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開工 精品文化工程對接美好生活需求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3日訊(記者傅人意 況昌勳 陳雪怡)在11月13日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第四批)集中開工活動上,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開工。據介紹,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是海南省重點規劃、精心布局的省會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設施項目之一,項目選址海口市瓊山區雙創廣場,佔地面積25畝,總建築面積5.2675萬平方米,建築布局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群眾藝術館、瓊劇會館等3部分組成,項目主體工程預計在2022年底完工。
-
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
大洋網訊 前日,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監理和諮詢服務開始招標,其中透露不少「三館合一」項目的新細節。該項目周邊未來交通便利性將大幅提升,有4條地鐵線路經過,還將配套5000平方米的芳村碼頭公交樞紐站,場館地下規劃666個小車泊位。
-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大放...
6月1日至2日,在省美術館舉行的「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具有全、親、新、儉等亮點。 「全」指展示內容全,既有表演類項目展演、手工工藝類項目展示、非遺飲食產品類展銷,也有非遺出版成果展。展示方式全,不僅有動態的展演展示,也有靜態的展覽。覆蓋範圍全,涵蓋了全省11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的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
-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開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13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和威海市副市長楊麗為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共同揭牌,並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概況 2018年,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開展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教育活動363場(次),全年活動受益人數100萬餘人次。在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評估」中,溫州市市本級的發展指標位居全省首位,全市的發展指標居全省前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被省文化廳公布為全省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藍夾纈技藝研究創新團隊被省文化廳公布為浙江省文化創新團隊(入圍團隊),「非遺體驗基地」建設工程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傳承發展浙江優秀文化行動計劃之非遺體驗點建設試點」。
-
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免費對外開放
8月13日,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正式開館展館面積800平方米,整體展陳分為「淵源共生」「懷恩敬海」「人文匠藝」三大篇章,依次介紹威海當地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以及特色人文三大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該館隸屬於威海市群眾藝術館,位於該館二樓,免費對外開放。
-
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今日在淄博市會展中心開幕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11月13日,以「交流·互鑑·傳承·發展」為主題的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淄博市會展中心開幕。、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淄博市文化館、張店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參展主要內容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製作體驗。
-
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幹部職工到承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參觀學習
9月1日,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黨組組織全系統黨員職工近200人到承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集體參觀學習,了解承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建設情況和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現狀。
-
傳承安圖文化!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開館啦!
11月26日上午10:30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了帶您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走進「安圖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民族記憶的背影。安圖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遺」保護成果顯著。目前,安圖縣獲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37項,包括國家級1項,省級7項,州級3項,縣級26項。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走進安圖、認識安圖、了解安圖的重要視角,是積澱長白山文化底蘊的寶貴財富。
-
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
11月26日,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共有3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列其中,廣大幹部群眾能夠「零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位於長白山文化博覽城廣場東側,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展示中心分為非遺展覽區和活態體驗區,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及體驗等多種方式,鮮活地呈現了朝鮮族拔草龍、龍頭遊戲、朝鮮族鶴舞、張氏傳統皮具製作技藝等共37項安圖縣獲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包括國家級1項,省級7項,州級3項,縣級26項。
-
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
11月26日,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共有3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列其中,廣大幹部群眾能夠「零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位於長白山文化博覽城廣場東側,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展示中心分為非遺展覽區和活態體驗區,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及體驗等多種方式,鮮活地呈現了朝鮮族拔草龍、
-
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 展示中心正式開館
11月26日,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開館,共有3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列其中,廣大幹部群眾能夠「零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位於長白山文化博覽城廣場東側,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展示中心分為非遺展覽區和活態體驗區,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及體驗等多種方式,鮮活地呈現了朝鮮族拔草龍、龍頭遊戲、朝鮮族鶴舞、張氏傳統皮具製作技藝等共37項安圖縣獲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包括國家級1項,省級7項,州級3項,縣級26項。
-
河南省崤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王雪紅8月9日,三門峽市文明路西段,河南省崤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啦!開館當日推出「薪火相傳——崤函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展出三門峽地區歷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包括澄泥硯、陶瓷、剪紙、布藝、木版年畫、金石拓片等。
-
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攜400多非遺精品亮相
現場展示的皮影精品 應妮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應妮)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西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活動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項目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滿 應妮攝本次展示月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擔任總策展人,以「河湟遺韻
-
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淄博盛大開幕
11月13日上午,由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淄博市文化館、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淄博市張店區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承辦的山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淄博會展中心C館盛大開幕。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融合...
2019年7月22日至25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融合培訓班」在上海舉行。本次培訓班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亞太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和網絡中心(韓國亞太中心)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地區教育網絡共同主辦。
-
蜀繡、蜀錦……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組團」進京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婧/文 郝飛/圖 發自北京)蜀繡、蜀錦、藏族唐卡、成都漆器、綿竹年畫、渠縣劉氏竹編……不用到四川,就能在北京看到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啦!3月8日,正值全國兩會期間,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指導,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主辦的「蜀韻中華——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進京展」在北京工美博物館開幕。展覽將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並持續至3月14日。
-
傳承安圖文化!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對外開放啦!
安圖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遺」保護成果顯著。目前,安圖縣獲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37項,包括國家級1項,省級7項,州級3項,縣級26項。「朝鮮族鶴舞」主要通過模仿鶴的搭頸、啄魚、擺臂等動作,描繪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出中國朝鮮族人民對白鶴的崇敬和對「美」的強烈追求。2008年6月,「朝鮮族鶴舞」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月開幕
(記者 王春梅)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西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活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本次展示月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擔任總策展人,以「河湟遺韻·西陲安寧」為策展主題,帶領策展設計團隊歷時近一年的田野調研、創意設計,以「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為創意主線,分「蓮花山·塔爾寺·民族繁榮之花」「老爺山·湟水畔·民族團結之花」「日月山·古道邊·民族融合之花」三個板塊,以來自西寧湟中、湟源、大通的400多件靜態非遺展品和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市秀峰區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分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建設管理經驗及實踐成果,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模式與途徑,為保護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