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的「三視圖」,如何拼成立體的「富春山居圖」?

2020-12-08 騰訊網

【小編說】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又到年終歲末時,上觀區情頻道的「品區·年度詞」系列又和大家見面了。這一年,上海16個區緊抓機遇、努力突破,在各自的跑道上奮發前行。16個區風格不一、特色各異,我們的記者綜觀各區一年來的發展,給他們送上了這些「年度詞」——

我們今年送給青浦的年度詞,是「三視圖」。這是一個工程設計領域的詞,意指要通過平面圖來表示一個立體工件,需要三張不同視角的平面圖:正視、俯視和側視。乍一看,這個詞和水韻悠悠的青浦好像不只沒關係,甚至還有些「割裂」?別急著關閉頁面,聽我把龍門陣擺完,你也許會有新的想法。

製圖:邵競

先從最近的一件事講起。12月7日和8日,環義大利自行車賽旗下賽事「環意Ride Like A Pro」在中國舉行,這項世界著名的自行車賽事品牌,首次走出義大利就「騎」到了上海青浦。那些著名騎手們穿行在澱山湖畔、朱家角的小橋流水間,車手及觀眾在賽事過程中飽覽江南水鄉青浦的美景,美滋滋。要我說,這哪是「Like A Pro」,簡直就是「Like A Boss」!

這個賽事是一個縮影,剖析清楚了它,也就讀懂了今年的青浦。賽事集合了三種視角:國際視角,因其是國外著名賽事;國家視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火如荼,賽事中多賽段就在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裡;本地視角,青浦的水韻、古韻在賽事中完美彰顯,江南水鄉的開朗自信、落落大方,給選手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家角

一個賽事如此,青浦全區一年的發展也如此。這幾年,青浦通過跨越式發展,走得有些「快」,青浦早已不是人們遙遠印象中的「吳下阿蒙」。不過,青浦的發展不是單向度的「紙片人」,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從三種視角去看,也許才能看到立體的青浦。

第一種,是國際視角。網紅歌曲裡唱,「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卻是「6+365」、永遠不會打烊的,今年第二屆進博會剛圓滿落幕,國家會展中心裡的電子計時牌就已經把第三屆進博會的倒計時安排上了。通過進博會的帶動和溢出,青浦已經不是「郊區咖」,也不只是「上海咖」、「全國咖」,而是「國際咖」了。

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來了7000多位境外採購商,以711.3億美元的意向成交額收官……這是第二屆進博會交出的「成績單」。作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地」,青浦交易分團累計提交意向訂單在全市排名靠前,位列第二。為了謀劃好「6+365」永不落幕的進博大戲,青浦也主動抓住機遇,做了不少事。6月,青浦區發布了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這份指標體系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板塊,詳細設置各項指標。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其根本在於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說白了,指標體系是一種支撐和手段,顯示的是青浦對於承接放大進博「溢出效應」的雄心。

國家會展中心

另外,就在這個月初,青浦綜合保稅區揭牌儀式舉行,綜合保稅區這一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正式落地青浦。這對於讓「展品」變「商品」,是極大的利好:「6天」展會上的保稅進口商品以往只能展示不能成交,如今青浦通過綜保區保稅倉功能延伸,讓綠地全球貿易港進口商品實現直銷,可在海關監管下直接把進口商品銷售給全球消費者。「國際咖」,名不虛傳。

第二種,是國家視角。說到這裡,你也許在屏幕對面露出了會心一笑,因為你一定懂我要說什麼——長三角一體化。作為一個全年都在關注這件大事的記者,我確實見證了這項國家戰略是如何在青浦、吳江、嘉善尤其是青西地區落實、落細的,全過程如同澱山湖拍向彩虹橋的波浪,綿而不絕、穩而不斷。

澱山湖

年頭,位於金澤西岑的華為青浦研發基地順利完成土地摘牌,夏天前期土方圍牆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明年,華為基地就可正式開工。華為可說是產業項目中的李佳琦,「帶貨能力」是一等一的強,目前已經有不少軟體信息產業鏈上下遊的項目落戶青浦或正在洽談中,高品質的醫院、學校、人才公寓等也相繼在青西地區、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落子,示範區的交通互聯互通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已有5條區域公交線路在青浦、吳江、嘉善之間開通。「投資示範區就是投資未來」,青浦區領導說的這句話,真是一點沒錯。

有了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為了保障服務這些建設工程、產業項目以及企業和個人辦事,青浦的政務服務今年也以「示範區」為尺度,進行了多次升級:3月底,青浦區市場監管局頒發全區首張「長三角一體化」跨區域通辦的營業執照;5月底,青浦辦理了首單長三角跨省個人「一網通辦」便民事項;7月初,青浦嘉善兩地市場監管部門經實現跨區域「證照聯辦」;9月初,青浦區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能級再提升,首次啟用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專用章的電子印章……

如果說,項目建設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肌肉」,那麼制度建設就是發展的「骨骼」和「血液」。再強大的肌肉都需要骨骼去支撐、需要血液運送養分,骨架是否結實、供血是否通暢快速,才是決定一個有機體「戰鬥力」的最關鍵因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固然需要項目落地,更需要的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制度改革創新。青浦一年來的先行探索,正是著眼於此。

青西郊野公園池杉林

第三種,是本地視角。儘管有了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兩件大事的加持,但青浦的「內秀」,卻一以貫之。

城市建設方面,近來青浦打造環城水系公園,圍繞城區陸續建成21公裡環城水系、建設多個主題公園。隨著這些公園、親水平臺陸續向市民開放,上善廣場、水城門等迅速成為網紅景點,環城水系公園已成為供市民遊客休憩的公共空間。

鄉村振興方面,金澤蓮湖村是上海唯一一個「長在公園裡的村莊」,依託青西郊野公園的生態基礎,村內河湖縱橫,宅院林立,民風樸素,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歷經3年創建,朱家角張馬村已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個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的小村莊成了上海又一處世外桃源……青浦,美得讓人發出歌裡唱的那種感慨:「就像是失去神經,我感覺不到呼吸。」

金澤鎮普濟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三種視角下,看到的青浦之美各不相同,但其實,三種視角是同一種視角,指向同一個詞:上海之門。無論是用國際視野、國家視野還是本地視野去看,青浦都正在用開放的胸懷、包容的氣度,去笑迎八方客,打造更名副其實、更有品質有內涵的上海之門。

所謂三視圖,正視、俯視和側視這三種視角,其實是基於三維坐標系的X、Y、Z軸建立。要想完全看懂青浦,恐怕還要再加一個第四維度:時間。一切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一切努力都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也好,長三角一體化的「化學反應」也罷,都需要放在一個更大、更長的時間尺度裡去檢驗。小說《三體》中有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這同樣適用於地區發展——一切不可操之過急,過程的美麗、人們的獲得感,有時比單純的結果更加重要。

最近一個詞很流行,叫「初心」。到底什麼是初心?電影《獅子王》裡有句臺詞說得很棒:「Remember who you are」(記住你是誰)。誠然,青浦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青浦,但換一種視角,青浦依然還是原來的青浦——生態綠色、古韻悠遠、水鄉風情,這些都將為青浦未來的發展提供意想不到的助益。青浦的「三視圖」,最終也將變成價值連城的富春山居圖。

相關焦點

  • 青浦的「三視圖」,如何拼成立體的「富春山居圖」
    今年送給青浦的年度詞,是「三視圖」。乍一看,這個詞和水韻悠悠的青浦好像不只沒關係,甚至還有些「割裂」?別急著關閉頁面,聽小編把龍門陣擺完,你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先從最近的一件事講起。12月7日和8日,環義大利自行車賽旗下賽事「環意Ride Like A Pro」在中國舉行,這項世界著名的自行車賽事品牌,首次走出義大利就「騎」到了上海青浦。
  • 青浦的「三視圖」如何拼成立體的「富春山居圖」?
    16個區風格不一、特色各異,我們的記者綜觀各區一年來的發展,給他們送上了這些「年度詞」——  我們今年送給青浦的年度詞,是「三視圖」。這是一個工程設計領域的詞,意指要通過平面圖來表示一個立體工件,需要三張不同視角的平面圖:正視、俯視和側視。乍一看,這個詞和水韻悠悠的青浦好像不只沒關係,甚至還有些「割裂」?別急著關閉頁面,聽我把龍門陣擺完,你也許會有新的想法。
  • 真假難辨的《富春山居圖》
    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水閣清幽圖》《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等。慘遭劫難:《富春山居圖》完成後,黃公望將此圖送給全真教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由沈周所藏,萬曆24年被董其昌所得並於卷後添加長跋。期間凡見此畫者如鄒之麟、惲南田、王時敏、周天球等均於畫上題跋,這就更使得《富春山居圖》成為稀世珍寶。
  • 富春山居圖
    雖黃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陽市境內,但畫卷內容對比寬敞平坦的"富陽江"和山峰峻奇峽谷雄偉的"桐廬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72歲時為無用師[1]所繪,用三、四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 《富春山居圖》的流傳及真偽問題
    《富春山居圖》是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巔峰。此畫流傳於世的有兩卷,即《無用師卷》和《子明隱君卷》。《無用師卷》的流傳過程,據吳其貞《書畫記》載,此卷明代嘗歸宜興吳之矩,之矩子吳問卿很喜歡它,清順治初年,吳問卿臨死前欲將平生所愛的唐代智永《千字文》和這幅《富春山居圖》焚燒殉葬。
  • 《富春山居圖》的三次劫難
    錢塘江自浙江桐廬至蕭山聞堰一段,古稱富春江。富春江景色迷人,令歷代的文人墨客留戀陶醉,他們在這兒留下了無數的好詩名畫,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描繪富春江一帶初秋景色的《富春山居圖》便是其中有名的一幅。為了熟記自然風景,他常年背著一個皮口袋在虞山、三泖、富春江一帶寫生,遇見好景便隨時摹記。他的山水畫被後人評為「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的山水畫創作。黃公望的存世作品有《天池石壁》《九峰雪霽圖》和《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經過3年的努力才完成的不朽名作,他完成這幅長636.9釐米、寬33釐米的巨幅長卷時,已經是一個81歲的白頭老翁了。
  • 《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應該驕傲地寫一寫
    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出品的話劇《[富春山居圖]傳奇》今夜在滬首演。今夜,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出品的原創話劇《[富春山居圖]傳奇》在周信芳戲劇空間拉開帷幕。這是一段跨越600餘年的書寫,從元代到明清而至民國,《富春山居圖》輾轉於世,驚險重重。「有如此波瀾壯闊的藝術與精神素材,我們的舞臺怎會貧瘠。」導演李伯男說,「這樣的中國故事,應該驕傲地寫一寫。」
  • 《富春山居圖》的傳奇經歷
    #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式於臺北故宮晶華三樓宴會廳舉行,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分隔300多年後再相逢。
  • 富春山居圖——名畫名家
    這樣一幅千古傑作,是怎麼被一分為二的呢原來清順治年間,宜興收藏家吳洪裕得到了《富春山居圖》,珍愛至極。但凡畫痴,總有異於常人之處。這位吳老爺子在將死之際,對《富春山居圖》念念不忘,於是家人取出畫展開在他面前。他看了半晌,嘴裡居然吐出一個字:「燒」。
  • 富春山居圖賞析
    《富春山居圖》畫面上山巒起伏,平崗連綿,層次豐富,神採煥然,生動展示了富春江一帶林密蜿蜒,翠微杳靄的優美風光。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致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底裡讚嘆作者認識生活,把握對象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黃公望畫山喜用披麻皴法兼用解索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
  • 電影《富春山居圖》即將上映 小編為您揭秘國寶《富春山居圖》創作...
    電影《富春山居圖》即將上映 小編為您揭秘國寶《富春山居圖》創作地美景由劉德華、佟大為、張靜初、林志玲、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富春山居圖》由北京派格太合泛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孫健君親自導演。電影斥巨資,聯合兩岸三地演員,攜手好萊塢精英製作團隊共同打造的3D國際動作巨製。
  • 《富春山居圖》顛沛流離的一生
    《富春山居圖》從構思、動筆到最終的繪製完成大約用了七年時間。《富春山居圖》完成後,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全真教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它便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在繪畫未完成之時,無用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便早早讓黃公望在上邊題款。但是這副名畫仍未擺脫一生多舛的命運。明代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書畫家沈周手中。
  • 電影《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杜拜1月11日專電】(記者李志暉)中國電影《富春山居圖》於12日開始在阿聯杜拜取景拍攝,劉德華、林志玲、張靜初等著名影星將在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七星級帆船酒店、棕櫚島等杜拜地標性建築施展演技,為觀眾獻上時尚動作大片。電影《富春山居圖》由孫健君和好萊塢導演鮑勃·布朗執導,製作成本達1億元人民幣。
  • 《富春山居圖》傳奇再現
    《富春山居圖》完成後,黃公望自覺年事已高,恐不久於人世,便將此畫送給摯友無用上人。4年後,黃公望去世,而《富春山居圖》則在無用上人忐忑不安的收藏中開始了漫長而富有傳奇的歷程。  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流轉到大畫家沈周手裡。沈周愛不釋手,並潛心臨摹。時間一長,他竟感到有所缺憾:畫上沒有名人題跋。於是,他就把此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
  • 天機·富春山居圖
    國讎家恨,糾纏百轉,一切都隨《富春山居圖》的起伏命運,迎來奇幻的結局……26一籌莫展溫州江心嶼。由英國駐溫州領事館舊址改建而成的會所中杯盤狼藉,鬍子邋遢、一臉頹廢的肖錦漢拿起一瓶酒,仰脖牛飲。胡林楠看著自己面前兩隻眼睛被酒精和激憤燒至通紅的肖錦漢,特別想一走了之。
  • 《富春山居圖》何時才合璧?
    《富春山居圖》的特種郵票首發儀式正在此地舉行,分隔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在郵票上「完璧合展」。那一天,一個場景給《寧波日報》記者南華留下深刻印象——專程從杭州趕來的臺胞金姓老人,在《富春山居圖》紀念封上,畢恭畢敬地抄上了一首詩人余光中的著名詩歌《鄉愁》。
  • 《富春山居圖》曾讓乾隆打眼蒙羞
    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這是《富春山居圖》...
  • 八旬翁成就《富春山居圖》乾隆把真跡當贗品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被裝裱後則定名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最強蝸牛富春山居圖怎麼獲得 富春山居圖獲得方法介紹
    最強蝸牛富春山居圖怎麼樣,屬性信息一覽。富春山居圖是最強蝸牛手遊中紫色AA級藝術類的貴重品,那麼它的加成屬性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帶來最強蝸牛富春山居圖的信息介紹。
  • 志玲姐姐一直尋找的《富春山居圖》究竟在哪裡?
    而在現實生活中《富春山居圖》的情況也是如此。富春山居圖由作者黃公望前後花費4年的時間創作完成,但不幸的是黃公望在創作完《富春山居圖》之後不久便離開人世,富春山居圖就開始了漂泊的生活,直到清朝被吳洪裕收藏,吳洪裕愛畫如命,出門都不忘帶上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