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發是義舉,分享是美德!
點擊右上角「蔣公館」加關注!
~~~~~~~~~~~~~~~~~~~~~~~~~~~~~~~~~~~~~~~
江寧織造,明、清都在南京設局織造宮廷所需絲織品。明由提督織造太監主管。清初仍舊。順治時曾由戶部差人管理,旋仍歸宦官之十三衙門,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內務府派員久任。銜名初稱"駐紮江南織造郎中",後改為"江寧織造郎中"(或員外郎)。
康熙朝,曹璽為首任郎中。其子寅,其孫顒、頫亦任此職,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罷官止,前後六十餘年,不由曹氏任職的時間,不過六年。曹氏三世在官時,常以密折報告各處情況,實為康熙帝的耳目。
因江寧織造多由皇帝親信的八旗人內務府大臣擔任,稱為"江寧織造部院",其地位僅次於兩江總督,更受皇帝的信任,能直接向清政府提供江南地區的各種情報,所以權勢顯赫。
在清朝,南京地區的絲織業有著長期而優秀的傳統,當時僅南京市區就擁有織機3萬多臺,男女工人5萬左右,依靠絲織業為生的居民達20多萬人,年產值達白銀1200萬兩。當時,江寧織造府的絲綢產品只供皇帝和親王大臣使用。
織造府始建在清初江寧府上元縣地界(即今大行宮一帶),康熙南巡時,以織造府為行宮,後乾隆遊江南又經粉飾,正式作為行宮,到同治年間命名為大行宮。其西花園原有"楝亭"一座,作曹家聚會文人學士的重要場所。
真正讓這座織府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1711年文學巨匠曹雪芹的誕生。據史料,江寧織造府是中國偉大文學家曹雪芹家在南京的遺蹟,其曾祖父、祖父、伯父和父親先後四代在金陵擔任江寧織造的要職達59年之久。
1984年,南京的考古專家在大行宮小學的東南角地下發現了完整的假山和太湖石,還出土了一些色織染料,有"大清雍正年制"字樣的殘瓷碗底等文物,後經專家論證,這裡就是江寧織造府遺址,不過,遺址上已一片空白,並未再出土什麼珍貴文物。關於這座著名織府的繁華勝景,後人只能從《紅樓夢》的描述中體味。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
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
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
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
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
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掃一掃,參加欣遇藝術品微拍
【 虔誠面對古物 真誠面對朋友 】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喜歡,敬請分享!
~~~~~~~~~~~~~~~~~~~~~~~~~~~~~~~~~~~~~~~~
【 傳播民族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 】
關注微信,交流學習!
公眾微信號:Jiang-Mansion
個人微信號:J77471677
【 欣遇藝術品文化傳播 】
地址: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銘仕路16-6號
期待閣下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