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者||陳望道與他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漢譯本
是歷史的選擇也是陳望道個人的選擇1920年3月份,正在「浙江一師」擔任國文教員的陳望道接到了《民國日報》邵力子的一封來信,得知《星期評論》社戴季陶要他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消息,並給了他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共產黨宣言》和李大釗從北大圖書館借來的英文版《共產黨宣言》。
-
鉤沉|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真理的味...
《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第一版《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第二版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講述這則故事,並意味深長地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那麼,是什麼讓青年陳望道吃了墨汁卻渾然不覺,還說很甜呢?不妨一同重溫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那段崢嶸往事。
-
七·一|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歷史背景,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
同樣是100年前的1919年6月,28歲的陳望道因「五四運動」的感召毅然從日本回國,受聘為浙江一師國文教員。在進步、開明的經亨頤校長的支持下,陳望道與一師其他進步教員以杭州為大本營,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在一師鬥爭中的表現,使陳望道進入了陳獨秀、邵力子和沈玄廬等人的視線,成為翻譯《共產黨宣言》的理想人選。
-
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
童笑雨 攝中新網義烏8月23日電 題: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作者:嚴格 童笑雨「別人眼裡的望老,像『紅頭火柴』一點就燃。但相處的28年,他從未發過脾氣。他是個低調、和善的老人,在治學上嚴謹。由他來翻譯《共產黨宣言》,我認為是歷史的選擇。」
-
千秋巨筆: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
陳望道在老家柴房秘密翻譯《共產黨宣言》 1975年1月22日,一位耄耋老者冒雪來到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陳望道一邊輕輕撕開信箋封口,一邊猜想著信中所言之事。他之所以如此揣測不無道理。在一師任教期間,陳望道常為《民國日報》 撰稿,他與邵力子還兼有同鄉之誼,故而彼此間相當熟絡。展開信函,讀著讀著,陳望道的臉上露出了微笑。原來,邵力子在信裡稱,戴季陶約請陳為《星期評論》周刊翻譯《共產黨宣言》。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共產黨宣言》裡的隻言片語就通過《萬國公報》《民報》等刊物傳入中國。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但由誰來翻譯呢?邵力子說,能承擔此任者,非杭州的陳望道莫屬!於是,一紙邀稿函飛到了陳望道手中,並隨函附來了一本日語版的《共產黨宣言》。陳道望接到邵力子的邀稿委託,非常激動,他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心願激活了。他深知此書的份量,是喚醒中國這頭東方睡獅最為嘹亮而有力的號角。
-
「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
:8月21日,「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義烏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8月21日,「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義烏召開。
-
陳望道:千秋巨筆傳真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位翻譯者
所以陳望道覺得,此時想要改革文學,就需要先改革制度,而這個革新的制度不僅可以使文學改革,而且還可以救中國,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尋得真理,翻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明白了這一點,於是就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重要的是決定翻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綱領性文獻。
-
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為什麼會被歷史選擇?
苦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缺乏,陳獨秀離京前特意通過李大釗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走了《共產黨宣言》的英文本,準備帶到上海選擇合適的人選把它翻譯成中文。翻譯《共產黨宣言》、出版《共產黨宣言》單行本,是籌建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重要準備工作。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 100周年座談會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8月21日,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浙江義烏舉行。本次座談會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望道研究院、中共義烏市委承辦。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義烏...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義烏巡展2020-08-22 11 : 05 來源:義烏商報昨日,「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義烏巡展正式開幕。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文背後故事:歷史選中了他
在家鄉簡陋的柴房裡,陳望道用板凳、鋪板支起臨時寫字檯,翻譯《共產黨宣言》。母親包了粽子並附上一碟紅糖,叮囑兒子趁熱吃。陳望道一邊全神貫注地翻譯,以致於一邊吃粽子,一邊竟把墨汁當作紅糖蘸著吃了。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情景黨課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演。
-
誰翻譯了《共產黨宣言》?
周曄 原標題:翻譯《共產黨宣言》為何非陳望道莫屬 1919年6月,28歲的陳望道受五四運動的感召毅然從日本回國,受聘為浙江一師國文教員。 1920年初,陳獨秀離京赴滬、籌備建黨前,特地通過李大釗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走《共產黨宣言》英文本。某種意義上說,陳獨秀把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中文版,視為籌建中國共產黨、點亮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初心與使命的重要前提。 然而,全文翻譯《共產黨宣言》絕非易事。
-
「信仰的味道」系列報導(4)追憶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
他與陳望道原先就有書信往來。陳望道又常為《民國日報》的《覺悟》副刊撰稿。所以,邵力子是了解陳望道的日語、漢語和學術文化功底的。李大釗和陳獨秀在北京讀了《共產黨宣言》的英文版,大為激賞,都認為應當儘快把這部著作翻譯成中文。通過邵力子的引薦,陳獨秀向陳望道發出邀請,請他翻譯《共產黨宣言》,並寄去了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來的英文版。
-
追尋《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者陳望道: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92歲的老黨員、分水塘村村民陳明奶一次次向年輕黨員們講起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拿墨汁當紅糖的故事。 6月,在建黨95周年前夕,記者從杭州出發,到義烏、上海,探訪其家屬子嗣,追尋、觸摸、感受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陳望道信仰的溫度。
-
追憶《共產黨宣言》譯者陳望道先生:一生信仰,化於內心
1920年春天,陳望道在老家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柴屋裡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全文翻譯工作。同年8月,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發行,馬克思主義的種子被這個譯本裹挾著,從上海出發,在中國一步步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青年陳望道像陳望道先生的一生,是堅定信仰的學者、愛國主義者的一生。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三、陳望道毅然決然擔當翻譯《共產黨宣言》重任 「五四」時期,進步刊物《星期評論》為了適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需要,擬約人全文翻譯並連載發表《共產黨宣言》。進步人士邵力子得到這一信息後,表示可以請理論和語言功底俱佳的陳望道來做這件事。陳望道,浙江省義烏縣分水塘村人。
-
李梅羹翻譯德文版《共產黨宣言》
1920年春,李梅羹翻譯了德文版《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並油印發行。1921年8月,李梅羹參加中共北京地委的領導工作,曾參與組織長辛店、唐山等地的工人運動。1925年受派遣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6年回國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翻譯室主任。1928年6月參加中共六大籌備工作,任大會德文翻譯組組長。1934年病逝於廣西。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義烏...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郭聞 通訊員 陳華棟座談會現場 陸樂 攝8月21日,由浙江省委宣傳部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義烏召開與會代表表示,《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問世以來,成為指引中華民族前行的航標燈塔,要在重溫經典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在踏尋先行者的足跡中堅定理想信仰、傳承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自覺傳播者、忠誠實踐者。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
陳望道:《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原名陳參一,1890年12月生於浙江義烏一個農民家裡。1915年留學日本,學習文學、哲學、法學等,並在課外努力鑽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1919年5月陳回國,在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並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年底,他接到《星期評論》編輯部邀他翻譯的約稿信和一本日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