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巖茶飄香季,
四海賓朋會武夷。
16日上午,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
在武夷山開館。
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楊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雷春美,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五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李永安,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張家坤,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高級顧問林強、莊先、陳家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易陞,本屆茶博會主辦、協辦單位代表,海內外茶商、茶企代表及各界友人出席開館式。袁毅、袁超洪等南平市領導參加活動,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伍斌主持開館式。南平市政協副主席、武夷山市委書記江建華,武夷山市市長謝啟龍等參加了活動。
楊健在開館式上致辭。他說:
南平風光秀美、生態優越、文化深厚、資源豐富,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烏龍茶和紅茶發源地和萬裡茶道的起點。近年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的辦展規模、效益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具有影響力的茶業經貿盛會和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新展館、新起點、新氣象。期盼通過這次盛會,進一步促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吸引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到武夷山研學交流、創業就業,將茶博會打造成為文化的盛會、交流的盛宴、共贏的盛典。
雷春美表示:
天下之茶閩為最,茶產業是南平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此次茶博會首次在新展館舉辦,進一步提升了茶博會辦展規模和檔次,將對推動福建、南平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深化對臺經貿交流合作,積極推動產銷對接,切實提升辦展實效,真正把茶博會辦成「全國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永不落幕」的盛會。希望南平以辦好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為契機,繼續走特色鮮明的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為推進福建從茶資源大省向茶產業強省轉變,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龍宇翔表示:
武夷山茶文化源遠流長,通過「萬裡茶道」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讓茶香飄向五洲,讓茶文化傳播世界。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作為國家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窗口,始終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近年來,始終堅持與世界許多國家傳播交流中國的茶文化,充分展示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希望通過茶博會的舉辦,為我們推動茶文化走向世界、促進共同發展、共謀幸福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
林易陞說: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是擴大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希望藉助茶博會的平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希望參加本屆茶博會的臺灣茶農茶商與大陸茶業界專家多交流、多互鑑,共同推動兩岸經貿與文化合作,實現雙贏。全國臺企聯農業發展委員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與武夷山的合作聯繫,引領包括茶農在內的廣大涉農臺資企業,努力參與到福建、武夷山的發展建設中來,為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南平市委書記袁毅向前來參會的嘉賓表示歡迎。他說:
南平是茶葉生長的綠色寶地、茶文化的源起聖地,武夷茶是怡情之茶、修身之茶、養心之茶,是最綠色、最健康、最安全的茶飲品,在新發展格局中,茶葉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優勢,也為茶產業迎來了跨越發展的春天。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結合打響「武夷山水」品牌,以高品質供給創造新需求,以強品牌建設賦能新發展,以全鏈條融合開創新局面,聚力推進「茶產業、茶文化、茶旅遊」一體發展,使一片葉子真正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我們將以茶為媒、以茶促融,用武夷「一片葉」深化兩岸「一家親」,促進南臺深度融合發展;以茶會友、以茶興業,以創新性舉措、市場化運作、常態化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會,搭建賞茶藝、論茶道、謀茶業的大平臺,讓武夷茶香飄世界、譽滿全球。
開館式後,參會領導、嘉賓參觀考察了茶博會展館。
據了解,本屆茶博會首次啟用了新展館——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展覽面積4.5萬平方米,規劃標準展位1800個,較上一屆增加50%展位規模,設置「全國名茶館、政府組團及臺灣館、茶機械茶配套館、茶包裝館」四大主題展館。參展企業811家,邀請VIP採購商4000家,較2019年增加1000家。
本屆茶博會繼續秉持「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的理念,突出形式創新、手段創新、內容創新,與第五屆中國有機大會、全國茶葉加工工(精製)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第四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等活動聯辦,配套舉辦民間鬥茶賽、「武夷山水」品牌推介會、「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併線上線下聯動,同步推出「雲上茶博會」,致力打造融入新發展格局、多業融合擴消費的茶界盛會。(閩北日報記者湯文娟/文 鄭金富 黃杰敏 伊凡 羅光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