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再次升級!北約2萬人陳兵邊境,槍口直指俄國第二大城市

2020-12-13 壹號哨所

俄烏衝突再次升級!北約2萬人陳兵邊境,槍口直指俄國第二大城市

自從烏克蘭大選結束喜劇演員成為總統之後,烏克蘭就一直沒有消停過。烏克蘭仗著背後有美國和北約各國的支持,他們不但要求俄羅斯釋放之前扣押的海軍人質,還要求普京歸還領土並且賠償賠款。之後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是知曉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在邊境線上發生了數次軍事衝突,數百戰士為之喪生。

隨著俄羅斯將坦克,飛機等重火力武器布置在邊境,又駐紮了大批軍隊之後。烏俄之間的戰爭局勢急轉急下,烏克蘭一看大事不好,於是立刻向他的美國大哥求救,多次向美國陳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有多麼重要。不過他的美國大哥卻沒有空搭理他,因為美國大哥此時正在全心全力的制裁伊朗,哪有時間管這個小弟的死活。不過給美國打工也還算是靠譜,雖然自己沒有時間,但是卻讓北約各國一起去支援烏克蘭。

北約各國來幫助烏克蘭,自然不可能直接組成軍隊幫助烏方一起去攻打俄羅斯。他們選擇出兵2萬人,與烏克蘭一起在刻赤海峽進行軍事演習,該海峽位於烏俄邊境,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爭奪的重要海港,地理位置極其關鍵,而且此處距離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非常近,可以說是直指俄國第二大城市,一旦北約各國和烏克蘭向聖彼得堡發起進攻,這對俄羅斯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其實在蘇聯沒有解體的時候,北約組織便成立了,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限制蘇聯。隨著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的地盤和軍工裝備歸於俄羅斯。其實當年俄羅斯也是想要加入北約的,可惜卻遭到了北約諸國的拒絕。之後俄羅斯更是變成為了北約各國的假想敵,他們一直在政治和經濟上壓縮俄羅斯,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俄羅斯壓縮到再次解體,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北約國家的安全。

其實本次北約和烏克蘭打的如意算盤是挺好的,可惜註定是要失敗了。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在兩次世界大戰時,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件事情:他們從來不會向任何敵人屈服,哪怕是戰至最後一人,戰鬥民族也不會放棄。而且之後普京也公開發表講話,不管哪個國家,只要敢越過刻赤海峽的俄羅斯領海防線,不問緣由立刻開火!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陳兵烏俄邊境 戰爭恐慌波及金融市場
    俄羅斯本周向俄烏邊境大規模增兵,以「軍演」為由再度對西方施加壓力。而波蘭外長則稱俄或入侵烏克蘭,這令金融市場再度人心惶惶。避險資產周二(8月6日)普遍因地緣局勢出現上漲。在波蘭外長講話後,標普500指數急跌十餘點,跌幅約1%;避險資產黃金則一反之前的跌勢,一度刷新當日高點1293美元/盎司。日元自低位反彈,美元兌日元與周一大體持平。歐元兌美元跌幅也有所收窄。
  • 北約強國要和美國撕破臉?陳兵30萬於邊境,專家:比俄更難對付
    除了由S-400防空飛彈系統產生的衝突,土耳其和美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矛盾——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武裝。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庫德武裝上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庫德武裝是美國在中東亂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 俄烏關係「新年新氣象」
    烏東部衝突雙方互換戰俘、俄烏籤署天然氣過境運輸新合同、俄烏領導人通電話互賀新年等一系列事件,延續了2019年12月初諾曼第會談以來的友好氛圍,為俄烏關係帶來「新氣象」。雙方頻頻釋善意近日,俄羅斯和烏克蘭頻頻釋放雙邊關係積極信號。
  • 烏方亮出精銳部隊,曝光一種標識,北約國家陷入尷尬
    烏克蘭當時宣布進入到戰事狀態後,其實就是針對俄方而設定,就在對方進入到備戰狀態的時候,烏方也必須要緊急召集軍人,然後大肆購買火藥彈炮,同時還要對國內的軍事工廠,進行加班趕製。後期烏方也是多次出現軍事動作,不斷向烏俄邊境集結,之後還派出觀察隊不斷出動。
  • 俄烏總統會晤「雞同鴨講」 俄稱士兵不小心越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俄烏兩國總統26日共同出席了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的雙邊會議,這也是6月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歐盟的幾位高官也出席了會議。
  • 俄扣烏軍艦令黑海劍拔弩張 烏呼籲盟國援助
    管理俄羅斯邊防部隊的聯邦安全局稱:「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在該地區製造衝突局勢。」    此外據俄新社11月26日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克裡米亞邊防局官員安東·洛佐沃伊稱,因非法跨越俄邊界而在黑海被扣押的三艘烏克蘭船隻將被送往刻赤港。    他稱,俄方已依據俄羅斯聯邦刑法第322條(非法穿越國界)第三款的規定進行刑事立案。
  • 土耳其再次劍指希臘,調集大批坦克陳兵邊境,專家:衝突一觸即發
    土耳其和希臘都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的成員國,不過雙方的矛盾卻沒有因為是「盟友」而有所改善,由於歷史原因和地中海利益問題,土耳其和希臘經常處於對峙之中。最近土耳其和希臘再次有了激烈的交鋒,這次是與土耳其的油氣勘探船奧魯奇雷斯號試圖在地中海的勘探有關。
  • 南洋商報:烏俄蜜月結束 烏克蘭燃起另一個火場
    南洋商報:烏俄蜜月結束 烏克蘭燃起另一個火場     當地時間2014年3   中新網3月7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7日文章稱,北約與烏克蘭系牢的經濟鎖鏈,由開始的暗渡陳倉及至後來的明修棧道,烏俄由冷待到漸行漸遠,美國趁虛而入在背後唆使,對準俄羅斯,已無疑點。
  • 北約空戰能力被削弱?美制空空飛彈落入俄國的推測引發恐慌
    雖然這枚飛彈在誤射之後理論上會啟動自毀裝置,但不排除自毀失敗後這枚飛彈有掉落地面甚至落入俄國境內的可能。西班牙颱風在接近俄邊境時誤射飛彈空空飛彈發射後整體墜落地面的戰例相當多。比如在1958年9月24日,大陸空軍和臺軍爆發了「溫州灣空戰」,在空戰中雙方互有損失。
  • 俄扣押烏船隻事件再起波瀾:烏總統要求俄歸還設備
    原標題:俄羅斯扣押烏克蘭船隻事件再起波瀾:烏總統要求俄方歸還船隻設備11月17日,俄羅斯開始向烏克蘭轉交在去年11月刻赤海峽衝突中扣留的三艘烏方船隻。這三艘軍艦於11月20日到達烏克蘭南部奧恰科夫軍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察軍艦後宣布,這些船隻上許多設備都被拆除,烏克蘭要求俄羅斯將所有設備歸還。
  • 軍隊開赴首都,暴亂持續升級,俄專家:美國衰落已成定局
    目前,美國的抗議示威活動不斷升級,已經從明尼阿波利斯市蔓延至美國140個城市,許多城市出現暴亂,就連華盛頓和紐約等國際大城市也沒能倖免。此前,數千抗議者圍攻白宮,川普下令開火導致暴亂不斷升級,現在許多城市被破壞嚴重,紐約街頭地面和建築被抗議者破壞,到處都是打砸搶燒場面,一些地方還被人為縱火,場面猶如人間煉獄。現在,美軍調轉槍口對準新目標!美空軍8架C-17A運輸機,每架最少裝載134人,從布萊格堡飛往華盛頓特區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外界猜測,美國準備對自己人動粗,俄專家稱,衰落成定局。
  • 克裡米亞供水引俄烏「鬥法」
    烏克蘭外交部負責人德米特裡·庫萊巴稱,烏方了解半島上將實施的海水淡化項目,並將對此進行幹預。他指出,克裡米亞「將使俄羅斯付出更多代價」。歷史糾葛仍在持續用水危機再次暴露俄烏在克裡米亞問題上的宿怨。綜合俄媒此前報導,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爆發後,克裡米亞於同年3月舉行全民公投,超九成投票者支持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
  • 俄陸海空洲際飛彈齊射回應北約
    另據媒體披露,12月7日,俄羅斯國家防禦指揮中心發布消息說,當天在對黑海中立水域美法戰機試圖接近俄邊界,俄軍緊急起飛蘇30戰鬥機對其進行了攔截。消息稱,北約對俄羅斯的抵近偵察活動越來越猖獗,每周幾乎都有數次北約軍機靠近俄邊境。對此,俄方表示,針對北約飛機經常抵近俄邊界行為,俄方一直堅決反對。到底是誰威脅誰,行為才是最好的證據,而不能看誰嗓門更高。
  • 北約欲重鑄「達摩克利斯之劍」
    7月8~9日,北約首腦峰會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此次峰會審視了北約當前面臨的威脅和挑戰,評估北約軍事結構改革的進展,強化北約集體防禦和威懾力,鞏固拓展軍事優勢,重鑄「達摩克利斯之劍」。  北約峰會自2008年在羅馬尼亞舉辦後,時隔8年再次重回中東歐。然而,時過境遷,北約的焦點、面臨的任務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35艘船隻遭俄封鎖,北約表示愛莫能助,烏克蘭司令:將出兵奪回
    近期全世界最關注的衝突事件無疑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海上對峙,在開火俘虜了烏克蘭3艘軍艦之後,莫斯科硬頂著北約和烏克蘭的雙重壓力,拒絕釋放烏軍人和軍艦,一時間外界都認為北約將支持烏克蘭和俄方兵戎相見。然而據烏克蘭敖德薩時報12月1日報導,烏克蘭高層證實,在3艘軍艦被俄扣押之後,烏克蘭35艘船隻被俄方封鎖在了港口之內,而北約方面已經明確拒絕了烏克蘭的出兵呼籲,在失去了外援的情況下,烏克蘭海軍司令沃龍琴科表示,雖然烏克蘭無力阻止俄軍的封鎖,但是即便沒有北約盟友的支持,烏克蘭海軍也將出兵奪回被扣押的軍艦。
  • 多個鄰國決心不再忍讓,邊境陳兵幾十萬人
    圖為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近期,多個鄰國決心不再忍讓,直接在邊境陳兵幾十萬人準備對付印度,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印度軍工卻遭受了重大創傷,印度國內很多軍工企業直接爆發了罷工,同時受資金減少的影響,印度大批武器的生產工作也被迫停工,看來印度最大的對手不在邊境方向,而在自身國內的軍工體系,對此有網友表示:印度已是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了嗎?
  • 整編制機械化旅部署波羅的海飛地,俄:向美軍和北約劃出紅線
    為了向俄羅斯施加壓力,美國聯合北約進行新一輪的打壓,並不斷強化歐洲地區的軍事力量。作為北約軍事威脅的報復性回應,俄軍將整編制機械化旅部署在波羅的海飛地,俄媒表示,這是向美軍和北約劃出開戰紅線,警告意味十分明顯。
  • 俄土衝突「一觸即發」!北約「不支持」,美國卻「燒底火」
    鑑於此,儘管在敘利亞問題上俄土兩國戰略利益衝突明顯,儘管俄羅斯這次非常堅決的拒絕了土耳其的「要求」。但本著個人情感以及全球性的戰略利益需要,俄羅斯仍然同意和土耳其繼續談判,力圖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於是,就有了俄土之間的這兩輪談判。可是,會談的氣氛卻「不太友好」,從而加深了兩國的「隔閡」。
  • 俄扣押烏克蘭海軍船隻並相互指責 王寶付:衝突升級可能不大
    烏克蘭稱,俄方向烏克蘭軍艦開火,有6名船員受傷,隨後烏克蘭國防部宣布進入全面戰備狀態。那麼,為什麼俄羅斯和烏克蘭這次會爆發激烈衝突?雙方緊張局勢是否會進一步升級?就相關話題,央廣聶宏傑採訪了軍事觀察員王寶付。軍事觀察員王寶付分析,這次衝突事件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圍繞克裡米亞問題矛盾不斷加深的集中體現。
  • 槍口對準北約盟友!川普揮舞制裁大棒,給下一任總統拜登埋雷
    在連續多次揮動制裁大棒砸向一直和美國關係緊張的伊朗,導致伊朗深陷困境,連購買包括新冠疫苗在內的一系列應對新冠疫情的物資都嚴重受阻,遭到伊朗總統魯哈尼痛斥後,近日美國開始調轉槍口,將矛頭對準昔日和美國關係交好,且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