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簾淡月尋新跡,兩袖濃芳覓舊歡。疏影橫窗飄韻雅,暗香穿戶帶清寒。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安然著寂寥與孤獨的清雅和淨素。此刻,除了擁萬千意境於心中蟄伏,仿佛,任何矯情的言語都是多餘之物。看皚皚白雪之中,一樹寒梅靜靜的綻放。多愁善感的心,又蕩起不盡幽思。文字裡並沒有江湖,縱放舟天涯,又怎可尋得歸路?紅塵夢事,風流成萬古。縱繁華傾盡,不過是一場浮屠。人生歲月久沉浮,糾纏終被塵網縛。身在塵俗,唯心自渡。——皛玊題記
《七律·詠梅》(平水韻上平十灰)
一夜東風秀蕊開,倩姿疏影暗香來。
馥痕幾點胭脂瘦,嬌靨三分美韻裁。
脈脈含情邀月晚,幽幽思緒待君猜。
深深淺淺藏春意,笑看紅塵舞玉埃。
《七律·詠梅》(平水韻上平五微)
日暮時分瑞雪菲,朔風凜凜失青薇。
空山鳥鵲啼聲斷,榭水漣漪映晚輝。
籬畔紅梅馨綻放,樓前清客淚紛飛。
欲生擷取瓊枝意,又怕來年花不肥。
《七律·詠梅》(平水韻上平十一真 孤雁格)
荒山野嶺自繽紛,君子頭名美譽醇。
月下牽魂香韻嫋,花前攝魄醉佳人。
瘦枝疏影騷人詠,淡雅清姿墨客陳。
猶喜東風吹大地,花明柳葉又新春。
《七律·詠梅》(平水韻上平十四寒)
北風蕭瑟夜闌珊,數點紅梅入夢殘。
疏影橫窗飄韻雅,暗香穿戶帶清寒。
一簾淡月尋新跡,兩袖濃芳覓舊歡。
忘卻更深宵漏盡,小詩寫就意難完。
《七律·吟梅》(平水韻上平四支)
寂寂紅梅驛外欹,冰魂嫋嫋綻芳枝。
遠眸疏影渾如畫,近嗅馨香四處馳。
錦字千行吟不盡,素箋一頁賦成詩。
待期春暖花開後,蝶舞蜂飛意快時。
《七律·吟梅》(平水韻上平一東)
梅馨點點傲西風,疏影斜橫小榭東。
陌野寒霜籠大地,天街冷月照瑤宮。
嬌花朵朵三春晚,香韻悠悠一樹紅。
忘卻他鄉煙雨渺,書齋提筆賦詩匆。
《七律·吟梅》(平水韻下平六麻)
夜色疏窗月影斜,斷橋碧水照梅花。
三分嬌媚桃裁出,數點香腮映月華。
小巧玲瓏清眼目,暗香撲鼻惹人嗟。
一枝獨秀凌風雨,笑看東風吹萬家。
詩詞小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以詠物藉以寄意寓情,自古以來就是詩人詞家筆下的一大亮點。清代著名詩人李重華說:「詠物詩有兩法:一是將自身放頓在裡面;一是將自身站立在旁邊。」其實再詳細些,詠物詩大致分三種。
第一種是大多採賦體,圖狀繪貌,再現形象。通過著重表現物的外在形式、著重表現物的內在精神,以及形神結合、兼具以上兩者之長的寫法,也是直寫物象類詠物詩最理想的寫法。第二種是雖仍要圖貌寫象,表現物的神態,但主要目的已不在於物事本身,而是要託物寓意。所謂「意」,或言志,或抒情,或議論,或說理,是詩人要通過物而表達的主觀情意。第三種是指通過寫物來議論、說理,或借物議政,或以物喻理,或由物詠史。
詠物詩常用的手法,大約有對比、反襯、用典、象徵、比喻、擬人等。另外寫詠物詩時,在詩裡儘量避免出現題目中的字詩的內容的字,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避題。」詠物,重在度的把握,直白言物,則意薄,情語太多,則無根。景語活用才為根本。關於詠物詩的寫作,歡迎朋友們交流互動,共同探討。
似是而非,虛空有路。胸有溝壑萬千,覺來,卻空無一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簷角的晨鐘,依舊呼喚著暮鼓。不離不棄,不棄不離。是否,便可尋得詩意裡的自在歸途?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一方淨土。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為愛尚古典文學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