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生如夏花之絢爛:古詩詞中最具代表性的「夏花」,我選這種

2020-12-09 讀書燈下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下的這兩句詩,為無數人所喜愛並深以為然。

四季節候,各行其是,各有其特點。春花秋實,夏雨冬雪。春季,萬物開始萌生;夏季,則是最為火熱激情、生命最為狂放的時節。

《爾雅·釋天》中有「春為發生,夏為長嬴」,「嬴」通「盈」,有充滿之意,即使草木長盈者為夏,所以古人也稱夏為長嬴。

草木茂盛

立夏過後,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夏日裡的花朵,呈現出的也是生命最飽滿、最充盈的狀態。生,可不正要如夏花之絢爛多姿麼?

什麼花最能代表「夏花」之不顧一切的絢爛?夏日裡,荷花清新出塵,薔薇豔麗嬌嫩,而另一種則可貼切地作為「夏花」的代表,來展現其無盡絢爛、自由奔放之狀態,那就是——石榴花。

為什麼這麼說?

榴花紅豔,所以「開欲燃」

石榴是西漢時被引進中國的。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寫道:「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宋代有詩人詠石榴花寫:「王母庭前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張騫出使西域,跟葡萄、苜蓿等一起引進的,還有石榴。

石榴花其實有多種顏色,但最常見的是紅色,所以「紅豔」,是榴花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榴花

杜牧在《山石榴》一詩中寫石榴花,著重抓住其色彩來寫「似火山榴映小山」,漫山遍野的紅,灼熱似火,後面接著深入——「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摘下一朵榴花插在美人頭上,讓人直以為雲鬢都要被灼燒了呢。

同寫榴花紅似火,還有蘇軾。

阮郎歸·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蘇軾在這首詞裡所描寫的是初夏時節,上片綠槐,高柳,新蟬,皆是初夏時分的景象,蟬聲陣陣,薰風入弦,更凸顯出一個「靜」字。

而下片,則充滿了動感。「微雨過,小荷翻」,有初生小荷的靈動;榴花本身靜靜綻放,詞人用一個「開欲然(通燃)」來形容,則寫出榴花的紅豔似火的流動感。

「夜久月明人盡去,火光霞焰遞相燃」「遊蜂錯為枝頭火,忙駕薰風過短牆」,榴花似枝頭那紅彤彤的火焰,怒放著,燃燒著,這是它帶給我們的共同觀感。

榴花

榴花絢爛,所以「照眼明」

比起時感嬌弱的春花,榴花在詩詞中的形象常常是非常的硬氣,陸遊有寫「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張九成寫「萱草榴花照眼明,冰應水閣晚風清」。而在他們之前,唐時韓愈便用「照眼明」來形容榴花。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如果你有明媚夏日戶外看花的經驗,你就會深深感到「照眼明」的傳神之處。此三字,真體現了詩歌語言的精粹,極寫榴花盛放時的燦爛,滿樹花朵散發出耀眼的光彩,絢麗奪目。

在此詩裡,韓愈寫榴花,也以此來觀照自己以及朋友張十一的心境。此時二人皆被貶,詩寫石榴處偏僻之地,花開寂寞無人賞,花開花落果初成的任自然,實則也是在寫人。

無人賞又如何?但喜絢爛多姿。

榴花開於夏天,所以「不怨東風」

烏夜啼·石榴垂楊影裡殘紅。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鴉溼。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農曆五月,仲夏,正是石榴花開放的季節,所以五月也被稱為「榴月」。

小時候大爺院子裡有一樹石榴,長得不高,矮矮團團。每到夏季,整樹石榴花盛放,一簇簇,一朵朵,渲染著橙紅的色彩。直到現在,每每想到石榴花,它總會第一時間出現我的記憶裡來,它是那麼鮮豔,美麗,永遠滾燙、灼熱。

榴花不與春花爭春,當然也不怨春風吹花落。所以李商隱有「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而宋代劉鉉這首詞也是寫榴花在百花凋落之際開放,綠葉更加玲瓏剔透,花似裙初染的美麗與生機。

榴花開欲燃

榴花照眼明,榴花開欲燃。榴花綻放在夏季,代表了夏花之不爭春,不懼東風,盡情絢爛的生命特徵。

轟轟烈烈,肆意綻放,這是屬於榴花的夏日之歌。

相關焦點

  • 【美文欣賞】生如夏花之絢爛
    生如夏花之絢爛文:張淑萍編輯:散文悅讀(ID : swyd996)
  • 樸樹——《生如夏花》
    「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由樸樹作詞作曲的《生如夏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部分歌詞先了解一下唄~這麼可愛的你怎麼能錯過賞析呢:《生如夏花》歌詞的含義是生命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恩賜,是我們的意識,我們每個人的獨特個體,要歷經多少艱辛才能達到如今這種狀態,或者說,要經歷多少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
  • 朱明輕夏,生如夏花,詩詞中的夏花有哪些?
    開頭我的題目就叫做朱明輕夏,讀者肯定會以為這說的是夏天的耀眼之花。但實際」朱明「在古代漢語中特指的是夏天。 「生如夏花」,是印度大師泰戈爾寫的,著名翻譯大師鄭振鐸翻譯為「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將夏天的花事,提煉出無限的烈美。所以生如夏花,也往往成為當代讀者最喜歡的短句,作為座右銘乃至起做網名。 仿佛中國的詩詞除了春花秋月,並沒有夏花的地位。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傳統造成的大眾習慣審美。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向來不少夏花的位置。
  • 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
    濃鬱的夏,輕盈的風,遠離喧囂,走進靜謐的公園,傾聽心底最初的聲音——你還好嗎?——泰戈爾你對我微笑著,沉默不語,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候了很久。——泰戈爾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 生如夏花之絢爛!
    生活中的不如意雖然也很多,但是眼光沒必要一直放在不如意的地方,將眼光放長遠一些,看看周圍的美好的事物,就會發現那些生活中的不如意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遠遠少於美好的事物。給自己的眼睛插上翅膀,就會發現周圍的事物也都長出了美麗的翅膀,煽動翅膀,流彩的螢光在黑夜中閃閃發光。
  • 人生,當如夏花之絢爛
    人生,當如夏花之絢爛! 生如夏花,是一種人生的狀態。雖然如此短暫,甚至短暫得讓人驚恐和無奈,可誰又有理由不去欣賞,不去享受,不去堅守,不去留戀?! 生如夏花,談何容易?淺薄的時光,瑣碎的日子,零亂的步履,讓生命漸漸的粗燥,漸漸的縮短,乃至消亡。
  • 對「生如夏花之絢爛,死於秋葉之靜美」的理解
    作家的名言警句很多,但我最喜歡「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句話,語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作《飛鳥集》。泰戈爾詩中這一句話,優美而含蓄地表達出了作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徵,生如夏花,活著,就要燦爛、奔放,要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而不要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 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01人生在世,轟轟烈烈也好,平平淡淡也罷,每個人的終點都相同,你我在意的便是過程。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生一死,兩種不同的狀態,兩種不同的方式。曾經彷徨過、迷茫過,恐懼過,想要達到夏花絢爛的水平,需要苦難的磨礪,漸漸地,我們在成為了理想中的自己時,也失去了很多。02從前很期待愛情,喜歡心動的感覺,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而奮不顧身,沒錢的時候就拼命掙錢,努力配得上心上人。
  • 生如夏花之絢爛——梁譽麒
    東北網3月17日訊 為他人開一朵花。如果有了花,清寒的春風將變得溫柔;如果有了花,寂靜的夜將變得絢爛;如果有了花,孤單的大地將變得多姿。時勢造英雄,危難顯不凡,2013年梁譽麒同志的家鄉佳木斯市同江市突發大水,抗洪搶險任務迫在眉睫,搶險人員的缺口也比較大,這時剛剛大學畢業的梁譽麒主動請戰到抗洪一線擔當志願者,愛是志願者最好的舞臺,行動是志願者最美的語言,在抗洪搶險的過程中,梁譽麒與人民解放軍一同戰鬥,這一次他被人民解放軍「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深深震撼到了,於是同年9月他如願穿上了夢寐已久的軍裝,加入到了人民解放軍這個有著優良傳統的光榮集體
  • 生如夏花一樣絢爛綻放
    如流星划過天際,一聲響亮的啼哭,告知了新生命的降臨;開始了歲月長河中血脈的遞接與傳承!看不盡的塵煙,遊不盡的河,走不完的路。生命是一段歷程,每一段都需要精心呵護,才能演繹的精彩,如同夏花絢爛盛開!生命的旅途中,很多的時候,走著,走著就累了;回首審視自己留下的那一串串腳印,雖然總體是直的,但有的地方卻彎的惆悵,深的流淚,淺的心酸!
  • 生如夏花般璀璨
    夏花具有絢麗繁榮的生命,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綻放,如奔馳、跳躍、飛翔著的生命的精靈,以此來詮釋生命的輝煌燦爛,另一層意思也許是揭示了生命的短暫匆忙。 生命要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絢爛奪目,努力盛開,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 生如夏花的來源
    「生如夏花」的典故最早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英文原文為「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鄭振鐸譯為「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 生如夏花之絢爛丨荷花,木槿……你最喜歡哪種?
    生如夏花之絢爛。夏天的花朵跟夏天的驕陽一樣熱情似火。這些北京的路邊和城市公園裡見到的花兒,你認為能否代表夏花的那份絢爛?盛放的月季,豔麗程度可跟牡丹一比。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譽為高潔的象徵,是夏季去園林賞花不可錯過的美景。
  • 人生當如此: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
    一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治如火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樂此不疲二我聽見音樂,來自月光和胴體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
  •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瞿秋白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如果用這句充滿詩意的話來形容瞿秋白短暫而美麗的一生,實在是再恰切不過。在瞿秋白童年時,他那長年只會「宅」在家裡幾乎「百無一用」的父親帶給全家七八口人的除了無休無止的貧窮就是沒完沒了的屈辱,而這,也正是他那美麗賢惠、自尊心極強的母親在羞憤與絕望中自殺的最主要原因。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恰恰相反,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瞿秋白卻「少年識盡愁滋味」。因為貧窮,因為母親的離世導致家破人亡,以致中學未畢業,他就不幸輟學了。
  • 立夏,願我們都如夏花般絢爛
    立夏到了,願我們都如夏花般絢爛。立夏,天地始交,萬物並秀。,會在空氣裡聞見野蠻生長的植物香氣,連最清淡的人也開始熱烈起來。飯飽酒足的人們在此時就會三兩成群,大爺手裡搖著蒲扇,扯著一天中發生的趣事,悠然自得。而大媽們則是搬出了音箱,在村子裡的廣場上跳起了廣場舞。
  • 「生如夏花」還是「生如春花」?
    「生如夏花」這一詞語,如花朵一般的耀眼,廣為大眾喜愛,充滿正能量,使用頻率頗高,特別是寫詩的,充滿青春活力的,浪漫的,修煉到家對人生大徹大悟的。都點明了春天的花最普遍,最繁盛,奼紫嫣紅。有許多文人墨客留下許多涉及「春花」的描佳篇名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復春花,紅紅和白白」,對「春花」的讚美不勝枚舉。「夏花」和「春花」比較,自然要遜色,要單調。從實際的現象和語境來說,我國的「春花」是轟轟烈烈,輝煌燦爛的。那麼,人們習慣上為何不說「生如春花」呢?「生如夏花」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收錄在《飛鳥集》中。
  • 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1.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2.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3.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9.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10.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 難得有詩專門寫夏花,韋應物《夏花明》,極言夏花之絢爛
    而在眾多詩詞中,描寫春花的不計其數。春天,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有「一枝紅杏出牆來」;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鮮明,有「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的清新。而夏天呢,夏花呢,「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風荷雨」,的確,我們似乎只會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樸樹夏日畢業歌會再唱「生如夏花」,願你我歸來仍是少年!
    近日,樸樹夏日畢業歌會《生如夏花》《Forever Young》《平凡之路》三首連唱~網友調侃這個男人最近又沒錢了!-2- 少年般的音樂風格李健曾評價樸樹:「樸樹最吸引人的是少年的滄桑,他年齡已經不是少年了,但他呈現了那樣一個狀態,不會覺得做作,覺得他很真誠,這就是他的魅力,他可能到50歲還是這樣的音樂風格,但你依然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