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陰陽,曉八卦,有人認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2020-09-05 九良風水

《青襄奧語》云:有人認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一陰一陽謂之道,在風水學中的核心就是陰陽。識陰陽,辯交媾,方能生生不息,此乃三元不敗之真理。

龍圖三易,只講兩易;陰陽兩片,只用一片。



師傳口訣:

乾納甲兮坤納乙,

坎癸申辰納水音。

壬與寅戌納離宮,

十二陽龍四卦中。

震東納庚亥未行,

艮納丙兮巽納辛,

兌納丁巳是醜金,

十二陰龍要記真。


另有陰陽訣:

陽居四正行天道,

陰在四維歸藏中。

中有吾皇寄四旺,

顛倒陰陽人道宗。

(只說四句。。。。。。。)


第一訣是京房納甲陰陽,淨陰淨陽。納甲法,取法於月相,示象於八卦,定位於五行,合數於河圖。納甲法是西漢時的易學家京房先生根據易學原理總結的。

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其人好鐘律,知音聲,推律自定為京氏。師從焦延壽。焦氏字贛,著有《焦氏易林》,是當時的大易學家,漢元帝時,焦氏為朝中三老之一。焦氏隨孟喜學易,授之於京房.

京房總結創造的納甲法對後世影響很大,不僅為後世用於卜筮的&34;奠定了理論基礎,還由東漢魏伯陽真人援以入《周易參同契》,闡述內丹修煉之理,成為丹道的理論基礎之一。&34;經唐末麻衣道者整理,傳至明清,由劉伯溫著《黃金策》系統總結,遂進一步傳播,成為近代應用最廣泛的一種佔卦預測的方法。

這有《周易參同契》的敘述為證:

消息應鐘律,升降據鬥樞。

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

八月兌受丁,上弦平如繩。

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

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

蟾蜍識卦節,兔魄吐精光。

七八道已迄,屈折低下降。

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

艮值於丙南,下弦二十三。

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

節盡復禪與,繼體復生龍。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

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中引漢代虞翻之言則坤乙說明漢唐的儒家對此月相納甲說也是持肯定態度的。虞翻說:&34;

由這些論述可知,納甲法的要點是以月亮之晦朔盈虧以象八卦,再納以天幹,以此顯示八卦消息。具體來說,以震、兌、乾、巽、艮、坤六卦象徵月亮的圓缺盈虛與陰陽之消長,並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幹分納於八卦來表示一月之中日月的方位。甲乙木表示東方,丙丁火表示南方,庚辛金表示西方,壬癸水表示北方,戊己土表示中央。

在這裡,試探討納甲之法與河圖之數的關係,以期拋磚引玉。

天一生壬水,地六成癸水。

地二生丁火,天七成丙火。

天三生甲木。地八成乙木。

地四生辛金,天九成庚金。

天五生戊土,地十成己土。


乾為純陽之卦,統四陽卦,陽卦納陽幹;

坤為純陰之卦,統四陰卦,陰卦納陰乾。

陽卦陽幹之數其和為天數25,陰卦陰乾之數其和為地數30,合陰陽八卦所納十幹之數為河圖數55。

乾為父,納陽幹甲壬,其數為3與1;艮為少男,納陽幹丙,其數為7;坎為中男,納陽幹庚,其數為9。四陽卦、五陽幹之數相加,其和為25,這就是《繫辭》所說的天數。

坤為母,納陰乾乙癸,其數為8與6;兌為少女,納陰乾丁,其數為10;巽為長女,納陰乾辛,其數為4。四陰卦、五陰乾之數相加,其和為30,也就是《繫辭》所說的地數。


乾為天,坤為地,天地二數即是乾坤所統陰陽八卦之數,也就是河圖數55。

《周易參同契》說:

七八數十五,九六亦相應,

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

八卦布列曜,運移不失中。


三合(綜合)羅盤二十四山陰陽

第二訣,先普及基礎。

河圖:一六共宗(居北方水)、

二七為朋(居南方火)、

三八為友(居東方木)

四九同道(居西方金)、

五十同途(居中央土)


洛書:洛書古稱龜書。

載九履一,左三右七,

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以五居中。


河圖與洛書:

先天察氣用於穴中,後天看形用於象外;

河圖辯陰陽之交媾,洛書察元運之興衰!



(1)天元:子午卯酉、乾坤艮巽(天開於&34;)


(2)人元:寅申已亥、乙辛丁癸(人生於&34;)


(3)地元:辰戌醜未、甲庚壬丙(地闢於&34;)

洛書九宮數:以一、三、七、九為奇數,亦為陽數,為陽性人事物,坎卦壬、子、癸分別為女婿、父親與兒子;


二、四、六、八為偶數,亦為陰數,如坤卦二數未、坤、申分別代表女兒、母親與兒媳,為陰性人事物。


陽數為主,位居四正卦,代表天氣(天道)


陰數為輔,位居四隅卦,代表地氣(地道)


五居中央,屬土氣,為五行生數之祖,位居中宮,寄旺四隅。


洛書圖與萬字符:&34;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右旋&34;,為順轉天道;另一種萬字符是左旋&34;,代表地球逆轉,與銀河系四條邊吻合,合洛書圖16、49、27、38。

萬字符&34;在三元地理風水中的運用佔有非常重要的份量!為銀河系模型。

古風水師有云:&34;

(以下內容,口傳心授,機關重重,外行看看就行,不得亂用)

河圖數1、3、5、7、9為陽數,為雄、為公、為男人;

所以子午卯酉為父親,乙辛丁癸為兒子,甲庚壬丙為女婿;

2、4、6、8、10為陰數,為雌、為母,為女人等

所以四維中,乾坤艮巽為母親,寅申已亥為媳婦,辰戌醜未為女兒。

此為二十四山六親陰陽交媾法門。

二十四山分天、人、地元龍:

1、 天元龍:(也稱父母卦、南北父母卦)

子午卯酉(父親卦),乾坤 艮巽(母親卦);

2、 人元龍:(也稱子媳卦、順子卦、江西卦)

乙辛丁癸(兒子卦),寅申已亥(媳婦卦);

3、 地元龍:(也稱逆子卦、江東卦)

甲庚壬丙(女婿卦),辰戌醜未(女兒卦)。


此為風水之核心,不認公母,怎能輕易相地?

相關焦點

  • 一陰一陽謂之道,有人認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青襄奧語》云:有人認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一陰一陽謂之道,在風水學中的核心就是陰陽。識陰陽,辯交媾,方能生生不息,此乃三元不敗之真理。龍圖三易,只講兩易;陰陽兩片,只用一片。師傳口訣:乾納甲兮坤納乙,坎癸申辰納水音。壬與寅戌納離宮,十二陽龍四卦中。
  • 風水學的真正內涵根源於陰陽五行,先後天八卦及河洛理數之玄機
    風水學的真正內涵根源於陰陽五行,先後天八卦及河洛理數之玄機,正是這些既簡單但又是最根源且深奧的學識,卻偏偏給學易者們忽視了,以至脫離了學易之正軌,盲目地去追求那些經不起推敲的所謂秘笈,最終喪失了學易方向的分辨力。正是這些最根源的學識,卻包含著千變萬化、萬法歸宗之學術。
  • 八卦與陰陽的關係
    先天八卦邵雍稱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就是陰陽合一的混元、混沌,因此一些人把「太極式先天八卦」稱為混元八卦。
  • 八卦與陰陽的關係
    先天八卦 邵雍稱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就是陰陽合一的混元、混沌,因此一些人把「太極式先天八卦」稱為混元八卦。
  • 「陰陽五行」解八卦與「陰陽」解八卦的矛盾
    《易經》無太極、無陰陽。儒家《易傳》用「陰陽」學說解說《易經》八卦,但無「五行」。「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陰陽,「乾陽物也,坤陰物也」。又將八個卦象個大家庭,乾坤二卦為父母,生六個卦為子女: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 陰陽太極與八卦
    《尚書·序》開篇的第「 句話是:「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周易。繫辭傳》更明確記載:「古者伏羲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善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孔子在《繫辭上傳》裡說:「是故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什麼是陰陽八卦,陰陽八卦代表了什麼,你知道嗎?
    當中是一個圓形,由紅色和藍色兩個頭大尾小、漩渦狀的圖案拼合而成,代表陰陽,稱為「太極」;圓形周圍羅列著八卦中的四卦。這幅代表陰陽八卦的圖形,與我國戲曲、影視、圖畫中太上老君以及道士們衣服上的圖形一模一樣。連外國國旗上都用上了陰陽八卦,可見其影響之大了。陰陽的觀念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對世界的一種看法。
  • 八卦的基礎知識,八卦的陰陽五行,八卦的類型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34;代表陽,用&34;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八卦有不同類型,宋代邵雍理論經朱熹傳播以來,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為大眾所知,當代人提出的中天八卦還很少有人知道的。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陰陽五行八卦之陰陽
    陰陽五行八卦,風水,觀相本身是很嚴謹的東西,嚴謹到可以走上韓國的國旗,但是在國內卻成了地攤文化裡坑蒙拐騙的伎倆,中國人太會玩,玩壞了風水算命,玩壞了耐克阿迪,玩到日本最出名的設計大師山本耀司宣告破產。關於標題陰陽五行八卦。這次只講陰陽。陰陽可以同時存在於二維三維四維空間。
  • 八卦屬性——八卦與陰陽和太極的關係
    前面講過八卦與陰陽和太極的關係,知道陰陽是八卦之祖,太極是八卦之根。按照易經歸一歸虛的認知道路,認識到八卦的陰陽和太極屬性,就已經接近歸一的境界了。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八卦的陰陽屬性和太極屬性。八卦的陰陽屬性八卦的陰陽屬性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認識。
  • 周易陰陽學說淺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先後天八卦一、先天八卦 《易經》曰::「古者包犧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古代大聖人伏羲,觀察天象萬物之變化,研究出世間萬物自然規律之軌跡,將其歸納而創出了八卦。
  • 中國哲學的發生:陰陽、五行、八卦
    《易經》通過「八卦」表達內涵,而八卦又延伸為六十四卦。整個易經學術的核心,就只有這三個詞:陰陽、五行、八卦。 當然,這也不是說「中庸之道」就是將「陰陽」孤立起來然後相加,而是要在變通中積極調節,孔子既將它納入自己以「仁」為核心的哲學體系,還將「陰陽」辯證思想融入文化理念。《中庸》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大意是很少能有人達到它,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及,只有把握好陰陽之間的尺度,做到適中、恰當才能實行長久的中庸。
  • 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對於一些神學來說,蒼天是神居住的地方,大地是人居住的地方。但中國思想認為天地之別不過是陰陽之分。何為陰陽?陽源於太陽,陰來源於月亮。由此而來,陰陽是事物存在的兩種本性。它幾乎不可以明確地規定,但常常被解釋為肯定和否定、積極和消極、主動和被動等。《周易》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種不同的元素和力量。但陽的代表就是乾元,即天;陰的代表就是坤元,即地。
  • 風水之本質在於「陰陽」
    明白星體陰陽即明龍之行往何方,明白行龍陰陽則名落穴何處。穴落何處即須明穴星之陰陽,穴星之陰陽決定了穴心所在何處。點穴須認星言的是認穴星的陰陽,陰陽不明則亂點穴心。穴心亦須明陰陽,穴心處乃陰陽之氣交媾之處。明的穴心陰陽則穴點不出前後左右上下0.8米以內。穴心之精細程度不亞於中醫針灸所針之穴道。
  • 「陰陽」為什麼稱為陰陽,而不稱為陽陰?
    這與中國古人對整個世界起源的邏輯思考有關 系,古人對世界創生次序的理解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那麼無極就是混沌,混沌是一個圓圈,是一無所有,但是卻有一個範圍,既然有一個範 又一無所有,這種狀態就是氣態,古人用「炁」來代表這種狀態。而太極,就是這個 氣演化到有一個圓心,圓心的出現氣體開始旋轉,圓心的出現和整個圓周的運動是同時 發生的。
  •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太極、八卦與陰陽五行
    「太極」包涵動靜、陰陽、表裡、天地、日月……兩種性質,萬事萬物無不對立統一。二、何謂八卦《易經》記錄「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用「」代表陽,用「—」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
  • 道家陰陽思想如何產生?陰陽五行八卦竟然是唯物主義思想!
    雖然大師們發明了很多故事,力圖讓人搞不明白這到底在說啥,但在古籍中它們的來源非常樸實。陰陽的產生和大師科普不同,大家可看看早期的陰陽兩字。早期的陰字沒有月和陽裡的日對應,而是雲彩遮擋陽光蓋住了山谷。如果我們按照大師的解說陰陽不能同時存在,那麼就是一個黑圈一個白圈,我們祖先觀察的陰陽則類似於雖然中國此時是白天,但美國是黑夜,在地球的運轉中黑夜又逐漸變成白天,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如此才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太極圖。可能有人會說不是西方古人聰明機智認為地球是圓,中國古人愚昧認為天圓地方嗎?
  • 太極拳如不明陰陽之理,不自量力怎能不敗
    今之所謂「太極拳大師」被外功拳所欺,也是陰陽之變化之理未明也!陰陽平衡需要各佔50%,對方為陽,我為陰,至少我得對抗住對方50%的勁力,再用我之50%之力化之,否者被陽所吞是正常的。人體自身陰陽不平衡,我們需要修煉,打架也是此理。
  • 陰陽龍水之左旋在旋相配法
    地理之道,不外乎(陰陽)二字。尋龍點穴之法,要龍脈與水之間陰陽達配,原理就是:陰龍配陽水,陽龍配陰水之法度。有人識得陰陽法,何愁大地不相逢。風水有云:陰陽不上手,有腿不能走,地理之道,不外乎陰陽相通,尋龍點穴,就得查看龍脈與水必須要陰陽相配,原則就是:「陰龍配陽水,陽龍配陰水」。《地理五訣》與三合風水認為以水之動而不為靜,為陽象,天道之左旋長生,從左到右順起,以龍之靜而不為動,為陰象,地道之右旋長生,從右倒左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