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接近尾聲,怎麼分錢被提上日程,不過,相對於歐冠聯賽的巨額獎金,NBA所提供的1100萬美元的總獎金顯得有些寒酸。且慢,這筆獎金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來看看,NBA商業帝國到底是怎樣支撐龐大的開銷呢?精明的NBA老闆們又是如何賺錢的?
獎金只是一小部分
本賽季NBA的獎金總額為1100萬美元,與上賽季持平,不過,真正能分配到獎金的只有12支球隊。
縱觀歷年NBA獎金數額的變化,足可以見證這個聯盟由貧至富的發家史。比如說1951年的NBA季後賽,全部參賽球員及教練共同瓜分區區5萬美元。到了1982年,總獎金為150萬美元,1984年漲到175萬,1989年240萬,1991年320萬,1992年400萬,1993年500萬,1994年600萬,1995年700萬,1999年750萬,2002年800萬,2003年875萬,2004年887.5萬,2005年950萬,2006年衝至千萬大關,2006年至今每年都在1000萬以上。
本賽季,火箭(火箭新聞,火箭說吧)一共可以拿到三筆獎金:分區第五名(109074美元)+季後賽首輪(164168美元)+分區半決賽(195337美元)=468579美元。而騎士目前已至少獲得1277194美元,如果他們獲得總冠軍,那麼總獎金將高達3225236美元。湖人目前的獎金為959901美元。
門票轉播是大頭
「以上收入僅僅是象徵意義的,NBA球隊根本不靠這點獎金過日子。」籃球評論員楊毅告訴記者。真正支撐NBA球隊生存的是轉播費用和門票。
著名經紀人夏松向記者介紹說,「NBA的電視轉播分為兩塊,一塊是跨區域的電視轉播,比如ESPN、FOX電視臺,以及世界其他國家購買轉播權,這些轉播費用統一由聯盟收取,然後再拿出50%平均分配到各隊。另一部分的轉播費用是以球館為半徑70英裡範圍內,主要是球隊所在城市以及周邊的轉播,這部分的轉播費用歸各隊所有。」
據了解,NBA每年的轉播費用一直在10多億美金,分配到各隊,每隊收成應在4000-5000萬美金,但這個視球隊成績而定。至於地區轉播的費用,一般來說強隊會在1000萬美元左右一年。轉播費用是NBA各隊最主要的收入。
此外,門票收入一直是NBA球隊收入的主要來源。「以湖人為例,他們的球票最高,上座率也最好,一個季後賽他們就會有1000多萬的門票收入,加上季後賽,湖人一年的門票收入肯定超過2000萬。而一些弱隊,比如雄鹿、籃網這類的,門票價格便宜不說,上座率也很低,這樣一年下來他們要比強隊少掙上千萬美元啊。」夏松分析說。
NBA球隊創收有道
除去兩個最賺錢的大頭——轉播和門票,廣告費用也是NBA球隊不容忽視的創收渠道。而NBA規定,所有場地廣告都歸球隊自己所有,這樣一來,各隊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廣告。
NBA的廣告分為兩塊,一塊由聯盟統一徵收,拿出一半平分給各隊。真正顯示各隊創收能力的是場地廣告,以火箭為例,該隊在西部算不上一流強隊,但其廣告收入卻排在前列,搖錢樹正是姚明(姚明新聞,姚明說吧),在火箭主場有眾多中國企業的廣告,這些廣告一個賽季從幾十萬到上百萬美元不等,總體算下來火箭一年光中國企業的廣告就能收到近千萬美元。易建聯所在的籃網實力羸弱,但有了阿聯他們還是能吸引到不少中國商家的青睞。
強隊還有更多的賺錢渠道,如球隊產品開發、球場的休閒消費等。球隊的產品開發也與球隊的當家球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球隊的產品主要包括球衣、吉祥物、紀念品等等,這筆收入的大部分都歸球隊所有,而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產品銷售,每個球隊可以從球衣上得到一美元的收成,其他紀念品也都有相應分成。
快報記者 沈忱
(責任編輯:嚴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