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迎娶孝莊,真的是與孝莊將母儀天下的「預言」有關麼?

2021-01-14 王府史話

一部《孝莊秘史》,向我們展現了「大玉兒」波瀾壯闊、愛恨情仇的一生,而她的歷史原型正是歷史上清朝初年的傑出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只不過孝莊的本名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並非劇中所謂的「大玉兒」。

在《孝莊秘史》中,皇太極之所以要奪多爾袞所愛,執意娶「大玉兒」為側福晉,只因為在科爾沁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位喇嘛曾斷言「大玉兒」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此時已經有了揮師入關、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想法的皇太極,既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汗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預言」所說,故而娶了「大玉兒」。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過這樣關於孝莊的「佔卜預言」麼,而皇太極為何要將小他二十一歲的孝莊納為側福晉,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介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孝莊嫁給皇太極,最初只是為了給自己親姑姑哲哲做「替補」。

早在努爾哈赤尚未正式建立後金政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通過「政治聯姻」等方式與蒙古科爾沁部落進行結盟。

努爾哈赤之所以如此,一來是為了分化、瓦解漠南蒙古諸部之間的關係,從而進一步孤立漠南蒙古諸部之「共主」、察哈爾部落首領林丹汗;二來,則是在通過與科爾沁部落的結盟,改善生存環境,保障戰略安全的同時,獲取重要的外部軍事支持力量;三來,就是通過與博爾濟吉特氏的聯姻,使得自己與「黃金家族」攀上關係,以抬升自己的名分和地位。

於是,不僅是努爾哈赤迎娶了多位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后妃,其他王公貴胄也紛紛與蒙古部落貴族家的女兒締結婚姻。

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太極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正式迎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哲哲為側福晉,並在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努爾哈赤勒令皇太極的繼福晉、即豪格生母烏拉那拉氏與皇太極離婚後,成為了皇太極府上的正室大福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是,從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到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這十年時間裡,哲哲一直沒有為皇太極誕育子嗣。直到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才為皇太極生下了第一個女兒,即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公主,也就是歷史上先後嫁給林丹汗兩個兒子額哲和阿布鼐的固倫溫莊長公主。

而就在哲哲懷孕期間,需要有人能夠「頂替」懷孕待產的哲哲「侍奉」皇太極,同時也需要讓皇太極誕育更多的具有蒙古科爾沁部落血統的子嗣,以維繫後金與蒙古科爾沁之間的結盟關係。

就這樣,在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二月,哲哲的親侄女、剛滿十二歲的孝莊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成為其側福晉。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孝莊秘史》中,有位喇嘛稱孝莊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的事情,純屬為了劇情需要的杜撰,不過在一些野史中,確實有關於喇嘛為孝莊「佔卜算命」的記載。

據說是在孝莊剛剛出生的時候,恰逢一位喇嘛經過,於是孝莊的父母便請其為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算命,而這位喇嘛稱孝莊是「富貴命」,日後必將「大富大貴」。孝莊的父母非常開心,於是便為其取名為「布木布泰」,在蒙古語中的意思為「億萬個子孫」,後來經過不斷演化,便成為了「天降貴人」的意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關於多爾袞與孝莊從小青梅竹馬、互生情愫的事情,則更加是不可能的了。

孝莊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在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正式嫁給皇太極之前,始終沒有離開過科爾沁草原。多爾袞亦是如此,自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起,始終沒有離開過後金都城。

而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就是在皇太極迎娶孝莊的婚禮上,此時的孝莊已經成為了皇太極側福晉,換句話說,就是多爾袞的兄嫂。再加上孝莊嫁給皇太極的第二年,也就是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隨著努爾哈赤的去世,皇太極成為了後金大汗,孝莊也跟隨著皇太極以及她的姑姑哲哲搬到了宮中,與多爾袞鮮有見面和交往的機會,更加沒有了更多交流、以致建立感情的可能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綜上所述,皇太極迎娶孝莊,一方面是為更好的貫徹努爾哈赤與蒙古科爾沁部進行聯姻的「國策」,以維繫雙方的結盟基礎,另一方面,則是蒙古科爾沁部也想通過這種「親上加親」的方式,確保自身在後金政權內部的地位與影響力,可以說是在雙方共同努力地促成下,才有了皇太極迎娶哲哲的親侄女孝莊為側福晉,由此也可見,皇太極與孝莊的婚姻就是一樁徹徹底底的「政治婚姻」。

至於皇太極迎娶孝莊是因為有預言稱孝莊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歷史上是並無此事,而多爾袞與孝莊之間從小青梅竹馬的故事,也純屬無稽之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僅僅是「大玉兒」,皇太極的「五宮后妃」都是政治婚姻背景下的「產物」。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改元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同時冊封為了「五宮后妃」,即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次西宮-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

皇太極的這「五宮后妃」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其一,她們都是出身於蒙古部落,其二,她們與皇太極的婚姻無一例外,都是「政治婚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前文中已經說了哲哲與孝莊,我們再來看看關雎宮宸妃海蘭珠。

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也是哲哲的親侄女,她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六歲了,並且是「二婚」嫁給了皇太極,可她依舊是得到了皇太極的「獨寵」。

然而,當初她嫁給皇太極的原因,實際上與孝莊嫁給皇太極的原因極為相似。

哲哲嫁給皇太極之後,一共生下了三個女兒,即固倫溫莊長公主、固倫端靖長公主、固倫永安長公主,而孝莊也為皇太極生下了兩個女兒,即固倫雍穆長公主以及固倫淑慧長公主。然而,這對姑侄始終都沒有為皇太極誕育哪怕一位皇子。

按照皇太極的本意,他非常希望能夠培養一位具有蒙古科爾沁血統的繼承人,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後金天聰九年(1634年),皇太極正式迎娶了海蘭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真的誕育了一位皇子,這讓皇太極是欣喜若狂,不僅大宴群臣,頒布大赦令,並且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這位皇子。

而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鄭親王濟爾哈朗等人也是在豪格與多爾袞僵持不下的時候,選擇擁立由孝莊所生的福臨為帝,而不是扶保由出身於蒙古阿霸垓部的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所生的博穆博果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剩下的兩位,即麟趾宮貴妃娜木鐘與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則也是皇太極出於政局穩定的角度,而締結的「政治婚姻」。

後金政權曾與林丹汗的蒙古察哈爾部徵戰多年,最終以後金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病故。同年八月,林丹汗「八大福晉」之一的竇土門福晉巴特瑪璪,在部眾的護送下主動歸順了皇太極。

於是,皇太極聽從了諸位王公貴族的建議,主動迎娶了巴特瑪璪,其目的便在於安撫剛剛歸降而來的林丹汗舊部,同時也是在對那些尚未歸降的林丹汗部眾進行示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三月,林丹汗「八大福晉」之首的囊囊大福晉娜木鐘率部前來歸降皇太極。

在此之前,皇太極一直希望代善能夠迎娶娜木鐘,但這一決定遭到了代善的強烈拒絕,於是為了避免「尷尬」,皇太極算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迎娶了娜木鐘,一方面是為了不讓娜木鐘難堪,另一方面則是要藉助娜木鐘的影響力,更好的管理和控制這些歸降而來的林丹汗舊部。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極的這「五宮后妃」的順序,也帶有著濃濃的「政治意味」。

哲哲是皇太極此前的正室大福晉,所以位居皇后之位,統領後宮則成為了必然;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后妃,故而排在了第二位;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是林丹汗的大福晉,對於林丹汗的舊部有著很強的影響力與號召力,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則是第一個向率部投降的林丹汗福晉,這兩人也需要予以褒獎和安撫。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是因為政治聯姻目的嫁給皇太極,並且當時還未給皇太極誕育皇子的孝莊,也只能排在這「五宮后妃」的最後一位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孝莊秘史:皇太極不愛孝莊,為何又要娶她?其中原因你還記得嗎?
    其中劉德凱扮演有野心的皇太極,把皇太極那種天生的霸氣以及徵服的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十四王爺多爾袞由馬景濤扮演,雖然一如既往的有咆哮戲份,但是這次竟然沒有出境的感覺,他把多爾袞對大玉兒的柔情,對多鐸的手足情,對自己額娘的愛,以及對在愛人與權力之間的糾結很好地展現了出來。劇中女演員也毫不遜色。女演員主要有寧靜,胡靜和鄔倩倩。
  • 孝莊秘史:姑侄三人嫁給皇太極,由於寵愛不同,三者命運截然不同
    因此努爾哈赤首先考慮的是和科爾沁結盟,一方面是為了分化蒙古察哈爾的勢力,另外一方面是將來和明朝爭霸天下做鋪墊。因此為了達到這兩者目的,努爾哈赤首先迎娶科爾沁明安女之後,努爾哈赤繼續推動滿蒙聯姻的政策。從而形成了第一次與蒙古諸部聯姻的高潮。
  • 《孝莊秘史》中哲哲的15個造型,這就是母儀天下該有的樣子吧!
    說到皇后,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詞——母儀天下。但是在不少影視劇中,也有很多皇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擇手段,殘害嬪妃、甚至是皇子。比如《甄嬛傳》中的烏拉那拉氏。 當然,也還是有不少皇后溫婉賢良,完全符合大家對母儀天下的想像的,比如當年那部《孝莊秘史》中皇太極的皇后哲哲。
  • 停靈37年才下葬,孝莊太后真不願陪葬皇太極?孝莊臨終,給了說明
    但康熙皇帝卻並未這樣做,只是下令「於孝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用以暫時停放孝莊太后梓棺。雍正三年,在孝莊太后崩逝37年以後,接過康熙皇權的雍正皇帝才下令於孝莊太后停靈原處修建陵園,將孝莊太后入土為安。孝莊太后,為何停靈37歲才得下葬?
  • 孝莊秘史:皇太極臨幸大玉兒,但卻不肯留宿永福宮,原因讓人心酸
    最近小編又重溫了一遍《孝莊秘史》這部電視劇,這是十五年前的電視劇了,放到現在依舊是經典之作,劇中有許多的老戲骨演員,那時候人人顏值在線,演技在線,寧靜飾演的大玉兒也是十分的青澀,演技更是不在話下,她更是演完了孝莊皇后曲折傳奇的一生,很多網友都評價寧靜之後再無大玉兒。
  • 《孝莊秘史》皇太極執意要娶大玉兒,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孝莊秘史》,這部劇承載了很多小時候的回憶,當時可真的是非常的火呢?家家戶戶都在看這部電視劇,甚至是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大家都會唱,也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如果你讓我現在唱的話,估計我也能唱出來,畢竟小時候的記憶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呢,想忘都忘不掉呢,只能說記憶真的是太好了。
  • 孝莊秘史:皇太極是個天生的徵服者,為何卻沒有征服大玉兒呢?
    《孝莊秘史》就是其中一部。記得那時候有部港臺劇《雪花神劍》,裡面聶小鳳的死到現在小編都不能釋懷,再就是《孝莊秘史》裡面大玉兒和多爾袞的沒有結果的愛情了,還有大玉兒既然已經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貴為天子,一向自傲自負,自詡是天生的徵服者,為何到最後也沒徵服大玉兒,如果大玉兒順從了皇太極,變成了皇太極期望的那種獻媚邀寵的女人,故事又會怎麼發展呢?
  •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真的是青梅竹馬?真實歷史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天命初年,為了加強與蒙古的關係,皇太極帶著妻子即後來的孝端皇后和弟弟多爾袞來到了科爾沁草原看望自己的嶽丈科爾沁貝勒蒙古思。在這段時間裡,10歲的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后)和11歲的多爾袞相識,繼而相戀。這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故事是坊間最為流傳的廣泛版本。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我們一一道來。
  • 《長安諾》人物劇情神似《孝莊秘史》,經典老劇真香,買版權了嗎
    《長安諾》人物劇情神似《孝莊秘史》,經典老劇真香,買版權了嗎?由趙櫻子,成毅主演的古裝大戲《長安諾》播出長達近8分鐘的超長預告片。看完視頻,腦子裡自動閃過《孝莊秘史》4個大字。
  • 孝莊太后輔佐三朝,勞苦功高,為何去世後卻沒能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劇照)順治曾贊其母:「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康熙也對其祖母給予盛讚:「憶自弱齡,早央怙持,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那麼,為什麼這樣一位青史留名的皇后,死後沒有和皇太極合葬呢?第一,孝莊是皇太極的賢內助,但她卻不是皇太極的最愛。
  • 真的和孝莊有關嗎?孝莊晚年說出真相
    真的和孝莊有關嗎?孝莊晚年說出真相多爾袞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功臣,權力大到甚至孝莊太后都要委曲求全。這個人曾經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部落,還曾經打敗過一直不聽話的朝鮮。多爾袞他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24歲的時候就封為親王,位高權重,手下兵將無數,在皇太極去世之後,還被封為攝政王。
  • 《演員的誕生》最後一期,冠軍之戰,舒暢16年後演繹《孝莊秘史》
    然而,在她的政治頭腦、英明決斷的背後,其實內心裡只是一個身處於政治、愛情、親情夾縫中,痛苦而不幸的女人、妻子與母親……小編現在還記得《孝莊秘史》的第一集。深夜的紫禁城內,一頭銀髮的孝莊皇太后(大玉兒)回想起與丈夫皇太極、情人多爾袞、兒子順治帝,糾葛一生的愛恨情仇,她不禁自問:我是誰的女人?這輩子,我最愛的是誰,丈夫、情人、還是大清?
  • 孝莊秘史:大玉兒與多爾袞,從親密愛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兩小無猜有何用?青梅竹馬又如何?世間難得有情人終成眷屬,再看寧靜馬景濤《孝莊秘史》:大玉兒與多爾袞的愛恨糾葛,從親密愛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寧靜再次成了觀眾的視野焦點,總決賽上,寧靜深情演唱《孝莊秘史》主題曲拉票,「大玉兒」回來了,滿滿的回憶浮現眼前。1、親密愛人,敖包相會。
  • 沒錯就是孝莊,成功男士背後的標誌性第一人
    在一個男尊女卑、男權至上觀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作為一個母儀天下的黃權最高領導者實在是不敢恭維!當中,第一等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為莊妃親姑姑,經常冷嘲熱諷使小伎倆;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是莊妃親姐姐,莊妃先嫁給皇太極後,介紹20多歲大齡剩女姐姐海蘭珠於皇太極,搶奪皇帝獨寵,卻使莊妃反受冷落,僅落5宮之末位;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她們都是原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妻子,皇太極打敗林丹汗後,為鞏固後金與察哈爾蒙古的統治,依靠察哈爾蒙古軍徵戰四方,而將她們納入後宮並升級為5宮貴妃等級
  • 孝莊皇太后與洪承疇有何不解之緣?
    呂海峰 話說,孝莊皇太后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但是,關於她卻有很多別樣的傳說,其中就有她和大臣洪承疇的恩怨情仇。因此,他是屢敗清軍,甚至把皇太極氣的數次吐血。 於是,某一天,在清軍進行了一番密謀之後,皇太極便通過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將洪承疇團團包圍,並將他死死地圍困在了松山城。最終,在次年的三月,洪承疇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被清軍俘虜。而在洪承疇被清軍俘虜之後,皇太極是大喜過望。因為,他深知這個人利用價值相當高。為此,便令包括范文程在內的數位漢族大臣前去勸降。
  • 皇太極娶姑侄三女,為何不愛孝莊獨愛海蘭珠?男人的小心思
    皇太極算是很有豔福的皇帝,他共有15個后妃,其中哲哲、孝莊和海蘭珠是姑侄關係,並且海蘭珠是皇太極的一生摯愛。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登基稱皇帝,將國號定為大清,從此清王朝走進歷史舞臺。哲哲、孝莊和海蘭珠都是科爾沁人,都屬於是博爾濟吉特人,在當時的環境下,為了部落的強大和穩定,政治聯姻是很常見的現象。皇太極和哲哲就是典型的政治聯姻,1614年,年僅15歲的哲哲就嫁給了22歲的皇太極,雖然哲哲並不是皇太極的第一任老婆,但還是將她封為了皇后。這樣的結果也符合皇太極一直以來對待哲哲的態度,他對哲哲更多的是親情的敬重,兩人一直都是規規矩矩的相敬如賓。
  • 皇太極獨寵海蘭珠,無視有才華的孝莊,愛情來了擋也擋不住
    皇太極見到安然長眠的宸妃,內心愈發悲痛,他那撫屍哀痛的身影和悲悼慟涕的哭聲成為了夕陽之下無法讓人安慰的眷戀。 這個宸妃是誰呢? 是海蘭珠。 那麼皇太極為何無視有才華的孝莊,更不眷戀後宮佳麗的溫柔鄉,反而獨寵海蘭珠呢,原來愛情來了擋也擋不住。
  • 她是蒙古人的遺孀,嫁皇太極後無兒無女,曾經地位比孝莊還高
    導讀:在封建王朝中,有不同國家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皇帝,有皇帝的地方,就會有後宮。有後宮的地方就存在著尊卑前後之分,就像博爾濟吉特哲哲從一開始是皇后,其他妃嬪地位永遠要低於她、對她行大禮一樣。雖然後來孝莊也成了太后,與哲哲平起平坐,但在她兒子福臨登基前,她卻是皇太極五大后妃中排在最後的。
  • 孝莊文皇后,為什麼被人稱為天選之女?
    孝莊文皇后的出生十分的高貴,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貝勒莽古斯的孫女,身份顯赫。後來,努爾哈赤想通過聯姻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實力,拉攏蒙古的各個部落,而科爾沁部就是其中之一。而孝莊文皇后也因此而嫁給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不過,皇太極除了迎娶她之外,還迎娶了科爾沁部落的其他女子。在皇太極稱帝之後,他的後宮之中,身居高位的妃子基本上都來自於科爾沁部落。
  • 他真的是被孝莊給色降了嗎?
    洪承疇,明末時期的重臣,後來因為明軍戰敗滅亡,投降了清朝,本身明朝的重臣投降清朝就會引來很多的非議,比如說吳三桂,但洪承疇似乎沒有這樣,而且在清朝也是位高爵重,只是關於洪承疇投降清朝時坊間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洪承疇是被孝莊給色降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