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王荷波》振聾發聵 背離人民我們的事業將被毀掉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話劇《王荷波》演出現場 記者郭良朔 攝記者王娟 通訊員蔣豔麗

  一方小小的舞臺,裝不下王荷波厚重的一生。大型原創話劇《王荷波》截取了王荷波革命生涯中的幾個片段,再現了這位黨的監察紀檢工作奠基人從一名普通鉗工歷練成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生命歷程。

  罷工、起義、被捕,導演傅勇凡獨具匠心地將大革命的腥風血雨用王荷波和母親、妻子跨越時空的對話串聯起來,用無數動人的細節帶著觀眾穿越時代的風雲,認識到了王荷波作為革命者有血有肉的家國情懷。鬥爭中,他不僅時刻保持著對敵人的警惕,也堅決退回工友的饋贈,推掉了商人提供的豪宅;在和母親的對話中,他吟誦著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深愛妻兒,一雙布鞋和一句愧疚的留言,都體現著他對家人的牽掛和深情。

  《王荷波》編劇、著名劇作家趙瑞泰多年來一直專注於近代史紅色題材的創作。他的創作一向主張「為了明天寫昨天」,因此劇中不少場景也和當下反腐的社會現實有著呼應和共鳴。劇中王荷波收到工友們所贈牌匾時感嘆:「一個人、一個政黨,只有品重,才能成為真正的柱石!」他勸誡季平海不要被權力和豪宅迷惑時說:「我們時刻都要記住,如果有一天我們不與人民同甘共苦了,那我們必將背離人民,我們的事業也將在迷茫中被毀掉啊!」走上刑場的最後一刻,王荷波面向未來發出最後的告誡:「將來,如果你們過上了我們所追尋的好日子,請珍惜啊!請珍惜!」這些呼聲振聾發聵,一次又一次衝擊著觀眾們的心,終場的歌聲響起時,熱烈的掌聲也隨之響成一片。

  《王荷波》打動全場觀眾

  「理想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話劇《王荷波》首演過程中,觀眾們多次被劇情打動,甚至感動落淚……

  王荷波的故事發生在革命戰爭時期,一些黨員幹部看完話劇後思考:在和平年代,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他們認為,無論什麼年代,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都不能丟。

  「理想信念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市紀委派駐市委統戰部紀檢組組長李濤從王荷波身上受到的最大教育和鼓舞,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王荷波對妻子說的話,實際上也是對同志們說的。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理想信念都是我們的精神支柱,黨和人民的事業重於山,這是始終要堅持的,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環境,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政治本色都必須傳承和發揚」。

  話劇第一幕講的是王荷波帶領工人罷工,新洲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徐安剛看完這一幕就感到非常震撼,「他為了信仰不惜犧牲一切,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在生活過好了,時代在發展,但初心不能忘」。

  「廉潔自律,做忠誠乾淨擔當的黨員」

  昨晚的話劇讓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原館長、黨史專家趙曉琳多次感動流淚。她說,王荷波領導工人鬥爭,工人們真心擁護愛戴他,為他送「品重柱石」的牌匾等細節,在歷史上都是真實的。

  讓趙曉琳最感動也是最受教育的,是王荷波對黨的忠誠,「他作為黨的領導人,生活非常節儉,以身作則、廉潔自律,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所以他的威望很高,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他就是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共產黨員」。

  「共產黨員要有『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年輕黨員張思穎是一家文藝院團的人事幹部,她說:「王荷波有家有孩子,但為了革命事業根本顧不了家,4年都見不到妻兒,雖然他很自責,但為了革命,任何事情都可以拋下。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對我們今天的共產黨員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記者黃徵 通訊員陳釩 張圓)

  王荷波侄子王更生:

  大伯父家訓「嚴」字當頭

  「大伯父犧牲前,獄中給家人留下的唯一囑託,就是請求黨組織對子女加強革命教育。」昨日,專程從福州來漢參加話劇《王荷波》首演活動的王更生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大伯父王荷波留下的家訓,「嚴」字當頭。

  王荷波早年當過水手、工匠,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9歲的王更生介紹,1927年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失敗後,大伯父從上海來到武漢,參加中共五大會議,當選為我黨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

  「他之所以能擔任這個職務,在於他嚴於律己,公私分明,從不亂花大夥一分錢。」王更生回憶,家裡人曾講過一個故事:王荷波有一次過生日,工友們送他一塊紅綢,題上「品重柱石」4個大字,敲鑼打鼓在街上環遊一周。

  在王荷波引導下,他的4個弟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大伯父的廉正思想,對我父親的影響尤其深遠。」王更生說,退伍時他本想到父親單位弄一份攝影工作,沒想到父親一口拒絕,他最後到工廠當了一名工人,直至退休。(記者蔣太旭)

來源: 長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江北新區徵集傳承王荷波精神詩詞歌賦
    2019-09-01 09:5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江北新區紀工委、南京揚子國資投資集團聯合啟動發布「清心末利」杯傳承王荷波精神詩詞歌賦全國徵集活動,弘揚王荷波「品重柱石」精神,展現黨員幹部在新時代奮力拼搏的新面貌、
  • 中國話劇協會在漢主持召開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專家座談會
    到《王荷波》,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在全國話劇院團中樹起了一面紅色戲劇的旗幟,今天又產生了這樣一臺正能量的可以載入中國話劇史的《逆行》,祝賀武漢人藝。感謝各位專家的為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各位專家的肯定進一步給我們堅定了力量,我們主創團隊將進一步研究和消化,把真實的力量和藝術表達結合好,爭取到北京去演出,爭取讓該劇能夠走得更遠。
  • 謳歌英雄城市,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9月10號首演
    2020年,在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成功創作了原創話劇《戰「疫」英雄》。之後,劇院再次集聚力量,在抗疫精神的激勵下,創作了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謳歌英雄的城市和人民。9月10號晚,該劇將在中南劇場大劇場首演。
  • 【理上網來·熱點解析】習總書記告誡堅決剎住經濟數據造假振聾發聵
    核心觀點:經濟數據造假與黨的思想路線相背離,損害人民利益,揮霍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認同,要堅決剎住,更要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願造假的制度機制。  習總書記3月7日到遼寧人大代表團參加座談時告誡,經濟數據造假,不僅影響我們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嚴重敗壞黨的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敗壞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剎住!習總書記告誡堅決剎住經濟數據造假振聾發聵,經濟數據造假、隱瞞實情等腐敗,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 讓新型戰機翱翔九霄 看話劇《蒼穹之上》
    這句振聾發聵的壯語出自四川人藝創排的展現我國航空事業跨越式發展的話劇《蒼穹之上》。   前年,一部川語《茶館》讓四川人藝聲名鵲起,近日,這部帶著巴蜀文化特質、向祖國敬禮的《蒼穹之上》,為2019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春季單元揭幕。北京青年報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臺》於演出首演當晚走進首都劇場,直擊砥礪前行的鯤鵬精神背後藝術家們同樣氣勢磅礴的創作故事。
  •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必須大力整治並堅決克服。本期圓桌對話我們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社部副主任倪德剛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金民卿教授,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副院長趙耀宏教授3位專家學者圍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行探討交流。 1.
  • 寧夏人民劇院引進多部精彩話劇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李尚)近日,記者從寧夏人民劇院獲悉,寧夏人民劇院第三屆「一帶一路寧夏情」系列演出按照「2019~2020年高雅藝術精品劇目引進項目」計劃,本月將上演《鬱達夫·天真之筆》《秋水山莊》《志摩有約》等多臺精彩話劇,並推出惠民及折扣票價。
  • 《威尼斯商人》將開演 回歸話劇本體
    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排演的《威尼斯商人》上周末在十三號劇院開演。在已經30年沒有演過莎士比亞戲劇的廣州舞臺上,該劇受到了話劇迷的熱捧。看完該劇,不少話劇迷表示:「《威尼斯商人》回歸了話劇的本體,讓我們看到了原汁原味的莎翁戲劇。」而該劇導演王筱頔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此次排演的《威尼斯商人》很接近歐洲戲劇的特點。
  • 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話劇事業一定能 重新走上高峰
    1952年,演劇二隊和中央戲劇學院的話劇團合併,成為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藍天野是建院之初的元老之一。1958年話劇《茶館》選中藍天野演秦二爺。排戲前,導演焦菊隱帶領演員下去體驗生活,並且要每個演員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編一個體現人物性格的生活片段。
  • 話劇《蘭州味道》與您相約人民劇院
    話劇《蘭州味道》與您相約人民劇院每日甘肅網9月15日訊(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平麗豔)從9月12日起,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臺劇創作資助項目——話劇《蘭州味道》(原名《金城印象》),在人民劇院金秋演出季和廣大觀眾見面。
  • 《人民的名義》話劇導演王曉鷹: 權力批判同時反思人性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播前,話劇版《人民的名義》曾作為第三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參演劇目於3月8日亮相北京保利劇院。編劇依然由原作者周梅森擔綱,導演則請到了國家話劇院副院長、著名話劇導演王曉鷹。23日,來渝為第二期重慶中青年戲劇編導研修班講課的王曉鷹接受重慶晨報記者採訪,分享了對該劇的創作思考。
  • 荷風香萬裡,波光照千秋——參觀南京王荷波紀念館有感
    荷風香萬裡,波光照千秋——參觀南京王荷波紀念館有感 作者:吳秀海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4-30 長夜路漫漫,水手勞工苦。五四風雷急,鋪鎮點薪火。維護眾工友,廉品重柱石。
  • 有聲│王餘昌新作:永不褪色的忠誠,聲驚雷,振聾發聵!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這是王餘昌老師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瀋陽市紀律檢查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主題晚會」上的朗誦。主旋律,正能量,好題材,好故事。既真實感人,又振聾發聵,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簡直是大型朗誦會必備呀!無疑又將被廣為傳誦。
  • 澳門實驗話劇《莊周蝴蝶夢》亮相人民大學
    4月15日晚,實驗話劇《莊周蝴蝶夢》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出贏得了滿堂彩,這場話劇由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新聞社策劃並承辦,是完全由澳門當地導演、編劇創作並由澳門青年藝術工作者演出的話劇首次走進知名高校,演出和交流促成了兩地青年面對面的交流,也為兩地青年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了行動註解。
  • 話劇《人民至上》11月4日首演 重現抗疫英雄的生命堅守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抗疫題材原創話劇《人民至上》於11月4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首演。該劇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故事背景,從醫生、護士、患者、記者、志願者等各個角度,展示疫情背後的生命之光,唱響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讚歌。
  • 大學生話劇關注歷史
    三部話劇表演難度大 遼寧大學藝術學院在本屆默然話劇節展演的話劇《商鞅》《生死場》《角兒》都是歷史題材作品。開幕式上演的話劇《商鞅》,描寫了戰國時期政治改革家商鞅的生平故事。《商鞅》的成功演出,離不開師生們的努力。該劇指導老師蘆明在接受採訪時說:「《商鞅》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扛鼎之作,是一部難度很高的作品,場面之大、人物之多,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 話劇《喊水村移民紀事》 16日在蘭州人民劇院演出
    原標題:話劇《喊水村移民紀事》 16日在人民劇院演出  中國甘肅網3月15日訊 據西部商報報導 (記者王潔)3月16日,寧夏話劇院創排的話劇《喊水村移民紀事》將在蘭州人民劇院演出,這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扶貧主題話劇三部曲走進蘭州的第二部話劇演出
  • 全國政協委員王渝生:坦陳己見振聾發聵
    醫藥衛生事業的嚴重滯後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淡忘了醫藥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忽略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我國政府向世界宣布的「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承諾沒有兌現。且不說發達國家用於醫藥衛生開支均佔GDP的10%以上,就連巴西也為7.9%、印度為6.1%、尚比亞為5.8%,而中國只為2.7%。
  • 「蘇伊情深」 新疆伊犁音樂話劇《春風》南京首演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我們首場演出選擇在南京,是為了感謝江蘇人民一直以來對新疆的支持。10批援疆幹部,一次就是3年,這麼多年的援疆事業,讓伊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疆伊犁州歌舞劇院副院長周雄彪在採訪中流露出對江蘇人民的深厚感情,他說:「江蘇人民舍小家顧大家,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確確實實為我們當地的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