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隆回:以文化共享推動文化繁榮

2020-12-11 湖南在線

湖南文明網9月7日訊(通訊員 羅少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要使民族振興,必將復興其文化」,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推進文化共享指明了方向,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帶來了發展機遇。邵陽市隆回縣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文化共享機制,推動文化繁榮。

一、健全機制,搭建臺子「辦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近年來,隆回縣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工程來抓,為全縣搭建臺子「辦文化」,夯實了文化惠民基礎。出臺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縣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資金累計投入達10億元,縣文化藝術中心、縣會展中心、縣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與城建相匹配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建設將全面投入使用,每萬人擁有三館一站建築面積達到730平方米,初步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把隆回傳統的民俗、名人、民間文化融入到縣城主題公園、主題廣場、地標性建築以及社區小廣場等城市節點中去,引領提升縣域文化的品質,展示濃鬱的地域文化;健全完善縣、鎮、村(社區)三級文化服務平臺,不斷深化現有場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的規範管理,按照村(居)文化家園達到「七個一」標準,重點實施好公益文化演出、文化下鄉以及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工程建設,形成覆蓋城鄉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文化服務和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紮實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體,讓基層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二、挖掘資源,盤活底子「做文化」。

隆回縣人文資源富集,曾孕育出眾多名人名家,如:中國近代思想家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其《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到現在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為民族復興而奮力拼博的中國人,清代兩江總督抗倭名將魏光燾、辛亥革命元勳譚人鳳、中共第四任宣傳部長彭述之、毛澤東的國文老師袁吉六和書法老師孫俍工、我國輿地學奠基人鄒漢勳。隆回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源故居,有花瑤挑花、嗚哇山歌、灘頭年畫、灘頭手工抄紙技藝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兩個縣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如何加強對名人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搜集和整理,挖掘隆回歷史「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提煉符合發展的時代精神。隆回文化工作者緊密結合縣域經濟建設和旅遊開發,整體構思創作包裝好花瑤文化、梅山文化、灘頭年畫推出了一批富於地域特色,體現隆迴風格,凝聚隆回力量的——「講、唱、畫、寫、拍」等文化品牌。「講」好隆回美好故事,成功舉辦「魏源杯」全國演講大賽,包括香港隊在內,來自全國26支隊伍100多位全國演講精英匯聚魏源故裡角逐「魏源杯」,在全國掀起傳播魏源文化的熱潮;「唱」好隆回美妙旋律,組織了隆回好聲音歌手大賽,以《隆回戀歌》、《魏源故鄉人》《灘頭年畫》《望雲山》《請到夢中花瑤來》等本地歌曲為載體,唱響了隆回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力;「畫」好隆回美麗山水,編輯出版了大型民族文化攝影畫集《中國花瑤》,通過鏡頭,藝術地再現了現代花瑤人的生產與生活。「寫」好隆回美譽歷史文化,組織編印了《隆回紅色故事》、《情意流長》、《隆回詩聯》、《隆迴風情》、《故人莊》、《隆回文化傳承與創新》等10餘部隆回歷史文化故事書籍;「拍」好隆回美倫美煥的民俗風情,大力宣傳花瑤「討僚皈」,舉辦了湖南(夏季)鄉村旅遊節,成功拍攝了民族非遺題材電影《印象花瑤》。這些本土文化品牌的推出,豐富了隆回「文化共享」的內涵和外延,全面提升130萬隆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

三、注重共享,拓展平臺「送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加公益、均等、便利的文化服務是我們廣大基層宣傳文化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使命。堅持把文化服務的重心放在基層,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地受益,推動文化共享工程的常態化。成功舉辦了隆回縣春節聯歡晚會、「歡樂瀟湘」邵陽賽區群眾文藝匯演、小戲小品比賽、「大美隆回」微電影微視頻比賽、「祖國頌」交響音樂會、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專場晚會、慶祝 「我和我的祖國」 十一國慶快閃活動等群眾性文化娛樂和賽事活動,做到常態化和制度化開展;以「政府買單,百姓看戲」的運作形式,全力推行「百姓劇場」,讓「百姓劇場」成為百姓享受文化大餐、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舞臺;加強對花瑤文化、梅山文化、魏源文化、灘頭年畫的研究、傳承和發展;加強對農村文化活動引導,實施一鄉一品的特色文藝創作工程,搭建群眾文藝創作平臺,建設一批如灘頭紙文化、荷田「楹聯之鄉」、司門前「詩詞之鄉」、虎形山鄉花瑤文化特色鄉鎮,以六都寨鎮明德村連續20年和張家鋪村連續10年舉辦農民春晚的基礎上等重點培育農民春晚品牌,現全縣有50多個村每年舉辦了農民春晚,農民春晚成為全縣人民每年過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深入挖掘隆回灘頭年畫、花瑤挑花等民間藝術資源,培養更多的傳習人,繼承傳統藝術精華,傳承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和充實農村、社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扶持縣內業餘劇團、文化藝術協會、歌舞隊、書畫院等民間文藝團體的發展,努力培育隆回文化的生力軍,實現「送文化」向「做文化」轉變。

四、找準定位,培育路子「產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膽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隆回縣依託縣域內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打「魏源牌」、「舉花瑤旗」,培育獨具隆回特色的文化品牌,出臺文化創意產業長期規劃,突出抓好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科技、對外招商、金融等的融合,做好「文化+」結合文章,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如福鴻工藝、海宥鞋業等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集團,激發基層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提升文化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進一步拓寬文化投融資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機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以參股、合資、合作、獨資、聯營、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促進社會資金向文化產業領域流動。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大力解決有關法規、政策滯後問題。全面審視既有的文化產業政策,制定完善的產業政策法規,清除阻礙建立和形成統一的文化市場的各種壁壘,為文化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發展文化產業,人才是第一資源。隆回縣緊緊抓住「培養」和「聚集」兩條途徑,組建縣文化建設人才智庫,更多引進高層次文化藝術、文化經營管理和文化創意人才,造就一批高素質、複合型的文化藝術人才和文化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為推進文化共享,繁榮文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關焦點

  • ...在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推介邵陽(隆回)旅遊資源
    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式邵陽(隆回)推介詞張映梅(2020年8月26日)各位領導、各位朋友:歡迎大家來到邵陽,歡迎大家來到隆回。邵陽,是文化昌明的寶慶,是鐵打的寶慶。在這片土地上,周敦頤留傳世名作《愛蓮說》;魏源著《海國圖志》驚天下;蔡鍔,護國討袁造共和;賀綠汀,遊擊隊歌傳唱全中國。
  • 湖南省(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將於26日在邵陽隆回開幕
    是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鄉,誕生了地學奠基人鄒漢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譚人鳳、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彭述之等一批歷史名人,有嗚哇山歌、花瑤挑花、灘頭年畫、手工抄紙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厚的文化底蘊引人入勝。本次節會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邵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邵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隆回縣人民政府承辦。
  • 隆回「網約花瑤」直播專場銷售達276萬元!
    活動現場展示瑤族特色舞蹈「湘農薈大直播」聯動紅網時刻、紅網千屏、騰訊、淘寶、快手、新浪多個直播平臺,與當地鄉賢、產業帶頭人一起深入了解隆回縣風土民情,探討花瑤古老傳承與文化,為當地特色農產品賣力「吆喝」,邀請全國網友遊花瑤、品民俗、訪鄉情、吃土菜,助力「邵陽紅」紅遍三湘。鄉賢老後是花瑤文化保護者、推廣者,暢談花瑤的人文歷史。
  • 今天,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邵陽開幕!
    8月26日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隆回大花瑤景區正式拉開帷幕副省長吳桂英宣布活動開幕。省政府副秘書長彭翔,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市委副書記曹普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迎春等省直部門以及邵陽市有關領導出席。各市州相關部門負責人,文旅行業代表參加開幕式。
  • 隆回手機報<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專刊>
    本次鄉村文化旅遊節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邵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邵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隆回縣人民政府承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按計劃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新建旅遊項目開門迎客,旅遊經濟效應逐漸顯現。幾千年來,隆回的農耕文化、宗祠文化、紅色文化、巫儺文化、龍燈文化、梅山文化、花瑤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交相輝映、綿延不息,積澱了深厚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
  • 決戰決勝 網約花瑤 「湘農薈大直播」走進隆回訪鄉情品民俗
    作為推進信息化助農的一大重要手段,「大直播」系列活動不僅檢驗了前期助農成果,還將持續推動後期信息化助農工作走深走實。邵陽信息化助農通過與各大電商平臺的緊密協作,以及「湘農薈」等優質平臺賦能,目前已走在實現「流量」轉「銷量」的道路上。未來還規劃創建邵陽網絡公益直播基地,培育孵化本地網紅「家門口」直播,進一步暢通上下遊信息及渠道。
  • 邵陽首個以文化、民俗、溫泉、生態為主題的4A景區來了!
    厲害了大邵陽投資7億打造一個國家4a景區你知道在哪嗎?項目開發方表示,一定會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堅持生態山水為載體,以山地休閒和鄉村田園風光為特色,努力把八仙潭露營港項目打造成國家4A景區,助推隆回旅遊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
  • 邵陽:盤活文化資源 凝聚文化建設合力
    邵陽歷史悠久,風景如畫,人文薈萃,底蘊深厚,數千年的文明,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新的一年,邵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將圍繞文化強市的目標任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繁榮發展,著力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為邵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湘楚文化源遠流長  邵陽是巫儺文化和湘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 如何推動文化繁榮
    來源:大連日報任何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發展,都以創造性的社會勞動為基石,文化繁榮亦是如此。在社會重要演進的關鍵時期,文化又充當著先鋒的角色,文化思想成為時代前進的靈魂。因此,文化創造力和文化創新度,就成為決定發展狀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 全國文化旅遊大咖走進千年寶慶 多角度推介奇美邵陽
    這是全國文化旅遊大咖邵陽行的一個典型場景。位於武岡市二中校園內的中山堂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灘頭年畫的製作工藝12月19日至22日,在市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文化旅遊大咖分兩組在邵陽感受奇美邵陽的魅力,他們走進新邵、隆回、洞口、綏寧、新寧、武岡市等地,體驗灘頭木版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參觀武岡中山堂、洞口曾八支祠等全國重點文物
  • 邵陽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助力邵陽本土文化走出去
    紅網時刻9月6日訊(記者 羅倩 通訊員 艾志瑜 蔣錫班)9月6日下午,邵陽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在西川美術學校舉行正副會長,顧問團成員會議,協會成員共16人參加。會議指出,協會應逐步改進協會內部體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帶領廣大會員,為繁榮邵陽市文化藝術事業,促進邵陽市對外文化交流發揮積極作用。會議要求,協會要有計劃、有重點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拓展文化交流渠道,提高文化交流層次,拓展文化與經濟協調發展空間,加強自身建設,成為引領民間力量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生力軍和排頭兵。
  • 邵陽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助力邵陽本土文化走出去
    紅網時刻9月6日訊(記者 羅倩 通訊員 艾志瑜 蔣錫班)9月6日下午,邵陽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在西川美術學校舉行正副會長,顧問團成員會議,協會成員共16人參加。會議指出,協會應逐步改進協會內部體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帶領廣大會員,為繁榮邵陽市文化藝術事業,促進邵陽市對外文化交流發揮積極作用。
  • 人民日報: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深刻闡明了在新時代以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文化、用什麼樣的思路和舉措發展文化、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 李小甘: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深圳文化繁榮興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第7部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等5個方面,對文化建設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闡明了在新時代以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文化,用什麼樣的思路和舉措發展文化,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文化繁榮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 為推動新疆地區文化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在歷史長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紮根中華文明沃土,既推動了各民族文化發展,也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白皮書強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已經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在文化交流交融的舞臺上,新疆各族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自己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創造中鑄就新繁榮,在文化進步中取得新發展!」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百花園中的瑰寶,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
  • 邵陽湖南日報小記者探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密碼」
    7月25日,湖南日報小記者邵陽組委會組織邵陽示範基地學校的36名湖南日報小記者,前往隆回縣灘頭鎮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一起探究了「灘頭木版年畫」和「古法造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秘密。隆回縣灘頭鎮桃林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法造紙傑出傳承人李志軍熱情地告訴湖南日報小記者們,他從事手工抄紙行業已有34個年頭,主要為灘頭年畫與香粉紙提供原質紙
  • 發展視聽產業,推動思想文化繁榮
    原標題:發展視聽產業,推動思想文化繁榮   【研究報告】   如今,隨時隨地可見「低頭族」:他們刷著短視頻、看著網絡公開課、聽著有聲小說……音視頻技術已全面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
  • 探訪千年寶慶 2019全國文化旅遊大咖邵陽採風行啟動
    全國文旅大咖貢獻智慧 助推邵陽文化旅遊事業繁榮此次活動以「文旅融合 奇美邵陽」為主題,為期4天,將持續至12月22日,由邵陽市文旅產業發展智庫專家座談會、2019全國文化旅遊大咖邵陽採風行兩部分組成。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結合自身實際,圍繞「如何利用鄉村文化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開發,解決目前邵陽地區文旅融合深度不足,鄉村旅遊推動乏力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目前邵陽地區文化旅遊項目融資難,投產建設難的問題?」「如何精準表達邵陽的核心文化,邵陽的核心吸引物是什麼?」
  • 隆回第一個高中數學教師曾錫年
    1954年,經邵陽專署文教科統一調配,將父親調至隆回一中任教。1956年定為中教五級,為當時全縣級別最高、工資最高的教師。由於隆回一中高中部的師資匱乏,1957 年下期,隆回一中只新招一個高中班,共49名學生,編為高三班。我父親除繼續教高一、高二班數學外,還承擔高三班的代數課教學。1959年,隆回一中高中部參加邵陽地區統一組織的會考,數學成績位居全地區前列,為隆回一中爭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