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宇與蘇士樹合影
隱廬畫廊藏品:錢紹武書法作品
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回暖,中國書畫在2010年創造了輝煌的成績,過億的作品從2009年的4幅增加至13幅,黃庭堅的《砥柱銘》以4.368億元的價格,創下了中國書畫世界拍賣紀錄。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監測,書畫市場份額從去年春季的52.09%,迅速擴大至秋季的59.01%。
二級市場火爆,一級市場的經營就會比較樂觀,這是藝術市場多年的規律。近年來,位於北京愛家收藏市場內的隱廬畫廊憑藉諸多的名人字畫和誠信經營的口碑,在書畫一級市場上也頗有斬獲。
5月中旬該畫廊推出的民國八大山人孤品扇面,曾經在北京的書畫收藏圈引起了廣泛關注。該畫廊是如何經營的呢?有什麼好的經驗值得同行學習呢,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採訪了隱廬畫廊主人書法家成宇先生。
青泉:作為一個書法家,您完全可以自己委託畫廊來銷售您的作品,為什麼考慮自己經營畫廊呢?
成宇:我做畫廊目的有三。
第一,我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儘管有很多人買我的作品,但是我知道自己算不上什麼家。我喜歡名家書法,在欣賞名家名作的時候對自己的藝術追求是一種有效的提升手段。有了畫廊,我就能夠整日與這些名人字畫呆在一起,接受薰陶。
第二,我想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搭建一個藝術交流的平臺,我個人也喜歡藝術交流的氛圍。通過畫廊,我每周都能結識新朋友,大家偶爾來這裡坐坐,品品茶,欣賞書畫作品,這是一種精神享受。賺不賺錢並不是我關心和喜歡的,我喜歡的是藝術。
第三,我想用畫廊為收藏圈的朋友做點兒實際的事情。目前來看,效果比較好。我們畫廊組建了鑑定的團隊,其中有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也有民間推崇的高手,我自己也在探索和研究。我們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意見僅供藏友參考,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們為藏友免費鑑定的作品至少超過了100件。能為喜歡藝術的新老朋友們做些事情,我個人比較有成就感。
青泉:畫廊取名隱廬,有別的寓意嗎?
古人云:「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那些所謂的隱士看破紅塵隱居於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而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恰恰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幹擾,自得其樂。因此隱於市才是心靈上真正的升華所在。對於藝術家而言,也是如此。是否能夠真正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主要在於心態,能否排除幹擾、抵制各種誘惑潛心研究。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前的藝術市場,觀念繁雜,投機取巧的事情不勝枚舉。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隱於野」,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隱於市」,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靜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淨,又何必去理會盜用藝術之名,沽名釣譽甚至騙人錢財的醜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於市。
希望藝術家以平和的心態創作,希望收藏家、藝術愛好者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藝術品,這就是我把畫廊命名為「隱廬」的寓意所在。
青泉:沒錯。您說的藝術圈的亂相我們也是感同身受。比如倍受關注的範曾與郭慶祥的訴訟糾紛至今還沒有定論,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成宇:你這是給我下個套,呵呵。
範曾是我喜歡的藝術家,郭慶祥也是我尊重的企業家、收藏家。對他們二位我不好做評價,但是就事論事,我認為還是心態的問題。
流水線生產,這個問題取證較難,而且嚴謹的藝術家未必真的這麼做,範曾作為知名藝術家,他更清楚對待藝術的態度問題。關於流水線生產的說法坊間流傳很多版本,至於是誰親眼所見,是否敢站出來還是未知數。不過這個事情對於藝術批評的進步,對於藝術家的鞭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郭慶祥,如果買畫是為了收藏藝術,不是為了投資,那麼是否真的流水線生產又有何意義呢?
青泉:隱廬畫廊目前經營的作品有什麼特色嗎?
成宇:目前畫廊經營的作品主要還是以國畫、書法為主。這些作品有些是我的祖輩收藏流傳下來的,有些是我個人二十多年的收藏所得,還有一部分是來源於藏友和藝術家本人,所以比較雜。換句話說,一般的名家字畫我這裡都有。
(責任編輯:王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