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西班牙)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782,閱讀約2分鐘
縱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郭沫若是一個始終繞不過去的名字。儘管個人有爭議,但郭沫若堪稱全才。他是現代文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甲骨學四大殿堂之一。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郭沫若投身新文化運動,創作了《鳳凰涅槃》,《大地》,《我的母親》,《爐中的煤》等詩歌,並出版了影響深遠的詩集《女神》。
鮮為人知的是,郭沫若在書法方面也頗有建樹。「回頭是岸,回頭是岸,回頭是岸,回頭是岸」郭沫若的書法以行草見長,筆力冷峻灑脫,操作靈活,韻味無窮,被世人譽為「郭式」。
著名學者沈尹默對郭沫若的書法給予了高度評價。「郭公寫萬卷書,虎臥龍騰各有神明,妙意絕妙無混,東坡元是書法家。」對於書法,郭沫若也解釋了自己的書法,「我以前學過顏字,肘筆上也用了點功夫。」
上世紀60年代,郭沫若書法更加成熟,「郭體」正式形成。郭沫若此時的說法,氣派十足,獨具匠心。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人們對郭沫若書法價值的認可,那就是一幅書法作品拍出了近千萬元的高價。
2011年12月,在北京保利秋拍大會上,郭沫若創作的毛主席《滿園春》?《雪》以977萬成交。無獨有偶,2015年6月18日晚,郭沫若的書和1964年的書法《建設》在廣州崇正拍賣,最終以1610萬元成交。
有人說,郭沫若的書法繼承了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書法造詣,卻突出了自己的個性。還有人說,郭沫若的書法與蘇軾相似,都屬於橫畫寬結的範疇。在這裡,蘇軾的書法造詣很高,黃庭堅也給予高度評價:
「其書秀麗……至酒勁而忘功,詞極薄而勁……至於其筆韻圓潤,文章奇絕於世,忠義與日月精神一致,當為本朝第一好書。」黃庭堅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郭沫若的說法與蘇軾的書法相似,可見其高超的水平。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