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的理論往往包裹著科學的外衣,災難大片《2012》好像振振有辭。其實真正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在迄今為止的所謂世界末日之說中,跟自然、跟天文有關的,都是無稽之談……
謊言的誕生
撇迦利亞·西琴(1920——2010年)是一位出生於亞塞拜然的美國作家,據說他也是世界上少數能解讀蘇美爾楔形文字的學者,他寫了一些有關地球史前史的著作。1976年,在一本名為《第十二行星》的書中,西琴宣稱他發現了兩河流域古蘇美爾人的天文記錄,上面標有12個天體,其中有一顆被命名為尼比魯,是太陽系內尚未發現的大行星。
後來尼比魯被描繪成了一顆即將摧毀地球的天體,也就是人們議論紛紛的「X行星」。據說尼比魯的體積差不多有木星大小,質量為地球的好幾倍,在一個橢圓形的公轉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當它遠離太陽時,它的軌道延伸到了冥王星之外,而當它接近太陽時,它就極為靠近地球,其公轉周期為3600年。根據末日論者的預測,這顆星球將於2012年摧毀地球,屆時火山頻發、地震不斷、海嘯肆虐,地球文明在劫難逃。
而事實上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早就發現了這顆星,證據是1983年,美國宇航局的紅外天文衛星IRAS已經發現了這個未被確定的神秘天體。科學家們還在1984年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研究結果,但美國宇航局的態度是秘而不宣,故意隱瞞。後來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還是對此予以了回應,他們指出,實際情況是那些未被確定的神秘天體只是一些紅外光源,到1987年,科學家們已經弄清楚了那些「神秘的紅外光源」只不過是一些遙遠的星系。
關於「X行星」,天文學家們也的確一直在尋找,但他們所指的「X行星」與末日論者們的所指並不一樣。2005年,天文學家們在冥王星軌道附近發現了一個天體厄裡斯(後改名為齊娜),於是末日論者懷疑厄裡斯就是他們所說的「X行星」,並認為科學家們對厄裡斯的軌道有所隱瞞。其實,在天文學家的話題中,「X行星」只是一種可能找到或者被懷疑存在的天體的代號,一旦這個天體被找到,它就會有一個真正的名字。也就是說,「X行星」並非特指尼比魯這樣的危險行星。在歷史上,尋找「X行星」的故事總是不斷出現。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它就是一顆曾經被人懷疑存在的「X行星」。海王星被發現後,一個叫波西瓦爾·洛威爾的天文學家又懷疑在海王星之外還有第九顆行星,於是便有了另一顆假設的「X行星」。1930年2月18日,這顆星被克萊德·湯博找到,它就是冥王星。但發現了冥王星的湯博並不認為「X行星」不存在了,他預測太陽系中還有其他「X行星」亟待發現。
湯博的預言果然被言中,進入21世紀後,「X行星」更頻繁地出現在天文學家們的討論中。2002年,人們發現了侉瓦爾;緊接著,2003年,人們發現了賽德娜;2005年,人們又發現了厄裡斯。在這些天體中,賽德娜和厄裡斯都曾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即所謂的「X行星」,只因它們個頭太小,故沒能進入大行星之列,反而促使人們把冥王星的大行星資格給取消了。賽德娜和厄裡斯終年運行在遙遠的柯伊柏帶,它們離地球非常遠,對地球不構成任何威脅。
不過地球倒是經常遭受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翻閱地球的歷史,這種撞擊從未真正停止過,但由於我們人類存在的時間太短,所以並未遇見過嚴重的撞擊事件。如今,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已經能事先發現大小不等的近地天體,並能準確地預報它們擊中地球的概率和接近地球的時間。例如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就具有極高精度的解析度和運算能力,能準確計算小行星軌道,且每隔幾天就能將全天巡視一遍。2010年9月,這臺尚待升級的系統發現了一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其直徑僅為46米。除了針對近地天體的巡天系統外,人類還擁有能在各個波段上觀測宇宙的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
所謂的「天體重疊」
其實,末日論者最初預測尼比魯到來的時間是2003年5月,但待預定時間到來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於是他們又把預定時間改成了2012年,後來乾脆和瑪雅長周期日曆聯繫起來,把那該死的日子設定在了2012年12月21日。
瑪雅人精於曆法,他們對時間的計算比其他許多文化都要精細,所以他們的「長曆法」把時間的計算起點放在了瑪雅文化的起源時間,即公元前3114年。根據他們的「長曆法」,2012年12月21日意味著當前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就好像一本日曆翻完了,人們需要換一本新日曆了。但在好萊塢災難大片《2012》中,瑪雅曆法中這種輪迴觀被曲解。
有一種說法是,2012年12月21日會出現「天體重疊」現象,屆時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的軌跡會穿過銀河系中心,這會使地球處於一種強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牽引之下,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加速地球的毀滅。
每年12月份,太陽確實會運行到近似銀河系中心的方向,但這並不意味著太陽真的處於中心位置了,只是從地球上看,太陽看起來像是處於銀河系的中心位置,況且這種現象每年都會發生,是一種天象,沒什麼特別之處。事實上,太陽運行到銀河系中心去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太陽只是銀河系中2000億顆恆星中的一個普通成員,位於銀河系靠近邊緣的地方,這顆普通的恆星帶著它的太陽系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環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行,它需要2.2億~2.5億年才能環銀河系中心繞行一周。所以它與銀河系的中心始終保持著大致相同的距離,決不會一下子運行到銀河系的中心去。
銀河系中心的確有黑洞,它的質量接近太陽質量的400萬倍,然而這個黑洞距離地球大約2.7萬光年。事實上,對地球能夠產生直接影響的引力來自太陽和月亮,而不是什麼黑洞和「天體重疊」。
現代版的「杞人憂天」
末日預言的另一種說法是2012年還會產生致命的太陽耀斑,它會引發歷史上最強烈的超級太陽風暴,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流會衝擊地球磁場,引發大災難。
所謂太陽耀斑是太陽內部能量的爆發性拋射,其能量極大,它掀起的太陽風暴將猛烈的太陽粒子流帶到地球,由此引發極端太空天氣和地球磁暴。這種強烈的太陽風暴往往發生在太陽黑子最多的年份,特別是在大黑子群出現的時候。而黑子的活動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周期,這個周期最初是由德國天文學家薩穆埃爾·海因裡希·施瓦貝發現的。天文學家們對黑子的活動從1755年開始標號統計,後確定太陽黑子的平均活動周期為11年。黑子最少的年份為一個周期的開始年,被稱作「太陽活動寧靜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則稱作「太陽活動峰年」。根據太陽黑子活動的11年周期規律和持續不斷的太陽觀測,2012年應該迎來太陽黑子活動的「峰年」,這時候確實有可能發生太陽風暴,甚至是大規模的太陽風暴。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生活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如無線電通訊中斷、人造衛星出現故障,嚴重時還會出現停電停水、交通和銀行系統造成大面積癱瘓、網絡無法使用之類的情況。但僅此而已。由於地球磁氣圈的存在,太陽噴射物會受到阻擋,地球上的人類和其他生物不必擔心受到傷害。
不過事實上,原以為會如期而至的強烈太陽活動周期的前兆並沒有如約到來。這反而令科學家們有些意外,他們原預計2007年後太陽就應該加劇它的黑子活動,然而一直到了2009年年底,太陽才終於出現了黑子群,所以科學家們現在推測的太陽活動最大值可能發生於2013年,而不是2012年。他們甚至懷疑太陽會不會在下一個活動周期進入一個長達數十年的活動極小期,這種延長了的極小期在歷史上出現過,被稱為「蒙德極小期」,不過這也只是推測。事實上,對太陽活動周期的準確預測目前還無法做到。
人類一直在研究太陽,科學家們不斷地將一些太陽探測器部署在環地球軌道和環太陽軌道上,藉此研究太陽活動和日地關係。從長遠看,人類一定會最終揭示太陽活動的根源,認識太陽活動的規律,準確預測和有效應對太陽風暴。末日論者的太陽風暴毀滅地球之說只能被認為是現代版的「杞人憂天」。
地球安然無恙
還有一種可怕的說法:2012年將發生地球磁極倒轉,這會導致更多的火山爆發、地震,屆時地球磁場會消失,導致地球暴露在宇宙射線、太陽粒子的輻射之下,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將受到致命傷害。
關於磁極倒轉,歷史上的確發生過這種事,這是因為地球有一個鐵質的核,它處於距地表2890千米的地下,直徑為6800千米,這個核分為兩層:內層為固體,由鎳和鐵組成;外層為液體,由溶化的鐵組成。科學家推測,地核中鐵的流動會發生變化,有時還會從地幔的邊緣帶下一些較冷的物質,這會引起地球磁場發生改變。此外,地球巖石凝固之際也會形成地殼磁場,這個磁場也會發生變化,當這些變化達到某種程度時會導致磁極倒轉。
但磁極倒轉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究竟需要多少時間目前說法不一,有的說幾千年,有的說二三十萬年,所以人們根本感覺不到磁極倒轉。科學家們正在密切監視地球磁場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會對靠磁場導航的生物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對人類並無大礙。至於磁極倒轉會引發地殼的劇烈運動則更是毫無道理,地殼的運動主要是由地幔中的物質造成的,與磁場毫不相干。
事實上,我們今天的地球確實面臨著許多問題,這需要人們予以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如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生態失衡和隕星來襲等等。但末日論者的怪論分散了公眾的注意力,帶著濃重的末世情緒和神秘主義色彩,並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這是非常可悲的。
摘自《科學24小時》2011年第12期 作者:張唯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