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的風俗? 不得不知的中秋節民俗活動介紹

2020-12-08 安徽門戶網站

中秋節有哪些傳統風俗?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你知道在中秋節期間,古人都會做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吃月餅

中秋節最廣的傳統風俗就是中秋節吃月餅,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賞月

在中秋節之夜,除了吃月餅,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祭月

中秋節祭月,是我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周朝,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祭月逐漸流傳到民間,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觀潮

宋代詩人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首詩寫的就是中秋節觀潮的風俗。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最早興起在漢代。漢代以後,中秋觀潮之風越來越流行,到了唐宋時期,已經到達了頂峰。所以,除了中秋賞月之外,觀潮可是中秋時節,最盛大隆重的事。

博餅

中秋節博餅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傳說是鄭成功屯兵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命部將洪旭發明的。博餅活動裡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託,其中尤以廈門地區為甚。所以,閩南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點燈

在中秋節有一個很好玩的習俗,就是點燈籠。在中秋節的當天晚上,把做好的燈點上蠟燭,系在竹竿上,然後掛在屋簷或露臺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而在江南地區民間有在中秋節晚上制燈船的習俗,然後把做好的船燈放於水中,流向遠方,同時也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走月

走月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走月是中秋之夜必須做的一個風俗活動。在古時候,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另外,在古時候,走月還有添丁之寓意。但凡沒有生兒子的已婚婦女,在中秋節的晚上,都要去遊夫子廟,隨後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供兔兒爺

在古時候,家家戶戶過中秋節請兔兒爺是一個傳統,就如同過年放炮一樣。請回的兔兒爺要擺在顯眼的桌上,稱玉兔為「兔兒爺」、「兔奶奶」。並且會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謝它帶給人間的福祉,希望「兔兒爺」能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如今,我們很少能在市面上見到兔兒爺,一般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裡出售。

相關焦點

  • 中秋節有什麼民俗活動
    大家對於中秋節一定都十分熟悉了,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老百姓都非常重視中秋節,每年中秋節各地都有很多民俗活動,其中賞月吃月餅是大家都參與過的一項,不過很多人除了吃月餅之外,就不知道其他的民俗活動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秋節有什麼民俗活動。
  •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小編在此祝您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會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稱為「秋報」。後來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每一個中國傳統節日都有著獨特的習俗,例如,元宵節的習俗就是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清明節的習俗是掃墓、踏青;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重陽節的習俗是登高、插茱萸;臘八節的習俗是喝臘八粥等等。對於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肯定有一部分人還不太清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吧。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不可不知的中秋節民俗
    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延伸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記載,已有「中秋」一詞的說法了。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自然不少,那麼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吧。  中秋節習俗一祭月: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時間:2018-09-11 22: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這些統統都要為孩子收藏!
  •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全國各地中秋節風俗習慣盤點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全國各地中秋節風俗習慣盤點  中秋節賞月中秋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項目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加盛行,關於中秋的詩詞也層出不窮,包括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中秋》,蘇軾的《水調歌頭》。
  •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除此之外,說起中秋節,大家一定並不陌生的就是吃月餅。那麼有關於中秋節都還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關於中秋節的最早起源,盤點中秋節各地美食以及風俗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追溯下來,更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以及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和中秋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甚高。如今中秋節將至,學長今天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中秋節的起源,以及中國各地關於中秋節的風俗習慣,還有美食。
  • 中秋節傳統活動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祭月(拜月)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習俗1:賞月每逢中秋來臨,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賞月談月也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中秋節的習俗6:玩兔兒爺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麼區別。現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的蹤影,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裡出售。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 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一家人團聚,一起賞月吃月餅,祈盼豐收、幸福的節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小時候大家都聽過「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神話故事,也都有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然而,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習俗呢?
  • 中秋節的傳統風俗_中秋節習俗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中秋節的傳統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大家知道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習俗,在這樣的節日時刻,我們把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大家說一下,也算是給大家的生活常識裡面,增加一份民俗,這樣你的中秋節一定過的十分愉快。第一、中秋節的時候十一二個家人團聚的時刻,在中秋節我們要首先回到家裡面,見到自己的父母,這點是中秋節裡最關鍵的一個事情,如果你的工作比較忙,實在回不去的話,那麼至少也要打個電話。第二、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的很好「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大家看著窗外的明月一定感概不少吧。
  • 中秋節 那些鮮為人知的深圳民俗
    原標題:中秋節 那些鮮為人知的深圳民俗深圳新聞網訊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深圳往昔有哪些您不知道的遠去的中秋傳統民俗?今日都市又流傳著哪些溫馨浪漫的團圓故事傳奇?即日起,晶報將開闢專欄,講述那些遠去的中秋傳統民俗,發掘社區新風新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安有「追月」習俗農曆八月十五處在仲秋,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所以稱「八月節」,深圳客家人稱作「八月半」。
  • 關於中秋節有哪些史料記載?中秋節為何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如今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中秋佳節,月圓時刻,不知有多少思鄉和團圓的思緒相伴,悲歡和離合,笑聲和淚水,演繹了多少人生的故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副副班駁陸離的勝景。
  • 《QQ飛車》2018中秋節活動介紹 中秋節活動都有什麼
    導 讀 qq飛車2018中秋節活動有哪些?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來了,迎中秋多倍喜樂會盛大開啟!