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說的什麼意思?
民間俗語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數百年前的古中國,當時大家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我們的老祖宗們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結合平日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
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所以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俗語就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歡迎。雖然今天的我們使用俗語的頻率較低,大部分青少年對於俗語也較為陌生,但在一些老人較多,或者田園村落,俗語仍然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就怕西瓜皮",對於我們來說從字面意思理解可能會有所難度,但是如果結合一些當時的典故,那麼就不難理解了,所謂「男子怕柿子」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就是諧音上的問題了,「柿子」和「死子」發音相似。而古人們對於傳宗接代非常看重,在那個年代所有人都認為沒有後代是一件非常不孝順的事情,所以肯定不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早夭折。
其次是健康上的問題,在古代賦稅什麼的非常嚴重,致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普遍較低。而柿子這種野果隨處可見,加上味道鮮美,自然會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如果柿子吃多了,就會和體內的胃酸發生反應,並形成結石。
我們都知道在農耕時代男子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如果男子倒下,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絕對是場大災難,所以男怕柿子也就不難理解。
除此之外男子非常忌諱被人形容為「軟柿子」,畢竟男子的社會地位相對來說更高一些,如果被人用「軟柿子」形容,那麼這名男子一定非常懦弱!
至於「女子怕梨」也有兩個原因,首先同樣是諧音問題,「梨」和"離"讀音相同。在古代女子的社會地位較低,如果她們遭到休妻的話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輕視,此後可能很難再嫁,甚至連她的家人也會受到大家的非議。
其次梨是一種陰性食物,長時間食用容易造成女子的身體不適,在那個醫療落後的年代,很多在今天不起眼的小病都有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當然諧音什麼的實在是無稽之談,但奈何那個年代的人對於這些說法非常崇信。
像「母豬最怕西瓜皮」就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這句俗語是因為當時有一種說法非常流行。就是西瓜皮會使母豬流產,而農耕時代豬這樣的牲畜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母豬能夠順利的生下小豬,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同理如果一個母豬經常流產,那麼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於是當時的人們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對西瓜皮產生了厭惡的情緒。
這樣來看,俗語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有的俗語根本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其結論過於武斷,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在推廣俗語的時候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文化以應該的方式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