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李欣 王志達 於中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6月1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對很多家庭來說,經歷了幾個月的「困獸之鬥」,這個兒童節有了不一樣的意義。6月1日,北京、河北、長春等地部分年級學生開學複課,其中,北京、河北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和小學六年級學生返校,吉林長春初一初二和小學五六年級學生複課。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當地部分年級的小學生們首次返回校園。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小學生們將迎來怎樣的「六一」兒童節?面對全面複課的中學生,各地各校如何做好校園內的疫情防控?
6月1日,河北省小學六年級、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學生複課。上午8點,學生們開始陸續入校。邯鄲市叢臺區實驗小學經過反覆消殺的校園地面上貼有「一米」的間隔標誌。叢臺區實驗小學副校長崔娟介紹:「比如我們學校有『一米』文化,包括去哪個教室,需要去廁所走哪條通道、上下樓怎麼走等,每個班是不一樣的。」
小學生相對中學生而言,自身防控能力相對較弱。邢臺市龍泉小學副校長張少麗介紹,學校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加強了監督,「在樓道裡安排了值班的老師、學生,讓在樓道活動的學生接受更多的指導,按照一米距離排隊上廁所、排隊打水等,這樣一來孩子們會慢慢養成習慣。」
除了河北,長春市初一、初二年級和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也開學複課,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小學生們第一次踏入校園,而且今天恰逢「六一」兒童節,不少學校專門安排了「六一」特別活動。在長春市朝陽實驗小學,每個班主任用40分鐘的時間講解「開學第一課」。長春市朝陽實驗小學黨務主任鄭小慧介紹:「第一是讓孩子們的身心狀態方面有所轉變,之前是在家學習,現在到學校了,學習習慣等方面要進行轉變。第二是學校制定了學生疫情期間的『一日常規』,對孩子們進行解讀,告訴孩子們應該怎樣去做,細緻到課間孩子怎麼走、怎樣保持一米的距離等。另外,班主任在每天臨放學的前5分鐘要總結一下孩子們的表現。」
6月1日長春市複課的初中學校達到106所,涉及學生6.3萬人。長春市第一零三中學既有中學部又有小學部,副校長董晶介紹,學校要求不同年級錯峰上放學,並針對學生的體育活動、如廁等環節可能出現的聚集現象作出了相應的安排。她說:「我們每個樓層都會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每個班級都配備了副班主任。」
在山東威海,各地中小學已陸續復學,為幫助學生儘快進入狀態,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產中學在復學之初就通過家長、學生問卷和老師「開學第一課」等方式,對學生摸底調查,通過強化家校聯繫,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動態。文登區張家產中學校長於文華介紹:「復學當天組織好『開學第一課』,進行了各種演練,從心理、學習、就餐、就寢、日常行為等方面幫助學生適應復學後的學習和生活。」
同時,6月1日北京市各學校高一高二、初一初二以及小學六年級學生正式返校複課,共有超過40萬名學生恢復正常上課。6月8日小學四、五年級也將要迎來開學,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開學後,在教學安排上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活動不會安排得過於緊張,要優先保障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李奕說:「這學期的考核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筆試,或者是考試期末考試,前期已經有相應的線上測試,同時也完成了一些任務,比如小論文、學習報告等,這些都是這一學期考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孩子們的身心狀態是我們這個階段複課復學之後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