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出現冒充領導詐騙案件
利用微信等社交軟體全面「撒網」
請廣大群眾提高警惕
謹防被騙!
知道我是誰嗎?
您是XX嗎?
對。我碰到點事手頭有點緊張,你轉點錢給我吧
好的領導,怎麼轉給您?
在上個周末
涵江公安多名民警收到了
這麼一條「局長」的好友申請
這是要布置工作?還是……
想要來詐騙民警?膽子太大了!
經與涵江區副區長、公安局長方永武核實
其未開設小號用於添加他人好友
請分局民警、警務輔助人員
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加以警惕
1、微信中突然有領導幹部添加微信的,要謹慎甄別。特別是涉及轉帳、匯款等,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
2、在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質疑對方,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具體的一些人或事進行對方身份的核實。
3、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護好個人及單位信息,以防被騙子掌握從而實施精準詐騙。如一旦發現被騙,保留證據及時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案。
來源:莆田新聞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仙遊縣、秀嶼區公安局也接到多起警情反映, 稱有人使用暱稱為領導姓名、頭像為領導照片的虛假微信、QQ等添加好友實施詐騙。在仙遊,就有兩人被騙走70多萬元。來看海都報的相關報導↓↓↓
迷惑性很強,不小心就上當
2020年9月4日上午,仙遊縣榜頭派出所接陳某某報案稱有人冒充其鄉鎮領導,互相添加微信後,對方以其親戚開公司急需工程款周轉為由,叫受害人匯款到對方指定銀行帳戶後便銷聲匿跡,陳某某共計被騙28萬元。
2020年9月8日下午,仙遊縣楓亭鎮朱某某報警稱其在網絡上被人主動添加微信,對方自稱該鄉鎮領導(頭像與領導本人相符),後對方以自家親戚做生意購買材料急需資金為由叫受害人代為周轉資金,朱某某共計被騙48萬元。
海都君了解到,這些不法分子冒充政府機關或者鄉鎮主要領導,主動添加單位幹部職工或企業負責人微信,通過虛假聊天、噓寒問暖,或者採用關心企業發展、給予相關政策扶持等方式取得企業主信任後,以上級領導需要資金周轉、自己不方便從私人帳戶轉帳為由,要求對方幫忙轉帳,並不能聲張,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
仙遊秀嶼警方,已連發緊急提醒
詐騙案件發生後,仙遊縣公安局今年9月8日在網上發出了「關於冒充公職人員詐騙案件高發的預警」,內容如下:
近日,仙遊縣轄區內發生數起冒充公職人員詐騙案件。詐騙分子冒充公職人員身份,事先添加該公職人員親友、同事、下屬以及聯繫密切人員的微信、QQ等聊天工具,博得信任後通過各種理由借錢,並稱不方便提供本人帳號,要求向他人銀行帳號匯款。目前已有多名群眾上當受騙,遭遇財產損失。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凡是接到陌生人添加微信、QQ等,自稱某某身份的公職人員,以各種理由向你借錢,請進行核實,切勿盲目轉帳。如果發現上當受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9月11日,秀嶼公安分局也發布了「緊急預警」,內容是:
近日我區發生多起冒充領導詐騙案件。騙子以領導領導工作照為微信頭像,添加受害人微信。接著以親戚朋友急需用錢周轉,自己不方便出面為由,請受害人幫忙將資金轉匯到親戚帳號。
根據警方對詐騙手法解析,詐騙分子之前潛伏於多個微信工作群、QQ群等,尋找領導帳號,截取帳號頭像及暱稱,研究領導說話語氣,獲取相關信息後偽裝成領導帳號。接著,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受害人的姓名、工作、職務等個人資料,並添加受害人為好友。最後,與受害人閒聊,獲取信任,隨後以各種理由讓受害人幫忙周轉錢,或者直接向受害人借錢等方式實施詐騙。
擴展閱讀
各地書記、局長、處長、主任瘋狂「實名詐騙」,這類騙術正席捲全國!
近期,反詐俠接到多名領導幹部反映:騙子用微信冒充自己詐騙轄區群眾,很多群眾被騙了還以為是領導變相索賄,不去報案,最終領導背了黑鍋。很多領導幹部都想知道,騙子到底是如何精準找到自己的姓名照片進而冒充自己的,又是如何精準找到自己轄區群眾信息進而行騙的?今天反詐俠就來為你全程還原騙子的手法,同時為領導幹部和廣大幹部群眾送上防騙指南。
01
利用公開信息,鎖定目標領導
這類詐騙的主要目標就是各地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因為他們最有錢,也經常有求於領導。因此,騙子選擇冒充的領導要麼是當地的主要領導,比如書記(鄉鎮黨委書記居多)、縣長等,要麼是與企事業單位打交道比較多的領導,比如發改局局長、財政局局長、教育局局長(主要詐騙各學校校長)等,也有部門的主任、處長。
那麼怎麼讓受害人通過微信就能相信自己就是那位領導呢?騙子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領導的真實姓名和頭像作為微信暱稱和微信頭像,並註明是「政務微信」。
不得不說,這個手法確實高明。
首先,真實姓名和真實頭像就很有迷惑性,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好像除了中介,也只有領導才會在微信中使用自己的真實頭像和真實姓名。
其次,他的微信暱稱和驗證消息,專門註明是「政務微信」,表示不同於一般微信,也算考慮得非常充分。這樣就能避免那些已經添加過領導微信的人產生疑問:為什麼領導又加我,不會是騙子吧?
最後,你還可以發現,騙子十分注重細節,連個人籤名都改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遇到這麼細心的騙子,一不小心就被迷惑了。
很多人也許會問,領導幹部都比較注重保護個人隱私,為什麼騙子有渠道輕而易舉搞到呢?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領導幹部任前公示是組織的必備程序,特別是高級別領導幹部,個人的基本情況、照片等信息都會在政府網站上公示,這也就給了騙子一個精準找到領導信息的機會。
02
鎖定受害人,聯絡感情
用領導的信息包裝完自己之後,他們就要去尋找受害人。其實知道了第一步的手法,第二步的手法也非常簡單易懂了。其實騙子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他們主要還是利用公開信息去尋找這個領導所在轄區的受害人。
如果他冒充了教育局長,他就會去網站上去搜索各個學校校長的信息。如果他冒充了縣長、鎮長,他就去網站上去查找這些縣和鎮裡知名的企業,現在很多查企業、查老闆的軟體,一鍵就可以查到企業負責人的姓名和手機號,大部分人的手機號都關聯著微信或者QQ,很方便就能添加到。
在添加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微信或者QQ後,騙子並不會馬上實施詐騙,而是先說些官話聯絡感情。比如問問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問問企業經營狀況,反正這些話題對於哪個單位都適用,絕對不會露出馬腳。
(真實案例圖片;圖片來源網絡)
03
一招鮮,吃遍天——實施詐騙
加完好友一兩天之後,騙子就要開始實施詐騙了。從目前各地接報案件來看,他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以領導幹部身份不方便為由,要求受害人替他轉帳給別人,當然,為了打消受害人的疑慮,還會用到一個非常關鍵的障眼法。
比如,在這個案例中,這名冒充書記的人忽然要求受害人吳總辦一件私事,吳總聽到縣委書記要自己辦事,當然是激動萬分,在他的心裡,這是領導把自己當做「自己人」的一個標誌。
書記的理由很合理,就是親戚開公司要借錢,但是自己是領導,不方便直接轉帳,想以吳總的名義轉帳,這樣也方便以後索要。當然了,這筆錢書記會先轉給吳總,打消吳總的後顧之憂。
當然,騙子的戲份也會做得很足,他會假模假樣地向受害人索要銀行卡帳號、開戶行等信息,說要現在轉帳。
而且在要完卡號信息後,會馬上行動,給受害人發來一張轉帳憑證。當然了,這個轉帳憑證是偽造的,他根本不會轉帳,只是在後臺P了一張圖。
通常來說,很多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一看領導這麼實在,為了體現自己落實領導要求積極,往往不去查詢這筆款是否到帳,就馬上按要求轉帳給領導的「親戚」了。
而一旦有人質疑為何沒收到轉帳,領導往往會解釋說「大額轉帳要24小時才到帳」,那邊親戚急需這筆錢,請立即轉帳。領導的氣場實在強大,說的話也越來越嚴厲,很多人頂不住壓力往往會立馬轉帳,而自己是永遠不會收到領導轉帳的。更可氣的是,很多人被騙後往往還不知道自己被騙,以為領導是變相索賄,還不去報案。
來源:終結詐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莆田出現冒充領導詐騙案件 利用社交軟體全面「撒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