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5月12日電(陳秋杏 劉心羽)「爭做巴渝好茶,唱響重慶茶業。」5月12日,由重慶市農業委員會指導的2018「中冶。銅鑼臺杯」重慶市首屆鬥茶大賽在重慶市南川區舉行。
此次大賽作為重慶參加由農業農村部主辦的中國國際第二屆茶葉博覽會的準備工作,得到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賽單位由第二屆茶博會的19個參展區縣及相關協會組織構成,通過區縣的層層選拔推薦,提供候選茶葉品牌、產品、人員及茶企,再由大賽評審專家組選評出「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由重慶市茶葉學會選評出「重慶十大巴渝茶師傅」、「重慶茶葉科技創新貢獻獎」、「重慶十佳茶葉企業」。
圖為重慶十佳茶葉產品頒獎。 劉心羽 攝
鬥茶,是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即比賽茶的優劣,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閒錢閒時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
「鬥茶,鬥的是茶葉的種植水平、加工水準、制茶人的手藝、茶企的綜合素質等方面。要通過『鬥茶』鬥出品質、鬥出標準、鬥出核心競爭力,以此來優選茶、推介茶。」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茶葉學會理事長童華榮告訴記者,「鬥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競爭淘汰,讓重慶茶葉上量升級、提質增效,務必用爭上遊的姿態與信心打造出一個茶葉大品牌,孵育出一家茶葉上市企業,實現重慶茶葉的產業整合、資源整合。
重慶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國種茶起源地,也是茶葉從苦荼到香茗的制茶始創地、農業部確定的12個綠茶優勢區域之一。作為我國內陸重要工商業超大城市,重慶也是我國古老茶區。早在三千年前,重慶就有人工種茶的記錄,中國最早的「貢茶」也出自巴渝。盛唐時,茶在重慶已成家家戶戶都飲茶的「比屋之飲」。20世紀80年代初,重慶紅碎茶、重慶沱茶曾多次亮相世界食品博覽會並獲金獎,重慶茶葉名噪一時。
近年來,重慶將茶產業作為重要農業產業進行打造,在品種良繁、基地建設、產業融合、加工流通、企業培育、品牌整合、文化推廣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2017年,重慶全市茶園種植面積77.34萬畝,產量3.78萬噸,茶葉農業產值22.33億元(人民幣,下同),綜合產值首次突破50億元,達52.65億元。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市可採摘面積上百萬畝,毛茶產量上10萬噸,綜合產值將達到百億元。
圖為現場炒茶茶藝表演。 劉心羽 攝
「一畝茶收入四五千元,是種植玉米收益的10倍。一年種多年收,是真正的『一畝園十畝田』。從產業鏈來看,重慶市重點產茶區縣茶農達100多萬人,相關從業人員近300萬人。」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詹仁明介紹,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將茶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重點產業,擴大茶葉面積,提高茶葉品質,拉長茶產業鏈條,讓貧困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兩三畝茶園就可讓一戶貧困戶脫貧。截止目前,重慶市有9個區縣、近5萬農民依靠茶產業實現脫貧。除經濟效益外,茶葉也具備良好的生態效應。「每畝茶園一年就可釋放氧氣66公斤,吸收二氧化碳約318公斤。」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重慶茶葉質量、效率、動力協同發展,提高重慶茶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建設好重慶茶產業現代化經濟體系,下一步重慶將以「巴南銀針」、「永川秀芽」、「南川大樹茶」三大品牌為引領,以永川、南川、秀山、巴南、榮昌、萬州、江津等區縣為重點,抓好針形名優綠茶、古(老)樹紅茶及緊壓茶的發展,將重慶打造成西南茶區的種植、加工和出口重要基地及茶文化交流中心。
在當日揭曉的「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中,綠茶類佔7個、紅茶類3個,主要從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進行審評。重慶市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徐澤稱,茶葉的評比,不僅有利於擴大品牌知名度、影響力,還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加工流程的缺陷、加工技術的不足,讓企業有質量意識,從而有利於產品質量的提升。此外,重新掌握或者傳承提升重慶的茶葉加工工藝將為重慶成為西南茶區的加工、貿易集散及茶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目前,重慶茶產業正在整合同類產品品牌,合併歸類於3個品牌下,提升品牌競爭力,幫助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同時,重慶茶產業正在啟動復興緊壓茶。因緊壓茶本身有兼收並蓄的鮮明特徵,能將重慶市除明前茶外的所有春夏秋冬的茶葉原料全部利用起來,迅速激活西南、大西北等傳統消費市場,擴大藏茶(邊銷茶)市場份額,深入拓展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充分釋放重慶及整個西南茶區茶葉產能,最大限度地帶動廣泛的茶農增收致富,大力構建重慶茶葉市場新格局。
隨著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三峽黃金水道、寸灘保稅港區的建設,重慶茶產業的發展環境也更加優越。據統計,目前重慶每年茶葉消費零售額約30億元,並且未來三年內還將穩步增長。
詹仁明表示,重慶茶產業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全國茶葉市場從「名茶」到「民茶」理性回歸、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為一體的綜合樞紐、每年舉行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這四大機遇,發展壯大茶產業,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品牌引領、科技驅動、機制創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當日,「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評選結果在現場正式揭曉。巴南銀針、永川秀芽、南川大樹茶被評為「重慶茶葉三大品牌」,「雲嶺牌」永川秀芽、「定心牌」定心綠茶、「玉毫雪牌」玉毫秀芽、「雲升牌」永川秀芽、「龍缸雲霧牌」龍缸秀芽、「千年金山紅牌」古樹紅茶、並列第7名的「皇茗苑牌」邊城秀芽和「黎香湖牌」金佛玉翠、「雲闔牌」永川秀芽、「天崗玉葉牌」天崗玉葉、並列第10名的「巴渝牌」巴渝紅茶和「邊城工夫牌」紅茶被評選為「重慶十佳茶葉產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