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自從1953年發行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4個年頭了,它是陪伴我們幾代中國人的啟蒙教育,我記得我小時候用的新華字典就是紅色定裝的,開始識字的時候,這本新華字典一直放到我的書包裡,有不會的字,隨時可以拿出來查一查。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華字典的APP也開始上線了。目前,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都能在各自的應用市場內找到這款APP並下載。目前,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都能在各自的應用市場內找到這款APP並下載。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小編立刻去下載了這個新華字典的app,簡單用了下有些方面還是比較方便的。該APP中不僅提供諸如單字、詞語、拼音、部首、筆畫數等紙質版《新華字典》上大家熟悉的查詢方式,手寫識別、拍攝取字和語音輸入等全新功能,更令查詢過程變得快捷。據介紹,該APP由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
但是問題馬上就出現了,當我查詢了2個字之後,我在去查詢的時候,app提示我每天只能免費查詢2個新字,想繼續查詢必須花40元才能購買包括語音服務在內的全套字典。這個時候讓我感到很鬱悶,對這個軟體的興趣一下子降下來了,雖然我去新華書店去買一本新華字典需要花錢,這個app查詢字的時候肯定也需要付點錢的了,但是也不用支付這麼多吧,平時在書店裡買一本新華字典需要18~20元就可以了,基本上新華字典的價格的改變就是隨著市場上豬肉的價格的變化來的,一本新華字典的價格就相當於一斤豬肉的價格,但是現在這款軟體的費用直接是紙質的2倍,我想問一下這是在坑誰嗎?
這個時候工作人員出來強調說,「大眾對我們有一個誤解,認為《新華字典》APP只供用戶免費查閱2個字就要收費,太坑了。其實,我們就是一款收費軟體。就像超市買東西有『試吃』一樣,2個字就是試用。」
40元,貴不貴?值不值?
40元的《新華字典》APP到底值不值?在「攝像頭檢索」、「跨軟體查字」等特色功能上,一些使用者發現,目前,該軟體對於字形複雜的漢字的辨別度不高,跨軟體查字時還容易引發閃退,至於發音挑戰,則與用戶距離話筒的遠近有關,和發音的標準程度反而關係不大。並且現在這款軟體剛上線,肯定裡面有很多功能不完善,不便捷,肯定會出現很多bug,花40元值這樣的服務嗎?我認為現在是不值得的,所以短短幾天內,新生的新華字典APP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口碑變化,遭到了很大吐槽。
大家如果沒有去體驗的可以去嘗試一下,反正現在給我的體驗度是很差的,估計這款軟體就會進入我以後手機不常用的文件夾裡了,或許之後還會被卸載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