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地處歐洲卻位置尷尬,不被歐洲其它的國家所接受,那就是波蘭。波蘭被戲稱為「歐洲韓國」,這是為什麼呢?有專家就給出了答案:它曾和現在的韓國一樣,兩面三刀,一樣作!
在11世紀前期,波蘭曾經是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14世紀末,為了抵抗條頓騎士團入侵,波蘭王國還同立陶宛大公國施行王朝聯合,實力變得更強
1466年,波蘭收復東波莫瑞,領土逐步到達巔峰,然而從1505年開始,波蘭突然玩起了君主立憲制,王權的削弱不但使得國內形勢動蕩,周邊國家也有了入侵的藉口。到了17世紀後半段,波蘭政權崩潰,又先後同沙俄、瑞典等國交戰。經過列強的幾次瓜分,這個曾經橫亙在歐洲大陸上大國甚至於1795年1月3日開始,從地圖上消失了123年
一朝是大國,一生都有大國夢。波蘭人歷史上為了尋回大國地位可謂是不擇手段。早在拿破崙橫掃歐洲時,波蘭人就積極支持拿破崙。1809年,拿破崙建立華沙公國,隨後因失敗而遭解散。一戰過後,在英法的支持下,波蘭才得以真正復國。然而,波蘭人並不滿足於此,而是不斷滋事,希望尋找一個機會找回歷史地位
1934年8月2日,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逝世,德國工人黨獨攬大權。在德國隨後的一系列擴張中不斷挑戰著英法等歐洲霸主的底線,不但衝破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還迅速重新成為歐洲大國。波蘭人仿佛看到了當年拿破崙的身影,迅速同法國斷絕盟友關係轉而與德國結盟。之後,波蘭也確實吃到了不少戰爭紅利,然而,當德國方面提出讓波蘭歸還但澤地區時,波蘭人立馬翻臉,火速同英法重新結盟
在國際事務方面,波蘭也是弄得一團糟,不但揚言要一個月滅德國,公開支持日本入侵中國,還試圖肢解蘇聯。這樣的行為自然會遭致報復,1939年9月,德國同新盟友蘇聯一起將波蘭瓜分,精英階層被屠,史稱「卡廷森林慘案」,下場非常慘。看到這些自作自受的行為,你應該就知道了它為什麼被稱為「歐洲韓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