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周末讀詩

2020-11-28 新京報書評周刊

她來自比道路更遙遠的地方,

她觸摸草原,花朵的赭石色,

憑這只用煙書寫的手,

她通過寂靜戰勝時間。

今夜有更多的光,

因為雪。

好象有樹葉在門前燃燒,

而抱回的柴禾裡有水珠滴落。

——《雪》(樹才 譯)

法國詩人博納富瓦在六十九歲時,以成熟的心智和精湛的詩藝,寫下了這首通透的短詩。它簡潔而廣闊,正如一場薄暮時分的雪。

雪,既具體又抽象,既真實又神秘。雪令人驚訝,甚而令人失語。雪令人想起諸多難題。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詩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對雪的邀請做出回應。

博納富瓦此詩中的雪,飄進漢語古典詩歌,又是如何被一個個詞捕捉呢?

撰文 | 三書

01

等待一場黃昏的降雪

/ /

《問劉十九》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

黃昏時分,天色變得清亮。一場雪已在路上,空氣中瀰漫著雪的好意。此刻,僅僅等待是不夠的,你還想做點什麼,款迎這場雪。

詩人白居易斟上新釀的米酒,點燃小火爐。「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些普通的事物,在欲雪天,聚在一起,顏色如此明媚,感覺如此溫暖。

新醅酒和小火爐,為誰而備?為劉十九嗎?詩題叫「問劉十九」,意思是這首詩是寫給劉十九的。但劉十九當下肯定收不到,那麼也必定無法赴約。至於他什麼時候收到,能不能收到,與這首詩並沒有關係。

白居易並非真的在向他發出邀請。新醅酒、小火爐,名為呼喚他,實則為雪而備。晚來天欲雪,讓詩人想起了劉十九,而後才有了下面的「能飲一杯無」。這句詩的意思也不是叫他來喝酒,而是說此時我懷念你。

一片風,一陣雨,一場雪,甚至任何事物,都可能叫你不期然地想起誰。不需要解釋,這是生命的秘密。傍晚的雪意,仿佛劉十九發來的訊息,載滿往昔的回憶。

不該草率地聲稱,「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劉十九之間的深厚友情」,這種解讀對理解詩歌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還很有害。何以然?對主題的粗糙總結,對倫理精神的過度關注,都會構成對真正詩意的壓制。其後果就是在平庸的「標準」之下,你對這首詩並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先行的主題和倫理,已關閉了你的藝術感官。

真正的閱讀不是問「這首詩表達了什麼主題」,而應該問「這首詩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哪怕是米酒的香味,紅泥爐的火光,或感覺到一場雪的來臨,憶起某年冬天的一件事,這才是閱讀的樂趣和旨歸。如果想獲得更「專業」的享受,那麼不妨再問,這首詩是如何令我觸動並發我深省的(如果有的話)?

有考據癖的人會去考證誰是劉十九,會去了解他與詩人之間的交情,答案是劉十九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認識的一個朋友。白居易此詩作於晚年在洛陽時,遍閱其全集發現,在他汗牛充棟的眾多詩作中,為劉十九所寫只有兩首。由此很難斷定他們有「深厚」的友情,即便有,也並不能從這首詩看出。

更關鍵者在於,這首詩的好,並不需要深厚友情的支撐。一個詩人與他的朋友交情如何,他有多想念他的朋友,與作為未來讀者的你我有何關係?那顯然不是我們讀詩的目的。

這首詩的好也與劉十九無關,我們對它的喜歡不來自肝膽,來自那些美好的事物,那個雪就要來了的溫潤時刻,它讓我們的心微微一顫。

人在某個時候,想起某個人,哪怕僅有一面之緣的某個人,這樣的時刻本身就體現出人的生存情境,此一情境孕育出詩意。而在這首詩中,詩人、劉十九、新醅酒、小火爐,以及這場正在來臨的降雪,彼此之間構成豐富而隱秘的關係。我們讀詩的享受,正在於任由想像馳騁其中漫無目的地旅行。

夏圭《雪堂客話圖》

02

聽,它們在下雪

/ /

《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

依然是白居易的一首絕句。《問劉十九》捕捉的是雪意,《夜雪》當然是下在夜裡的雪。雪落無聲,因此寫雪多以視覺,佳句如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

樂天此詩寫雪卻始終不見雪。他一直在床上躺著,雪在外面下,怎麼遇見這場夜雪的?

「已訝衾枕冷」,起得驚訝。大凡在久居北方之人,對夜雪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雪和雨不同,夜裡下起的雨以聲音將人喚醒,而雪靜悄悄地飄,睡眠中的人很難察覺,除非像這首詩裡,人被凍醒。

凍醒之後,緊接著又一個驚訝:「復見窗戶明」。這才反應過來:下雪了。衾枕冷是從觸覺感知夜雪,窗戶明是從視覺,但不是直接看見雪,而是雪的反光,誠如博納富瓦詩中的「今夜有更多的光,因為雪」。

創意寫作傳授的要訣之一就是,用感官來具體描寫而不是用概括性的語言講述。感官具體包括五種感官,我們常常只記得用視覺,偶爾用到聽覺或嗅覺。感官描寫的好處自然是更具現場感。此詩前兩句即是例證。

然而,拋開寫作技巧這些事後討論,詩歌的好句皆來自詩人的直覺,即「文章本天成」。一個詩人的天賦在於,以直覺將本能的體驗顯現為比喻或形象。看似簡單自然,實則大藝無痕,直抵性命。通過衾枕冷和窗戶明,夜雪立刻被感知,帶著切膚的驚訝與新鮮。

知道外面在下雪,他沒有披衣出戶去看,似乎連窗戶也沒打開一下,半夜被凍醒,可見實在太冷。「雪夜訪戴」豈可人人為之?還是裹緊被子,竊聽雪的動靜吧。

夜深尤靜,靜得不像是靜。戛然一聲厲響,使人一驚,竹子被雪壓折。時而又一聲,又一聲。雪真大,雪仍在下。醒著,冷著,聽著。它們在下雪,在窗外,在夜的寂靜中,有大事在發生。

詩人隔窗聽雪,聽得雪已不再是雪。雪是今夜的訪客,雪是自空中不斷投下的信,是一首白色的詩,詩中沒有一個字。

《夜雪》寫雪,我們讀到的不是雪,至少不全是雪。我們讀到的是被雪凍醒的詩人。他在詩裡聽雪,讀詩的人在雪裡聽他。

古典詩歌多以意象見長,然此詩純寫細節。以細節取代意象,讀來更覺平實輕鬆,詩人對這場夜雪的本真經驗,也更為具體可感。

唐寅《柴門掩雪圖》

03

誰是風雪夜歸人?

/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

劉長卿此詩的畫面上,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旅人。此人是誰?

沒想到一首簡單的詩,「學界」對此卻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夜歸的是詩人,有人說是詩人投宿之後聽見歸來的主人。還有人說都有可能,這取決於詩人聽到犬吠時是在室外還是室內。

其實應該取決於「柴門」。既然「柴門聞犬吠」,柴門便是詩人看見的。若是已投宿在室內,深夜聽見犬吠,知道主人歸來,柴門就只是想像。聽犬吠知主人歸,何必要添個柴門呢?難道是從犬吠的方位做出的判斷?

詩人冒著大雪在日暮時分,走到一戶山民家門口,想想當他看到柴門時的心情,再有犬吠,這不是天然好詩嗎?!

詩的寫作和詩的閱讀是兩回事,詩人想寫什麼與讀者會讀出什麼,結果往往很不一樣。詩句可能產生歧義,好詩也經得起誤讀,但有些讀法的確比別的讀法要高明。閱讀心得是否獨特,取決於讀者自身的心智。

想像冬日薄暮,下著大雪,一個旅人走在荒山裡。你可以想像他的著裝,他肩上背著的行囊,他的長相以及走路的姿勢,甚至聆聽雪在他腳下嘎吱作響。這是催眠,也是通靈,也就是說,你可以藉文字成為那旅人。

暮色中,山色蒼而遠,你心裡生起一陣緊迫感,急於投宿。看見人家了,因為天寒,本來就貧的白屋,顯得更貧。旅人的行走,與主人的居所,同在廣漠而荒涼的世界。

披雪而來,看見柴門,立刻有了三分暖。柴門也是家門啊,是可以過夜的人間。迎上來的犬吠,熱氣騰騰,心裡頓時暖融融了。

接著再看「風雪夜歸人」,犬吠聲中,詩人照見自己的形象。也不冷了,大雪紛飛,都化作漫天的驚喜。

陸治《寒江釣艇圖》

04

一場最高虛構的雪

/ /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

柳宗元以四句詩,創造了一個絕對孤寂的世界。在那裡,雪是唯一的景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千山與萬徑,鳥鳴與人蹤,都已絕滅,只剩下雪。

明末文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一書中,記曾在杭州時,大雪後某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他乃乘一小舟,獨往湖心亭看雪,「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世家貴公子的張岱,所見之雪景,溫柔而繁華,與柳宗元的《江雪》,氣質與體溫都不相同。

《江雪》的世界,雪鋪開的是無邊的冷寂。假如沒有獨釣寒江的漁翁,那就成了死寂,那便不成其為詩。而漁翁作為遠景,只是一個象徵。你看不見他的面容,他也不發出任何聲音,沒有任何行動。「漁父」的形象,自先秦以來即象徵著避世高人。坐在無邊的寂靜中,他的「獨釣」,也是其釣莫釣。

柳宗元此詩所寫,可以看作一個莊子式的寓言。那被雪熄滅的世界,那無邊清淨的天地,可看作他為自己心靈而創造的王國,漁夫作為他精神的化身,如孤傲的王者獨坐其中。這個王國當然是虛構的,乃至抹去世界的大雪,更是一場虛構。

大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正如一首大音希聲的詩,正如這首絕句,是一場以最高虛構實現的救贖。

為什麼詩題叫「江雪」?雪靜止了世界,但別忘了江水仍在流。漁翁在孤舟上,孤舟在流水上,遠遠望去,只有雪。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三書;編輯:張進;校對:李項玲。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周末讀詩
    詩題叫「問劉十九」,意思是這首詩是寫給劉十九的。但劉十九當下肯定收不到,那麼也必定無法赴約。至於他什麼時候收到,能不能收到,與這首詩並沒有關係。白居易並非真的在向他發出邀請。新醅酒、小火爐,名為呼喚他,實則為雪而備。晚來天欲雪,讓詩人想起了劉十九,而後才有了下面的「能飲一杯無」。這句詩的意思也不是叫他來喝酒,而是說此時我懷念你。
  • 《雪落嶺南》後記
    詩集《雪落嶺南》即將付梓,此時此刻,總覺得有一些話要說,首先得感謝生活的饋贈,使我創作的一些詩作陸續登上報刊版面,並以集子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我慶幸自己能生活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使我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同時我又感到有些誠惶誠恐,憂心蒼白貧血的詩句未能愉悅讀者的精神世界。
  • 雪落在地上,詩落進心裡(原創詩歌10首)
    《雪落在地上,詩落進心裡》我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有雪,小時候,只要一下雪,我就帶上苞谷,支起一個大簸箕去捉麻雀,長大後,下雪的日子少了,而捉麻雀的日子就更少了,不過幸好,兒時的雪落在地上,而詩落進了心裡。
  • 奧爾罕·帕慕克《雪》:每一片雪花都是落向世界的一道光
    編者按:2017年,法國斯特拉斯堡國立劇院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小說《雪》搬上舞臺。今年6月,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話劇《雪,覆蓋下的真相》先後在中國上海和天津上演。在話劇版《雪》在國內上演之際,我們一起來讀讀帕慕克的這部代表作。《雪》講述的是一個土耳其詩人的故事。
  • 讀睡古詩詞 兩岸黃鸝鳴夕落,一江春黛向東流
    原創詩歌|讀睡詩社配圖|網絡《江城子 冷如秋》文/瓜田李下東君不解玉人柔,落花流,枉凝眸。兩岸黃鸝鳴夕落,一江春黛向東流。舉報/反饋
  • 讀睡精選古詩詞 長恨人間春望盡,不知玉史落誰家
    原創詩歌|讀睡詩社 配圖|網絡《無題》文/冰稜鏡>微光寒月,提筆草稿三尺,血絲奪眶,寂蟬午夜書聲,閉目冥想,佛光肆意千丈,這鐘聲曼舞,蕩去愁絲三千,唯流下一池素水,散盡人世汙濁,看洪濤波湧,雲卷眉梢,味三世離惶,縱英秒逝,點雪蟬,焚冰蓮,裂痕風動,輾轉!
  • 雪落無聲,濟南要下「雪」了!
    寓於普通人的愛恨糾葛之中  折射出不同時代的個體擔當與家國情懷  12月,一起「聆聽」雪落之聲  「共賞」落雪之美  話劇《雪落無聲》  >       原創無場次話劇《雪落無聲》是山東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創作的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它以我國改革開放40餘年來,某藝術院校的藝術教育變遷和幾代藝術人的價值追求為創作背景,講述了一群大四表演專業的學生和他們即將退休的老師張建博的人生歷程。
  • 霜雪落滿頭,也算共白首
    多少人在凡俗的歲月裡,被紅塵煙火喧囂了流年,等一場雪落,看一場素白的光陰。剛進入小雪,南方的雪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仿佛是等了一場輪迴,等的花都謝了,樹葉也飄零了,可我的心中,依然存了執念,仿佛在天長日久的山河歲月裡,等一場雪落,等霜雪落滿頭,是否,也算共白首。我期待著一場小雪,疏疏落落,隨風而來。它帶著世間僅有的純潔,向陌上紅塵,灑落安靜與期待。
  • 讀睡詩詞|雪落枝頭百媚生,瓊花玉蕊醉東風
    《雪鄉》文/簾卷西風雪落枝頭百媚生,瓊花玉蕊醉東風。詩情畫意家鄉美,人壽年豐萬業興。 《七絕·小寒》文/冬羽細雨濛濛遇小寒,枯枝落葉舞翩躚。臘梅獨自庭前笑,報告春風已備鞍。《落梅風/年近思鄉》文/東城梅開冬暖似陽春。含羞蕊吐清醇。雪侵瘦影落英繽。起香塵。玉簫聲欲催年近,街頭笑語紛紛。碧空飄過故鄉雲。倍思親。《臨江仙·致詩者江波》文/林泉隱士(寧夏)春光燦爛吾已醉,田園漸起蔥靈。當沽美酒敬山鷹。激昂仙子樂,惆悵塞翁聲。
  • 此間梨花落滿城——《詩歌生活》隨便聊詩第六場
    水向崖岸哭,經書中明亮的部分先是陡峭,之後鬆軟粉色女郎在夜裡讀現象學鎖在柜子裡是第三種人,生出黑鴨子的憂傷@---------《雪或者其他》------------- 雪是無心之師。荒蕪與閃電的搭配就是矛盾組合,現實是荒蕪的,但內心總有閃電不肯停歇。命運總是不期而至的,苦難也會隨身,草繩穿寡命這幾句應該是對紅樓夢裡李執境況的描寫,婦人美學在這感覺就是古代貞潔之德,李執不是小姑娘,婦人美學用得很恰當,天命難違,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及至後來的萬杆杏花,皆撲在黃泥牆外。總讓人想起「一枝杏花出牆來」結局卻是撲在黃泥牆外。命運穿過了時間的軌跡,沒有人能夠抵抗它的指令。
  • 我想等,等雪落,等汝歸
    我想等一場雪,等雪款款從天空飄落下來,等雪慢慢訴說著冬天的聲音,等雪悄悄飄落在我手心,等雪輕輕親吻我臉龐,等,雪,一場雪,或許它來了,又或許它不會來,可,我想等,等雪落,等汝歸。
  • 雪落黃山 美如詩畫
    雪落黃山 美如詩畫 2020-12-16 11:59:17   來源:新華網
  • 「沙非原創現代詩」雪落無聲
    雪落無聲文/李萬飛.雪花一夜不眠召喚聖潔的天使在萬籟俱寂的寒冬趁人們安然入睡的時候獻給大地和大地上的子民一切垃圾埋葬骯髒在墳塋裡哮喘原欲打回原形遠處的小樹動了一下幾個小孩背著書包向前進#中國詩人圈##中國詩詞大會##每日一詩##現 代詩##好聽!中國現代詩歌配樂朗誦#
  • 落在山大的雪,也落在我心裡……
    看過寒風呼嘯一夜,黃葉滿地聽過冷雨淅瀝數日,山河入冬歲月忽晚,人間蕭然這夜,這雪跨越山海,為你而來寒意深,又添燈高樹雪映月風搖長枝,月光簌簌落滿地流螢似水,飛雪如幕風吹簾動,隨風入戶喊三兩好友,一同看雪雖有寒風,但看到朋友的笑顏便覺一切值得賞雪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一門關於陪伴的藝術雪落在校園小路,陪著你在這夜長長
  • 雪又落莎車 | 想朗誦一首讚美雪的詩,卻被朋友圈安排
    雪又落莎車 | 想朗誦一首讚美雪的詩,卻被朋友圈安排 2020-12-10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睡詩詞精讀|壘巢燕子歸飛急,小院深深落紅積
    《水調歌頭·竇州元夕》文|李家榮莫恨酒闌花落,莫恨曲終人散,有恨莫終朝。願得昇平處,歲歲聽《簫韶》。《青玉案·春景》文|李家榮留春不住知春疾,早過了、三之一。已是萬條楊柳碧。壘巢燕子歸飛急,小院深深落紅積。向晚掩門人寂寂。種花心事,惜花情意,都被光陰擲。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家榮,原名李茂青,筆名柳秦,庚午年生,粵北人。
  • 雪是天使落的淚,灑向人間便傾城
    雪,掩蓋了一切的所有和所無。雪是一朵靈性的花,一朵最乾淨的柔情,它在天空譜寫著一首回憶的詩。無論是第一片雪花,還是最後一片雪花,舞動的都是生命最純粹的美。雪的白,很難用一支筆去描摹,純純的顏色,是這個世界最冰清的一種色彩。
  • 雪落,就是最美的冬日詩詞
    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大雁南歸,聲聲鳴叫,使人斷腸的鳴聲消失在布著絲絲殘雲的碧空中。窗外飄下了紛紛揚揚的雪花,室內垂直地升起了一縷爐煙。
  • 讀睡詩詞精讀|燈前寫盡相思句,淚隕紅箋向誰訴
    《青玉案•倚欄極目江南路》文|李家榮淚隕紅箋向誰訴。月落西河天欲曙。此時遙想,那人應是,望斷桃花渡。《水龍吟•春暮感懷》文|李家榮小園花落紛紛,此中誰是傷春者怎奈而今,一天風物,向人瀟灑。更多情客子,倚欄凝恨,在殘春夜。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家榮,原名李茂青,筆名柳秦,庚午年生,粵北人。
  • 星河|雪落滿枝頭
    他轉頭望了望我,微微一笑,放下書,看向那隻雕琢精緻的玲瓏酒杯。 「正琢磨著缺杯暖酒,你就來了。」長垣拉我坐下,眸光溫柔似水。 看著長垣神色淡然地舉起酒壺,酒液汩汩而出,我張了張嘴,千言萬語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