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至,中國傳統的掃墓祭祖,老祖宗留下了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06 春雨踏雪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一年中會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且每個節日都蘊含了不同的意義。如今時令已來到了清明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與「寒食節」一起過,是傳承了中華幾千年的文明習俗。主要有掃墓、踏青、植樹等多項活動,豐富多彩,但最受人們重視的則是「掃墓祭祀」。每年一次的掃墓活動是為了祭奠亡故的親人,以及表達對先祖的恭敬和孝道。相信許多人都經歷過,那麼,在掃墓時,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是掃墓的時間。在古代傳統的認知裡面,掃墓祭祀被認為是「關鬼門關」,因而許多地方都是在清明之前進行的,一般提前一周左右。特別是在現代實行了集中公墓形式的殯葬制度後,這樣做也可以適當分散人流,避免擁堵。在一天的時間裡面,多數會選擇陽氣比較旺的上午時間段去掃墓,最晚不要超過下午三點,最好是陽氣最盛的中午。

二是掃墓時應做些什麼,順序如何。清明節掃墓祭祀是有先後順序的。首先,「掃墓」就是清理乾淨不利於墓地的雜物,包括雜草和一些不必要的植物。然後是修整墓地,打掃乾淨,建議墳墓不要被植物遮擋住了,那是不利於「風水」之說。最後才是祭祀:擺上祭品、上香燭、敬酒、拜祭、燒紙錢、告別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墓地是在野外的山區,燒紙錢時特別要小心火燭,一定要等火滅了才離開。

三是掃墓時的個人行為也應注意。掃墓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而非遊樂,切忌在祭祀祖宗時嬉笑打罵,議論先人。大家最好心懷敬意,虔誠膜拜。更不要隨意拍照,把墓地的影像留在手機的相冊裡,按風水學說會損害個人的運勢。祭祀者忌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和盛裝打扮,只要保持整潔就行,最好是素食前往,另外,外人不能參與祭祀。

四是哪些人應避免去掃墓。古人認為,墓地是陰氣比較重的地方,因而以下幾類人儘量避免去掃墓。首先是孕婦,先不說陰氣重不重的問題,一般去墓地過程中需要長途跋涉,再加上墓地周邊的環境都不利於孕婦。其次是身體不適或時運不佳者,例如處於月經期、生病狀態或虛弱狀態的人,這類人不只是運勢低迷,最主要的是體質較差,不適合室外強度大的運動。再次是三歲以下的小孩也應避免去掃墓,不管從哪一方面說,三歲以下的小孩根本就不懂事,而且抵抗力也弱,清明期間忽冷忽熱,陰雨不斷,容易引發生病。

清明節是緬懷親人、拜祀祖宗的傳統節日。我國一直是一個以孝道傳承的國家,對於「清明祭祀」歷來看成是重要大事,不管你身處何地,總會在此期間想起先人,前往祭祀掃墓。老祖宗豐富的人文底蘊留下了這些祭祖時的注意事項,同樣也希望大家能夠足夠注意。歡迎大家的評論!

相關焦點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遷墳,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忘!
    清明節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在這一天前後中國人要進行祭祖和掃墓的活動。在傳統習俗中,清明前後10天是遷墳的好時機,不用看日子就可直接動土遷墳,因而不少人會選擇在這一時間進行遷墳。現在清明將至,不少地方的人已經開始準備祭祖、掃墓和遷墳活動。
  •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許多人沒注意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許多人沒注意今年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可能現在的清明節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假期。但大家也不要忘了清明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重大的春祭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掃墓祭祀,緬懷祖先,這也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優良傳統,能夠提高家族凝聚力。不過大家在回老家掃墓和祭祀祖先的時候也要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清明時節悼亡人,老祖宗留下5點祭祖「禁忌」,很多人不知道
    清明時節悼亡人,老祖宗留下5點祭祖「禁忌」,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在奴隸社會就有這個節日傳統,這是一個盛大的祭祀節日,流傳了幾千年。清明節承載著中華兒女對先祖的悼念,表現了我們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在這個節日也有許多傳統習俗流傳下來,比如踏青、植樹、放風箏等,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祭祖了。古代不管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對於祭祀都有專門的人員和禮儀,祭祀參與的人員,祭祀禮服,祭祀時辰,祭祀供品等等都嚴格講究。
  •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很多人不注意
    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很多人不注意!清明節馬上就到了,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終於可以放假休息3天了。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祭拜有哪些注意事項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老祖宗留下的「禁忌」,清明掃墓這3件事別做,很多人都不注意!
    老祖宗留下的「禁忌」,清明掃墓這3件事別做,很多人都不注意!清明節馬上就到了,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終於可以放假休息3天了。在這個假期裡,很多人會選擇回老家去給祖先掃墓祭祀。中華民族本是禮儀之邦,在給祖先掃墓祭祀時當然會有很多「規矩」要遵守,而這些所謂的禁忌事宜也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一塊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塊來了解下:清明掃墓千萬別做這3件事,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很多人都不注意!第一件事: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
  • 清明祭祖掃墓風水禁忌
    《曆書》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民間有禁火、祭祖掃墓、踏青植樹、吃清明團、清明粿、蕩鞦韆等風俗。清明也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
  • 清明掃墓最佳時間及掃墓的禁忌,不要犯了老祖宗的禁忌
    隨著歷史的推移,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時節的掃墓,傳承至今依舊不衰,因而被專家視為生命力量最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
  • 清明將至,這些掃墓的規矩和禁忌你知道嗎?不要得罪了「老祖宗」
    核心導讀:清明將至,這些掃墓的規矩和禁忌你知道嗎?不要得罪了「老祖宗」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多得不勝枚舉。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祭祖燒紙的禁忌注意事項
    清明節即將來臨許多人計劃著掃墓祭祖表達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祖要注意的東西可多了這次我們來講講祭祖過程中容易的安全隱患案例一2018年2月10號中午2點半左右,興寧市徑南鎮有一位村民因為大掃除焚燒垃圾,沒想到火勢迅速蔓延,燒著了路邊枯草
  • 清明節祭祖有啥講究?老祖宗留下3條「禁忌」,清明將至不妨看看
    清明節祭祖有啥講究?老祖宗留下3條「禁忌」,清明將至不妨看看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不同的節日裡所展現的形式不一樣,所以這些節日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眼下清明將至,這一天主要是紀念祖先,這一天的活動有很多,祭祖掃墓、禁火寒食、踏青遊樂、折柳、蕩鞦韆、放風箏、蠶花會。清明節始於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之久,這期間生活的異常艱苦,而他的隨從介子推一直不離不棄追隨於他,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最值得一提的是介子推有一次在身上割下肉給他充飢。
  • 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點擊上面藍字「山東老鄉」找到老鄉^_^馬上要到清明了,小編和大家分享下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祭祖思源——談傳統習俗清明之掃墓
    原創首發編者按,從傳統文化,帶你分享傳統習俗,讓你更全面了解祭祖思源的重大意義。人為什麼要掃墓?掃墓應該注意點什麼?掃墓有沒有年齡段,多少歲可以不上墳?掃墓要不要傳承下去?掃墓意味著什麼?清明時節能不能立碑?等等。
  • ⓥ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擴散l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臺灣各大家族清明掃墓祭祖 延續傳統各具文化特色
    桃園縣葉五美公祠清明祭祖,共有島內外7000名子孫參加。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4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清明掃墓祭祖,島內各大家族都延續傳統,將子孫聚集一堂,展現慎終追遠的凝聚力及各具特色的祭祖儀式。臺灣桃園縣葉家從島內外來了7000多人,場面最壯觀,宜蘭林家舉辦「食公」,彰化謝家辦「揖墓粿」、給親友分發紅包,頗具當地文化特色。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五個風水禁忌和避諱
    很快又迎來了一年的清明節,這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祭祀節日,大多數人都會在這幾天上墳祭祖和掃墓,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能為在世的家人親友祈福旺運。在清明祭祖期間,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需要注意哪些風水禁忌和避諱,因此而不小心冒犯了祖先,或者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和運勢,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違背了祭祖的本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明祭祖掃墓的六條風水禁忌和避諱,當心不要犯了!
  • 清明節掃墓的注意事項,這些你都知道嗎?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祭祖有「有錢前十天,無錢後十天」的習俗,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清明掃墓有哪些禁忌呢?今天小浣浣來給你們科普科普。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我們國家有著全世界最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可的。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去祭祖,這是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過的傳統。這個習俗一直以來也很受人們重視,因為在人們看來,清明節祭祖是緬懷祖先、懷念逝去的人一個很好的時機,而且一家人一起掃墓祭祖有助於增強家族凝聚力,使家族成員之間更加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