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1日 11:24:56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1日電(肖榕 蘇新宏)1958年福州大學建校,2017年正式入選國家雙一流高校,「明德至誠、博學遠志」的校訓激勵了代代福大人。今天,我們來到了福州大學,邀請到福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志剛,讓他來聊聊福大的故事。
肖榕:福大是以理工科為特色的,來之前我問過福大的朋友,福大在你心中是什麼樣子?我朋友給了我一個特別官方的答案:「理工科的特色優勢明顯,但是文化氛圍也不錯。」您覺得呢?
黃校長:是,福州大學的學生就是實誠,企業也反映我們的學生比較實誠,這是福州大學的文化之一。求真務實,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這樣的。有些時候匯報材料,寫的材料不如我們親自PPT匯報的好。實際上領導或者專家到現場去看一下,他發現實際上幹的比說的、寫的更好。
肖榕:做的更多說的更少。
黃校長:是的。這是我們的三種精神。
記者:我之前看到資料說,張孤梅老同志原來在福大剛建校的時候,還帶著學生們一起去建教學樓。
黃校長:那可不,挑泥巴,鏟土什麼的都做,那個時候真的是艱苦奮鬥。所以說篳路藍縷,還真的是這樣。這是我們的三種精神,這是盧嘉錫先生,嚴謹求實這個精神一直根植到我們師資的腦子裡面。
記者:我記得當時說盧嘉錫同志還給我們的教師上課,是嗎?
黃校長:是。他當時是校長,他要培養老師。
黃校長:你看張孤梅這種雷厲風行,革命家的感覺,所以他創業精神進入到我們的辦學的特色裡面去了。這是我們的老校長魏可鎂先生,他去世的那天晚上還在看論文,勇於拼搏的奉獻精神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配音: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嚴謹求學的治學精神、勇於拼搏的奉獻精神,是福州大學長期凝練和傳承下來的獨特的校園精神。這三種精神已經滲透到一代又一代福大人的血液之中,激勵著福大和福大人不斷前行。福州大學創辦初期條件艱苦,黃校長告訴我們,當時老一輩的想法就是國家需要、人民需要,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福大建起來。
肖榕:在幾個重要的階段,福大的三種精神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黃校長:福州大學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個是創辦福州大學,我們在1958年建校的時候,百廢待興,特別是工業,對中國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當時葉飛書記就是說要創辦福州大學,砸鍋賣鐵也要把福州大學辦好。事實上辦學的過程當中,就是我們說的張孤梅先生的艱苦創業精神,所以我覺得福州大學創業永遠在路上。第二個階段,「211」建設。這對福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211」建設之前,福州大學在福建省應該是還沒有冒尖,但是通過「211」建設,抓住了「211」建設這個機會,推動福州大學的建設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第三個階段就是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是什麼?世界國際一流。那就是說我們參照的是全球,是國際。所以下個階段福州大學的發展,就是要在國際上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配音:在三種精神的激勵下,福州大學一路風雨兼程,走過60個歲月,福大經歷了1958年的艱苦創校時期、1996年邁入「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的行列,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高校的三個階段。黃校長說:不忘初心,創業永遠在路上。在連續幾年的全國創新創業賽事中,福大學子都斬獲佳績。在省內乃至全國的優秀企業家當中,也頻頻有福大校友的身影。「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曾經有人這樣去形容福大的發展歷程。把握時代脈搏,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需求是福州大學一貫以來的堅持。在參觀完福大校園之後,黃校長在我們的中新網福建演播廳繼續我們的訪談。
黃校長:我認為福州大學的發展離不開三個堅持,第一個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始終堅持特色發展。 第二個就是始終堅持服務區域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第三個就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 福州大學始終堅持著我們的特色和優勢,只有這樣福州大學才會不斷壯大。過去是通過這樣壯大起來,將來也同樣是通過這樣發展自己。
配音:60年篳路藍縷,60年崢嶸歲月。在福大60年的徵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福大人便以他們所特有的「三種精神」「三個階段」「三個堅持」書寫他們過去、現在和將來心中的美好福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