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代培旭冒著洶湧波濤,三次下水救下岌岌可危的兩名遊客後悄然離開;孫魯賓老師發現學生未到校,連打7個電話發現了煤氣中毒的學生一家三人,並與其他老師合力將一家三口救出;32歲的小老闆楊乃建捐獻幹細胞義救安徽白血病患者;14歲的農村少年馮仁寶從七歲時便承擔起了照顧患病母親的重擔,用其堅強樂觀的精神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1月17日下午,「德耀即墨」——2013年度即墨市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在即墨電視臺德馨演播大廳舉行,10位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讓在座的數百名觀眾不時流下感動的淚水。而往屆「好人」給本屆「好人」頒獎、受助人給恩人頒獎的方式讓感動指數得以升級,當被救助者給恩人深深鞠躬時,現場的掌聲更加熱烈,「好人」「好當 與人」雙手相握時,道德的正能量加倍向大眾傳播。
為真正讓好人在政治上得榮譽、物質上得實惠,即墨市除了通過讓好人走上電視螢屏,走進千家萬戶,得到人們的尊重之外,還設立了百萬元「即墨好人基金」用以對家庭困難的好人和各級道德模範的關愛和幫助。1月17日的頒獎典禮上, 位道德模範獲得了由即墨市文明10委定製的價值1萬多元的金質獎牌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馬鬥進專門撰寫的書法。而深受道德模範的感動,頒獎現場,青島亨達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雪達集團、青島琴島電器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和單位各向「好人基金」捐款10萬元,為擴大「好人效應」奠定了基礎,並向部分家境較為貧困的道德模範、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好人之星」等發放了17萬元援助金。
在道德模範典型的示範帶動下,在即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鼓勵下,即墨市的好人以一傳十、十傳百的速度在民間凝聚正能量,在全市形成了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森林效應」。
「德耀即墨」——2013年度即墨市道德模範頒獎典禮。
2013年評出的「即墨好人」。
10名道德模範感動即墨
「維穩處你是先鋒,抗震救災你是英雄。脫下軍裝,你也不忘自己的使命——見義勇為,捨己救人……代培旭——向您致敬」,17日下午14時,伴隨著主持人鏗鏘有力的聲音,即墨市店集中心社區院西村的小夥兒代培旭走上頒獎臺,觀眾通過大屏幕播放的短片知曉了代培旭的感人事跡,他面對海上的洶湧波濤,奮不顧身,接連三次下水救起兩名落水者,在精疲力竭之時,他沒有放棄落水者,而是一手抱著落水者一手扒住海中的巖石,將救人堅持到底,在救人過程中代培旭的鞋、錢包、銀行卡都被捲入海中,而他將人救上岸之後借了20元錢買了雙拖鞋悄然離去。代培旭是一名武警退役士兵,在部隊時就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汶川地震後代培旭是第一批開赴災區的武警部隊的一員,一直參與運送救災物資和災後重建工作,並榮獲抗震救災等3枚紀念章,連續5年榮獲優秀士兵稱號。「汶川地震那夜,我們連隊正駐紮汶川,地震突發戰友們在睡夢中離開這個世界,我因為值勤僥倖逃過,從那一刻起,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就是:無論當兵還是退伍,時刻準備著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代培旭領獎時動情地說。
即墨小夥英雄輩出。代培旭的英勇壯舉,讓人想起另外一個曾經在青島海邊搏擊風浪救人而轟動全國的即墨小夥——於佳。而為代培旭頒獎的人正是獲得2012年度即墨道德模範的於佳,兩人雙手相握的畫面濃縮的是即墨這座城市裡青年群體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和令人動容的愛心正能量。
與代培旭一起被評為2013年度道德模範的還有:連打7個電話救了學生一家三口的女老師孫魯賓;撿到一頭黃牛,用二百多個日日夜夜精心照料和執著守護,最終將黃牛送回主人手中的農家婦女楊建哲;年僅14歲,可他7歲時便扛起照料母親的重擔,勤勞勇敢、勵志學習的農村少年孝子馮仁寶;明明被冤屈,還墊資救人的臨沂小夥兒徐龍龍;進廠八年,靠愛崗敬業和勤學苦練,一舉奪得「全國技術能手」桂冠的「80後」工人楊敬雙;為了讓患有尿毒症的兒子活下去,捐出自己腎臟的偉大母親張瑞英;主動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素未謀面的白血病患者的志願者楊乃建;為實踐政府推出的「光明行動」,與團隊一起, 8000多位患者實施免費為眼科手術、無一差錯的醫生李堅恩;省內第一個以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為主體的民間團隊——即墨「身邊好人」聯誼會。
總有一種感動讓你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驅使你勇敢向前。即墨市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不僅僅感動了即墨市幾百萬市民,而且凝聚成一股愛心光束,照亮社會上每一個角落。
「即墨好人」抱團行善
在即墨,「好人抱團」行善,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當天的頒獎典禮上,人們注意到有一個特殊的團隊獲得了道德模範的殊榮,這個團隊是由山東省道德模範、即墨好人於秀珍發起成立的山東省內第一個以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為主體的團隊——即墨好人聯誼會。在這支團隊裡,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他們的感人事跡早已是家喻戶曉。如今,他們又實現了「抱團行善」,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放大了好人效應,樹起了『即墨好人』的公益品牌。
「一個好人可以影響一群人,一群好人可以影響一個城市。」這是於秀珍的深刻體會,在她的發動下,即墨市評出的150名「身邊好人」 2013年6月抱團組成了於 「身邊好人聯誼會」,目前已經發展到300人。這支山東省首個「好人團隊」中有工人、農民、個體經營戶、計程車司機、民營企業家,他們活躍在基層,溫暖著貧困家庭、扶持貧困學子、幫助殘疾群體……將道德「正能量」傳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激發起更多人的愛心,帶動更多人成為「好人」。
即墨道德模範遲建波是「身邊好人聯誼會」的成員之一,他從1999年至今累計獻血1.6萬毫升,相當於將全身血液捐獻了三次多,在他的影響下,如今即墨市300餘名獻血「好人」與他一起成立了「獻血大隊」,今年的道德模範楊乃建也已經加入了這一團隊。團隊成立才半年多的時間,但遲建波已經真切感受到了團隊力量的強大,他們得知即墨紅十字會旗下有一個專為貧困人群提供幫扶的「扶貧血庫」,便組團前往捐獻「獻血指標」,不到兩個小時時間就捐獻了6.8萬毫升「獻血指標」,相當於扶貧血庫成立六年來的總量。「身邊好人聯誼會」中有很多「好人」像遲建波一樣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帶動作用,其中,「滴水公益」大隊的帶領人杜波,已經在即墨凝聚了300多人的義工隊伍,他們幾乎月月都有慈善活動,為白血病患者組織義演募捐活動,為寒門學子發起了「圓夢助學」活動,他們走進醫院看望重大病號,走進殘疾人家庭「雪中送炭」,為老弱病殘群體持續送去溫暖……
於秀珍告訴記者,成立「身邊好人聯誼會」的目的就是想發揮好人的凝聚力和帶動力,每一位「好人」都有可能帶動起身邊一群人從事公益慈善事業,假以時日,這300名「身邊好人」或許將帶動成千上萬的人成為好人,那樣就會匯聚成更大的能量來影響更多的人。
藉助「身邊好人聯誼會」的影響,即墨市順勢引導,加大民間「好人團隊」的挖掘宣傳和推介力度,在全市營造出「學習好人,尊重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爭當好人」、「抱團行百姓 好人善」在即墨成為風尚。據統計,即墨市目前有近50家企業設立了以企業家冠名的慈善基金,除了「獻血志願大隊」和「滴水公益」之外,還湧現出「曙光公益」、「雷鋒車隊」等60餘支「好人團隊」。
「好人基金」激發正能量
「不僅給道德模範崇高的社會地位,也要給他們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讓『好人有好報』的理論根植於即墨市民心中。」即墨市文明辦主任劉文海說。近年來,即墨市委、政府每年安排120多萬元,用於宣傳表彰那些「凡人善舉」,引領社會價值導向。今年該市還設立了「即墨好人基金」,專門用於對家庭生活困難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進行救助,建立起了長效幫扶救助機制。頒獎典禮上,青島亨達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雪達集團、青島琴島電器有限公司、即墨城建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微塵卓峰基金」、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即墨市自來水公司等愛心單位企業親情加盟,各向「好人基金」捐款10萬元,目前「 好人基金」已募集善款達100多萬元。2013年度道德模範:少年孝子馮仁寶和捐腎救子的張瑞英獲得「好人基金」5萬元救助金;2013年度道德模範提名獎:照顧癱瘓公公、贍養殘疾叔公的王秀芹,撐起破碎家庭的「嫂娘」趙桂蘭、守山護林30載的陳崇聚等3人,每人獲得1萬元救助;2013年度「好人之星」:照顧癱妻子的趙先吉和王顏誠,愛心撫養流浪兒的環衛工人周丕召,自強不息的中學生於文鳳等4人,每人獲得1萬元救助。
在「身邊的好人」營造的「好人有好報」的輿論引導下,即墨湧現出一大批熱心慈善事業的企業家、普通市民。據介紹,即墨已有45家企業設立了企業冠名的慈善基金,該市累計募集善款1.3億餘元;在即墨的南阡四裡村,村莊設立了慈善站,鼓勵村民籌集善款幫助村莊的困難戶。(青島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