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五大三粗」具體指什麼?不同時代有不同解釋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個形容男人的成語:五大三粗。如今在我們眼裡,如果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男人,那肯定是帶有貶義的,但事實上,這個成語本來是一個褒義詞,它形容男性高大粗壯,身材魁梧,說一個男人五大三粗,那就是說他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型男」。那男人的五大三粗具體指什麼呢?

在古代,所謂「五大」,一般而言指男性的手大、腳大、腚大、頭大和膀子大。所謂「三粗」指的就是脖子粗、腿粗和腰粗。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比如有人認為耳朵大也屬於「五大」之一,也是有道理的。下面我們詳細說一下古人崇尚「五大三粗」的男人的原因以及「五大三粗」隨著時代變遷其含義的變化。

古人有俗語:手大能聚財,腳大走四方,膀大力不缺,腚大江山穩。這些俗語淺顯易懂,非常精闢地總結了手腳膀腚為啥要大,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古代史農耕社會,絕大多數男性還是要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所以身體硬體這一塊,一定不能差,必須要足夠大,光大還不夠,你還得粗,胳膊腿上全是腱子肉,虎背熊腰,頭大脖子粗,這就是「三粗」,把「五大」和「三粗」結合起來,這就是一個壯漢,不論是去種地還是打仗,一定都是把好手。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個男人的「五大三粗」的釋義也在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比如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男人五大三粗中「五大」指的是飯量大、力氣大、嗓門大、拳頭大、貢獻大,三粗則有胳膊粗、聲音粗、肉皮粗等各種說法,總的來說,這個年代的男人提倡奉獻社會,為集體主義發光發熱,同時也因為社會生產力有限,飯量大力氣大也是那個年代男人的共同追求。
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在我國深入發展,人們追求發家致富,通過各種渠道創造財富,所以這一時期的「五大三粗」的釋義就變了,所謂男人的「新五大」指的就是膽子大、面子大、勢力大、公司大和擁有一部大哥大。「新三粗」就成了脖子粗、說話粗和戴的大金鍊子粗。

五大三粗釋義的變化,其實也是對成功男人標準釋義的變化,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帶給人們價值觀的變化。時至今日,男人的「五大三粗」解釋仍在發生變化,儘管有些東西一直在變,但還是有很多東西沒有變化,一個男人誠實可靠有本事,會疼人,從古到今都是好男人的標準,一直都沒有變。你認為今天的男人的「五大三粗」應該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