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個禮拜,班級裡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生病請假,感冒、發燒、咳嗽、低熱,這些都是最常見的。
「寶寶才去幼兒園一周就生病了,體溫38度,哭得嗓子都啞了,怎麼辦啊?」
「剛上幼兒園4天就發燒,醫生還說寶寶是胃納下降。」
「這兩天一直咳嗽,檢查發現嗓子紅腫。」
「自從去了幼兒園,鼻涕就沒有停過。。。」
進幼兒園頭幾個月,生病好像是不可避免。怎樣才能儘量少生病?
在同一個時間,幼兒園裡大約會有三種不同的病毒在流行
小朋友入園前多數都是在父母、家人身邊長大的,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接觸的人少,父母呵護關愛。一旦進入幼兒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加之緊張、焦慮、哭鬧、飲食不習慣等往往容易上火。小朋友之間的集體生活又增加了交叉感染,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地考驗小寶寶的免疫系統,當尚未發育完善的免疫系統抵禦不住周圍環境的突然變化時,感冒、發熱、甚至肺炎等就接踵而來……
幼兒園裡病毒多,而且每年都會變種,比較常見的有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腸病毒,還有造成腸胃炎的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等。在同一個時間點,幼兒園裡大約會有三種不同的病毒在流行,躲過第一種卻躲不過第二種,躲過兩種了第三種在微笑著等待你,很難全身而退,想想都覺得小朋友好可憐啊,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擊敗病毒?
怎樣才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1.五種時候一定要洗手,平時要勤洗
我們採訪過一個幼兒園園長,曾經辦過兩個幼兒園,一家辦學10多年,手足口病只出現過兩三例,另一家兩年手足口病發生5起甚至發展到關園,為什麼區別那麼大?園長跟我們說過,這完全取決於衛生習慣好不好,「小朋友入園前一定要洗手!在幼兒園這長長的一天裡也要多洗手。」毛醫生也表示非常認同,「有效祛除很多細菌不是廣告,用肥皂洗就可以做到!「
「搓」不是只有雙手掌搓搓而已,國際建議的洗手方法叫「內外夾弓大立腕」,手指縫、手背、手心全部都要搓洗乾淨,洗一次手需要30-40秒。
還有五個需要洗手的時機,一個都不能漏哦:回家後、吃東西前、上廁所後、玩遊戲後、看病前後,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疾病。
如果孩子有用免洗洗手液的習慣,平時書包裡放一瓶也不錯。
2.糖吃多了免疫力就會下降、適度運動能增強免疫力、睡得夠感冒自然少
減糖、減糖、再減糖,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糖會讓我們的免疫力下降,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學齡前兒童一天糖攝取應少於3茶匙(<15g),5-7歲兒童一天應少於4茶匙(<20g)。
睡得夠感冒自然少,2015 年發表在SLEEP期刊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長與感冒的發生率呈顯著相關。一般建議1-3歲孩子每日睡眠至少12-14小時,3-6歲10-12小時,7-12歲10-11小時,12-18歲8-9小時。
中等強度運動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放學採取稍微快走的方式走回家,玩球、爬樓梯、跳繩、跳格子、遊泳玩水這些都屬於中強度活動。如何判斷運動強度正好?有一點點喘的感覺,但又是能夠持續地進行,不要動一下就停一下。
3.多曬曬太陽,維生素D足夠
當前免疫學上最推薦的是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骨骼生長,對於代謝、心臟和免疫力都有幫助。維生素D較少的孩子除了容易感冒外,情緒抑鬱、睡眠障礙、氣喘、呼吸喘鳴聲等等問題都有可能發生。
每天曬15-30分鐘的太陽就能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4.注射疫苗
疫苗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帶小朋友去打針。疫苗不僅可以降低體內病毒的危險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產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難傳播了。
今年新入園的小朋友應該已經把那本綠色的疫苗注射記錄本交到幼兒園了吧,這本綠本本會由幼兒園保健醫生管理,還沒有打過3歲那針疫苗的寶貝們記得要補打哦。
5.減少汙染
這些汙染包括大氣汙染物、家庭裝修建築材料汙染物入甲醛、氨氣、放射性物質等、日常用品如殺蟲劑、清潔劑的過量使用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警惕各種汙染對孩子的健康損害,汙染的日子裡要用空氣淨化器。
生活中做到這些細節,就能少生病!
1.起居適宜:易穿脫是原則!
幼兒園有室內活動、也有戶外活動,孩子一哭鬧、或者一活動,就容易出汗多,容易感冒。因此穿著易穿脫是原則。
到了幼兒園,會發現有些孩子穿得多,有些孩子穿得少,不要太受其他孩子的影響去改變孩子習慣的穿衣習慣。
要養成到家洗手,飯前洗手的習慣,以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每天房間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以保持新鮮空氣。
2.飲食合理:別老想著孩子中午吃得少回家天天吃大餐!
應該多給小朋友易消化、有營養的飯菜,注意補充水份、維生素和纖維素。有的父母擔心小朋友在幼兒園吃得少,回家添加很多魚肉等油膩的飯菜,給寶寶的腸胃造成過多負擔,不利於消化吸收,造成嘔吐腹瀉。另外,正值秋燥,小朋友可能在幼兒園不會主動要水喝,因而在家要多給寶寶喝白開水或蜂蜜水,防止上火。
3.藥物調理
由於環境變化,心情壓抑,交叉感染等因素影響了寶寶的免疫功能,不少寶寶還是過敏體質。因而有的寶寶反覆生病,父母不知所措。毛醫生建議可以根據寶寶不同體質,適當給予免疫調節藥物。如玉屏風散,王氏保赤丹等中藥,或脾氨肽口服凍乾粉,匹多莫德口服液以增強寶寶免疫力。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的寶寶,還建議吸入治療,以減少疾病發作。但要強調的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適用這樣的藥物調理,一定要遵醫囑。
4.教育孩子養成好的衛生細節
打噴嚏不能對著人,咳嗽要用手遮住,鼻涕擦完要折好去扔。這些細節如果每個孩子從小都能注意到,那他們共同生活的環境就會好很多。我們每個媽媽都從自己的孩子開始教育起吧,當然也請我們每個大人自己自律。
小朋友剛進幼兒園的那幾個月,各種小狀況不斷,都是正常的。也請爸爸媽媽儘量淡定,一些小問題不用動不動就跑醫院,記住以上這些方法,可以解決不少常見問題。
「全能媽媽養成班」成立啦,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備孕經驗,聊聊你的養娃困惑,不定期分享各種周末活動,還有專家與您面對面,享受免費課程,官方QQ群號:422327866,歡迎大家加入。
聽說長得好看的媽媽都關注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