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曲黃河、靜美惠濟——第三屆大河詩會在惠濟區舉行
九曲黃河、靜美惠濟——第三屆大河詩會在惠濟區舉行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張超 文/圖黃河岸邊、大河之南,滋養我們的是那九曲黃河,還有那萬世流芳、歲月山河的詩篇。7月24日上午,由惠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中國詩書畫河南省研究會、 河南省詩歌學會、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聯合承辦的「九曲黃河、靜美惠濟 中國河南第三屆大河詩會」在惠濟區拉開帷幕。
-
九曲黃河,靜美惠濟——第三屆大河詩會在惠濟區舉行
7月24日上午,由惠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中國詩書畫河南省研究會、 河南省詩歌學會、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聯合承辦的「九曲黃河,靜美惠濟,中國河南第三屆大河詩會」在惠濟區拉開帷幕。 本屆大河詩會以黃河為主線
-
依託黃河文化 緊扣「北靜」定位 鄭州市惠濟區開啟夜經濟系列活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建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6月30日晚,「惠生活·共美好」鄭州市惠濟區黃河文化夜經濟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惠濟萬達廣場舉行。
-
聆聽黃河文化產業生態大合唱 主流媒體沿黃看河南鄭州惠濟站啟動
探訪鄭州「大花園」 聆聽惠濟生態、產業、文化「黃河大合唱」 惠濟區是黃河鄭州段的重要流經地,依山傍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的重點區域,承擔鄭州市「北靜」發展重任的「大花園」。
-
妝梳靜美煥新彩 筆鋒雄健寫黃河——鄭州惠濟區「十三五」巡禮
黃河岸邊,鄭州市惠濟區不負時代,砥礪前行,契合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著時代強音。改革開放,開拓創新,惠濟區日新月異,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的臺階,城區面貌翻天覆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如火如荼,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一個現代化、高品質的城區正逐步呈現在人們面前。
-
鄭州惠濟區籤約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加快推進公司區域總部落戶
12月8日,鄭州惠濟區政府與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籤約儀式在惠濟區隆重舉行。籤約儀式上,區委副書記李偉光代表惠濟區向中水電六局董事長翟萬全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就惠濟區落實黃河國家戰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立足「北靜」發展定位,建設「生態城」「旅遊城」「健康城」「科技城」等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翟萬全詳細介紹了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基本情況。
-
聆聽黃河岸邊的河南故事 「打卡」鄭州「大花園」
——主流媒體沿黃看河南採訪團「打卡」鄭州「大花園」 11月17日上午,伴隨著黃河雄渾的濤音,「丈量五千年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鄭州惠濟站大型探訪活動正式啟動。60多家主流媒體代表共同走進黃河岸邊的生態城區——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見證這裡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 惠濟區是黃河鄭州段的重要流經地,依山傍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的重點區域,是承擔鄭州市「北靜」發展重任的「大花園」。
-
攀上中建七局的「高枝兒」,惠濟也要出下一個「濱河國際新城」?
合作內容與中建七局不要太像……當時規劃的惠濟新區的範圍是:黃河大堤以南、江山路以東、大河路以北、石橋以西的圍合區域,總面積約63.17平方公裡。4反觀惠濟新區的主家惠濟區有什麼優勢嗎?惠濟區的定位一直是鄭州後花園,最宜居區域,這也是造成區域產業基礎差的根本原因。要說有什麼具體的政策,以前的「東移北擴」應該算一個,但是突如其來的「北靜」,讓剛起步的「北擴」戛然而止,惠濟區似乎又要沉默。直到2019年下半年,惠濟區迎來了最大的政策福利包!
-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惠濟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大力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將黃河精神、黃河文化融入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引導全區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黃河文化、傳承黃河文化,傳播黃河聲音。惠濟區作為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的起步區,擁有鄭州城區最好生態基礎和集中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鄭州市委對於惠濟區「北靜」的發展定位以及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要求,為惠濟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和重大責任。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出版「惠濟專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嵐 通訊員 徐玉政 文圖12月19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委了解到,在新近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專門針對惠濟區的厚重歷史和文化特色,出版了一期惠濟專刊,以此從歷史和旅遊的角度向世界推介惠濟區的發展。
-
鄭州北「靜」核心板塊規劃方案出爐!
北靜是鄭州最新城市發展格局的新定位,特別是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地位的確立,鄭州正在新的國中城市建設指引下,加速北靜的文旅、文創產業發展,日前鄭州大運河文化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在鄭州進行了匯報,按照北靜宗旨,這裡將是實現「三生」融合,打造高水平的黃河文化旅遊帶關鍵節點
-
鄭州索須河將重現大運河風貌 惠濟區曾是運河樞紐
【回溯】惠濟區曾是繁華的運河樞紐時針倒回至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位於鄭州市北部的惠濟區(歷史上的滎澤縣)竟是一派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那年,野心勃勃的隋煬帝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以東都洛陽為起點,通濟渠溝通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成為隋朝運河的主體部分。
-
一曲「大河唱」、一捧黃河泥、一個中國年,九曲黃河花樣鬧新春
濬縣正月古廟會熱烈奔放的嗩吶、舞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等社火表演和著黃河滾滾濤聲,不知陪伴了多少代人。 記者許俊文攝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周瑞娟文記者許俊文攝影九曲黃河,多彩非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在黃河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就佔了很大的比例,它們伴隨黃河而生,在兩岸民間世代相傳,是大河文明綿延不絕的血脈煙火。大河報推出的「為華夏文明、黃河文化守歲」系列報導,今天聚焦黃河非遺。
-
鄭州惠濟區啟動「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巡迴宣講活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建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12月11日,在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活動正式拉開序幕。這是惠濟區紀委監委今年在全區開展的首場宣講活動。通過開展此次「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系列巡迴宣講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紀委全會工作部署,將黃河文化與廉潔文化融會貫通,通過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加強全區黨員幹部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增強規矩法紀意識、底線意識和擔當意識,在轄區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助推黃河國家戰略在惠濟順利實施。
-
惠濟區鄭州版「烏鎮」,本月底有望啟動建造
這個月底,惠濟區北四環邊的古滎歷史文化名鎮修復工程有望啟動改造。未來鄭州家門口,將有屬於自己文化特色的「烏鎮西塘」。而這,僅僅是惠濟區滎陽故城文旅融合項目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級戰略下,惠濟區迎來了它的「大發展」時機。
-
惠濟區委統戰部 組織召開營商環境座談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趙夢飛1月16日下午,在新春來臨之際,惠濟區委統戰部部長馬素華、常務副部長張小海、主任科員靳淑娥一行蒞臨長興路街道轄區,河南三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惠濟區委統戰部營商環境座談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新舊功能轉換,聽取了河南三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對我區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
隋唐大運河故道存惠濟 人大代表建議深度開發
站在惠濟長橋旁,鄭州市惠濟區人大代表、惠濟橋村村支部書記馬廣斌告訴記者。經專家認定,該處就是隋唐大運河故道。 隋唐大運河同萬裡長城一樣被列為世界古代四大工程之一,全程分為四段,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潛心研究「隋唐大運河文化」多年的惠濟區檔案局副局長朱瑞增認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的樞紐就在鄭州惠濟境內北部。
-
「暉曜大運河—採風惠濟」 教師在行動
3月28日,由惠濟區文化旅遊局、教育體育局共同舉辦的「暉曜大運河——採風惠濟」創作活動在惠濟區百匯地拉開帷幕,惠濟區文化旅遊局局長馬兆華和教體局副局長王新芳參加了此次活動。 全區中小學美術教師50餘人齊聚百匯地,聆聽河南省美協副主席、山水畫藝委會主任李明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了關於中國山水畫採風寫生的方法與技巧。提出從西方繪畫技術到中國畫的繪畫技法之間要與時俱進,相互結合。
-
桃李滿天下,迎夢起風帆——惠濟一中熱烈慶祝第36屆教師節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荊宜鴿在秋風颯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36屆教師節。9月10日,鄭州市惠濟區教育局黨組專職副書記趙渭俠,長興路辦事處人大工委主任路浩良與鄭州市惠濟一中全體師生齊聚一堂,共慶佳節!過去的一年,學校順利通過省級文明校園的重創和驗收、成功通過鄭州市新優質初中的中期驗收、通過了鄭州市學校三年發展督導驗收。
-
鄭州惠濟區適合冬季去的旅遊景點一覽表
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為國家級溼地公園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批准的20個溼地公園試點之一。佔地面積為2390公頃的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規劃中的位置處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浮橋和黃河公路大橋之間的黃河河道南側,公園自西向東依次與侯寨村、牛莊村、前劉村、大河路辦事處、李西河村、花園口村毗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