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生命如歌。有輕吟淺唱的曼妙,亦有黃鐘大呂的壯美。婉轉起伏的旋律中唱出了生命的偉大和永恆。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是誰親自查風口、探流沙?
是誰在齊腰的洪水裡畫出一張張水勢流向圖?是他,黨的好幹部焦裕祿!是他帶領蘭考人民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當他得知身患癌症後,仍堅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這擲地有聲的臨終遺言,是對焦裕祿無私而偉大的生命最好的總結和概括!孔繁森生前兩次援藏。在組織需要他第二次進藏工作時,他上有九旬老母,下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但他義無反顧地表示:「我是黨的幹部,服從組織安排。」
雨天他掛念著敬老院是否漏水;冷天他惦記著藏族阿媽身上的衣服是否單薄;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裡,他把身上的毛褲脫給藏族老人穿;他收養了兩個藏族孤兒,藏族群眾稱他為「活菩薩」;他殉職後,人們從他的身上發現一元八角錢和一份發展阿里地區經濟的12條建議。這是何等的崇高!
他實踐了「祖國最重,我最輕;事業最重,我最輕」的人生格言。一個把生命鐫刻在蘭考大地,一個把生命融入雪域高原。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生命的無私和偉大。
曇花一現,把幽香留在世間;流星一閃,把光亮定格在天空;落紅化泥,心系護花;秋葉隕落,重新播種。它們以短暫的生命歷程譜寫了生命的壯美,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唱響了生命的壯歌。
有時,我沉思人生短暫幾十載,我們該怎樣度過呢?我們真的應該像焦裕祿、孔繁森那樣,不計較生命的長度,而提純生命的質量;像曇花、流星、落紅、秋葉那樣,譜寫生命的崇高吧!
高歌一曲,傳唱生命的無私和壯美;一曲高歌,頌揚生命的偉大和永恆。我願做生命的歌者,願我們都成為生命之歌的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