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些地名的來歷

2020-09-25 魷魚飯

作為一個重慶崽兒,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重慶的一些地名來歷


李家沱:重慶在長江邊有回水的地方都稱為沱,在清朝年間有一對李家兄弟在此擺義度,方便行人過江,所以後面把此地稱為李家沱

魚洞:以前在此地的長江邊有一片巖石,巖石底部被江水侵蝕,形成斜洞,魚喜歡藏於其中,於是後人稱為漁洞

花溪鎮:以花溪河而得名



天堂堡:天堂堡是重慶巴南一個山間村莊的名字,聽老輩人傳說,原本這裡有一座碉堡,晚上總是燈火通明,當地人叫它「天燈堡」,後來傳來傳去,就成了這一片地域的地名,讀音也被傳成了「天堂堡」

彈子石:傳說大禹取得塗山氏,因治水三過家門,塗山氏於長邊上盼大禹歸,後在江邊誕下夏朝的第一個君主「啟」後,化身一塊石頭,「誕子石」由此而來

望龍門:傳說一條小龍來到此處,用自己的身子形成堤壩,把滔滔江水堵在外面,避免洪災的發生。每年八月十五時,小龍思念家鄉,抬頭仰望東方,期待龍門開啟,看到東海的親人。而正東方的長江對岸有兩塊礁石倒映在水中,正好像一座龍門,給了小龍思鄉的慰藉。小龍臥溝底的地方,從此得名:望龍門。而對岸,就是南岸的龍門浩

鴛鴦: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鴛鴦

兩路口:舊時此地為出重慶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

縉雲山:縉雲山如何得來,想必大家很難猜到了吧。縉雲山間雲霧繚繞,氣象萬千,雲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


十八梯:明朝時期這裡原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這口井裡的水。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們把這裡稱作「十八梯」

石橋鋪:很久以前在這裡有一座石頭做的橋和一間鋪子,所以叫石橋鋪

九龍坡:《巴縣誌》記載:境內王坪山巖上,鐫有九龍灘古蹟五個大字,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得名九龍灘。後設店鋪,名九龍鋪。一說因地處長江北岸呈斜坡地形,演化為九龍坡

鳳鳴山:早年名降虎廟、龍燈灣,據傳清末曾有鳳凰在此長鳴,遂稱鳳鳴山至今

佛圖關:佛圖關又名浮圖關,也是有千年歷史的老地名,「佛圖」和「浮圖」都源於楚語「於菟(音:烏塗)」,是老虎的意思,佛圖關就是於菟關,也就是虎關。佛圖關地處鵝嶺山嶺的脊梁上,懸崖絕壁,易守難攻,形似老虎把守,是其得名的地貌原因。當年巴人溯長江西進,到達重慶,便用與楚語相近的巴語「於菟」來命名佛圖關,是其得名的音韻原因



九宮廟:古代有「九宮八卦」之說,九宮廟其實原來並不叫九宮廟,叫九龜廟,九龜廟的來歷:相傳當地有懸崖上嵌有九石,形如欲行之龜,故名行龜山。清乾隆時期修真武殿鎮龜,因此便有了九龜廟。因這「龜」字畢竟含有貶意,作為地名著實不雅,因此清末時九龜廟就更名為了九宮廟

馬桑溪:相傳,馬桑溪的來歷是由當時古鎮栽滿了馬桑樹而得名,大渡口名字的由來也是因馬桑溪而得名:「馬桑溪的黃金時代,是從明清時期開始的。當年有個富人,看馬桑溪正好位於長江的一個大彎道上,水緩沙廣,為方便南岸過江的商賈和百姓,便在馬桑溪設立義渡,接送往來,分文不取。那時長江上沒有一座大橋,而馬桑溪義渡又位於進重慶,至貴州的重要位置,此渡一開,便成為重慶最大渡口。當時重慶共有十來個渡口,都沒有馬桑溪渡口規模大、人流多,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裡叫做『大渡口』

禮嘉: 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裡,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小龍坎:曾名小門坎,因背靠平頂山,山勢似龍,明末改成小龍坎

堆金村:昔年江北卵石堆下可淘沙金得名

雙碑:清光緒年間,此地有兩塊指路碑,得名雙碑

新橋:清代此地建橋竣工時,恰遇新娘花轎經過,故名

白馬凼:傳說該地曾有一大水凼,周圍皆稻田,夜靜時有白馬從水凼中出食稻苗,因此得名

井口: 此地處山溪入江處,明末建有鹽井,故名

楊家坪:清康熙年間,多楊姓居民在此坪上居住,故名。民國三十三年雖設萬年場,但民眾仍習慣稱楊家坪至今

灘子口:清光緒年間,此處是灘腦殼通往巴縣城山路必經路口,故名

黃桷坪:清乾隆年間,此地坪上有一大黃桷樹,行人常在此休息乘涼,故名



跳磴鎮:原是一條老街,臨街有一條小河,小河上無橋,為了過河先人便在小河上立了一些石磴,腿短的要跳一下才能邁過,因此跳磴河、跳磴便由此得名


PS:本文取材自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重慶那些有意思的地名 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重慶是一座奇特的城市,在山中建城,兩江匯流。除了地形奇特還有許多奇特的地名,作為重慶人,你知道我們重慶的這些有意思的路名來歷嗎?    渝北一碗水一說因地處長江北岸呈斜坡地形,演化為九龍坡;二說重慶談判時新華日報記者將九龍鋪機場誤報為九龍坡機場,反使得九龍坡逐漸流傳開來。    沙坪垻鳳鳴山
  • 不知道重慶這些地名來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重慶人
    為了帶小主們發現重慶更多好吃、好玩的,小新可謂是不遺餘力穿梭在重慶的大街小巷,早已熟悉了「8D魔都」重慶的道路,曾誇下海口:重慶的路你順便說,我都能給你指出來。然鵝,這周末帶一山西朋友「遊玩」坐輕軌時我就被打擊了「哎,你們重慶的地名真奇怪:有九公裡、八公裡、六公裡、五公裡、四公裡,怎麼沒有七公裡、三二一公裡?」「啊?額,那啥~~」「有小什字,怎麼沒有大什字?」
  • 重慶這些稀奇古怪地名的由來,第一個就讓你想不到……
    身為一個重慶人許多地方可能你都不知道由來比如伏牛溪是怎麼來的?天堂堡又是怎麼回事?當然,地名形成是有歷史原因的有的,則是......讓我們來梳理下這些有趣的地名跳磴鎮跳磴鎮原是一條老街,臨街有一條小河,小河上無橋,為了過河先人便在小河上立了一些石磴,腿短的要跳一下才能邁過,因此跳磴河、跳磴便由此得名。
  • 重慶記憶——重慶城裡的姓氏地名,你能數出來幾個?
    重慶城是座有三千年歷史的古城,城內街道地名繁多。 在歷史進程中,一些地名被廢棄,新地名出現,替代了舊地名。其中,重慶以姓氏為地名的特別多,大都在明清時期形成。他稱其中大部分也來源於湖廣填四川,比如肖家灣、楊家坪、冉家壩等等。重慶為什麼有這麼多以姓氏命名的地名?
  • 觀音揮手建座橋……這群重慶人用方言給你「擺」地名故事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地名傳說中觀音橋的故事——觀音揮手建座橋。」5月20日,一個名為「勘測之音」的微信公眾號引起了重慶市民的熱議,因為該公眾號用重慶方言講述了著名步行街觀音橋的來歷。值得一提的是,觀音橋已經是第16個方言地名故事了。為什麼要做方言地名故事?這些重慶地名故事是哪兒來的?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 【口碑top10】武漢一些有趣的地名來歷
    現在很多武漢的年輕人都不清楚武漢地名裡頭的歷史故事,文化淵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它們的來歷和文化。讓我們更加了解武漢,熱愛武漢!1.江城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 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
  • 重慶地名鍾愛「三」 一張地圖揭秘地名「傳奇身世」
    今(29)日,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聯合重慶地理地圖書店共同推出《重慶地名文化地圖(數字篇)》,在全市街鎮鄉地名中,除了出鏡率最高的「三」之外,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地名軼事?快來看看吧!  據市地理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對重慶的「數字」鎮街鄉地名進行梳理後發現,全市共有47個鎮街鄉是以從一到十這10個漢字數字中的某個開頭,總數佔到鎮街鄉總數的1/20,「這也說明了重慶人對數字地名的鐘愛,在鎮街鄉地名以下村社甚至更小的地名中,數字地名數量更為龐大,像一碗水這種地名甚至能夠數以千計。」
  • 重慶地名知多少:主城有「五嶽」,方向地名愛「撒謊」……
    地名隨處可見,它們無時無刻不發揮著地理標識等方位作用。但同時,有些地名有美麗的傳說,有濃濃的鄉愁。重慶到底有多少地名?1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重慶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率先通過國家驗收。
  •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事實上,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正如俗語,所說:仙桃不產桃,棗莊不產棗,而是和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有密切的聯繫。沔陽古城我們當然知道,天上也沒有什麼仙女,更沒有又香又甜的仙桃,這種神話傳說,據筆者的經驗來看,這只是近些年一些文人雅士為了給仙桃的地名來歷多一份神奇或文化色彩的附會
  • 高村各古地名的來歷
    《高村各古地名的來歷》 作者:楊增彥 河北省武安市高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據傳建村大約在隋唐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根據各塊地的地貌、特性、所有權等,對各個地塊取了不同的名字,歷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至今仍在沿用。
  • 除了軌道穿樓 重慶還有 「 地名動物園 」
    在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看來,這些動物地名都是重慶人「形象思維」的產物:例如,白象街因位於望龍門和太平門之間,兩門之間有一巨石很像大象,而且石頭白淨,所以有了白象街之名;牛角沱因嘉陵江形成的回水沱像一個牛角而得名;虎頭巖因一處懸巖像個虎頭得名
  • 重慶地名有20個「三」開頭
    地名是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重慶的地名也具有自己的地域特徵。昨日,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了《重慶市地名文化地圖》,地圖顯示全市共有47個鎮街鄉是以從一到十10個漢字數字中的某個開頭,佔到鎮街鄉總數的1/20,而在鎮街鄉地名以下村社甚至更小的地名中,數字地名數量更為龐大,像「一碗水」這種地名甚至能夠數以千計。
  • 重慶植物地名黃桷樹最普遍
    06-03 15:20:19 來源:慢新聞-重慶晚報 重慶動物地名種類較多,合起來能開個「動物園」。那麼植物地名呢?如果說用動物來命名地名有些牽強附會,那麼用植物來命名地名則要「靠譜」得多。
  • 重慶地名和背後故事知多少? 它來了!
    老的地名承載著歷史和記憶,新的地名又體現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地名背後故事多。今(24)日,《重慶市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編纂工作動員及培訓舉行,這標誌著重慶市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編纂工作全面啟動。這也是重慶直轄後,首次對重慶地名進行全方位的整理、輯錄和繪製工作。
  • 「青春」「千秋」……重慶地名裡的春夏秋冬
    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重慶地名文化地圖之四季篇,快來看看重慶地名裡的春夏秋冬。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季節更替是大自然的神奇法則,重慶的地名裡也蘊含著人們對四季輪迴的獨特情感。
  • 重慶掌故 | 重慶這些動物地名 夠開個動物園了
    慢新聞-重慶晚報消息,貓兒石以江崖上屹立的一大一小形如貓立俯視嘉陵江的兩塊石頭而得名重慶的地名花樣百出,其中又以動物地名獨具特色。呆萌可愛的「貓兒石」,霸氣外露的「龍門浩」,都給重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