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2020-12-16 東城西琪

好朋友琳子最近遇到了一個育兒大難題:

她3歲多的女兒琪琪上最近的表現有些「雷人」,稍不如意她就會大喊:「我打死你!」邊說還邊歪著頭揮舞著小拳頭示威。

上了幼兒園後,她類似的語言更多了。比如:「我討厭你」、「我拿刀砍死你」、「你XXXP」。。。一會罵這個「蠢豬」,一會兒罵那個「傻子」,讓家人很是頭疼。

媽媽越說她,孩子反而說的越起勁,想著打吧又有點捨不得。所以她諮詢了其他寶媽,得知女兒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給出的建議是:冷處理。

所謂的冷處理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罵人說髒話的行為,不予理睬,不予回應,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想著晾她幾天不理她,孩子自己就會覺得沒意思而偃旗息鼓不再說髒話了。可是效果並不怎麼好,孩子生氣的時候還是會出口成髒。

其實在孩子愛說髒話罵人的時候,冷處理是父母最常採用的方法之一,也被很多人推崇,然而這種方法用在這裡效果並不理想。為什麼呢?

在暢銷書《遊戲力》這本書中一貫強調"聯結"的科恩這樣描述冷處理:冷處理是人類特有的摧殘孩子的方式,但不知道為什麼卻成了時髦的積極養育的工具。

很多父母都認為通過冷處理,等孩子發現「說髒話」這樣的行為對別人起不到任何影響時,無法從中找到樂趣時,就自然會失去了說的欲望。這其實是一種相對消極的做法,因為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兩個負面的影響:

1)對孩子的說「粗話」行為的變相肯定

當孩子說了髒話罵了人以後,發現父母並沒有馬上訓斥或者打罵自己,這會給孩子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我說了髒話沒有問題,我罵了人爸爸媽媽也沒有說我,下次我想說的時候可以繼續說。當孩子得到這種變相的肯定後有很大可能會變本加厲。

2)錯過語言規則的最佳學習時間

孩子從進入語言敏感期開始,就開始通過不斷的觀察、模仿和練習,逐漸學會使用各種各樣的語言。

這個學習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初學武功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不理解,會有"用力過猛"的階段,隨著對武功規則的了解和熟悉,才能慢慢的提高。

"詛咒敏感期"對於孩子的意義就在於學會語言使用的社會規範。所以,冷處理由於父母的放任不管反而會錯過教會孩子"語言規則"的絕佳時期。

除了這個方法,父母們在面對孩子的雷人語言的時候,常用的方法還有比如:講道理、說教、打罵,但這些方法的效果依然也沒什麼用。

那麼,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說髒話罵人的問題,就需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要說髒話和罵人?其實琪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

也許每個孩子多少都會經歷類似琪琪小朋友愛說髒話的過程,但媽媽們也不必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孩子並不一定是變壞了,突然愛說髒話的孩子的多半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詛咒敏感期一般出現在3-5歲前後,與語言敏感期緊密相關,可以算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後,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

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處於這種敏感期的孩子,極其容易模仿他人的話語以及行為。他們在模仿、學習、試探語言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們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

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時,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就比如一些常見的詛咒性的話語。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兒童遊戲治療師勞倫斯.科恩博士在他著名的《遊戲力》一書中說過:

罵人的話、各種狠話,還有包括「屎尿屁」在內的髒話,小孩子們都特別愛說。因為這些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甚至「支配」別人的反應。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發現語言裡藏著的秘密,那就是重複說某一句話,可以讓別人產生非常激烈的反應,可以像一把利劍一樣,可以輕易的刺傷別人時,他就會不知輕重的高興的頻繁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愛模仿的天性使然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天生是一個觀察家,他從一出生就在觀察這個世界,模仿這個世界。3—4歲正是孩子愛模仿、喜歡社交的年紀,很多孩子說髒話,很有可能就是受了周圍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都有一個模仿的來源。

孩子所說的髒話一般不可能是孩子自己創造出來的。一般來源於爸爸媽媽、家裡的長輩、幼兒園裡愛說髒話的同學等等;其次就是在各種電視、網絡直播、遊戲裡面會有一些說粗話的場景,孩子正在語言學習的敏感階段,就會快速有效的模仿。

2)求得關注

許多孩子講髒話並不一定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如果父母在他講髒話時有較大的反應,比如大笑或者大聲呵斥,都會加深孩子對髒話的印象。當他覺得父母忽視自己時,就會用講髒話來以引起家長的關注。

在孩子說那些狠話的時候,正是他內心十分脆弱的時候,他內心的潛臺詞就是:沒有人關注我的情緒,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我很不高興,我需要有人來安慰我或者抱抱我。

3)發洩情緒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他不斷的探索和嘗試讓他們發現了語言的秘密:原來語言是具備力量的,當一句粗話衝口而出的時候,會很有威力的,粗話可以引起別人的情緒波動,他知道了髒話可以發洩情緒,可以成為自己的武器。

所以當他們生氣、討厭誰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個武器對著他講髒話。於是在孩子傷心、憤怒或不滿時,都會通過講髒話的方式來發洩表達自己的情緒。

1、善用孩子的模仿力,以身作則

模仿是人類社會一種常見的互動形式。在孩子的世界裡,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模仿:模仿爸爸媽媽、模仿爺爺奶奶、模仿親戚朋友、模仿老師、模仿社會、模仿大自然……可以說孩子就是通過模仿而成長起來的,這就是模仿效應,又稱為「一窩蜂效應」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是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在和媽媽互動了,這就是模仿在最初階段的雛形。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並在成長過程中時刻模仿。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身教遠比言傳具有更強大的力量。

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規範自己的語言習慣,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要明白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比如,很多爸爸都會習慣性的說一些髒話口頭禪,如:M的,NN的之類的語言,可能說出來以後自己都意識不到。還有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習慣性的會說:你再不聽話,小心我收拾你!或者:你再亂跑小心我打斷你的腿!等等之類的語言是父母需要注意規範的。

其次,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善於模仿的特點,在孩子說髒話的引導孩子說一些動聽的語言,比如:有些孩子生氣了會說「你是臭爸爸,壞爸爸,我要把你打扁!」這個時候爸爸就可以說:「你是香寶寶,乖寶寶,我好愛你,我要抱抱你!」孩子聽了以後會覺得很好玩,下次他也就會不自覺的跟著父母說一些好聽的語言了。

2、"沙發會議"即時非暴力溝通,教導孩子語言規則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建議: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應該馬上召開"沙發會議"及時討論這個問題。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及時溝通,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基礎,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能夠及時、認真的對待問題,能夠及時的給予孩子正確語言規則教導。

如果發現孩子說髒話的行為,父母應該正式且認真的和孩子溝通:要了解孩子說這些話是什麼原因?是跟誰學的?是否理解這句髒話背後的意義?我聽了以後是什麼感受等等。

在這裡父母要注意的是要和孩子非暴力溝通,孩子可以自由放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我們也可以平靜的說出我們的感受。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比如有些孩子因為生氣的時候會說:我要打死你!那父母就可以心平氣和的問孩子: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跟誰學的呢?媽媽覺得這句話不好玩,聽了以後心裡很難受,媽媽希望你下次生氣的時候可以直接告訴媽媽,但是不要再說這句話了好不好?

而不是當孩子出口成「髒」時,父母就過於驚慌和憤怒,動不動就打罵。因為從來沒有什麼問題是可以用暴力來解決的,相反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3、兵不厭「詐」,學會「偷梁換柱」

當孩子處於詛咒敏感期的時候,父母苦口婆心地勸說沒有用,氣急敗壞地訓斥打罵也沒能改善時,父母可以用點小心思,學會「偷梁換柱」。

偷梁換柱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五計,意思為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當然我們在這裡是以優代劣。

就是在孩子說髒話時,父母假裝不在意、忽略他們的表演,他們覺得這些詞並不是那麼有力度,就會放棄,轉而去尋找那些「更強悍」的詞。

當然,並不是到此為止,因為這種忽略治標不治本,因為在這個階段,有時候孩子就是要說那些有點特別的詞才可以。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一些我們精心挑選過的「柱子」來替代。

比如,如果孩子說:「媽媽,你就是臭狗屎!」媽媽可以假裝無所謂的說:「好吧,隨便你怎麼說,我都不會生氣。但如果你敢說我是個大胖子,我就會很不高興!」

這個時候,天性使然,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立馬大喊:媽媽是個大胖子!媽媽是個大胖子!然後媽媽就可以假裝很生氣或者追著孩子跑假裝要收拾他,讓孩子覺得這個詞對人的刺激程度更深。

因為在孩子們的思維裡,並不一定真正了解那些粗言穢語的真正意思,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說那些「有威力」的話,純粹就是覺得好玩。

如果你能提供給他們一個比之前的還有殺傷力的詞的話,他自然就會拋棄掉原先的那些「髒話」了。

4、統一育兒標準,謹防破窗效應

在孩子的詛咒敏感期階段,孩子愛說髒話粗話的原因就是在在家庭中沒有統一的教養標準。有個著名的育兒理論就是:

手錶定律,指的是是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孩子也是如此,就是當家庭出現兩種不同的育兒理念時,會影響孩子的判斷。

比如孩子在說髒話的時候,媽媽覺得孩子做的不對,正在一本正經的教育孩子,而旁邊的爺爺奶奶卻覺得孩子說髒話很有意思,挺好玩,還在旁邊哈哈大笑。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統一教養的標準的表現,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更容易養成出口成髒的壞習慣,形成「破窗效應」變本加厲。

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自流,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破窗效應給我們的警示就是在育兒過程中要注意預防「第一扇破窗」,當第一扇破窗出現時,我們要及時去修補,當孩子開始說第一句髒話時,就要教導孩子,避免孩子形成說汙言穢語的壞習慣。

例如一位網友講過自己這樣的一個經歷:

我和老公都上班,白天是孩子奶奶在家看孩子,孩子奶奶總是出口成髒,說了好多次不要當著孩子面說髒話,結果老人家覺得我大驚小怪,不為所動。我老公跟她說也不管用,她當著我們的面不說了,可是我們不在的時候還偷偷跟孩子說。於是我們把孩子送回娘家,讓孩子的外公外婆帶了,可是都過去好幾個月了,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時不時的還是要罵髒話,估計是長期聽她奶奶罵人,還是在記憶裡有影響了。

所以,當一個家庭有兩種教養標準,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時候,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有句古語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應該時刻告誡自己:

我們不能用「他還是個孩子」來當藉口,放任孩子自由成長。

相反,正因為他們還是孩子,才更需要大人去教會他們善惡與對錯。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罵人、說髒話,是學壞了嗎?
    文 | 簡簡周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屎尿屁這樣的字眼。我一個朋友為此很是苦惱。她4歲的兒子,最近就常常會把「臭媽媽」、「屁老師」掛在嘴邊,自己說完還哈哈大笑。「這孩子怎麼學會罵人了呢?這似乎不是個別現象。據(一個朋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說,想要逗樂全班同學特別簡單,每句話裡都加上屎尿屁就行。還有說得更狠的。有個媽媽就曾因為兒子在發脾氣時對她說了句「我要打死你」而傷心透頂。為了這句話,她整整跟我哭訴了1個多小時。
  • 孩子說髒話不用如臨大敵,弄清原因,4個方法教育孩子不說髒話
    一個班裡只要有一兩個這種孩子,全班就都被傳染了。大部分家庭還是挺注意的。@你給的忽略 這個確實會受周邊人傳染的,想當初我在公司上班時全部門人都說髒話,我一個從來不說髒話的人也被帶得偶爾說一句了,後來離職後就自動不說了。
  • 育兒早教:孩子說髒話怎麼辦?
    如果娃忽然說了不討人喜歡的髒話,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是批評,警告還是裝作沒聽見?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妨按照大坪先生所介紹的處理方法試試看。Q:孩子3歲5個月,最近開始說類似「去你的」、「打死你」、「你個笨蛋」這樣的話?這種情況,作為媽媽應該怎麼辦?
  • 孩子說髒話該怎麼辦?正確的處理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才發現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說髒話,罵人樓下的豆豆媽媽曾被他兒子的髒話尷尬到不行,那天她帶豆豆在公園玩遇到他同學的媽媽,讓豆豆喊「阿姨好」,沒想到他竟然來了一句「阿姨SB」當時她氣的甩了他一巴掌,「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當然同學的媽媽也氣到不行,很尷尬地就離開了可是豆豆媽媽發現即使你打了罵了,但豆豆仍然很喜歡罵人,怎麼阻止都阻止不了,她都快煩惱死了同樣的,小區裡的四五歲的洋洋媽也有類似的煩惱
  • 孩子學會罵人、詛咒、說髒話,他是怎麼了?被語言力量感吸引
    導語:到了一個時期,乖孩子嘴裡也會說出幾句粗魯甚至罵人的髒話。這是語言能力在發展的跡象,家長保持正確心態,4個小方法就能做好正面管教。但其實,小孩說髒話或者罵人,是語言發育中可能經歷的一個過程。說髒話的孩子,對語言的感知力高,因為他在偶然的機會下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感。
  • 為啥孩子說髒話,寶爸的功勞少不了!!
    想想我家大寶兩歲左右時,真是把我氣的不得了,小小的人正是學話的好時候,卻偏偏,好話不學,罵人的髒話一學就會!不管跟其他小朋友玩還是去別人家串門,這樣的孩子可真不招人喜歡!有一次帶大寶逛超市,可把我的老臉給丟盡了!
  • 寶寶愛罵人?不要再因此打罵孩子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他們會對語言變得敏感起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家的寶寶時不時的總能蹦出讓你想不到的詞彙,這說明他的語言在逐漸的豐富起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說話了。但是伴隨著寶寶逐漸豐富的語言還有的就是一些罵人的詞彙,你突然被寶寶罵了「妖女」「巫婆」「醜八怪」甚至更汙穢的詞彙時會是什麼反應?如果你大發雷霆或者突然變黑臉那就做錯了,如何對待寶寶罵人,也是你學會理解孩子的重要一課。
  • 為什麼孩子會說髒話?孩子背後心理暗示,我們要清楚
    突然我家琦想哭著跑到我面前說。「媽媽,我不想和茵茵玩了,她剛才罵人,說我笨蛋,讓我滾開。」在一旁的茵茵媽趕緊過來安慰琦想,並抱怨地說:「茵茵這孩子,她奶奶平時不好的罵人詞語,她全學會了,什麼「滾開」、「扯淡」、「笨蛋」說得特別流利。這些話從小女孩的嘴裡說出來怎麼都會讓人覺得缺乏教養,我經常不準她這樣說髒話。可是我越是禁止,孩子就說得越起勁。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 「臭媽媽,我打死你!」孩子說狠話、髒話該如何應對?
    首先,都說別跟孩子一般見識,孩子的狠話大部分真的是無心的,只是一種他用來表達憤怒的方式。但若是揪著關鍵詞不放,比如「你說說,你要怎麼殺我?」,就是你大人的不對了。其次,孩子說狠話當然有錯,所以我們得教育,可教育不是讓他立即道歉,而是應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延時冷處理,這才是解決「說狠話」的法寶。
  • 喜歡在被人評論區中爆髒話愛說詛咒的人都有什麼樣的心理?
    髒話歷古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可以說,自從人類發明了語言,髒話也就隨之而來,其實各個時期各種文化中的人也都清楚語言中的禁忌,一旦人們打破這些禁忌,就必然會遭受一些非議,然而,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為了情感的宣洩,抑或是為了其他種種原因,人們卻往往會打破這些禁忌。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這位律師父親教你如何應對孩子說髒話
    說髒話的現象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也並不少見。會遇到家長這樣和我說:孩子最近喜歡說髒話。又或是,某某孩子喜歡說髒話。也經常聽到孩子們來告狀:誰誰說髒話了。誰誰在罵人。至於對他人的孩子,更是避而遠之,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同他玩耍。像書中的斯庫特,因為憤怒而「出口成髒」。叔叔不知緣由而嚴厲制止,睿智的父親卻看清了這一點。這位父親的話不無道理,但是誠如古人言:「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在對待孩子說髒話這一行為,我們固然要客觀正視,也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 為什麼孩子說髒話時,最好別制止他?
    姥爺拿紙巾包好,把蟲子扔廁所裡,途中大概說了:把蟲子扔廁所,衝走它。兩歲多的小小費就把這句話記腦子裡了。現在,他站在門邊,一邊扒拉著門框,一邊啪嗒掉眼淚,嘴裡憤憤地喊著:「我要把爸爸扔到廁所裡,衝走!」話一出口,全家都有些驚愕,這麼個小不點,居然說起了這種怨毒的話?大概,他又急又氣,覺得說這樣的話能解氣。
  • 家有「髒話大王」,父母先別犯愁,3招幫他們快速糾正!
    但是,現如今,銘銘卻成為我們小區名副其實的「髒話大王」,很多原本一起玩的小朋友,現在也不怎麼跟他一起玩了,原因是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害怕銘銘給自己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為此,銘銘媽媽又著急又生氣,期間用了很多方法來幫助銘銘糾正。雖然每次銘銘口頭答應的都非常好,說自己以後再也不說髒話了,可是沒過多長時間,銘銘又開始髒話連篇。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發脾氣說狠話時,父母該怎麼辦?
    每個父母大抵都希望自己的愛能夠得到反饋,但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詞彙量日益豐富起來,這會兒讓爸媽心潮起伏的就不僅僅是那些"媽媽我愛你"的甜蜜話語了,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他們吐出的刻薄言辭給傷了心。當孩子說"我恨你"的時候,那是他在表達自己的情緒,發洩自己的憤怒,家長要妥善處理,讓問題得到解決,你的做法對孩子至關重要,影響很大。
  • 媽媽帶4歲兒子吸菸 你一口我一口,遇勸阻便髒話連篇!
    這畫面一下讓我想到了《湄公河行動》中被毒品洗腦的孩子,難道這孩子是她拐來的?但經過警察的調查,這確實是一對親母子,有血緣關係的那種……並且當地的街道、公安、城管、救助站等部門都曾關心過他們,並表示願意給予幫助,但這一家人始終不願接受救助。「乞討」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職業,遇到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給錢,但不要過分的批判,畢竟人家比咱們掙的多!
  • 8歲孩子髒話連篇,內心到底在想什麼?這樣做改掉孩子說髒話
    舅媽還有家裡的父母、長輩都為此糾正過小孫女很多次,但是每當再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小孫女還是習慣性的就會說」滾「,大家為此都很是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就又回到了跟剛開始一樣的問題上,孩子髒話連篇,父母該怎麼辦?
  • TMD,小學生也這麼說髒話?
    假使依或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   你是路怒一族,開車遇加塞、變道、闖紅燈,你習慣性的罵道,「傻X」,「mlgb」。有一天你可能會驚訝的發現,孩子也會突然說出一句,「傻X」,語氣強調與你一模一樣。   孩子的模仿力、吸收力很強,但他還尚未有辨別力,也許他只把它當做了一句憤怒時的語氣詞。   難怪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 小學生《髒話風波》火了,百字作文20個成語,老師看後開心一整天
    在大部分小學生的眼裡,一篇作文,成語用得越多,感覺越高大上,所以很多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為了將成語加到作文裡,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這不,就有一個五年級孩子寫的作文火了,自曝了班級裡的「髒話風波」,一篇百字作文裡約有二十個成語。
  • 孩子在外罵人說錯話,家長怎麼處理?這個媽媽5步法教科書般經典
    「你再這麼猖狂,我就揍你。」一個3歲多的小男孩在鄰居家,突然對4歲的小姐姐這樣說,讓兩家父母都大吃了一驚。原因是小男孩在找隔壁小姐姐玩時,小姐姐正在搭積木的緊要關頭,沒有精力顧上陪他玩。小男孩就釆取故意搗亂來吸引小姐姐的注意力,結果被積木正搭在興奮點的小姐姐批評了。
  • 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這6個方法解難題
    這篇作文的題目叫做《髒話風波》,講述的是小作者班級裡發生的一種不文明現象——講髒話的同學越來越多…… 為此,有一篇關於小學生說髒話的調查。調查表明,小學生愛說髒話竟然較為普遍,一般三年級會冒出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