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和發揚傳統家具文化——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在京成立
會上,劉能文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明清家具委員會是經國家民政部備案的專業性社會團體組織,經過近四年的論證和準備,在陳麗華、翟惠生,以及周默、胡德生、喬皓、魯寧等專家、學者的引領和籌備組張紹武、胡會軍等同志的努力下,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架構逐漸成型並於今天正式成立。
-
傳承和發揚傳統家具文化—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在京成立
會上,劉能文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明清家具委員會是經國家民政部備案的專業性社會團體組織,經過近四年的論證和準備,在陳麗華、翟惠生,以及周默、胡德生、喬皓、魯寧等專家、學者的引領和籌備組張紹武、胡會軍等同志的努力下,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架構逐漸成型並於今天正式成立。
-
中國文化的傳承—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同中國古代其它藝術品一樣,不僅具有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底蘊,而且具有典雅、實用的功能,令人回味無窮。明清家具的收藏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外國人開始大量地搜集、收購中國明清家具,並運往海外。
-
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在京成立
明清家具作為我國優秀的工藝美術品之一,始終處於國際收藏的熱潮之中。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明清家具文化,促進古典家具學術研究,25日,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明清家具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原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翟惠生,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會長劉能文,中國滿學會終身名譽會長、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古典家具收藏家、鑑賞家張德仁,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胡德生,古典家具資深專家、中國嘉德家具工藝品部總經理喬皓,文博研究館員、原文化部藝術品鑑評委員會委員、恭王府明清家具研究中心主任魯寧等專家、
-
明清家具設計大師伍炳亮素描(圖)
但有著深重歷史責任情懷的伍炳亮清醒認識到,在人們紛紛盲目追捧現代家具,以及倖存的明清紅木家具不斷外流的情況下,僅僅對紅木家具喜愛收藏是絕對不夠的,要想喚醒人們對明清紅木家具藝術的正視,讓它們成為更多人的房屋內的家具,就必須要將明清古典家具的製作技法,文化底蘊,藝術內涵繼承和發揚。於是伍炳亮就設廠投入明清古典家具的研究,設計和製作的浩瀚工程當中。
-
滬:工美博物館展明清家具
花黎幽香——王國卿明清家具收藏臻品展日前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開幕,展出的約80件明清家具來自王國卿30年間的收藏,涵蓋了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櫃架類等多個類型,展品大多數為首次公開亮相。展覽將橫跨新年,至2020年1月3日結束。中國古典家具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家具中尤以明清黃花梨家具最為典雅和稀缺。
-
中國明清時期家具的特點
家具的發展,從最初的古人席地而坐,到慢慢床、屏、幾、案,再到南北朝的高型坐具陸續出現,最後的元明清對家具的生產、設計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兩代,成為傳統家具的全盛時期。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家具:明代是中國古典家具發展的黃金時期,明式家具多採用硬木,以黃花梨,紫檀木最為常見。
-
明清家具資料庫:古畫中的家具
| 明清家具研習社 | 研習君語 明清家具資料庫,主要精選各類具有代表性且經典的古典家具及相關結構、裝飾等,每期製成合集,供各位家具學習愛好者參考欣賞,在今後的資料查找中,能夠更加高效便捷。
-
原皮殼明清家具的魅力——器要留皮
黃定中先生「留餘齋」的名氣和特色,作為古典家具行從業的同好來說。是可圈可點的。先生自搬家購得廣式家具起,經年對明清家具之喜愛有增無減,尤好「原皮殼」,喜好器物原來的氣息,只作搶救性保護,不作其它過多幹預。先生認為:「皮殼是整件木器的生活裹衣,是古董器物的生命密碼,是隨著時光流逝而不斷成熟變老的歲月年輪……是再富有也買不回來的時間與歷史」。
-
《唐代家具研究》面世,填補家具斷代史研究
據介紹,我國古代家具史的研究,向來以戰國至西漢家具和明清家具為顯學。究其原因,不外乎前者由於戰國至西漢流行的木槨墓葬制,給墓葬中的漆木器等有機質文物提供了較好的保存環境,使今人的研究存在大量的第一手實物資料;而後者去今未遠,尚有大量實體文物得以流傳於世。
-
艾克、王世襄和陳增弼,名家眼中明清家具的「大」與「美」
對中國古典家具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說明某件家具年代、材質、樣式、工藝、紋飾裝飾等具體描述不是學術研究的全部。基於古斯塔夫·艾克、王世襄和陳增弼三位學者的學術貢獻,以及科學而完整的學科體系、考古材料,家具的清晰斷代和分期應該成為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
明清家具的四大流派
這四大流派分別為仙作、廣作、蘇作、京作,他們以其獨特的地方風格,在明清古典家具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接下來隨我一起來了解下這四大流派的區別與不同吧。仙作:指的是有著「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之稱的仙遊,製作的古典工藝家具,是傳統國畫藝術、雕刻藝術與家具製作技藝的巧妙結合,是明清家具經典款式的延續和創新。其家具特點主要是結構嚴謹,用料考究,款式典雅。
-
解讀最真實的明清家具
到了清乾隆時期,紫檀家具取代黃花梨,成為宮廷家具中的主流家具。發生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是黃花梨木材缺乏,不能滿足宮廷的大量需求,而紫檀、酸枝木在市場的大量出現,尤其是深顏色紫檀製作的家具,逐漸引起皇 家重視和使用。
-
【博物大觀】走進精楷明清家具博物館
近日,聽聞昆明安寧太平新城有一民間博物館,有數百件明清家具精品展出,欣然前往。在昆華苑小區內尋到了雲南精楷明清家具博物館,走進館內,從一樓到二樓再上到三樓,每個區域展出不同時期和不同內容的家具,一件件已有數百年歷史且保存精緻的明清家具,使觀眾大開眼界,也嘆為觀止。身為收藏家又兼館長的陳光雲熱情地為人們介紹,這是目前雲南省唯一的一個以展示明清家具為特色的博物館,於2016年4月經雲南省文化廳、省民政廳核准登記成立。
-
明清家具拍場走出低迷靠什麼?
然而,北京翰海在之後的兩季大拍和四季小拍中未再涉足明清家具。回顧2017年的國內明清家具拍賣市場不難發現,類似北京翰海「春強秋弱」的拍賣公司不少,而且百萬元的最高成交價區間也成為明清古典家具最終表現出的市場「共性」。
-
研「明」丨明清家具紋飾
明清家具製作期的斷代,王正書先生已在他的《明清家具鑑定》一書中,就長江中下遊地區部分明清古建築雕刻與明清家具紋飾,明清家具構件加工變化規律,玉雕紋飾與明清家具紋飾,卷葉紋、卷蓮紋、龍鳳紋、壹門式輪廓線條變化與明清家具紋飾。
-
淺談明清家具之供桌
供桌在古代多陳設在客廳正堂、家祠、宗祠、寺廟等處,是用於供奉、祭祀的專用家具。供桌一般用來擺放供奉品,如酒、水果以及其它食品等。供桌比供案矮,不使用時一般都放置在供案下面,供奉時再拉出來,等供奉完畢,再移回供案下方。
-
故宮新開家具館:明清宮廷家具不再深藏(圖)
原標題:故宮新開家具館 :明清宮廷家具不再深藏,南大庫倉儲式展示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明清家具6200餘件,數量為世界之冠,其中以清代宮廷曾經使用者為主。此前這些珍貴的家具文物一直藏在深宮大庫之中,但從今天開始,這些明清家具不再深藏深宮——經過3年的建設,如今的故宮南大庫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專業文物展廳和庫房。
-
收藏家王國卿明清家具藏品上海展出 古人精湛工藝引關注
據了解,在當日開幕的「花黎幽香——王國卿明清家具收藏臻品展」上,古色古香的古董家具多為名門遺珍,不少為首次公開亮相。雍容典雅、工藝精良的展品引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展廳裡人流湧動,不少古董家具愛好者紛紛舉起手機,拍下這些難得一見的黃花梨家具、物件。 中國古典家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通資深藏家周俊峰 紅木及明清老家具的收藏情緣
收藏界提到周俊峰,幾乎無人不曉,他開啟了明清私人藏館之先河,規模大,其完整性、獨特性,品類與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舟」。尤其收藏了一件清代的犀皮漆的酒桌,工藝精緻,斑斕色彩,層次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