據顯示,持續半個月的「發財中國年」活動,共吸引了上億人參與。除夕夜,2388萬人集齊生肖卡平分2億元紅包。
  • 春節首日票房破13億,你貢獻了多少?
    電影春節檔是每年電影市場的一個重要話題。今年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大年初一(2月16日)電影大盤票房達到13億,也創下全球單日票房新紀錄。其中《捉妖記2》票房5.5億,領跑春節檔,《唐人街探案2》票房3.6億、《西遊記女兒國》票房3.4億分別位列二、三位,《紅海行動》票房1.3億。比起去年春節檔首日的8億,今年猛增5億。今年春節檔會不會創造出一個新票房紀錄呢?
  • 8億鐵路大數據在風控、助貸及用戶分層等近20個場景的應用解析
    6.4 通過客運量做分析2018年全國各大鐵路局的客運量排名:NO.1 上海局(客運量:6.78億人;客票收入:768億元)2018年發送旅人人數6.78億人,(2017年6.28億人),同比增長7.8%。客票收入方面,2018年768億元,(2017年703億元),同比增長9.2%。
  • KTV發布「全國歌葩地圖」 陝甘寧被指「最愛吼」
    雖然離春節假期還有一段日子,但是很多人已經提前進入了過年的節奏,除了購物、聚餐、買票回家之外,在KTV裡跟朋友小聚也被緊鑼密鼓地提上了日程。不知道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當天南海北的親朋好友有機會聚在了KTV,大家點的歌、唱的調還真是各有特色。
  • 你為什麼單身?重慶婚戀大數據:「隨緣」成脫單殺手
    在「11.11」前夕,都市熱報·廂遇聯合上遊新聞創建的「重慶婚戀大數據」發布2020年第8期婚戀調查大數據,並形成了《你為什麼單身·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項調查隨機抽取了732個有效樣本進行分析,在參與調查的人中六成單身人士對待脫單的態度是「隨緣」,但「隨緣」能脫單嗎?
  • 10個「大」數據盤點2016猴年春節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 題:10個「大」數據盤點2016猴年春節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2016猴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新華視點」記者通過10個大數據勾勒這個春節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數據1)4億人春節出門:傳統「鐵公機」仍是運輸主力  交通運輸部統計,7天春節假期全國旅客發送量達4億人次,同比增長6.7%,全國高速公路及重要國省幹線公路、大中城市及重點景區周邊公路交通流量與去年春節同比都有增長。
  • 大數據折射風俗變遷 中國人這樣度過2019農曆新年
    在上海地區,據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上海市春節期間(2019年2月3日~9日)7天共發生消費177.3億元,其中2月4日(除夕夜)、5日(年初一)兩天消費市場最為火熱,分別發生消費22.8億元和21.9億元,同比增速高達9.8%和14.1%。簡單點說,上海春節7天吸金177億。
  • 大數據中看2019年春節過年新變化
    今年春節檔觀眾滿意度是自2015年開展調查以來春節檔中的最高分□ 新華社記者2019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記者通過大數據盤點春節的新變化。【交通】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民航增長最快2月4日至10日,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0.35%。其中,鐵路6039.1萬人次,增長5.8%;公路3.38億人次,下降0.8%;民航1258.6萬人次,增長10.6%;水運1022.3萬人次,下降3.2%。
  • 7億用戶,95後人均1TB!百度網盤8周年數據報告
    11月27日早上,百度網盤官方公布了《百度網盤8周年數據報告》。數據報告中,展示了百度雲8年間,用戶已經超過7億,總數據量超過1000億GB,裡面還包括了很多類似「男女用戶打開時段、地區用戶比例」等interesting的數據。
  • 網友自製春節愧疚地圖:四川浙江山東前三,廣東墊底
    據了解,這次繪製《春節愧疚地圖》的作者名為"年輕泰",是腦白金公司一名大數據工作人員。他之前曾成功繪製了《孝心地圖》、《鄉愁地圖》等作品並獲得諸多網友點讚。,以網絡、電話調研、數據建模分析等方式,繪製出這份"2020春節愧疚地圖"。
  • 內地票房:單周36億創新高 近億觀眾春節看電影
    《美人魚》首周七天累計票房達到了18億,貢獻了大盤的一半票房。而《澳門風雲3》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以下簡稱《三打白骨精》)則排在第二、三位,累計票房分別是7.8億和7.6億。到了周日情人節,大盤又再次達到了6億高點,與去年同期2.2億的成績相比漲幅高達173%,還直接將周票房帶到了36億,這個數字比去年大部分月份的總票房都要高。    從初一到初七,內地走進電影院的人次達到了9880萬,這也是內地影史上首次出現觀影人次接近一億的一周。僅僅《美人魚》一部戲就吸引了4835萬餘人,超過此前所有的單片單周觀影人次。
  • 大數據看2019春節過年新變化:年夜飯火爆
    2019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記者通過大數據盤點春節的新變化。【交通】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民航增長最快2月4日至10日,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0.35%。其中,鐵路6039.1萬人次,增長5.8%;公路3.38億人次,下降0.8%;民航1258.6萬人次,增長10.6%;水運1022.3萬人次,下降3.2%。
  • 2019年春節過年有啥新變化?看大數據!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2019年春節過年有啥新變化?看大數據!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2019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新華視點」記者通過大數據盤點春節的新變化。  【交通】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民航增長最快  2月4日至10日,全國共發送旅客4.2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0.35%。其中,鐵路6039.1萬人次,增長5.8%;公路3.38億人次,下降0.8%;民航1258.6萬人次,增長10.6%;水運1022.3萬人次,下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