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決定著儒家思想等理論的盛衰,也...

2020-12-13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1.24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筆者注】本章講的是做官與做學問哪個更好?孔子的觀點是因人而異。根據人的特點,確定他走哪條路。有的人適合做官,有的人適合做學問。如果讓適合做學問的人去做官,不僅無益,反而會害了他。本章裡的子羔,孔子認為他不適合做官。儒家倡導「學而優則仕」,用在這裡就不合適。說明孔子並不一味主張「學而優則仕」。按照孔子的看法,讀書人的出路有多條,做官只是其中之一。權力是強者的遊戲,玩的是智力,琢磨的是人性。如果沒有金鋼鑽,還是不要攬這瓷器活。因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觀點:儒家思想在創立之初,並非一切圍著權力轉,並非只推崇權力。只不過在後世的發展過程中,適應封建王朝的需要,才逐漸地構建起了一切圍著權力轉的體系。是權力改變了儒家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決定著儒家思想等理論的盛衰,也決定著個人的沉浮。與儒家思想同時代的其他理論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視野,有的甚至已經不為人所知了。

當然,無論做官,做學問,還是幹其他的事,孔子認為,都需要讀書,都需要學習。學習什麼呢?按照孔子的教導,當然是學他的儒家理論。這一理論有沒有學習的價值?孔子認為有價值。這一理論是不是真理呢?至少孔子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孔子才不遺餘力地宣揚它。不過,既然是真理,完全可以靠其內在的合理性、正確性讓人接受它,而沒有必要藉助什麼權威。孔子一直致力於入仕做官,希望通過權威的力量來推行這一理論,說明孔子對這一理論的內在合理性、正確性信心不足。

【筆者譯】子路讓子羔做費縣這個地方的主要官員。孔子說:「子羔不適合做官,你這麼做會害了人家孩子。」子路說:「讀書為了什麼?讀了書做個官,有老百姓管著,有土地莊稼支配著,多好多威風,何必讀了這麼多書,再去做學問?」孔子說:「狡辯,這就是我討厭狡辯的人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狼道》智慧之五十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狼的生存中,它懂得去認真觀察和尋找目標和獵物,去適應周圍的環境,在狼的生存中也存在著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危機意識。狼在那個優勝劣汰的動物界中,從不守株待兔,它會主動出擊,所以,它們才能在狼族中生存,在自然界中生存。
  • 江蘇五年制專轉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淘汰
    江蘇五年制專轉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淘汰。」亙古不變的人類生存之道。當今社會的現況就是優勝劣汰,想要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要時刻適應這個社會的變化 ,在競爭中尋找生存法則,要學會隨機應變。這個社會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競技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場比賽,我們拿什麼在如此激烈的比賽中脫穎而出呢?適應規則,順勢而生,作為學生時代的我們,我們用學歷來為我們自己代言。
  • 一組照片記錄了殘酷的大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一組照片記錄了殘酷的大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相比那些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們,我們還是太幸運了!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真正的強者之比亞迪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達爾文說過的話,這句本指自然界的話語,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仍然適用。在這個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時期,各個企業,良莠不齊,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下,只有真正的強者才能生存下來。比亞迪,緊緊抓住了機會,使自己成為了強者,真正的立足於汽車產業的強者之森。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的發現直接否定了神的存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的發現直接否定了神的存在?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博物學家,他最出名的是他對科學的進化。有一天,格蘭特讚揚拉馬克的進化思想。達爾文對格蘭特的大膽感到震驚。達爾文對自然歷史課程感到厭倦了,於是他學習了植物的分類,並協助研究了當時歐洲最大博物館的藏品。1856年初,達爾文正在調查雞蛋和種子是否能夠在海水中穿行並跨越海洋傳播物種。
  • 哆啦A夢悲情結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個結局反應了社會的悲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只能被淘汰,而我們大多數人恰恰就是生活中的弱者。
  • 讀達爾文的《大自然的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說到達爾文,大家一定想到的是他的那句名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除此之外,想必大家應該和我一樣,從在初中生物課本上學過之後,對這個概念再沒什麼了解了。今天有幸讀了達爾文的《大自然的選擇》,以為可以有非常全面的理解或者認識或者收穫!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近年來國產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發展,無論是長城還是吉利,它們在完善自身的情況下進而又推出了領克、WEY這樣的國產豪華品牌,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汽車領域。不過我國汽車發展史相對於國外來說是比較晚的,一個剛剛破殼而出的雛鳥想要翱翔藍天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WEY和領克也只不過是比長城和吉利旗下稍高一點的品牌罷了。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三個星座適應能力最強,走到哪都成為強者
    不管一個人的實力究竟多麼強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又或者說,對於一個環境下的人們而言,不是說你能力最強就最厲害,而最厲害的往往屬於最適應的那個。當然了,放到我們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類適應能力最強的人,從而使得他們不管走到哪,也都會成為強者。
  • 他是個鴉片鬼,卻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教出個民國總統
    相信大家對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不陌生,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寫議論文經常要拿來做論據的,而且也經常被大家當做常座右銘,用來警示自己!用了那麼多年,你知道這句話是誰提出來的嗎?更準確的說,這句話是誰翻譯過來的嗎?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估計都知道,但是卻不知道這句話是這個人說的!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達爾文遊戲》真實寫照。叢林法則是殘酷的,所有的生命在這個法則中都只有兩種情況,進化OR滅亡。在《達爾文遊戲》,勝者活著,敗者要麼降,要麼死。進入遊戲的人,就像是一個瓦罐裡的蠱蟲,不斷殺戮,不斷進化,不斷蠶食,要麼吃掉其他,要麼被其他吃掉。弱者,就連生活的權利都沒有。
  • 四本末世科幻小說,開最強體質,走逆襲之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今天給大家帶來:四本末世科幻小說,開最強體質,走逆襲之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末世最強覺醒 作者:子魚 狀態:已完結 類型:科幻靈異 古老的修煉重現光彩,科技發展再不是生命的主題,武道修行也不再是傳說,而是生存的必須。 這是最壞的紀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命懸於一線。 這也是最好的紀元,強者雲集,英雄崛起,超凡脫俗,再不是夢想。 一名隕落在天劫下的逆天強者,一輪天外而來的神器陣。 精彩片段:古越身形平平倒了下去,只覺得右腳一陣發麻,幾欲斷折,心頭也是駭然。
  • 淺談「物競天擇」的來龍去脈 下篇——每天讀點尼採 資料篇
    前言:尼採反對達爾文的"生存競爭"。於是,我就查了下達爾文的"生存競爭"的相關資料,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在進入我們國家後的傳播、影響以及走向很有意味,尤其還衍生出一句如雷貫耳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於是根據所查的資料,簡單寫了一點關於「物競天擇」的來龍去脈,作為備查。註:特此聲明,凡涉及引用都是來源於百度百科。
  • "適者生存"非達爾文本意 國人對其理論普遍一知半解
    [摘要]150年前《物種起源》第一版發行時,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也正是由於這本書的傳入與思想啟蒙密切相關,人們對其理解較為片面,存在一些誤解。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童叟皆知、且對中國近代的發展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思想的曲解是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嚴復先生對它的引入,開啟了中國民智,喚醒了民族自強,有它積極的意義——西方列強稱霸世界強調適者生存,僅憑著厚德載物的修養難以避免被弱肉強食,中國人需要奮起抗爭,在競爭中重新崛起。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別讓孩子成為「短脖子」的長頸鹿!
    在這個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社會,達爾文早就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如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那麼長是因為脖子短的都被餓死了,久而久之活下來的長頸鹿都是帶有長脖子基因的鹿,而不是因為它們每天鍛鍊拉伸自己的脖子。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秦能夠統一天下,並非巧合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每個關鍵的時期,想要存活下來,必須做出一定的改變,歷史也是一樣。對於秦國來說,商鞅變法就是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它改變了秦國的方方面面,使之成為一個為戰爭而生的國家。變革前的秦國經濟,遠遠落後於另外六國。
  • 強者生存,還是弱者生存?物競天擇,天由誰擇?
    王建平:每日一文:《物競天擇,天由誰擇?》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是當年中國思想界的重大事件,造成巨大的影響,此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人們的普遍認識,《天演論》著力表達了達爾文進化論思想,人們至今沒發現其核心理念的重大錯誤。
  • 五部軟科幻小說:同一個星球,不同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五部軟科幻小說:同一個星球,不同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親們,大家好。近兩天小編重溫了幾部有關喪屍的電視劇、電影,最經典的無外乎《行屍走肉》和《生化危機》了,藉此,小編給大家推薦五部軟科幻小說:同一個星球,不同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五部關於末日的小說裡也有寫得很好的喪屍類小說,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同樣也要適應生活!
    高中對於我們這一生來說都是最難忘的,因為在高中我們會經歷可能決定命運的高考。為了得到高考的肯定,我們大部分人從高一就開始努力,可是有時候成績總是不盡人意。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努力了還是考不好 為什麼我和第一名都在學習,他能考第一而我卻不能。努力了考不好可能是你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不對,這就要在平時找不足。關於第一是別人而不是你這個問題,只能說你沒有別人足夠努力。
  • 想要快速融入職場,就要懂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這個社會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狀態,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的適應社會,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存下去!職場上這條定律運用的更為徹底,畢竟大部分的人都是需要工作的,所以競爭的壓力我們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