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多維的融媒體傳播矩陣

2020-12-19 中國軍網

摘 要:軍事媒體的深度融合,既是提升媒體競爭力的需要,更是時代發展、強軍興軍的大勢所趨。融媒體時代的軍事媒體融合,不是信息傳播內容、形式、手段的簡單重組整合,而應該緊貼部隊建設發展和職能使命任務實際,樹立跨界思維,實現從「皮」到「核」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高效多維;融媒體;宣傳矩陣

一、適應武警部隊任務多樣化需要,打造多功能融合傳播矩陣開放體系

記 者:請您介紹一下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的基本情況。

劉鳳橋: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2018年9月30日正式成立,下設人民武警報社、文化服務站、網絡輿情室、出版社等單位。中心主要承擔武警部隊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要工作的宣傳報導,軍事新聞生產和出版,軍事文藝創作和文化服務,以及強軍網和網際網路新媒體運行維護與管理任務,是武警部隊歷史上第一支宣傳文化「全要素編隊」。

記 者:武警部隊歷來十分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和新聞單位建設,請您介紹一下中心在媒體融合發展方面的情況。

劉鳳橋:中心擁有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強軍網、「人民武警」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抖音號、快手號以及「中國武警」微博等10餘個媒體平臺。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於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效推動武警部隊報、網、刊、視、播等媒介資源有效整合,努力打造全軍系統一流、武警特色鮮明,可擴容、可升級的融媒體「策、採、編、發、控」一體化平臺。

前期,我們順應媒體融合發展大勢,滿足武警部隊建設發展和使命任務需求,積極創辦「人民武警」新媒體矩陣。突出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政治引領性強。注重突出政治站位、官方特點,對標對表,權威發聲。二是功能作用發揮好。基於青年官兵需求探索最新技術運用,在短視頻製作、音頻節目創新、情感話題探討等方面形成優勢。三是社會影響力大。「人民武警」微信公眾號被評為全國「百名正能量新媒體榜樣」,訂閱量和影響力始終位居全軍官方公眾號前列;「人民武警」今日頭條號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十大政務頭條號」。

我們雖然在技術創新上積極探索、大膽引進,但與媒體深度融合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思維理念、傳播手段、工作機制上還有較大的努力空間。表現在「三個相對滯後」:思維理念相對滯後,報網融合不夠,特別是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能;方法手段相對滯後,報刊、廣播、電視「老三樣」還是宣傳的主要途徑,一些傳播手段滯後於時代、落後於地方;體制機制相對滯後,條塊分割比較明顯,業務管理、行政管理相剝離的現象比較突出。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有效融入聯合作戰體系、高效融合軍地信息資源、強化政治引領宣傳效能」的建設目標,把握基礎硬體、軟體支撐、服務應用內在融合需求,參照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新華社「超級編輯部」等建設經驗,發揮軍地共建共享優勢,吸納採用國內先進技術解決瓶頸問題,採取全新思路,打造集「報、網、臺、微、號」等媒體樣式為一體,「策、採、編、發、控」等多種功能融合的宣傳矩陣開放體系,進一步推動武警部隊媒體融合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抓住融媒體發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素,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記 者:媒體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媒體深度融合更是牽扯到多個領域,您認為融媒體發展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劉鳳橋:對軍隊宣傳輿論工作單位來說,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必然要求。要樹立政治理念,從強軍興軍的戰略高度來理解。習近平主席著眼時代大勢,決定把媒體融合發展上升為中央決策和國家戰略,為新時代推進軍隊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遵循,奏響了為強軍興軍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的衝鋒號。要樹立打仗理念,從備戰打仗的使命高度來把握。有效履行武警部隊使命任務需要良好輿論氛圍,強化備戰打仗導向也需要強有力的宣傳保證,而媒體深度融合是鞏固壯大軍隊宣傳思想陣地的必然選擇,必須聚焦中心、聚焦使命,奮力發出備戰打仗的最強音。要樹立創新理念,從改革強軍的時代高度來認識。這次軍隊媒體改革,是我軍新聞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一次改革。作為媒體改革的重要內容,深度融合既是貫徹落實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要求的實際行動,也是做大做強軍隊媒體的實際舉措。

當前,武警部隊媒體融合以相「加」累積增量,逐步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發展階段跨越,但對照深度融合發展要求,還存在思維理念固化、隊伍素質弱化、產品內容硬化、運行機制僵化、戰鬥功能虛化等問題。要打造高效多維、深度融合的融媒體宣傳矩陣,關鍵要緊緊抓住重大機遇期、重要「窗口期」,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儘快從相「加」邁向相「融」,有效解決武警部隊媒體融合「五化」問題,充分展現制度優勢,真正把武警部隊媒體方陣打造成意識形態領域建設「新陣地」、履行使命任務「新拳頭」、思想工作交流「新平臺」、官兵精神文化「新家園」、部隊形象展示「新窗口」,為有效履行新時代武警部隊職責使命和全面推進強軍興軍偉大事業提供強大輿論支撐。

記 者:融媒體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生事物,面對新生事物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認識,您認為融媒體發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劉鳳橋:我認為主要有3個要素:平臺(硬體架構)、制度(軟體運行)和人才(主體力量)。

首先,應該打造可擴容、可升級的融媒體「策、採、編、發、控」平臺。可充分借鑑近幾年中央媒體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圍繞實現縱向一體、橫向協同、上下貫通的建設目標,遵循總體規劃、適度超前、分步實施、急用先行的策略,打造兼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強軍新媒體形象展示、大平臺協同辦公的作業平臺。區分為指揮調度區、值班運維區、產品製作區和媒體融合會議區,實現指揮調度、素材採集、產品製作、自動審校、稿件分發、效果評估、指導再生產等功能。

其次,應該建立攻防高效、多維一體的融媒體管理運作機制。以武警部隊為例,可著眼「三場維穩行動」、重大安保和演訓活動等重大任務制訂宣傳報導「戰鬥案」;著眼處置突發性事件等涉軍輿情應對「防禦案」;著眼武警部隊使命任務由陸地向海上、境內向境外、維穩向維權、平面向立體、固定向機動延伸拓展實際服務保障「實施案」。同時,適應融媒體時代需求,對內加強優化整合、對外加強資源聚合,探索建立分區域聯動、多要素集成、全媒體融合的區域聯運機制,把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和文藝創演結合起來,實現多維立體發展。通過打造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達到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融合發聲、立體呈現的多維立體宣傳效果。

再次,應該建設擁有一支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骨幹隊伍。軍隊媒體要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必須擁有一支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骨幹隊伍。目前,武警部隊媒體隊伍呈現「骨幹力量偏老、中堅力量偏少、新生力量偏弱」的格局,會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人才少之又少。必須著眼打造一支既可靠、乾淨、過硬,又精通傳統媒體、熟悉新興媒體,集採、編、發、攝、錄、傳、審於一體的「全要素編隊」。

三、迎接內容為王和技術支撐雙輪驅動時代,佔據軍事媒體融合發展的制高點

記 者:現代網際網路通訊等技術賦能傳媒行業,令人耳目一新。您認為融媒體發展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劉鳳橋:應該說,融媒體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內容為王和技術支撐雙輪驅動的時代。回首媒體融合發展的每一步,其實都伴隨著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提升傳播力的時期。特別是隨著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出現,構建新的傳播平臺、渠道、鏈條,以技術為內容生產「賦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類技術的關鍵點我理解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媒體融合技術。要將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媒體與現代的網絡媒體有機高效融合,就必須依靠媒體融合技術打破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間的壁壘。建設類似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融媒體中心,搭建連接報、刊、臺和網、端、微的「策、採、編、發、控」系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比如在新聞的策劃環節,可以利用全網數據抓取和分析,即時研判輿情、掌握線索、確定選題;在編輯監控環節,建立動態完善的資料庫,加大智能審核力度,對文字、圖片、視頻、表情符號等各種內容進行智能把關;在內容分發環節,積極引入和優化智能推薦,構建具有主流軍事媒體特色的內容標籤和「用戶畫像」指標體系;在效果反饋環節,對傳播路徑和用戶行為進行智能分析,客觀評估傳播效果,提出內容改進建議。

第二類是信息的現代採集製作技術。現代傳播的媒體內容,不再是單一的文字、圖片、視頻,而更多以交互式的動態形式出現,越來越注重感受,越來越強調體驗。因此,在傳統的信息採集製作基礎上,依託5G傳輸、移動直播、無人機採集、3D全景拍攝、大數據分析、VR、AR、MR等沉浸式交互等新型信息採集製作技術就顯到十分必要,它能將軍事新聞產品多樣化、立體化、人性化呈現,力求「一圖勝千言」「一頻勝千圖」,實現內容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還可以逐步探索機器人寫作生產,嘗試引入AI主播、虛擬主持等。總之,先進技術為媒體所用,最終目的都是為內容服務。因此,我們應該堅持用核心價值、主流觀念為技術導航,以個性化定製、精準化生產、智能化推送,更好地提高輿論引導的時度效;把內容和技術的結合點放在「人」上,以內容生產的高度、深度、溫度去感染人、啟迪人,以技術支撐的便捷、靈活、精準去吸引人、服務人,使正面宣傳的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以便佔據軍事媒體融合發展的制高點。

四、牢牢佔據短視頻融媒體產品風口,將軍事新媒體持續做大做強

記 者:媒體作品產品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進入融媒體時代,您認為融媒體的主流產品是什麼?

劉鳳橋:我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和人們接受信息習慣的改變,可以說,當下融媒體發展的主流產品應該是視頻類產品。這個視頻類產品包括短視頻、長視頻、視頻直播和虛擬實境的沉浸式體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短視頻。

有人把 2018年稱為「短視頻元年」。這一年,伴隨著抖音、快手等社交類短視頻平臺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短視頻在網絡上掀起一股強勁熱潮。據統計,在2018年移動網際網路總使用時長增量中,短視頻佔33.1%,月總使用時長同比上漲1.7倍,短視頻已經成為當下網際網路傳媒行業的流量擔當。

「人民武警」新媒體矩陣創辦於2016年,最初是由人民武警報社和武警電視宣傳藝術中心聯合開辦的。因此,我們的新媒體從一開始就擁有強大的視頻基因。在短視頻的製作和傳播實踐中,我們一直在探索,短視頻要多短才合適?參照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依據YouTube上的視頻觀看數據並得出結論,最受歡迎的視頻長度在2.1分鐘左右;而BBC的編輯記者也被告知「製作的視頻長度一般應該控制在1至1.5分鐘左右,除非故事本身和拍攝非常出眾。因此,我們新媒體矩陣的短視頻製作長度一般都控制在2分鐘之內。抖音、快手類作品,無特殊情況,一般都控制在20秒鐘之內。

目前4G的網速,已經能完全滿足在線視頻的觀看,用戶看視頻方便廉價。展望未來,5G商用後,網速更快,單位流量資費也會更加便宜;手機技術含量和拍攝像素的不斷提高,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能隨時拿起手機進行視頻拍攝創作,其畫面清晰度與專業攝像機的差距會越來越小,普通拍攝者的水平也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精品佳作也會越來越多。同時,由於手機拍攝畫質提升,短視頻內容逐漸向大屏滲透的勢頭將不可遏制。總之,我們必須看清未來融媒體產品的發展大勢,牢牢佔據短視頻風口,從技術到人才全面提升水平和質量,才能將軍事新媒體持續做大做強。

五、從「單方行動」轉向「多方聯動」,形成全方位軍民深度融合的大宣傳格局

記 者:軍隊媒體長期以來在發展上面臨諸多挑戰,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您認為當前軍隊媒體融合發展與傳播需要應對的變數有哪些,對策是什麼?

劉鳳橋:現代網絡輿論生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信息傳播更具有滲透性、靈活性、廣闊性、衝擊性。我們軍事媒體融合發展與傳播需要應對的變數有很多,比如,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論魚龍混雜、爆發性強,軍隊宣傳工作必須著眼強化輿論導向,著力解決被動應對、失語失聲的問題;網絡輿論花樣翻新、生動活潑,媒體融合必須著眼加強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理念滯後、方法簡單的問題;網絡輿論內容豐富、煽動性強,融媒體宣傳必須著眼感化激勵受眾,著力解決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問題,等等。因此,如何通過媒體深度融合,構建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的話語權,如何藉助網絡新媒體提高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打贏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主動仗,是軍隊宣傳工作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我們應該繼續深化軍事傳媒領域改革創新,著力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軍事融媒體矩陣,通過網絡、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等媒體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的高效融合,形成「集團化作戰」優勢;應該積極入駐各類網絡媒體平臺,利用權威媒體的信譽度和商業媒體的覆蓋面,積極傳播軍隊聲音,不斷擴大軍事信息的受眾面,拉近廣大網民與部隊官兵的空間和情感距離;應該巧借民間網絡輿論潛能,科學運用社交媒體推送相關信息,提升輿論戰的到達概率與傳播效果;應該從「單方行動」轉向「多方聯動」,善於藉助全社會力量,把軍內與軍外、家庭與社會、網上與網下的資源有機銜接起來,通力合作、集團作戰,形成全方位、多領域、立體式的大宣傳格局。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軍事融媒體發展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8fjs005)

責任編輯:張 鋒

相關焦點

  • 融媒體聚合發力 打造「現象級」傳播樣本
    其中,媒體融合作品獲獎比例突出。   內容為王,融媒體「爆款」不斷湧現   綜觀湖南今年獲獎的新聞作品,「爆款」不斷,特別是微視頻、長圖文、H5、動圖等一大批融媒體報導,讓新聞的表現形式變得豐富多元。從各媒體「單打獨鬥」到「一體作戰」,湖南新媒體陣地不斷擴大,全媒體矩陣不斷疊加。
  • 疫情期間的融媒體傳播特點分析
    相比「非典」時期,今天大眾對於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帶來對媒體專業核實的普遍需求,社交媒體在信息聚合、輿論生成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如何生產出形態創新、內容專業、傳播高效的融媒體產品,成為戰「疫」報導的關鍵。疫情期間融媒體傳播呈現出的特徵,為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媒體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策略提供了思考與啟發。
  • 懷化市鶴城區融媒體中心:凝心聚力 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於2018年5月啟動融媒體中心建設,全力做好「融」字文章,縱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打造融媒體智慧雲平臺,集中力量生產拳頭產品,引優培強融媒人才隊伍,致力建設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群眾文化高地和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不斷提升,引導和服務群眾能力不斷增強。
  • ...建設縣級「黨建融媒體中心」 探索構建黨員教育宣傳全媒體傳播...
    為適應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新特點,濰坊市委組織部以高新區為試點建設縣級「黨建融媒體中心」,把黨員教育、黨建宣傳與融媒體運行平臺深度融合,探索構建黨員教育宣傳全媒體傳播新體系。將黨建融媒體工作列入直屬黨(工)委年度基層黨建考核內容,作為黨支部星級評定和黨員積分制管理的重要依據,與新聞編輯記者個人績效和薪酬直接掛鈎,充分調動各方參與黨建融媒體建設的積極性。
  • 你好,我是黃埔融媒體中心,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肖昆華/攝去年底,我區啟動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並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今年6月25日,黃埔融媒體中心獲批成為廣州市首批區級融媒體中心。目前,黃埔融媒體中心正在構建起覆蓋「報刊網端微屏」的全媒體矩陣,覆蓋用戶超過150萬。
  • 曹增輝:從微博傳播看全媒體發展未來
    大會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旨在打造內容精品的創作盛典、隊伍建設的交流窗口、深度融合的合作渠道、行業引領的權威平臺,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進一步促進新媒體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推動新媒體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 旅遊星級飯店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文旅融合背景下 媒體矩陣如何打造...
    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斷融合的今天,主流媒體通過搭建融合傳播矩陣,以多元化的媒介組合形態對外輸出城市旅遊名片,不僅延伸了自身的傳播邊界,同時為文旅產業創新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思路。中國江蘇網副總編輯翟慎良認為媒體與文旅產業有著天然耦合的關係,可以充分利用媒體矩陣打造「詩與遠方」。
  • 一起融 創未來!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源首度發布亮相
    新聞採編生產流程已經進行了徹底再造:原來記者採到新聞後,只管採制新聞單片在電視上播;現在要求記者做融媒體記者,到達新聞現場,要首先播發移動客戶端,然後才是網絡多維跟進、電視整合播發。  王忠表示,自9月30日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成立以來,已初步實現手機屏、電腦屏、電視屏三屏互動,公共頻道、體育頻道、國際頻道、齊魯網、山東廣電新聞客戶端五端分發。
  • 淺談融媒體建設的內容和模式
    2018年8月以來,我國的媒體融合進入了以縣級媒體為重心的新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打造縣級融媒體中心,使其成為輿論引導力的核心,更快、更全面地將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到基層的千家萬戶。本文也是著重探討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思路:融媒體中心應該建設哪些內容,有哪些模式,以備為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提供參考。
  • ——羊城晚報融媒體流程再造的範本分析 - 新聞戰線
    以兩會報導為重要「練兵場」,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一一展現了「全程」的媒體無界化、 「全息」的媒體數位化、 「全員」的媒體互動化、 「全效」的媒體多功能化取得的成果,以技術驅動打造爆款產品,以交互融合提升傳播黏度,以可視化表達賦予時政報導新活力,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一體化。
  • 安康漢濱區融媒體建設融出新天地
    這些創優、創新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媒體融合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漢濱區新聞中心在縣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上邁出了矯健的步伐。傳統媒體融入新媒體聚集宣傳強大能量。把媒體融合與「網際網路+」相結合,拓展全新綜合服務平臺,將報紙、電視、廣播傳統媒體與網站、微信、微博、手機移動端等新媒體融為一體,實現媒體融合發展新機制,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移動端將新聞內容重點向網絡、向手機推送,建立《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漢濱新聞新媒體客戶端,借用新媒體、大平臺將漢濱區優秀稿件直接推送到《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創立了《今日頭條》發稿矩陣管理平臺,提高新聞稿件的瀏覽量和點擊率。
  • 郴州日報:從「融」到「強」 「四全媒體」助力高質量融合
    從「融」到「強」,郴州日報社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報社實際、具有報社特色的全媒體融合之路,讓正能量更強勁,讓主旋律更高昂!   重構——打造全媒矩陣  融媒如棋,善弈者謀勢。整合人力物力資源,成立郴州日報融媒體指揮中心,對採訪、策劃、編輯、發布實行統一調度。與郴州移動合作,率先啟用5G,通過視頻連線系統隨時隨地進行現場新聞播報,實現「第一時間直達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報導」。  ——高效執行機構建起來。
  • 天津市西青區融媒體中心:廣融深融多面融 做好融合大文章
    2019年3月,天津市西青區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將原有「兩報兩臺一網」整合為一站式「中央廚房」業務管理平臺,打造「統籌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科學評價、有效應用」的媒體新聞報導採、編、發新格局。在探索和發展中,西青區融媒體中心成為2019年度天津市唯一榮獲新華社「現場雲」優秀創新獎的區級媒體單位。
  • 《網絡傳播》雜誌|「現象級」融媒體傳播的湖南樣本
    推介活動的媒體傳播矩陣聲勢浩大,燃爆多個輿論場,凝聚起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強大精神動力,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僅一天時間在新浪微博播放量就達711萬次;12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向全世界推介湖南,《湖南日報》、紅網等新媒體集團推出一系列相關報導和融媒體作品,閱讀總量超4700萬次。推介會上的主題宣傳片《創新湖南 融入世界》也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視頻全網累計播放量達1.2億次。
  • 朔州市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
    12月10日,朔州市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標誌著我市新聞宣傳事業邁入融合發展的嶄新階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加關,副市長劉亮為中心揭牌。市融媒體中心匯聚全市主流媒體優勢資源,將進一步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牢記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化改革、激發活力,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矩陣傳播,不斷提高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 重慶區縣融媒體中心:探索「新聞 」的無限可能
    萬州區融媒體中心「臨危受命」,由旗下的三峽都市報整體承擔起舉辦本屆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的任務,區融媒體中心傳播矩陣全方位發力,成功將「萬商雲集」推送成萬商「雲」集,三四天時間便使三峽柑橘的銷售額突破了30億元。
  • 自媒體矩陣是什麼?有什麼好處?個人如何打造自媒體矩陣運營
    如何實現,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自媒體矩陣策略。一、什麼是自媒體矩陣,做自媒體矩陣有什麼好處「矩陣」是一個數學概念,指按一定的計算方法,行與列進行計算得出結果。而現在講的自媒體矩陣,簡單的說是指同時經營多個自媒體平臺,將他們做統一管理,以某個平臺為核心,將他們有機組合運營。
  • 融匯貫通丨解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望城樣本」
    「管得住、傳得開」矩陣管理讓聲音傳播事半功倍3月27日,由望城區融媒體中心採編團隊製作的《雷鋒家鄉追夢人》第10期《劉永紅:做服務商戶的「店小二」》播出了,同一內容,在微信公眾號「望城視界」等多個媒體平臺進行了發布,同時通過網絡宣傳員微信矩陣的域內覆蓋,目前,系列報導產生了近500萬的點擊量
  • 包江蘇周春海赴融媒體中心調研
    包江蘇對福鼎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福鼎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水平較高,工作成效較為顯著,融媒體深化改革建設符合中央精神和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要切實解決好融媒體建設中的體制機制問題,在打造信息採編播一體化平臺,著力優化資源的高效配置的基礎上,密切結合融媒體建設需求,統籌謀劃好文化資源的「輕」「重」分離以及績效薪資改革,切實甩掉包袱,不斷壯大自身的「軟實力」。要認真做好傳統文化傳承的扶持和培育,編排創作一些好作品,有力引導和豐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充分展示福鼎地域文化和特色。
  • 在融媒體發展中開闢檔案事業新天地
    檔案工作在融媒體發展浪潮中的功能定位    信息存貯功能。近年來,融媒體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傳播方式不斷更新,傳播路徑不斷縮短,傳播頻率不斷加快,信息容量不斷提升,有效的信息存貯可以幫助融媒體實現「精準高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