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衛健委依據《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及重點專科管理辦法》遴選出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成都愛迪眼科醫院被評定為「成都市眼科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並獲頒相應的項目建設經費資助。據悉,這是今年當選成都市重點學科(實驗室)和重點專科的唯一眼科重點專科醫院,也是唯一獲選的非公醫療機構。
多年來,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的評定一直都是公立三甲醫院的「專利」。此次評審,是成都愛迪眼科醫院繼2018年通過「國家三級眼科醫院」評審驗收後,再次以社會辦醫的身份上榜重點專科,彰顯了成都堅持公立及非公醫療多元、規範、公平、協同發展的決心。
七大評審標準
愛迪眼科等19個項目達標重點專科
據了解,根據《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及重點專科管理辦法》,成都市衛健委委託成都醫學會科研管理專業委員會,承擔了此次初評和覆審。評審專家分別從研究能力、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質量、人才隊伍、學術活動、教學能力、社會責任、項目管理等七大標準,對立項單位展開長達三個月的重點學科及重點專科的評價。
據評審專家介紹,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科研項目、學科管理等是醫院的基本組成單位,學科專科發展是醫院發展的基礎,可直接反映出醫院的整體水平、學術地位及在醫療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強勢的學科專科群落,完善的學科專科體系,特色的學科專科方向,是醫院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優化人才培養環境、加強醫學科研實力、拓展醫療市場份額、形成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
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是推進醫院醫療、科研、教學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據介紹,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達標,經市衛健委審批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等20個項目被授予「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 建設項目;成都愛迪眼科等19個項目被授予「成都市醫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讓老百姓放心
眾多專家為「愛」傾斜
2013年,社會辦醫進入醫改深水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底玻切手術奠基人胡玉章教授,萌生了創辦一家「為公立醫院分憂、讓老百姓放心、對自己負責的醫院」的夢想。就在當年,成都愛迪眼科醫院正式接診。
愛迪眼科甫一亮相,便贏得業界注目。「西南眼底病一把刀」「華西醫院眼底玻切手術奠基人」胡玉章教授親任院長;「中華眼科學會眼底病組副組長」「中華眼科學會獎」得主,川大華西醫院眼科博士生導師張軍軍教授擔綱業務院長;中華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川大華西醫院碩士生導師劉誼教授擔綱白內障首席手術專家。在胡玉章教授的感召下,體制內專家紛紛加盟,迅速構建起一個讓業界仰慕的愛迪專家陣容——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等專家教授多達20餘人,以「華西派」為班底的眼科人才梯隊在愛迪眼科確立。
建院以來,愛迪眼科就開通「視網膜脫離綠色通道」和「角膜移植手術快速通道」。胡玉章教授、張軍軍教授之所以會走出體制,開辦自己的醫院,初衷就是不讓眼病患者在排隊等候手術的過程中「等瞎」。
曾經有一位30歲的小夥子,雙眼視網膜脫離找到胡玉章教授,因為醫院病人過多,小夥兒只能排隊等待手術。就在排隊期間,小夥子的左眼徹底喪失了視力。當他再次找到胡玉章教授的時候,胡教授心如刀絞:「本來可以救回來,卻硬生生把一隻眼睛給等瞎了!連夜加手術,一定要把小夥子的右眼視力保住,不然我這一輩子都對不起他!」
「我覺得愛迪眼科之所以能吸引川內塔尖眼科人才加盟,與胡玉章院長心懷百姓、憐憫患者的大醫情操是分不開的。隨著國家社會辦醫政策的傾斜,走出體制可能不是一件難事,而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才是醫生共同的追求。」愛迪眼科業務院長張軍軍教授說。
固守醫療本質
13大學科全覆蓋只為「治得好病」
社會辦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長久以來民營醫療社會信任度不高的問題依舊存在,有的人甚至提及民營醫院就嗤之以鼻。醫改政策紅利的確讓很多社會辦醫機構嘗到了甜頭,但百姓對社會辦醫的這塊心病怎麼治?
張軍軍教授講了他在愛迪眼科的親身經歷:「一位患者經我診斷後確診為右眼黃斑變性。患者對民營醫院有成見,對我的診斷有些懷疑,他表示要去華西再看看後就離開了。一周後,這個患者又來愛迪找我,他說華西的診斷跟我的診斷一樣,給他問診的醫生還是我的學生。通過這件事,我想了很多,病人之所以信任一家醫院,是因為那裡的醫生診斷準確,治療得當。不管你是社會辦醫,還是公立醫療,治得好病才是立院之本。」
信守「診斷準確,治療得當」的原則,愛迪眼科堅持著力打造涵蓋了眼底病專科、屈光矯正專科、白內障專科、眼表及角膜移植專科、斜弱視與小兒眼科、青光眼專科、眼整形專科、淚道專科等13個臨床學科,實現了疑難眼病診療的全覆蓋。
截至目前,愛迪眼科的專家學者已獲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12項科技進步獎及多項科技成果獎,此次愛迪眼科立項成為成都市重點專科,更是對愛迪眼科多年來堅持努力的一種肯定。回歸醫療本質,打造患者信任的品牌,才是社會辦醫長久發展的根本。
業內共識
「愛迪眼科做得好!」
社會辦醫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醫院有了充足的資金,才有能力去聘請更權威的專家、去採購更先進的醫療器械服務於患者。從生存到發展再到壯大,「愛迪眼科做得好」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據愛迪眼科CEO張遊女士介紹,隨著國家鼓勵社會辦醫動作頻出,給社會辦醫發展帶來更多機會,尤其是鼓勵醫生多點執業、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等政策,進一步促進了社會資本對醫療機構的投入。2017年,中國A股醫療行業市值領先企業「美年健康」的母公司——上海天億投資集團投資愛迪,集最優資源之力,使得愛迪眼科川內連鎖布局更進一步。
六年來,愛迪眼科瞄準「國際化高品質發展路線」,堅持「樹旗幟,帶隊伍,搞特色,做公益」的「四驅」發展思路,成為西南眼科界一顆璀璨之星。醫院先後被主流媒體評為「最具實力眼科醫院」和「最具影響力眼科品牌」;被四川省醫院協會和中國醫院協會評為「四川省先進醫療機構」和「全國誠信醫院」。
2018年10月,愛迪眼科再上臺階:醫院順利通過「國家三級眼科醫院」評審驗收,正式獲得成都市衛健委頒發的國家三級眼科專科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勇擔社會責任
愛迪援外醫療閃亮「一帶一路」
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前提下,愛迪眼科勇擔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國際醫療合作,多次開展「一帶一路」光明行援外醫療,幫助相關國家白內障患者復明,將民心相通落到實處。愛迪的公益與慈善超越了國界,深入緬甸、尼泊爾、斯裡蘭卡、獅子山等相對貧瘠的國家。愛迪眼科專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至今已為沿線國家數千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了成功的免費復明治療,還開設了外籍眼科醫生培訓,為當地培養醫療人才,踐行中國醫生的國際責任,得到了相關國家民眾的廣泛支持和認可,援外醫療光明行早已成為「民心工程」。
愛迪眼科集團角膜移植手術首席專家姚曉明教授榮膺「2017年度公益人物獎」,姚曉明教授說:「愛迪所做的公益事業,是一般社會辦醫機構沒做過的,愛迪眼科不單單是四川本地的百姓信任我們,愛迪已經成長為了成都社會辦醫的國際名片。」
對標重點專科
做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排頭兵」
據了解,成都市衛健委開展的2019年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審標準,分別為研究能力、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質量、人才隊伍、學術活動、教學能力、社會責任、項目管理等七大標準。愛迪眼科CEO張遊女士表示,這七大標準正是愛迪眼科近年來一直致力提升的方向。此次通過成都市醫學重點專科的立項,更加明確了愛迪眼科向著「重點專科」奮鬥的目標。
成功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張遊女士表示,此次評審,愛迪眼科從申報成都市重點專科的那一刻起,就對標「醫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評審標準,去實現醫院管理升級、學科建設升級、專家結構升級、服務質量升級、公益援助升級、國際學術交流升級 、「一帶一路」援外醫療升級等。
「愛迪眼科是一個做實事的團隊,我們將一直堅持做好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