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2020-10-18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

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比李白者,唯有杜甫;比肩杜甫者,唯有李白!但詩仙與詩聖誰更勝一籌,千年來爭論不休,後人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

今天我們便選取李白和杜甫各自作品中數量最少的五言絕句相對比,且看詩仙詩聖誰能更勝一籌: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擅寫古風古詩,其詩作中格律詩佔比極少,五言絕句尤其稀有。但李白的五言絕句幾乎都是精品,最著名的莫過於人人皆知的那首《靜夜思》。而這首《獨坐敬亭山》意境雋永、餘味悠長,絲毫不輸《靜夜思》。

這首《獨坐敬亭山》可以說是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但卻將孤獨之感表現在山水情趣之中,讀來既有山水景物的美好,也有靜謐閒逸的姿態,深思方能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曠世孤獨!

情中景、景中情,全詩處處是景語,無一字寫情,但仿佛處處含情,處處都透露出李白的孤寂之情。李白寫古風飄逸恣意,但其五言絕句卻清新自然,立意甚高,詩仙之筆,可見其不凡!且在來看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杜甫作詩精於雕琢字句,他最擅長的是格律詩,尤其是律詩被後代詩人競相模仿,影響深遠。杜甫的五言絕句也不甚多,流傳較廣的如"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等。

這首《八陣圖》也是杜甫五言絕句中的精品,其詠史的題材也更能體現杜甫沉鬱頓挫的現實主義詩風!一句"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對仗精巧工整,仿佛律詩,氣勢也極為不凡。"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則自然地表達出對諸葛亮的惋惜之情。以議論入詩,卻毫不滯澀,讀來猶有餘味,令人不禁神往。

這兩首唐詩可以說是李白和杜甫五言絕句的代表作,李白清新自然,意境雋永;而杜甫發於議論,兼懷抒情;二者風格雖異,但同樣含無盡之意於有盡之言內,著實難分高下.

如果非要對李白和杜甫的五言絕句作對比,只能看讀者各自的喜好.喜滄桑沉鬱者自然愛詩聖杜甫,喜飄逸自然者必然是選擇李白了!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聖杜甫PK詩仙李白: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我們知道,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座珠穆朗瑪峰。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這是千年來爭論不斷又沒有公論的話題。但其實,兩人之間有過一場隔空PK,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詩仙領先一步,但詩聖略勝半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兩首詩。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一次正面PK: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提到古詩,我們首先映入腦海的必定就是兩個名字——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作為中國詩歌藝術史上最為高聳的兩座山峰,李白的風格浪漫飄逸,杜甫的風格沉鬱雄渾,到底孰強孰弱,世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這兩位神人之間曾有過一場沒有硝煙的對決,對決的結果如何呢?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前面說過,杜甫猛烈的追慕李白,但李白的反應有些冷淡,也不是說李白無情無義,實在是李白與杜甫的性情差異太大。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語言風格有明顯差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評論說,李白寫詩,像不沾紙,就是飄逸了;而杜甫寫詩,像力透紙背,那就是厚重。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文人錯綜複雜的關係
    唐代詩歌文化保羅萬象,達到了古典詩的頂峰,而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這兩個相差11歲的詩人分領的唐詩的最高峰.太白飄逸,子美沉鬱,性格迥異.李白和杜甫相比誰更勝一籌?李白杜甫誰才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
  •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中國古代文學幾千年前的發展中,毫無疑問,詩是中國文學的代表。相信大家都聽過李白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詩仙和詩聖,為何杜甫的兒子被餓死,李白卻富得流油?
    詩仙和詩聖,為何杜甫的兒子被餓死,李白卻富得流油?大唐時期,國富民強,由此也誕生了許多自由豪放,浪漫寫意的詩人,而最被後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杜甫和李白這兩位了,他們一位被稱作詩聖,而另一位被稱為詩仙,在二位雖然在年齡上有差距,但都是同時期的人物,杜甫還跟隨過李白出門找仙人,摘仙草,煉丹藥,從文學創作來說,他們是不相伯仲的,名氣也都很大,官場上也都不得志,但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名揚四海的詩人,李白就可以喝酒吃肉,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
  • 詩歌繁盛的唐朝,有豪邁的詩仙李白,也有憂鬱的詩聖杜甫
    高興時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悲傷的時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想家的時候「此夜曲中聞折柳,誰人不起故園情」。詩歌不僅是人們託物言志的載體,更是人們日常交流的紐帶。重陽未能和朋友相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友人相聚,把酒言歡,臨別之時,友人踏歌相送,此情此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脫口而出。
  • 李白一首詩短短四句,包含五個地名,唯有杜甫這首絕句更勝一籌
    但李白的一首絕句卻不同凡響,四句之中卻用了五個地名,二十八字佔用十二字,堪稱前無古人: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杜甫也有一首絕句,四句包含六地名,更勝李白一籌:夔州歌十絕句其一·杜甫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闢流其間。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 杜甫是如何獲得「詩聖」之名的,「詩聖」與「詩仙」哪個更勝一籌
    自李白「詩仙」之名一出,文學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盛讚他們的美稱雅稱: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星孟浩然……然而也有例外,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稱號並不能算是溢美之詞,反而有點戲謔嘲諷的味道。當然後人賦予他們這些稱號,側重點是不同的。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貢獻,有的是基於詩人詩歌的風格特點,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那詩神和詩鬼是誰呢?
    從小背古詩,那個時候就知道了李白鬥酒詩百篇的故事,也知道了李白被譽為「詩仙」。
  • 李白的「詩仙」,杜甫的「詩聖」,分別是誰封的?原來差距這麼大
    李白與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是唐朝乃至於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詩仙」、「詩聖」稱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本文,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所謂「謫仙人」,意思就是被貶謫到人間來的仙人,極言李白之才,非凡人所能有。賀知章比李白年長42歲,是當時的太子恩師、文壇泰鬥,在士大夫階層以及民間鄉野,均有著極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之後,李白的「詩仙」名號便逐漸確定了下來。
  • 李白為什麼是詩仙,杜甫為什麼是詩聖?誰名氣更大?
    詩仙、詩聖也不是說比誰名氣大什麼的,而是個人氣質、藝術風格和與社會價值的綜合評定。個人氣質,李白從出生到死亡都是撲朔迷離的,給人一種仙的神秘。至今關於他的出生都還處在爭論當中,有的說是西域碎葉城(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有的說是四川綿陽江油人,還有其他說法等等,沒有統一意見。
  • 當杜甫寫詩碰瓷李白,詩聖詩仙誰高誰低?
    一個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仙氣飄飄的詩仙;一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沉鬱頓挫的詩聖。這兩首相似的詩又隱藏著詩仙和詩聖怎樣的故事?杜甫此刻還是想念李白的。他想到了李白,想到了這個他唯一佩服的人,想到了李白離開四川時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四十年過去了,四川已不是太白那個四川,杜甫也不再是那個杜甫。好像江湖僅剩漂泊,天地仿佛只有自己。
  • 你知道「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那「詩神」「詩佛」又是誰呢?
    「詩仙」——李白靜夜思
  • 詩聖、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都是誰?
    詩聖、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都是誰? 中國文化中,詩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燦爛的篇章。歷史上出現的詩人有很多,不過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被冠以別號的詩人,那麼這些詩仙、詩聖、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他們都是誰呢?
  • 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心靈相通的雙子星光照千古
    詩仙和詩聖總歸是有不同的美學情趣和詩歌本質:杜甫從儒家「仁愛」出發,歌唱世間的疾苦和滄桑,探查人類內心的悲哀;而李白卻更近於道家的「仙」,詩歌無論豪放或是婉約,都打上自己獨有的自由奔放的標籤,信手拈來的飄逸感,似乎人在世間、又在仙界。
  • 李白為什麼叫詩仙?詩聖杜甫,詩鬼又是誰?竟然還有詩佛!詩神!
    說起稱號,隨口而出就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可你知道李白為什麼叫詩仙,杜甫為什麼叫詩聖嗎?李白稱之為詩仙,首先跟他的詩文有一定的聯繫,了解李白詩文的人都知道,李白的詩飄逸奔放,誇張手法隨處可見,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垂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會分別被稱為「詩仙」和「詩聖」?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詞界兩大泰山北鬥,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為準",他認為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