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名旦劉豔麗收新徒,「王派藝術」迎來新一代傳承人

2020-12-11 騰訊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攝影 許俊文

「演好戲,先做人,一個演員要先把人做好,才能把戲演好。我們老了,脫離舞臺多年,有豔麗接著班,很高興,希望學生們不忘初心,努力學藝,都能超過老師,不超過老師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11月25日上午,在見證了弟子劉豔麗喜收21位新徒後,85歲高齡的曲劇「王派藝術」創始人王秀玲深情寄語再傳弟子。這是曲劇名家劉豔麗,時隔10年再次「開枝散葉」,標誌著曲劇「王派藝術」迎來新一代傳承人。

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原主席、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會長王全書等領導在儀式上致賀辭,他們在表示祝賀的同時,熱切希望曲劇界多出人才、多出優秀作品,使曲劇藝術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滿足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曲劇「王派藝術」創始人王秀玲,著名曲劇藝術家宋喜元,國家一級作曲、著名作曲家耿玉卿,著名戲曲導演羅雲,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李振乾、胡希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湯玉英、李金枝等藝術名家共同見證了收徒儀式。

著名戲曲導演羅雲總結了劉豔麗的表演風格:「表演不作秀、不做態,唱腔不浮不躁,內斂而不拘謹,外揚而不張狂,質樸含蓄,入情入理,分寸適度,遵循樸實無華的美學精神,質樸中浸潤著靈動之感,含蓄中釋放出陰柔之美」。

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戲劇家協會主席陳湧泉說,劉豔麗是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國曲劇的第一花旦,希望弟子們虛心學習,做「小學生」,通過實質傳幫帶實現曲劇藝術薪火相傳。

劉豔麗表示,演好戲必先學做人,以德為先。藝術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需要自己用一生去學習、去領悟、去努力。「這次收徒拓展了曲劇『王派』藝術的傳播空間,促進了曲劇『王派』藝術在更大範圍內的薪火相傳。這使我有了更多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我願意為新收的這21名弟子做好榜樣,奉獻所有。」

這21位徒弟分別來自全省各地的曲劇團、藝術院校及戲曲愛好者。她們是張雪燕、連藝萌、尚珍珍、楊青怡、婁俊娜、郭淑一、李平、馬珊珊、馬延娜、張夢煥、張麗娟、柴亞丹、姜寶玲、楊玉紅、魏丹丹、崔瑞平、王宇夢、李紅霞、唐文慧、王伊瑞、趙慧。

劉豔麗是河南省曲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曲劇十大名旦之一,其以出眾的扮相、嗓音、唱腔、表演被譽為「當今曲劇舞臺第一旦」。她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四個一批」優秀人才,曾榮獲第四屆和第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獎、河南省首屆曲劇演員大賽銀獎、河南省第二屆曲劇演員大賽金獎、河南省首屆青年演員折子戲大賽金獎、全國首屆「紅梅杯」表演金獎、河南省首屆「文華表演獎」等。

1985年,劉豔麗畢業於南陽市藝術學校,分配到南陽地區曲劇團工作。1993年調入河南省曲劇團。師從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又得曲劇大家周玉珍、孫炳新指導。主攻青衣、花旦、閨門旦。分別在劇目《風雪配》《跑汴京》《寇準背靴》、曲劇新版《紅娘》《櫃中緣》《屠夫狀元》《紅樓夢》《遊鄉》《掩護》《思凡》《飄揚的紅絲帶》《淚灑相思地》《五女拜壽》《酷情》《李豁子離婚》《胡二姐開店》《紅石坪》《王寶釧》、曲劇電影《李祥和的婚事》、曲劇電影《阿Q與孔乙己》、豫劇電影《子夜驚夢》中飾演主要角色。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時隔10年 曲劇名家劉豔麗再收新徒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首席記者梁新慧「劉豔麗是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國曲劇第一花旦。一個好演員未必能夠成為一個好老師,但我相信,劉豔麗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希望弟子們虛心向老師學習,做小學生,通過實質傳幫帶,實現曲劇藝術薪火相傳。」
  • 她是曲劇新星,譽為「曲劇十大名旦」之一,乃眾望所歸,當之無愧
    劉豔麗,女,1969年生於河南方城。河南省曲劇團國家一級演員,青年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戲曲表演學會理事。師從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又得曲劇大家周玉珍、孫炳新指導。主攻青衣、花旦、閨門旦。
  • 曲劇大家王秀玲收新徒
    本報訊 (記者劉 洋)昨日,曲劇表演藝術家、河南曲劇「王派藝術」創始人王秀玲在鄭州舉行收徒儀式,《梨園春》金獎擂主王光姣成為王秀玲的入室弟子。  收徒儀式上,王秀玲說,5月18日在曲劇發祥地汝州市舉辦「中國曲劇藝術節」能充分證明曲劇在全國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為了把曲劇傳承下去,培養學生、挖掘新人我責無旁貸。
  • 曲劇的春天來了!全國優秀青年曲劇演員齊聚鄭州集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圖 作為全國八大劇種之一、河南第二大劇種的曲劇,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今天上午,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曲劇表演人才培養」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開班。此次培訓的師資力量也十分雄厚,老中青藝術家均參與授課,聘請了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任王紹軍教授,戲曲聲樂教育家左奇偉教授,曲劇「王派」藝術創始人王秀玲,省內曲劇著名老藝術家胡希華、李振乾,曲劇界的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楊帥學、方素珍以及青年曲劇表演藝術家、喬杏娥、秦芳欣、劉青、劉豔麗、李衛紅、張蘭珍、海波、劉聯合等。
  • 梨園群星鬧九州,河南曲劇《風雪配》亮相上海灘
    河南廣播電視臺生活事業部(信息•戲曲廣播)選送了河南曲劇經典劇目《風雪配》「裝箱」一折,由曲劇十大名旦、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豔麗、郝春燕聯袂演出。表演:劉豔麗 郝春燕河南曲劇近百年的傳承和發展為劇團積累了深厚底蘊,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留下了一個個在中原大地家喻戶曉的名字和一部部經典劇目,其中,由國家級非遺曲劇代表性傳承人、曲劇大師王秀玲主演的曲劇《風雪配》就是一出經典傳世之作。
  • 做好新時代曲劇事業接班人!全國優秀青年曲劇演員齊聚鄭州集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通訊員 鄭紅旗  作為全國八大劇種之一、河南第二大劇種的河南曲劇,迎來了發展新機遇!4月8日,參加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曲劇表演人才培養」項目,來自河北、甘肅、上海以及省內各地曲劇院團的30名學員坐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明亮教室裡認真聽課。  據悉,此次項目由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辦、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承辦,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裡,學員們將進行表演、音樂、導演、理論等多方面的全封閉脫產學習,並將進行劇目實習、匯報演出等實踐。
  • 曲劇名家劉青喜收新徒
    劉青喜收新徒 12月28日曲劇大師張新芳親傳弟子、河南省曲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劉青收徒儀式在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舉行。景銀芝、任二鳳、高飛燕、李婉茹、許莉莉、郭曉曉、張星星、仝耀兵、任樂藝、黃二霞、趙俊鳳、王愛霞、常明飛、張玉等14人,拜師劉青,入門張(新芳)派,學習曲劇張派藝術。
  • 王派名旦王志萍收徒 王文娟:希望她們超過我們
    王志萍(左一)在老師王文娟(左三)的見證下收新徒徐柳飛(左二)、陳群瑤(右一)  「看到今天的情景,讓我想起了20年前我拜王文娟為師的情形。那時候老師的藝術和聲望,真正稱得上是表演藝術家。昨天,上海越劇院的王派名旦王志萍在恩師王文娟的見證下,收下了杭州越劇院的兩名年輕演員徐柳飛、陳群瑤為徒。兩位年輕女孩遵照梨園界的傳統進行了叩拜之禮。  收徒儀式異常隆重和溫馨,錢文忠、翁思再等文化界、戲曲界的名人也都趕來捧場。
  • 曲劇名家劉青收新徒 有人從成都蘭州趕來拜師
    12月28日上午,在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內,14位新收弟子向曲劇名家劉青隆重行禮,正式拜入曲劇張(新芳)派門下,共同為弘揚這一河南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增磚添瓦。許多戲曲名家、熱心戲迷也紛紛來到現場,一起見證劉青老師和眾弟子的師徒情緣。
  • 曲劇名家王秀玲鄭州收徒
    本報訊  (記者劉 洋)我省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夫婦日前在鄭州舉行儀式,收曲劇女演員鄭瑞霞、曲胡琴師賈金池夫婦為徒。  身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王秀玲,在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主演了《紅樓夢》、《風雪配》等許多經典劇目,塑造了流傳至今的舞臺形象,形成了曲劇藝術流派中重要的「王派藝術」,被稱為「活林黛玉」。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從事曲胡演奏50多年,他發明的可攜式曲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 曲劇《跑汴京》唱段賞析,帶你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曲劇《跑汴京》選段 河南省曲劇團老藝術家周玉珍、李振乾主演曲劇十大名旦劉豔麗《跑汴京》一字一句唱得真好聽,不愧是名家劉豔麗周末大戲院傾情演唱曲劇《跑汴京》選段,嗓音優美韻味十足! 曲劇《跑汴京》選段,不愧為是戲曲名家,劉豔麗老師這段唱真精彩!
  • 河南墜子傳承人馬街書會收新徒
    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二,在劉蘭芳藝術館「說唱文化傳承中心」,來自山東省的河南墜子傳承人劉明霞在向新收的徒弟講授門規祖訓。收徒拜師是眾多藝人到馬街書會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馬街書會是全國曲藝藝人心目中的聖地、說唱文化的高地,能在馬街書會收徒是他們的榮耀。
  • 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梅喜收新徒 傳承秦腔藝術
    中國網1月5日訊 1月3日晚,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喜收新徒李迎、陳黎拜師儀式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隆重舉行。在當晚的拜師儀式上,李梅首先請出她的老師登臺就坐,一一行禮並獻花,隨後接受了新收弟子李迎、陳黎向她的拜師禮。
  • 曲劇名旦張蘭珍鄭州收徒,王(秀玲)派藝術又添新傳人
    2020年9月6日,曲劇名旦張蘭珍收徒儀式在鄭州舉行,在眾多領導、藝術名家和親朋好友見證下,陳大爽、蔣芳芳、王若晴、宋雨洋、王夢閣、劉巧紅拜在張蘭珍門下,成為曲劇王(秀玲)派再傳弟子。收徒儀式通過恆品·戲緣APP進行了現場直播。
  • 曲劇藝術家
    商報訊 (記者 李雅靜)昨日,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和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夫婦雙雙收徒。巧得是,兩位徒弟居然也是夫妻檔。  昨天的收徒儀式喜慶而莊重。三叩首之後,新徒2001年「梨園春」擂臺賽年度總決賽銀獎得主鄭瑞霞和愛人賈金池搭檔,為大家獻唱了曲劇《風雪配》選段。  王秀玲則拿出自己的光碟當禮物送給愛徒。
  • 省會鄭州舉行專場演出紀念曲劇大師張新芳
    這位剛剛在汝州舉辦的首屆中國曲劇藝術節上被評為「當代中國十大曲劇名角」的張派弟子底氣十足,做派老辣。一曲唱完,臺下滿場掌聲。  河南省曲劇團十八歲的青年演員梁亞晴是「張派」藝術的第三代傳人,雖說年齡小,登臺機會少,但她頗具「張派」聲腔特色的唱腔和認真細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一片掌聲。  《祥林嫂》是「張派」藝術最經典的代表劇目之一,並且也是張老師新創劇目的得意之作。
  • 河南省曲劇團舉辦專場演出慰問省政協委員
    、組織了一臺由眾多曲劇名家參與、展示優秀曲劇名段的「曲劇名家賀盛會群英薈萃迎新年」大型專場演出。無論是青年曲胡演奏家張付中和優秀青年演奏員孫晨虎共同演奏的曲胡合奏《大起板》,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馬騏、王秀玲老師的得意門生李亞軍和李衛紅表演的《背靴訪帥》中的「前花園」一折;無論是曲劇「王派」弟子、國家一級演員喬杏娥演唱的曲劇現代戲《五福臨門》選段「不到五年發了家」,還是曲劇大師張新芳的三位弟子劉青、尚小雙、張愛琴和付和尚表演的曲劇《陳三兩》的片斷,都給臺下的委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喜收新徒
    先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河南省曲劇團的優秀青年演員李衛紅正在緊鑼密鼓排練新版《風雪配》,準備參加5月18日在汝州舉行的「首屆中國曲劇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首演,接著是5月7日又收下了一位高徒。  收徒儀式由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河南戲劇家協會主辦,優秀青年演員、《梨園春》金獎擂主王光姣在眾多藝術前輩和新聞媒體的見證下,成為王秀玲老師的入室弟子。
  • 河南省戲曲藝人,豫劇、曲劇名家、老藝人簡介
    張桂花(1933年~1988年)河南開封人,十一歲起先後拜名老藝人王同新、王蘭亭為師學戲。1949年春參加鄭州市人民劇團擔任主演。後在河南省大眾劇團、河南省歌劇團、河南豫劇院二團,她的功底紮實,擅演花旦。
  • 唐派新葉綻新顏 唐派賈門弟子張新建喜收13位新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唐派新葉綻新顏1月17號下午,豫劇唐派第三代傳人、豫劇唐派掌門人賈廷聚先生親傳弟子張新建在鄭州舉行個人公益演唱會上,喜收13位新徒。  當天的演唱會精彩紛呈,張新建一曲美輪美奐的原創新編豫劇戲歌《李白.酒歌》拉開了演出帷幕。隨後,張新建還為觀眾獻上了原創豫劇戲歌《杜甫.寒士歌》、豫劇《布衣巡撫魏允貞》、《血濺烏紗》等經典唐派折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