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首屆鬥茶大賽「鬥」出「重慶十佳茶葉」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5月12日電(陳秋杏 劉心羽)「爭做巴渝好茶,唱響重慶茶業。」5月12日,由重慶市農業委員會指導的2018「中冶。銅鑼臺杯」重慶市首屆鬥茶大賽在重慶市南川區舉行。

  此次大賽作為重慶參加由農業農村部主辦的中國國際第二屆茶葉博覽會的準備工作,得到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賽單位由第二屆茶博會的19個參展區縣及相關協會組織構成,通過區縣的層層選拔推薦,提供候選茶葉品牌、產品、人員及茶企,再由大賽評審專家組選評出「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由重慶市茶葉學會選評出「重慶十大巴渝茶師傅」、「重慶茶葉科技創新貢獻獎」、「重慶十佳茶葉企業」。

圖為重慶十佳茶葉產品頒獎。 劉心羽 攝

  鬥茶,是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即比賽茶的優劣,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閒錢閒時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

  「鬥茶,鬥的是茶葉的種植水平、加工水準、制茶人的手藝、茶企的綜合素質等方面。要通過『鬥茶』鬥出品質、鬥出標準、鬥出核心競爭力,以此來優選茶、推介茶。」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茶葉學會理事長童華榮告訴記者,「鬥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競爭淘汰,讓重慶茶葉上量升級、提質增效,務必用爭上遊的姿態與信心打造出一個茶葉大品牌,孵育出一家茶葉上市企業,實現重慶茶葉的產業整合、資源整合。

  重慶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國種茶起源地,也是茶葉從苦荼到香茗的制茶始創地、農業部確定的12個綠茶優勢區域之一。作為我國內陸重要工商業超大城市,重慶也是我國古老茶區。早在三千年前,重慶就有人工種茶的記錄,中國最早的「貢茶」也出自巴渝。盛唐時,茶在重慶已成家家戶戶都飲茶的「比屋之飲」。20世紀80年代初,重慶紅碎茶、重慶沱茶曾多次亮相世界食品博覽會並獲金獎,重慶茶葉名噪一時。

  近年來,重慶將茶產業作為重要農業產業進行打造,在品種良繁、基地建設、產業融合、加工流通、企業培育、品牌整合、文化推廣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2017年,重慶全市茶園種植面積77.34萬畝,產量3.78萬噸,茶葉農業產值22.33億元(人民幣,下同),綜合產值首次突破50億元,達52.65億元。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市可採摘面積上百萬畝,毛茶產量上10萬噸,綜合產值將達到百億元。

圖為現場炒茶茶藝表演。 劉心羽 攝

  「一畝茶收入四五千元,是種植玉米收益的10倍。一年種多年收,是真正的『一畝園十畝田』。從產業鏈來看,重慶市重點產茶區縣茶農達100多萬人,相關從業人員近300萬人。」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詹仁明介紹,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將茶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重點產業,擴大茶葉面積,提高茶葉品質,拉長茶產業鏈條,讓貧困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兩三畝茶園就可讓一戶貧困戶脫貧。截止目前,重慶市有9個區縣、近5萬農民依靠茶產業實現脫貧。除經濟效益外,茶葉也具備良好的生態效應。「每畝茶園一年就可釋放氧氣66公斤,吸收二氧化碳約318公斤。」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重慶茶葉質量、效率、動力協同發展,提高重慶茶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建設好重慶茶產業現代化經濟體系,下一步重慶將以「巴南銀針」、「永川秀芽」、「南川大樹茶」三大品牌為引領,以永川、南川、秀山、巴南、榮昌、萬州、江津等區縣為重點,抓好針形名優綠茶、古(老)樹紅茶及緊壓茶的發展,將重慶打造成西南茶區的種植、加工和出口重要基地及茶文化交流中心。

  在當日揭曉的「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中,綠茶類佔7個、紅茶類3個,主要從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進行審評。重慶市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徐澤稱,茶葉的評比,不僅有利於擴大品牌知名度、影響力,還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加工流程的缺陷、加工技術的不足,讓企業有質量意識,從而有利於產品質量的提升。此外,重新掌握或者傳承提升重慶的茶葉加工工藝將為重慶成為西南茶區的加工、貿易集散及茶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目前,重慶茶產業正在整合同類產品品牌,合併歸類於3個品牌下,提升品牌競爭力,幫助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同時,重慶茶產業正在啟動復興緊壓茶。因緊壓茶本身有兼收並蓄的鮮明特徵,能將重慶市除明前茶外的所有春夏秋冬的茶葉原料全部利用起來,迅速激活西南、大西北等傳統消費市場,擴大藏茶(邊銷茶)市場份額,深入拓展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充分釋放重慶及整個西南茶區茶葉產能,最大限度地帶動廣泛的茶農增收致富,大力構建重慶茶葉市場新格局。

  隨著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三峽黃金水道、寸灘保稅港區的建設,重慶茶產業的發展環境也更加優越。據統計,目前重慶每年茶葉消費零售額約30億元,並且未來三年內還將穩步增長。

  詹仁明表示,重慶茶產業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全國茶葉市場從「名茶」到「民茶」理性回歸、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為一體的綜合樞紐、每年舉行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這四大機遇,發展壯大茶產業,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品牌引領、科技驅動、機制創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當日,「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評選結果在現場正式揭曉。巴南銀針、永川秀芽、南川大樹茶被評為「重慶茶葉三大品牌」,「雲嶺牌」永川秀芽、「定心牌」定心綠茶、「玉毫雪牌」玉毫秀芽、「雲升牌」永川秀芽、「龍缸雲霧牌」龍缸秀芽、「千年金山紅牌」古樹紅茶、並列第7名的「皇茗苑牌」邊城秀芽和「黎香湖牌」金佛玉翠、「雲闔牌」永川秀芽、「天崗玉葉牌」天崗玉葉、並列第10名的「巴渝牌」巴渝紅茶和「邊城工夫牌」紅茶被評選為「重慶十佳茶葉產品」。(完)

相關焦點

  • ...杯重慶市第三屆鬥茶大賽暨2020永川秀芽第四屆鬥茶大會今日舉行
    鬥茶大會現場為獲獎茶企頒獎。新華網發(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新華網發(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重慶5月22日電(曹妤)今日,雲上•「巴味渝珍」杯重慶市第三屆鬥茶大賽暨2020永川秀芽第四屆鬥茶大會在永川茶葉博物館啟幕。
  • 景德鎮鬥茶品器大賽 讓手工陶瓷茶具與茶飲有機結合
    複賽現場香港每日電訊訊(CAN記者 胡正魁 雪峰)景德鎮自古以來以「一瓷二茶」聞名於世,瓷文化遠播海內外,「有瓷的地方就有茶」,早在唐代,浮梁縣所產的茶葉就盛極一時由景德鎮陶溪川吳昊說瓷文化工作室策劃,海峽兩岸茶葉交流協會主辦,景德鎮市國信南強會展有限公司、景德鎮市陶溪川吳昊說瓷文化工作室聯合承辦,網易提供信息支持平臺的首屆(景德鎮)鬥茶品器大賽與2018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同期舉行。景德鎮瓷都畫院的胡求先生介紹,景德鎮市茶鄉,更是瓷都,幾千年來,中國的茶飲方式不斷變遷,所用之器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 胡繼承:六年鬥茶路 鬥出大市場 鬥出大不同
    根據活動組委會安排,我向各位通報2020年貴州秋季鬥茶賽基本情況。自2015年以來,全省每年持續開展以「綠色·標準·傳承·創新」為主題的鬥茶賽活動,堅持「鬥標準」「鬥安全」「鬥品質」「鬥規模」「鬥出大眾好茶」的思路,已成功舉辦了2屆春季鬥茶賽和5屆秋季鬥茶賽,今年是秋季鬥茶賽的第六屆,是歷屆鬥茶賽的第八屆。
  • 娛樂締造茶的未來 ——2019湖南首屆茶祖神農杯鬥茶大賽所感
    ,比賽項目分鬥沏泡茶和鬥茶品,前者鬥泡茶技術,後者鬥茶葉品質。縱觀以往的鬥茶大賽,搞得風生水起的也不少,可最後大多數都是鬧騰一陣就沒了聲音,為什麼呢?因為出不了圈兒!幾家茶品牌聚在一起搞個鬥茶比賽,目的很明確:讓大家都來看,最後贏了的能落個好名聲,搏點影響力,出了名好賣更多的茶。可說到底這個好名聲、影響力也就在圈內,出了茶圈兒誰還關注這個?
  • 雙牌舉辦 「農民豐收節」 首屆鬥茶大賽
    紅網時刻9月23日訊(雙牌融媒記者 唐雯 李林雲)9月19日晚上,雙牌縣舉辦「農民豐收節」首屆鬥茶大賽,全縣十多家茶企業攜50多個茶品種參與鬥茶。縣委副書記、縣長肖質彬,縣領導張躍斌、唐冬華、唐彥等出席活動。
  • 你眼中的重慶十佳圖書、重慶最美書店有哪些?快來2020首屆重慶...
    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重慶出版界也迎來了一大盛事:4月23日下午,由重慶市出版工作者協會與重慶書刊發行業協會、重慶市印刷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首屆重慶「出版之星」尋找與展示活動在解放碑舉行了啟動儀式。
  • 重慶首屆「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秀 你喜歡哪種style?
    華龍網9月20日21時55分訊 (見習記者 唐雨)今(20)日下午,由重慶紡織服裝聯合會主辦的重慶首屆「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秀在重慶市渝中區朝天門大融匯舉行
  • 「曉陽春杯」青島市第四屆茶藝大賽、首屆嶗山論道鬥茶大賽頒獎...
    「曉陽春杯」青島市第四屆茶藝大賽、首屆嶗山論道鬥茶大賽是由青島市茶文化研究會主辦的高水平茶藝競技、品茶競技舞臺。該次大賽既是對外展示茶文化的窗口,也是技能人才培養選拔的平臺。青島市茶文化研究會搭建這樣的平臺,激勵引導更多的人才加入茶藝師和評茶員隊伍,提高青島市茶行業從業人員茶藝、評茶水平,以實現青島市茶文化、茶技能的跨越式發展。
  • 鼎承品茶師·首屆內蒙古鬥茶大賽圓滿落幕
    9月20日,由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主辦,第二屆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莫道虞淵茶事承辦的鼎承品茶師·首屆內蒙古鬥茶大賽在B1館茶文化活動區隆重舉辦!大賽特別邀請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
  • 重慶「十佳名車行」揭曉
    本報訊4月25日,重慶首屆十佳名車行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發布廳舉行。雲陽君航汽車、重慶市科眾汽車、開州區星尚名車等10家車行獲得了由重慶晚報和重慶市品牌學會聯合頒發的十星級獎牌和證書。
  • 鬥出茶王茶神來
    本周末,茶王賽即將在鄭州茶葉批發市場開鑼,目前已有160餘家茶商報名參賽,已超出預先設定的參賽名額。同時,首次「河南民間鬥茶大賽」也將同期開場,中原資深茶客、品茶高手報名踴躍,究竟誰是「茶王」、「茶神」?本周日,我們拭目以待。
  • 天眼觀茶評論|「鬥茶」不僅僅是鬥「茶」
    在我看來,現今「鬥茶」的意義,已遠超出古代鬥茶概念中的原有詞義。拋開古代「鬥茶」「茗戰」活動中的器皿、用水等因素,聚焦茶葉本身,我們在鬥茶賽中收穫的內容也遠大於鬥茶名次的高低。一款茶葉對人的綜合表達,可以從外觀、湯色、香氣、口感、葉底等方面衡量,在這個系統上,不同類型的茶已建立了成熟的茶葉感官評審體系,從國家到地方,制定了不同的加工標準和評審標準,貴州更是建立了「貴州衝泡」標準,在此之外,同類的茶也存在不同特色,貴州鬥茶賽也在不斷增加評比的範圍,包括近年來增加的黑茶類評比和古樹茶評比、特異品種綠茶評比等。
  • 重慶最大單體山地生態茶園開園,萬畝茶園邀你來觀光
    4月29日-30日,「巴味渝珍」杯重慶市第三屆鬥茶大賽(決賽)暨大進鎮萬畝生態茶園採摘開園活動在開州區舉行。同時,開州區大進鎮萬畝生態茶園也正式採摘開園,萬畝茶園鬱鬱蔥蔥,茶旅融合發展將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 2020重慶·渝中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圓滿結束,金銀銅獎及十佳作品名單...
    大賽歷經2個多月的時間,共收到參賽作品200餘件,其中符合參賽要求的作品166件,初評選出50件入圍作品,經過終評會投票及審議,金、銀、銅獎及十佳作品新鮮出爐。重慶市文旅研究會、重慶市文旅產業促進會、重慶市旅遊商會等市級協會也派出代表出席。
  • 全國武林鬥茶會落幕 蒼南金山茶樓摘金奪銀
    蒼南新聞網12月14日消息: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中國茶文化研究會等單位主辦的「傳承·融合·分享」為主題的第四屆全國武林鬥茶大會暨首屆中華茶奧會」近日在杭州落幕,我縣金山茶樓範則明再次摘金奪銀。  杭州作為「中國茶都」,武林鬥茶也是杭州茶文化的一項傳統比賽。
  • 鳥巢茶王賽暨第七屆北京國際鬥茶大賽開幕
    以「茶和天下,茗香滿巢」為主題的「第二屆鳥巢茶王賽暨第七屆北京國際鬥茶大賽」今天在鳥巢文化中心巢中潮廳開幕。百餘家中國茶企,將在兩天時間內,角逐白茶、坦洋工夫、水仙、肉桂、大紅袍五種茶葉品類的茶王、特別金獎、金獎。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友觀摩並參與了這場極具專業水準的鬥茶比賽。
  • 重慶十佳優秀服務口腔醫院
    重慶晚報訊  (記者 王瓊 李野 攝影報導)由重慶晚報主辦,重慶市品牌學會、慢新聞APP協辦,重慶玄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希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首屆重慶十佳優秀服務口腔醫院評選活動,昨日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舉行了頒獎典禮。評選活動歷時15天,評選結果全部由網友投票產生,最終累計投票163萬,訪問量高達44萬。
  • 富怡 首屆全國十佳服裝製版師大賽決賽圓滿落幕
    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和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承辦、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冠名的「富怡 首屆全國十佳服裝製版師大賽決賽
  • 泉城首屆武夷巖茶鬥茶賽激情上演
    茶葉專家現場評審。以「茗戰山水·笑談江湖」為口號的「泉城首屆武夷巖茶鬥茶賽」在此火熱上演,為第十三屆中國(濟南)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七屆茶文化節增添了一抹更絢麗的色彩。  曲水留香、曦瓜、隆沁苑、書省茗茶、紅袍村、六六峰、霧嵐、手尚工夫、小罐茶等九個品牌的武夷巖茶參賽。
  • 「智繪杯」2018重慶市首屆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評審工作結束
    中新網重慶新聞11月27日電  25日,「智繪杯」2018重慶市首屆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在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求索樓舉行。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指導,由重慶市社會藝術水平考級中心主辦,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產業部、藝術考級中心、藝術教育系、藝術設計系等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