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殊為不易。
因為疫情的關係,整個教育行業受到了巨大衝擊,舊格局也在瓦解。對於家長來說,這一年經歷了太多太多,給孩子報線下輔導班,結果「優勝教育」爆雷;報線上輔導培訓,結果「學霸君」也倒閉了……
優勝教育事件此前我們關注過,如今學霸君也面臨著類似情況,報課的學生、家長和在職教師們,眼下也面臨著退費難和工資拖欠的困境。
01
12月27日,一張「學霸君要倒閉了」的朋友圈截圖傳遍教育圈。作為知名老牌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被傳出了拖欠工資、公司破產、人去樓空的消息。
據網上曝光信息顯示,學霸君的教職工排隊上交工作手機和卡號,許多班主任、老師、規劃師被辭退。在學霸君超話裡,許多老師開始討要工資學費。知乎上也有自稱學霸君員工的用戶表示,「領導已經開始通知大家找工作了」。
消息一出,家長們集體慌了,大家奔走相告,生怕自家學費被套進去。
一位自稱「班主任陳老師」的備忘錄截圖顯示,學霸君將於1月1日官宣破產的消息。該老師認為,公司其實早有預謀,只是隱藏了消息,很多學生和授課老師並不知情。該老師還指責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不講武德」,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直接辭退解散班主任老師,還下令老師惡意拉黑家長。
多位家長表示,自己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繳納的學霸君學費。部分家長交完近2萬元的學費後之後,便面臨學霸君無人上課、無法退款的現狀。
一位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說,她在2019年就給孩子在學霸君報了課,今年又續費了17000元,每個月分期付款1275元,「學霸君現在都罷工了,我的分期真不知道該怎麼再付下去。我也沒和中銀消費金融籤過什麼協議,當時都是班主任在網上提示操作的,我們只和學霸君單線聯繫」。
淄博的宋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在網上看到學霸君的宣傳廣告後,添加了老師的微信,對方承諾一對一授課,而且承諾課後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全款交了17600元,總共是120節課,又贈了55節課,一共是175節課,現在還有100節課沒上。現在學霸君網課停課,我們不僅面臨無人上課的情況,還面臨沒法退款的現狀,簡直束手無策。」
對於家長們來說,如今的情況就是「錢交了,孩子卻沒地兒上課了」。
另外,還有大批「全職教師」面臨著拖欠薪資的問題。據媒體報導,學霸君的全職教師總人數在1000人左右,已經拖欠了兩個月的薪資,每個全職教師被拖欠的總薪資應該在2萬-4萬元之間。按照常理來看,老師應該會先於家長拿到錢,否則企業就會違反勞動法。
02
有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是看到海清代言所以才報名學霸君的。不少的學生家長還在海清微博下留言,要求退錢。
但細究起來,海清似乎也是受害者。因為早在去年12月28日,海清工作室就發布聲明稱終止與學霸君的合作,還表示後者拖欠了代言費。
1月2日凌晨,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就近期學霸君經營困難、員工及學員安置、轉移資產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公開信中提到,學霸君最後一個潛在投資者不投錢,「最後的外部救助沒有了」。不過,張凱磊承諾:「學霸君絕不跑路,絕不推卸責任,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
對於員工和老師的安置,信中透露,最近51Talk、學而思、VIPKid已經接手了上千名學霸君員工,並墊付了12月工資。上海、合肥、北京三地還有幾百名員工未安置,公開信稱,「幫忙墊付一下12月工資,人員跟你走」。
在學生的安置上,學霸君懇請市場頭部培訓機構也能伸出援手,願意0元對價贈送學霸君1對1和優學小班,並承諾不公開向媒體發布哪些機構接手了學生。此外,學霸君也願意出售這些內容,並承諾全部錢款用於支付學生上課的課時費和員工工資。
對於代理機構,學霸君稱,願意無償送出必備的上課系統,協助其自救,並積極尋找合適品牌商來承接門店以減少損失。
關於「資產已被轉移到蘇州公司」的問題,張凱磊回應稱:「沒有,蘇州公司原來是用來做類似合肥的教師基地才成立的公司,是學霸君全資體系內的公司,基本還沒有開展業務。」
03
張凱磊1984年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大學期間休學創辦「問吧教育」,是國內早期專注於中小學教輔培訓的領先品牌,後為安博收購。2008年,張凱磊進入金融行業,先後任職於中金、鼎暉、平安等國內一線金融機構,主導了多個十億級以上的投資項目。2012年他辭職創業,創辦問吧科技,致力於教育信息化。
學霸君早期從題庫類學習工具切入,2016年,搜題大戰結束,學霸君是勝利者之一。但隨之面臨著學習工具類企業變現難題,於是學霸君開始轉型。
2016年開始,學霸君在產品上有多個動作,最終將產品形態穩定為在線1對1。當時在線教育的1對1模式備受資本青睞。主打北美外教在線1對1的VIPkid一年內連獲4輪融資,掌門教育、輕輕教育、51Talk等1對1在線教育公司也成為資本寵兒。
2017年1月完成C輪融資後,學霸君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智慧機器人將參與2017年高考數學考試。但在與高考狀元的數學答題PK中,機器人雖然拿到了134分,還是敗給了人類學霸。
對於答錯題的原因,張凱磊稱:「就是機器沒看懂,換言之在機器儲備的題庫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題目類型。」但隨後,天涯社區一篇帖子公開質疑學霸君錄入的題幹裡,兩個條件相互矛盾,最終這道題機器人卻拿到了滿分12分。學霸君的的回應是,「不想陷入到這種口水戰中」。
04
公開報導顯示,近兩年學霸君每月營收在數千萬元,屬於K12領域1對1賽道的第一梯隊玩家,地位僅次於掌門教育。2018年公司曾宣布1對1業務實現單月營收破億,公司全年流水總額超過10億元。
學霸君多位老師均表示,對於學霸君的管理方式和薪資水平都非常滿意。
曾有一位全職老師透露:「我在其他平臺也任職過,學霸君和其他1對1平臺天地相差,學霸君的管理人性化,薪資也在整個行業中算是中上遊的水平。只要老師課上得多,能把學生留住,付出的勞動和所獲得的工資成正比,老師也基本不參與銷售環節。而同類型其它企業對員工管理非常苛刻,動輒扣款,管理層對員工也不是特別尊重。」
然而,一路所向披靡的學霸君近年來開始顯露出衰落的徵兆。
疫情期間,大批家長在投訴學霸君退費難。甚至有的家長2019年底的退費,因為年初的疫情一直拖到2020年8、9月都沒退成功。
雙11和雙12購物節期間,學霸君依然在狂做活動,在此期間,不少家長在「班主任」的勸說下續了費。
官網顯示,目前學霸君平臺上的學生用戶超過500萬,遍布全國300個城市。12月底的爆雷消息,讓員工、家長、外界都懵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才導致學霸君這座大樓倒塌?
事發之後,不少人發現,雖然學霸君的1對1項目出了問題,但張凱磊組織的小班課業務還在繼續。天眼查顯示,2020年3月11日,蘇州千問萬答教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7億元,法定代表人是張凱磊。2020年7月1日,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成立,註冊資本6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徐英亮,張凱磊作為大股東和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40%。
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學霸君金蟬脫殼、轉移資產,對此張凱磊回應稱,「我又不跑路,轉移什麼?有警察管的,這麼幹就要殺頭的。」
雖然目前學霸君官方並未對外解釋為什麼公司突然出現危機,但長時間未傳出新融資,在1對1模式成本極高的情況下,現金流斷裂很可能是直接原因。
而往深層看,學霸君的方向多變、戰略搖擺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首先學霸君的運作思路太散了,一開始做的是搜題、題庫,後來做AI解題,結果他們的高考AI解題又引發了爭議。這也成了他們的轉折點,後續融資可能受到影響。
有從業者提到,學霸君隕落,表面看來是賽道的問題,1對1快速起現金流容易,但盈利困難,未來存在技術改變賽道的機會,只是演進還需要時間。從內部看來,學霸君的創始團隊也有一定問題,當時的『拍照搜題三小龍』是猿輔導、作業幫、學霸君,前兩者創始團隊相對穩定,進步也快,學霸君明顯在這點上有差距。
教育行業想要有市場,首先要通過資本獲得客戶口碑,誰的錢更多,誰撐得越久,誰最後就能上市賺錢。相反,手頭資本拼不過同行企業,就會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不信,你看學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